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陳德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經(jīng)過深入學習和領悟《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下稱《決議》),筆者有以下幾點感悟與啟示:
問道必先明史,勝利源自不懈之跋涉。在建黨100周年的節(jié)點驀然回首,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視野中,處處是可歌可泣的悲壯畫卷:從上海的石庫門到北京的天安門,從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到改革開放取得勝利,從抗擊非典、迎戰(zhàn)金融危機到疫情阻擊戰(zhàn)……是的,黨在歷盡千難萬險、取得革命勝利之后,提醒自己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改革開放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前,黨要求自己“抓住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加快發(fā)展”……就這樣,經(jīng)過100年只爭朝夕的奮斗,中國共產(chǎn)黨終于把我國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也給世界帶來了無盡的震撼和啟示。黨的性質決定了黨員必須是先鋒,但先鋒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實在的而不是空泛的,先鋒的最重要特征在勇于實踐。人民看黨的先進性,看的不僅是黨的理論、綱領和路線,看的更多的是身邊黨員的先鋒行動和不懈堅持。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所有勝利,正是源自不懈之跋涉。
悟道必先學史,成功緣于自覺之砥礪。100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改造著中國社會,也不斷改造著自己。黨以一種“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钡捻频Z奮進精神邁進了知識爆炸的時代,以“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良好作風修正錯誤、把握方向,以“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的清醒認知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黨用實踐證明:困難面前,黨員挺立如山;激流擋道,黨員躬身為橋。這股勁,如旗幟,獵獵飄揚;如支柱,堅不可摧。唯其如此,黨才能在詭譎的波光中不為所惑,在變幻的風云里立場堅定,在大好的形勢下開拓前進,在驟至的危機前奮發(fā)有為。作為一個永不自滿、永不停滯的執(zhí)政黨,煥發(fā)著無限活力和能量,始終立于時代的潮頭、走在民族的前列。
循道必先知史,圓夢始于經(jīng)常之憂患。在感慨中國共產(chǎn)黨偉大卓絕、革命先輩奉獻犧牲之慷慨激烈的同時,我不禁思索:假如沒有漫漫100載的非常歷程、崢嶸歲月,沒有一場場存亡抉擇、生死考驗、血火淬煉,會不會有如今這個自強不息、生機勃勃的大黨?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人類歷史上,舉凡建立彪炳史冊的豐功偉業(yè)者,誰不是遍遭“九九八一難”方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黨誕生于民族危亡之際,又引領新中國走過了無數(shù)的封鎖、禁錮、危機、災害,每一項巨大的成就、每一次可喜的進步無不伴隨著復雜的挑戰(zhàn)和艱辛的探索,從困境中不斷走向勝利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總是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總是從困難中謀進步、在災難中想辦法。正是因為經(jīng)歷過苦難,才將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深深融入了黨的血脈之中,才取得了黨和國家發(fā)展的新成就。
如今,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黨正以更加昂揚奮發(fā)的姿態(tài),走好新的“趕考路”。只要我們始終牢記和堅持“兩個務必”,永遠保持“那么一股勁”,就一定能夠繼續(xù)生機勃發(fā)、活力無限,終有一天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