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潮
2021年的最后一天,我去新澤西州紐瓦克機場接老同學的女兒,她從丹佛來紐約跨年并慶生。我本來擔心她的航班會被取消或延遲,因為這些天航班經(jīng)常被取消,或直飛改成要轉(zhuǎn)一兩個城市。好在她的航班不但沒被取消,還提前一小時到了。
老同學的女兒期待這個跨年慶生派對很久了。作為疫情暴發(fā)后入學,上了一年網(wǎng)課的大二學生,她非常期待能在紐約和朋友們跨年狂歡一場,宣泄被禁足一年的郁悶。
沒想到的是,臨近年末,奧密克戎從星火到燎原,迅雷不及掩耳。本來預定參加她派對的同學朋友,紛紛被奧密克戎撂倒,出席人數(shù)大打折扣。好在這些中招的年輕人癥狀都很輕,還能送生日禮物到酒店大堂,只是苦了她要一個個消毒。
這一波新冠海嘯,似乎一開始就在年輕人中流行。早在12月初,康奈爾大學就有超過1000人感染,而且這些人都已打過疫苗。這么大規(guī)模的爆發(fā)性集體傳染,跟兩年前疫情初發(fā)時很不一樣。
奧密克戎傳染,一開始只在新聞中看到,馬上現(xiàn)實生活中也感受到了:先是大批航班被取消,或者改飛,接著地鐵和巴士的班次變少了,有些地鐵線還停運,然后街上排隊測核酸的人多了。
紐約推出獎勵打第三針的政策,只要在2021年底之前打第三針,能拿到100美金。筆者所經(jīng)營的七堂的古琴老師小白,預約打第三針,只能找到凌晨5時的空位,其他時間都已被約滿了。
即使打了第三針,還是擋不住奧密克戎的魔高一丈。12月17日紐約州新增感染人數(shù)超過2萬,創(chuàng)了新紀錄,但這個紀錄很快就被以火箭速度打破:1月1日紐約州新增感染逾7萬人!到了1月4日,全美單日新增確診超過100萬人—這個令人震驚的數(shù)據(jù)還是被低估的。家庭測試盒的普及,使得相當一部分確診的人數(shù),并沒有被官方記錄,更何況大量無癥狀的感染者,根本就沒去測試。我身邊很多人都有疑似癥狀,喉嚨痛,咳嗽低燒,他們都沒去測試,只是自己吃藥在家休息。
這也是這次奧密克戎疫情給大家的印象:傳染力強,潛伏期短,癥狀輕,痊愈快??赡芤驗榘Y狀輕,大家都不太當回事,時代廣場的跨年狂歡依然沒被取消。于是這個跨年夜,我和朋友也去了紐約時代廣場附近。我們趕到時,已經(jīng)過了23:30,能看到水晶球從空中落下的百老匯大道、第七大道早就封了,我們只好在看不到奇景的第六大道流連。
這是我第三次來時代廣場跨年,第一次是20多年前剛到紐約,進了能看水晶球落下的街區(qū),警察在身后封上“拒馬”。想到要等3個小時才能看水晶球落下,我又退出去了。第二次是有朋友從日本來,我訂了時代廣場邊上相熟的餐館,預想吃完過年飯出門就可看到,但沒想到,這么近,就是擠不進人群,除了新年后釋放的煙霧,和被興奮的旁人潑了一肩啤酒外,依然什么都沒看到。這一次再來,我知道還是看不到水晶球落下,就當是感受下跨年的氣氛吧。
越靠近時代廣場,人流越多,目測有一半人沒戴口罩。和20年前的跨年比,這次我看到的人群里,明顯非白裔的人流增加了很多,特別是西班牙裔,很多拖家?guī)Э趦A巢而出。人們摩肩接踵,從一個路口游蕩到另一個路口,想找缺口進入第七大道。但哪里會有缺口?每個能進入第七大道看水晶球落下的路口,早被紐約警察把守,一些路口,還有垃圾車橫著當關。很多人放棄進入時代廣場的努力,在一些路口的空地上聚起來。50街和51街間有一個噴水池,環(huán)池坐滿了人,人與人間密到插針都難,依然很多人沒戴口罩。
朋友圈里不斷有朋友在訴說喉嚨痛,有一個朋友在佛州參加聚會后,喉嚨疼到不能呼吸,用家庭測盒測了兩次都是陰性,靠醫(yī)生開一點激素藥緩解了呼吸難。
街上不斷有救護車呼嘯而過,這是午夜的曼哈頓,這是2021年正跨入2022年的曼哈頓。一些生命在生死間徘徊,一些生命在縱情享樂。救護車刺耳的尖叫聲,街頭迎新口笛的嗶嗶聲,構成了紐約疫情跨年的“主旋律”。
