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楠,楊小迪,陳思宇,頡麗英,劉思麒,高爾和,左琳
1. 山西醫(yī)科大學細胞生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礎醫(yī)學院生理學系,山西 太原 030001;2. 蚌埠醫(yī)學院安徽省感染與免疫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學與寄生蟲學系,安徽 蚌埠 233030;3. 天普大學醫(yī)學院轉化醫(yī)學中心,美國 費城 19140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類以冠狀動脈血供減少或中斷為基礎,伴隨心肌細胞壞死、溶解,漸由肉芽組織取代的不可逆的心血管疾?。?-2]。有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shù)約2. 9 億,該病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40%,位居第一,其中,MI是風險最高的危險因素[3],其死亡率在我國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4-5]。
目前,臨床上采用藥物溶栓、心肌再灌注、心臟再同步化及左室輔助裝置等方法治療M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緩解患者急性期的臨床癥狀[6],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減少心肌細胞的丟失及后期心室的不良重塑[7]。有研究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炎癥反應可減少心肌細胞丟失,對MI 后不良的心肌重塑有一定保護作用[8-10]。因此,對MI 早期炎癥反應進行適當干預是治療MI 的一條有效途徑。MI 后心臟的炎癥反應期是MI 修復的始動期[11],死亡的心肌細胞會激活機體的先天免疫系統(tǒng),一方面,白細胞趨化至損傷部位,造成鄰近心肌細胞的急性壞死;另一方面,炎性細胞清除壞死細胞及基質碎片,為組織修復奠定基礎[12]。MI 后長期過度的炎癥反應使組織嚴重損傷、心室不良重塑及心功能惡化,最終將導致心室壁瘤、心臟破裂、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惡性不良事件[13-15]。目前,臨床上對無菌性炎癥反應的調控尚無抗炎特效藥,研究表明,給予適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預處理,可減少心梗面積、心臟肌鈣蛋白I 的釋放及心肌細胞的凋亡,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效應,其機制可能與其促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分泌有關[16-18],但糖皮質激素不可長期使用[19-20]。因此,尋找針對無菌性炎癥的抗炎藥物對治療MI 顯得尤為重要。
蠕蟲體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tatin)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高效抑制劑,其在蠕蟲體內分布廣泛,具有抑制蛋白酶活性、阻礙抗原提呈、調控抗炎因子和誘導抑炎特性的M2 型巨噬細胞生成等作用,利于發(fā)揮抗炎效應,對炎癥性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21-23]。有報道表明,日本血吸蟲(Schistosoma japonicum)重組 cystatin(rSjcystatin)對結腸炎、膿毒癥、關節(jié)炎和Ⅰ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顯著,但對MI產生炎癥的療效尚未明確[23-26],且rSjcystatin 對不同程度的炎癥疾病,使用劑量也有差異。因此本研究通過建立MI 小鼠模型,監(jiān)測小鼠生存率、心臟黏連率、炎性細胞浸潤及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評價rSjcystatin 對MI 療效的影響,并檢測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初步探討rSjcystatin 治療MI 的可能機制,以期為其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1. 1 主要試劑及儀器 PBS 購自美國HyClone 公司;HE 染色試劑盒及Masson 三色染色液試劑盒均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兔抗CD45 單克隆抗體(#70257)購自美國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公司;PV-9001 兔二步法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 和 IL-10 ELISA 試劑盒購自上海達科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ELISA 試劑盒購自中國ABclonal 公司;rSjcystatin 蛋白由安徽省蚌埠醫(yī)學院楊小迪教授惠贈;小動物高分辨率成像超聲儀器購自中國S-Sharp 公司。
1. 2 實驗動物 清潔級C57BL / 6J 小鼠,雄性,約8周齡,體重20 ~ 22 g,購自山西醫(yī)科大學動物中心,動物許可證號為:SCXK(晉)2015-0001。動物實驗操作過程符合山西醫(yī)科大學動物倫理學相關法規(guī)及各項規(guī)定,且獲得倫理委員會認可。
1. 3 小鼠MI 模型的建立 用異氟烷氣體麻醉小鼠,仰臥位固定,于左胸剪一斜型切口,止血鉗鈍性分離肌肉組織,于第4 肋間隙將心臟暴露于胸外,用外科手術線阻斷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心尖部成為白色即造模成功。
