彭言劼,廖婧,宋春草,尹業(yè)兵,周勇
(1. 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樂山 614000;2. 峨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研究所,四川樂山 614000;3. 來鳳縣林業(yè)局,湖北恩施 445700)
‘陽光玫瑰’葡萄因其穩(wěn)定高產(chǎn)、粒大飽滿、口感極好、風味獨特等優(yōu)良特性,受到果農(nóng)和廣大消費者的歡迎[1]?!柟饷倒濉麑嵉耐庥^色澤及內(nèi)在品質(zhì)是消費者判斷其是否優(yōu)劣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傾向。在全光照下,‘陽光玫瑰’極易受到日灼傷害,果銹率高,優(yōu)果率低[2],因此在栽培中需要對果穗進行適當?shù)恼诠?。套袋技術(shù)被廣泛應用于鮮食葡萄生產(chǎn)中[3-5],不僅能夠改善葡萄果實的顏色、降低農(nóng)藥殘留、防止日灼,也可以對果實內(nèi)在品質(zhì)產(chǎn)生影響[6-8],是無公害葡萄栽培的一項重要技術(shù)措施,在生產(chǎn)上已經(jīng)廣泛應用,也成為了市場消費的一種必然趨勢。
不同顏色、材質(zhì)的果袋在‘陽光玫瑰’上的應用效果已有少量研究,但結(jié)論并不一致。龐一波等[2]和魏志峰等[9]分別使用多種顏色的木漿紙袋對‘陽光玫瑰’進行套袋,發(fā)現(xiàn)綠色袋處理的‘陽光玫瑰’果銹較少、果面亮綠、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佳,認為綠色袋最適用,但王繼源等[10]也指出,綠色袋處理后,‘陽光玫瑰’香氣物質(zhì)種類顯著減少。因此,哪種類型的果袋是‘陽光玫瑰’的最適果袋,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本試驗使用不同種類的紙袋對‘陽光玫瑰’進行套袋,對成熟果實內(nèi)在和外觀品質(zhì)的比較,以期篩選出最適的果袋,為生產(chǎn)‘陽光玫瑰’優(yōu)質(zhì)果提供參考。
試驗地點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新生村的葡萄園內(nèi)(E102°52′,N28°25′),海拔40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供試葡萄為2年生的‘陽光玫瑰’,設(shè)施避雨栽培,株行距為2 m×3 m,H架式,通風條件良好。供試果袋(果康紙袋廠)包括常用的5種類型,分別為藍色、綠色、半透明、白色和全遮光,其中半透明果袋為一面白色,一面透明,帶透氣孔的塑料,全遮光紙袋為外黃內(nèi)黑的雙層袋,其余皆為單層木漿紙袋。所有紙袋底部均留有透氣孔,大小為36 cm×28 cm。
‘陽光玫瑰’開花兩周后,套綠色單層木漿紙袋防止日灼。于果實膨大后,隨機選取生長正常、長勢一致的植株,選取穗形相似的果穗將果袋更換為上述供試紙袋。在果實成熟后,每種處理隨機選擇果穗,并分別采取每穗的上、中、下部各5粒果實,每2穗混合為一個重復,每處理3個重復,立即用冰盒帶回實驗室,保存于4 ℃冰箱中。
采樣時,觀察每種處理的果實著色情況,將果色分別記錄為青、青黃和黃。參照孟祥云[11]的方法,使用3nh色差儀測定果實赤道部的果面色澤明亮度L*和果面色澤飽和度C*。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橫徑和縱徑(精度0.02 mm),橫徑每粒測量2次取平均值。使用電子天平稱量30粒果實,計算平均粒質(zhì)量。可溶性固形物使用PAL-1數(shù)顯糖度計(愛拓,日本)測定,可滴定酸測定采用電位滴定法(以酒石酸計)[12],并計算固酸比[13],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苯酚法測定。每穗隨機另外選取下端1粒葡萄,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分別使用改良的Folin-Ciocalteus法和4-二甲基氨基肉桂醛法測定果實總酚和總原花青素,并分別以相當于沒食子酸和原花青素B2的含量表示[14],每處理6個重復。
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10進行初步整理,使用SPSS 25進行方差分析(ANOVA)和處理間多重比較(Duncan),使用Excel 2010進行作圖。
不同果袋對‘陽光玫瑰’果實的粒徑和粒質(zhì)量有顯著影響(表1)。其中,白色袋的葡萄粒徑和粒質(zhì)量均最大,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半透明袋次之。藍色、綠色和全遮光處理的果實縱徑和粒質(zhì)量較小,且之間無顯著差異。全遮光處理的果實橫徑顯著大于藍色果袋和綠色果袋,后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5種處理的果形差異較小,均為長圓形果。綜上所述,白色袋更有利于果粒的增大。
表1 果袋種類對‘陽光玫瑰’果實大小和形狀的影響Table 1 Influence of fruit bag type on grape berry size and shape