時間一分一秒在流逝,人群開始亢奮,離2022年還剩下3、2……遠處高樓間彩帶噴射而出,散開,落下。白光驟閃,耀亮一線天際,煙霧彌漫,碎紙飄零,年輕的情侶在親吻,朋友家人在擁抱,有人在路邊放自帶的煙花。這一刻什么都忘了,忘了盛世,忘了時間,忘了疫情。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第六大道變成了步行道,一群印巴人占據(jù)一個街角,男人壯實,女人豐滿,開香檳,放音樂,搖搖擺擺,好不得意。網(wǎng)紅們臨街架起自拍鏡,人力車拉著一個滿頭臟辮的黑女人一路往北,黑女人拿著手機一路自拍。
我們找機會去時代廣場核心,迎著散場的人流,逆流而行,到了著名的三角地。那里每條街的路口都被拒馬封鎖,滿地狼藉,披薩盒、空杯空瓶、廢紙,盡是狂歡的遺跡。廣場核心區(qū)的警察在趕人清場,很多人跟我們一樣,想看一眼新年第一天的時代廣場。這時,中央公園那里有煙花升起,伴著陣陣驚雷。而這滿目狼藉滿地垃圾的廣場,是不是也意味著,2022年依然是疫情肆虐的一年?
果然,第二天就有數(shù)據(jù)公布:紐約市新增4萬多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再破紀錄。
那晚我全程都戴著口罩,人多的地方避著走,但回家后還是喉嚨不舒服,有患上咽喉炎的感覺,頭有些昏脹。我以前經(jīng)常有咽喉炎,可這些年都沒再有癥狀了。元旦(周六)晚上開始身體發(fā)寒怕冷,馬上裹緊被子睡了一覺,出了點汗,頭昏脹感減緩;用鹽溫水漱口,周日又睡了三覺,除了喉嚨還是發(fā)干有發(fā)炎的感覺外,其他癥狀大大減輕。
周圍,朋友圈里不斷有朋友在訴說喉嚨痛,有一個朋友在佛州參加聚會后,喉嚨疼到不能呼吸,用家庭測盒測了兩次都是陰性,靠醫(yī)生開一點激素藥緩解了呼吸難。我母親問有沒有連花清瘟膠囊,她也喉嚨痛,說吃了連花清瘟膠囊就好了。我把之前用剩的一盒給了她,我自己這次用的是鹽溫水,連著漱了兩日,喉嚨除了還有些微癢、有些微痰,不舒服的感覺基本沒有了。
花道老師擔心疫情泛濫,決定停一兩周看看,我建議參加花道課的同學都測一下核酸,這樣會讓參加課程的老師同學們更放心些。說到測核酸,自己也該測一下,于是去了之前去過的測試點。
測試點附近,沿街扎起了兩個帳篷,帳篷周圍圍了一堆人。有一輛測試面包車停在帳篷旁,后車廂的門開著,有人曲腿坐在后車廂,一個沒穿防護服的中年男子,在拿一根棒遞給那個坐著的男子,這也真是太草臺班子了吧。
我去了一直去的測試點。這里之前是大通銀行的分店,兩年前改成了測試點,我在這里測過5次,熟門熟路。排隊的時候,前面有一個西裔女孩,每往前挪一個位子,就在空中噴兩下酒精。排在她前面的是一對非洲裔的父女,父親時不時咳嗽一下,確實令人不安。
排隊檢測的人雖然多,但效率非常高,高過前一年疫情高峰期。檢測人員都很淡定,沒有之前高峰期的手忙腳亂。我非常順利地登記,回答完醫(yī)生有無新冠癥狀,就去護士那里捅鼻子,之后出門離開檢測點。
檢測點的門口依然排滿了人,盛況超過兩年前,似乎圣誕和新年的喜慶氣氛,依然在流淌。
在新年錄得最高峰值一日4萬人過后,紐約至今每天都錄得超過3萬人確診,周圍朋友紛紛中槍,有新段子說“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沒有人中招,說明你沒有朋友”。這次疫情以年輕人感染居多,來得快去得快,休息幾日又滿血復活。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在面臨洶涌而至的奧密克戎時,紐約人的應對。市政府不再搞宵禁,不再關餐館,不再關酒吧,百老匯劇場沒全關。音樂劇制作人凱文·麥科勒姆對ABC電視臺《目擊新聞》欄目說:“我們又要沉默了。我們是紐約,我們有足夠長的時間,把我們的故事說給健康的觀眾聽?!?/p>