1. 4 動物分組及給藥 將C57BL / 6J 小鼠隨機分為4 組:Sham 組(心臟左冠狀動脈前降支不結扎)、PBS 組(建模后 1、3、5、7、14、28 d 分別經腹腔注射 PBS,0. 1 mL / 只)及 10、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建模后1、3、5、7、14、28 d 分別經小鼠腹腔注射含 10 及 25 μg rSjcystatin 蛋白的 PBS 混合液,0. 1 mL / 只)。Sham組8 只小鼠,其他每組均25 只。上述各組小鼠用于存活率的計算。相同方法另建PBS 組及10、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用于小鼠心功能、心臟黏連、心室結構重塑情況、心臟損傷、心臟炎性細胞浸潤程度及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的檢測。
1. 5 小鼠存活率的計算 MI 術后28 d,統(tǒng)計小鼠存活數(shù)量,并按下式計算各組小鼠的存活率。
小鼠存活率(%)=每組小鼠存活只數(shù)/每組小鼠總數(shù)×100%
1. 6 小鼠心功能的檢測 MI 術后 1、3、7、14、28 d,將 PBS 組及 10、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小鼠經異氟烷麻醉,仰臥固定于超聲臺,調節(jié)超聲探頭角度置左心室,在M Mode 狀態(tài)下從左室乳頭肌水平二維左室短軸切面分別記錄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ID,d)及心率(heart rate,HR)。
1. 7 小鼠心臟黏連情況的檢測 MI 術后28 d 心功能檢測后,開胸,用注射器逆行插入主動脈將PBS 推注心臟血管,至心腔血液沖洗干凈,再用中性福爾馬林推注,結扎血管叢,取心臟,置中性福爾馬林溶液,固定24 ~ 48 h,觀察黏連情況,并按下式計算心臟前壁與胸壁的黏連率。
心臟黏連率(%)= 每組心臟黏連小鼠只數(shù) / 每組小鼠只數(shù) × 100%
1. 8 小鼠心室結構重塑情況的檢測 采用Masson染色法。將1. 7 項摘取的小鼠(各組取5 只)心臟組織冠狀切開,保留梗死部分,進行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切成厚度為 3 ~ 4 μm 的切片,60 ℃烤片,室溫干燥。石蠟切片置65 ℃干燥箱干燥約50 min,采用Masson 三色染色液試劑盒進行脫蠟水化及Weigert 鐵蘇木素、麗春紅品紅、苯胺藍染色,封片。應用Image Pro Plus 6. 0 軟件測量各組小鼠MI 術后28 d 心臟梗死面積百分比及左心室游離壁厚度。
1. 9 小鼠心臟損傷情況的檢測 采用HE 染色法。于 MI 術后 1、3、7 d,PBS 組及 10、25 μg rSjcystatin治療組各取5 只小鼠,按1. 8 項方法制備心臟組織石蠟切片,采用HE 染色試劑盒進行蘇木素、伊紅染色后封片,置熒光倒置顯微鏡下拍照,觀察心臟組織結構的變化及炎癥細胞浸潤的情況。
1. 10 小鼠心臟炎性細胞浸潤程度的檢測 采用免疫組化染色法。將1. 9 項制備的石蠟切片置65 ℃干燥箱干燥約30 min;常規(guī)脫蠟,PBS 洗滌2 次,EDTA抗原修復20 min;室溫冷卻,PBS 洗滌3 次;滴加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阻斷劑(PV-9001 兔二步法檢測試劑盒自帶),避光封閉 20 min;PBS 洗滌 3 次,加入兔抗 CD45 單克隆抗體(1 ∶200 稀釋),于 4 ℃濕盒孵育過夜;室溫放置30 min,PBS 洗滌3 次,加入二抗反應增強液,避光孵育30 min;PBS 洗滌3 次,加入羊抗兔IgG(PV-9001 兔二步法檢測試劑盒自帶),避光孵育 1 h;PBS 洗滌 3 次,DAB 顯色,蘇木素染色 35 s,三蒸水洗滌,滴加分化液,變淺藍即刻放入PBS 中,脫水透明,封片。應用Image J 軟件測量棕黃色炎性細胞顆粒的平均光密度值。
1. 11 小鼠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的檢測 采用ELISA法。于 MI 術后 7 d,PBS 組及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各取5 只小鼠,經眼球采血,分離血清,采用相應ELISA 試劑盒檢測小鼠血清中 TNF-α、IL-6、IL-10、TGF-β1 的含量。
1. 12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GraphPad Prism 6. 01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均值± 標準誤(mean ± SEM)表示,兩組間生存率的比較采用Log-rank(Mantel-Cox)檢驗,其他結果多組間差異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兩組間差異的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小鼠的存活率 MI 術后 28 d,Sham 組小鼠 8 只全部存活,PBS 組、10 及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分別死亡7、3 和2 只小鼠,存活率分別為72%、88%和92%。與 PBS 組比較,10 和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小鼠存活率均呈上升趨勢,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分別為 2. 082 和 3. 149,P > 0. 05),見圖 1。小鼠死亡主要發(fā)生在MI 術后7 d 內,其原因主要為左心室壁梗死變薄,在左室應力作用下破裂出血,導致胸腔積血。
圖1 MI 術后各組小鼠的存活率Fig. 1 Survival rates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 after MI