不同套袋處理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的糖酸影響顯著(表2)。白色袋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綠色袋、半透明和全遮光處理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互無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藍色袋處理。白色袋、綠色袋和半透明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顯著高于藍色袋和全遮光處理,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顯著低于藍色袋和全遮光處理。白色袋處理的葡萄固酸比最高,口感最好,半透明袋和綠色袋處理次之。
表2 果袋種類對‘陽光玫瑰’果實糖酸含量的影響Table 2 Influence of fruit bag type on grape sugar and acid content
不同套袋處理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的總酚含量影響不顯著,而對果實總原花青素含量有顯著的影響(圖1)。套藍色袋的葡萄總原花青素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全遮光處理的葡萄次之,但與綠色、白色和半透明套袋處理差異不顯著。
圖1 果袋種類對‘陽光玫瑰’果實總酚和總原花青素的影響Figure 1 Influence of fruit bag type on grape total phenolics and procyanidins
不同套袋處理對‘陽光玫瑰’葡萄轉(zhuǎn)色有顯著影響(表3)。綠色袋處理的果面光澤度最高,其次為白色袋、藍色袋、半透明袋和全遮光處理。白色袋葡萄多為黃果,果皮色澤飽和度最大,表明顏色較純,轉(zhuǎn)色較好;藍色袋葡萄色澤飽和度最低,多為青黃果,說明轉(zhuǎn)色不良;其余處理的葡萄果穗轉(zhuǎn)色程度不一致,既有青果也有青黃果。
表3 果袋種類對‘陽光玫瑰’果色影響Table 3 Influence of fruit bag type on grape color
‘陽光玫瑰’葡萄是近些年來從日本引進的歐美雜交葡萄新品種,在我國葡萄種植產(chǎn)業(yè)中具有非常大的發(fā)展?jié)摿?。而葡萄套袋技術(shù)屬于一種物理保護方式,對葡萄進行套袋,不僅可以防止日灼,還能避免農(nóng)藥與果面的直接接觸,有效降低農(nóng)藥殘留,是目前安全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葡萄,提高果實商品價值的主要技術(shù)措施[15-16]。
不同顏色的果袋遮光率不同,半透明袋透光面為全光照,全遮光袋幾乎不透光,其余果袋內(nèi)光強從大到小依次為白色袋、綠色袋和藍色袋[9,17]。葡萄果實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光照促進果實有機物的積累和糖分轉(zhuǎn)化,降低含酸量,促進轉(zhuǎn)色。本研究中,白色袋處理最有利于‘陽光玫瑰’果實優(yōu)良品質(zhì)的形成,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含酸量最低,均達到二等果水平[18],且轉(zhuǎn)色最好。半透明袋處理光照過強,反而不利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的積累,而全遮光處理含糖量低,含酸量大,口感差。
許多酚類物質(zhì)是葡萄果實中對人類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其中原花青素主要在葡萄果皮和籽中積累[19-20]。套藍色袋處理的‘陽光玫瑰’果實總原花青素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這可能是藍光對原花青素合成和積累的促進作用造成的。姜春麗等[21]對苦蕎麥原花青素合成基因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苦蕎麥種子中的原花青素合成關(guān)鍵基因FtANR和FtLAR1在藍光照射下顯著上調(diào)表達,促進了原花青素的合成。藍色果袋的透射光主要為藍光[22],這說明在葡萄中光質(zhì)很可能也參與了原花青素合成的調(diào)控。
口感作為葡萄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是消費者購買與否的重要依據(jù)。本研究中,白色袋、綠色袋和半透明袋處理的葡萄口感較佳,但由于半透明袋遮光效果差,果實易受日灼傷害,在‘陽光玫瑰’的栽培中較少選用。綠色袋處理能夠使‘陽光玫瑰’果面亮綠,較受消費者歡迎,故被廣泛用于生產(chǎn)中[9]。白色袋處理的‘陽光玫瑰’轉(zhuǎn)色更完全,果實呈黃色,外觀上看成熟度更高,且可溶性固形物顯著高于綠色袋處理,品質(zhì)更為優(yōu)秀,可替代常用的綠色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