美國政府基本躺平,但在基層看不見的地方很多人還是在默默努力。醫(yī)療方面就不說了,學校方面的做法,也讓人意想不到。有朋友的孩子,某天從學校帶回一個測試裝置。原來,有些學校1/3孩子沒來上學,有些學校50%人員感染,學校讓孩子帶測試裝置回家測試,每個孩子都必須測試后,才能回學校上課,而且每周一要測一次。
有朋友在中部州,孩子在幼兒園咳嗽了幾下,就被幼兒園打電話來要求接走孩子;接到家后,沒想到其他幾個孩子也被送回家。原來,幼兒園把孩子的情況上報后,觸發(fā)了學區(qū)疫情警報,所有密接者都要回家隔離。
有些學校1/3孩子沒來上學,有些學校50%人員感染,學校讓孩子帶測試裝置回家測試,每個孩子都必須測試后,才能回學校上課,而且每周一要測一次。
毗鄰首都的馬里蘭州也有類似舉措:一旦學生不上課,學校要追問原因,如果新冠測試呈陽性,學校會給所有家長發(fā)電郵,告知哪個年級孩子有感染,同時私下聯(lián)系密接者的家長,建議去做檢測。
無論是美國聯(lián)邦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還是私營企業(yè),都把打疫苗當作是抗疫的頭等大事,督促獎勵大家去打疫苗,但反對打疫苗的也大有人在。朋友圈里就有一些這樣的朋友,堅決抵制打疫苗。他們認為如果感染上了的話,吃伊維菌素,吃鋅片,補充維生素C、D就好;他們一直認為,媒體故意忽視打疫苗的危害性,故意忽視自然療法的有效性,憤怒指責打疫苗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有意思的是,持這些觀點的朋友幾乎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盡管特朗普本人一早就打了疫苗。
《今日美國》報紙曾公布美國每年的死亡人數(shù),按死亡人數(shù)占總?cè)丝诒壤矗?009—2020年間,除了2017、2018、2019年是0.9%,其他年份甚至2020年都是0.8%,也就是說新冠暴發(fā)的這兩年,在總死亡率上沒有反映出來,新冠病毒給社會給人們帶來的,更多是心理、文化、生活方式的深刻改變。
對于奧密克戎,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月6日提到,與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引發(fā)的癥狀似乎沒有那么嚴重,在已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尤為明顯,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可被定義為“溫和”,奧密克戎毒株也會導致住院和死亡。
有在知名媒體工作的朋友,轉(zhuǎn)來一份麻省總醫(yī)院傳染病防治總監(jiān)愛德華·瑞安博士的電話記錄,里面提到麻省確認的新冠病毒幾乎100%來自奧密克戎,德爾塔已經(jīng)從新英格蘭地區(qū)消失了;奧密克戎一般只在鼻子和上呼吸道生存?zhèn)魅荆粫腥痉尾?。該記錄還預測2月將進入掃尾模式,3月回歸正常。
這也算是各種壞消息中的一點希望吧,照他這樣說,奧密克戎似乎越來越像流感,感染迅疾,殺傷力不強,似乎是新冠病毒回光返照的最后一擊。
加繆在《鼠疫》中借老人的話說:“別人說:‘這是鼠疫??!我們是經(jīng)歷了鼠疫的人哪!他們差點兒就會要求授予勛章了??墒鞘笠呤窃趺椿厥??也不過就是生活罷了。”
從2019年到2022年,三個年頭了,很多朋友慶幸疫后余生,每年許的心愿是,今年活下來。我們都是經(jīng)歷新冠疫情的人啊,我想說的是:“新冠是怎么回事,也不過就是生活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