2. 2 小鼠的心功能 MI 術后28 d,PBS 組超聲圖前后室壁活動范圍小,尤其是前壁的運動,室腔明顯變大;與 PBS 組比較,10 及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室壁的運動功能明顯改善,且后者的左室前壁活動幅度明顯大于前者,見圖2。3 組小鼠術后各時間點的HR 總體維持在約430 次 / min,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 0. 104 ~ 3. 132,P > 0. 05)。MI 術后 28 d,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的 LVFS 及 LVEF 顯著高于PBS 組和 10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t=2.809~4.212,P < 0. 05);10 和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的 LVID,d均顯著低于 PBS 組(t 分別為 2.778 和 3.650,P<0.05),但兩者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 0.535,P﹥0. 05)。見圖3。表明rSjcystatin 可有效改善MI 后心室壁運動及左心室血流動力學變化,利于心臟功能活動,25 μg 治療劑量的效果優(yōu)于 10 μg。
圖2 MI 術后28 d 各組小鼠的心臟超聲圖Fig. 2 Echocardiography of hearts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 28 d after MI
圖3 各組小鼠的心功能情況Fig. 3 Cardiac function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
2. 3 小鼠的心臟黏連率 PBS組、10和25μgrSjcystatin治療組小鼠的心臟黏連率分別為44. 44%(8 / 18)、40.91%(9 /22)和 17.39%(4 /23),表明 rSjcystatin 治療可降低MI 后小鼠心臟的黏連率,25 μg 治療劑量的效果優(yōu)于10 μg。
2. 4 小鼠心室結構的重塑 兩個劑量rSjcystatin治療組藍色膠原纖維區(qū)域明顯少于PBS 組,見圖4。PBS 組、10 和 25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的左室梗死面積百分比分別為(21. 00 ± 2. 40)%、(15. 80 ± 1. 96)%和(10. 13 ± 0. 66)%,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顯著低于 PBS 組和 10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t 分別為 3. 483和 2. 744,P 分別 < 0. 01 和 0. 05)。PBS 組、10 和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的左室游離壁厚度分別為(109.6 ± 2.97)、(156.3 ± 7.28)和(200.1 ± 4.72)mm,與 PBS 組比較,10 和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明顯升高(t 分別為 7. 087 和 15. 830,P < 0. 001),后者顯著高于前者(t = 5. 055,P < 0. 001)。表明rSjcystatin 可顯著改善MI 后小鼠心臟的纖維化程度、梗死范圍與室壁厚度,25 μg 治療劑量的效果優(yōu)于 10 μg。
圖4 各組小鼠心臟切片的Masson 染色圖(標尺為:1 000 μm)Fig. 4 Masson staining of heart section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bar = 1 000 μm)
2. 5 小鼠心臟損傷情況 MI 術后 1、3、7 d,與 PBS組比較,10 及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心肌組織損傷減輕、心肌纖維疏松斷裂程度和藍色炎性細胞的浸潤減少,見圖5。表明MI 術后7 d,rSjcystatin 腹腔治療可適度減弱MI 后的心臟損傷。
圖5 各組小鼠心臟切片的HE 染色圖(標尺為:200 μm)Fig. 5 HE staining of heart section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bar = 200 μm)
2. 6 小鼠心臟炎性細胞浸潤程度 MI 術后1、3 d,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棕黃色炎性細胞顆粒平均光密度值明顯低于 PBS 組(t 分別為 5.501 和 4.825,P<0. 05),10 μg 與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分別為 2.177 和 1.747,P<0.05);MI 術后 7d,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顯著低于 PBS 組和 10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t 分別為 3.806 和 12.710,P 分別 <0. 05 和 < 0. 001),見圖6 和圖7。表明建模后7 d,rSjcystatin 腹腔治療可適度減弱MI 后損傷部位的炎性細胞聚集浸潤程度,防止炎癥過度對心臟的損害,25 μg 治療劑量的效果優(yōu)于 10 μg。
圖6 各組小鼠心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圖(標尺為:500 μm)Fig. 6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heart sections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bar = 500 μm)
圖7 各組小鼠心臟棕黃色陽性顆粒的平均光密度值Fig. 7 Mean optical density of brown yellow positive granules in heart of mice in various groups
2. 7 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 MI 術后7 d,與PBS 組比較,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小鼠血清 TNF-α 和IL-6 含量顯著降低(t 分別為 2. 527 和 27. 460,P 分別為 < 0. 05 和 < 0. 01),TGF-β1 含量顯著升高(t =9. 069,P < 0. 001),IL-10 含量呈升高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 = 0. 556,P > 0. 05),見表 1。表明建模后7 d,25 μg rSjcystatin 可調控小鼠血清中的炎癥因子水平,適度減少促炎因子分泌,且增加抗炎因子分泌,利于減輕MI 時炎癥對組織的損傷,加強心肌修復。
表1 小鼠血清中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pg / mL,,n = 5)Tab.1 Expression levels of cytokines in sera of mice(pg /mL,,n = 5)
表1 小鼠血清中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pg / mL,,n = 5)Tab.1 Expression levels of cytokines in sera of mice(pg /mL,,n = 5)
注:與 PBS 組比較,a 表示 P<0.05,aa 表示 P<0.01,aaa 表示 P<0. 001。
組別 TNF-α IL-6 TGF-β1 IL-10 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組 26. 95 ± 3. 93a 2. 38 ± 0. 03aa 42 739 ± 1 705aaa 61. 41 ± 19. 35 PBS 組 47. 75 ± 0. 01 3. 91 ± 0. 05 24 133 ± 1 142 49. 58 ± 8. 86
cystatin 是一類分布廣泛的半胱氨酸內肽酶抑制劑,可保護細胞免受蛋白酶的降解,參與機體的免疫、感染及細胞凋亡等生理病理過程,cystatin 依據(jù)氨基酸序列被分為 Stefins、Cystatins 和 Kininogens 3 大家族[27]。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可制備大量活性較好的蠕蟲cystatin 蛋白,使用時劑量易控制,且安全性較好,無明顯毒副作用[28-29]。cystatin 蛋白可通過上調抗炎細胞因子,下調促炎細胞因子,調節(jié)T 細胞反應及促進巨噬細胞的極化來調控機體的免疫反應,在結腸炎、膿毒癥、關節(jié)炎和Ⅰ型糖尿病等炎癥性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療效顯著[23-24,30]。本研究結果表明,MI 模型小鼠經rSjcystatin 多次腹腔注射治療后,可顯著減輕心臟與胸壁的黏連程度,減少心肌損傷(P <0. 05),改善MI 小鼠的心功能,同時緩解MI 后的心肌重構(P<0.05),具有一定的心肌保護效應,25 μg rSjcystatin 的治療及保護效果優(yōu)于10 μg。
rSjcystatin 可通過影響組織炎性細胞的水平來發(fā)揮其抗炎作用[31]。研究表明,rSjcystatin 可減少膿毒癥小鼠的單核細胞活化[23];絲蟲來源的cystatin治療哮喘后可顯著減少炎癥細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細胞向肺組織的募集,從而減輕局部組織損傷[20];華支睪吸蟲和馬來絲蟲的cystatin 能夠使結腸炎小鼠的炎癥明顯減輕,其機制與激活腸道內M2 型巨噬細胞,參與組織修復有關[32]。已知CD45 分子在白細胞上均有表達,是反映炎性細胞浸潤情況的重要標記物,因此本實驗用其反映炎性細胞浸潤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rSjcystatin 治療MI 小鼠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MI 局部炎癥細胞的浸潤,尤其是炎癥早期的中性粒細胞浸潤,降低炎癥活性物質釋放所產生的級聯(lián)反應,從而防止缺血心肌的慢性病理損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心室壁變薄的進程,對心衰的發(fā)生有一定延緩作用。cystatin 的抗炎作用可通過影響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實現(xiàn)[33-35]。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用rSjcystatin 治療小鼠結腸炎,可促炎細胞因子TNF-α 及IL-6 明顯下調(P < 0. 05),抗炎細胞因子 IL-10 及TGF-β 呈上調的趨勢[25]。另外,rSjcystatin 能通過增加調節(jié)性T 細胞的數(shù)量,抑制IFNγ 的分泌,同時增加 IL-10、TGF-β 的表達,改善Ⅰ型糖尿病的預后[22]。還有學者證實,rSjcystatin 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緩解作用與 IL-4、IL-10 升高及 IFNγ、IL-6、IL-17、TNF-α 等促炎因子的顯著降低均密切相關[24]。本研究結果提示,25 μg rSjcystatin 治療 MI 可明顯下調促炎因子TNF-α 和 IL-6(P<0.05),明顯上調抗炎因子 TGF-β1(P < 0. 001),可上調IL-10 水平,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 05),從而減輕心臟過度的炎癥損害,為后期的修復組織奠定了環(huán)境基礎。
本實驗結果表明,經rSjcystatin 治療小鼠MI 后,可適度減弱炎細胞浸潤、降低促炎因子TNF-α 和IL-6的分泌、增加抗炎因子IL-10 和TGF-β1 的分泌,從而抑制MI 后的炎癥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小鼠MI 后心肌結構及功能重構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心肌保護作用,本實驗為rSjcystatin 應用于臨床治療提供了實驗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