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王海茂
(中山市三鄉(xiāng)醫(yī)院兒科 廣東 中山 528463)
小兒腹瀉又稱腹瀉病,此病在6 個月~2 歲小兒中較為常見,其中1 歲以內占1/2。此病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嘔吐、大便次數(shù)增多,稀便或水樣,呈黃色或黃綠色[1],患者若未及時有效治療,則臨床癥狀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加重,例如脫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失調等癥狀,造成患兒發(fā)育不良等[2]。目前臨床首選鋅制劑治療,療效較好,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進步,相關報道顯示,在此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腹瀉病具有顯著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84例腹瀉患兒,分析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84例腹瀉患兒,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2 個月~4 歲,平均年齡(1.56±0.25)歲,病程1~4 d,平均(2.13±0.56)d;試驗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3 個月~5 歲,平均年齡(1.79±0.32)歲,病程1~4 d,平均(2.13±0.56)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為小兒腹瀉;②患兒家屬知曉研究內容且自愿參加;③患兒家屬能夠全程參與陪同治療;④患兒臨床資料無殘缺。排除標準:①患兒對本次研究中所用藥物具有過敏反應;②患兒肝腎功能嚴重異常;③患兒免疫功能障礙。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患兒臨床癥狀,為患兒進行物理降溫,采用藥物為患兒補充體內維生素以及糾正電解質紊亂。對照組采用鋅制劑治療?;純?0 mL/d,2 次/d,用藥時禁止與牛奶同時服用。試驗組在鋅制劑治療的基礎上加復方嗜酸乳桿菌片。由醫(yī)生依據(jù)患兒年齡給予用藥規(guī)格,1 歲以下患兒1 g/d,1 歲以上患兒1.5 g/d,均為3 次/d,采用溫水口服,用藥時須與鋅制劑服用時間間隔0.5 h 左右。兩組均用藥7 d(1 個療程)。
(1)觀察兩組患兒用藥后癥狀消失時間。包含患兒腹痛、發(fā)熱、電解質紊亂以及止瀉時間。(2)觀察兩組患兒用藥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況。在患兒用藥3 d 后,采取患兒靜脈血液3 mL,對患兒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G、CD4+、CD4+/CD8+。(3)觀察兩組患兒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含惡心、皮膚紅疹、便秘。(4)觀察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3]。臨床評定為痊愈:患兒排便時間以及性狀均恢復正常,腹脹癥狀消失;有效:患兒排便時間以及性狀均得到恢復,腹脹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患兒排便與腹脹情況與入院時無差異或癥狀加重。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試驗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用藥前,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兒免疫功能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用藥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兒用藥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治療后,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7.62%高于對照組的80.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小兒腹瀉是臨床兒科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排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性狀發(fā)生改變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嚴重者伴有水電解質紊亂。此病主要由于幼兒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自身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其中IgG,IgA 分泌量較低,患兒腸道菌群未建立,從而引起病菌感染等原因引起腸道不適。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秋末冬初(病毒性);夏季(細菌性);各季節(jié)(非感染性腹瀉)。根據(jù)調查顯示:我國腹瀉病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 位常見多發(fā)病,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原則是采用藥物糾正電解質紊亂,預防并發(fā)癥,從而緩解患兒臨床癥狀[4-5]。
鋅制劑藥物屬于抗氧化劑,它的使用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鋅元素是人體中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中的含量是33 ppm,它是酶的組成和活化劑,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能夠促進患者生長發(fā)育。此外鋅能夠對NO 起到抑制作用,有效減少細胞的毒作用,從而促進患者腸道內免疫球道白A 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功能[6-7]。但是此單一藥物的使用,具有相對的局限性。復方是酸乳桿菌片是由中國株和日本株嗜酸乳菌類,類鏈球菌和枯草菌等組成的復方制劑,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桿菌,屬于微生物制劑。主要在人體小腸中生存,釋放乳酸。此藥能夠在進入消化系統(tǒng)時,釋放乙酸和乳酸,且能夠通過分解糖類產生乳酸,提高患者腸道PH 值以及人體免疫能力,從而對患者腸道致病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其次能夠通過酸化腸道,促進患者維生素的攝入,加快患者康復;其中類鏈球菌能夠消耗患者腸道內氧氣,從而調節(jié)胃腸道菌群,促進患者體內厭氧菌的產生[8]。
本研究中對照組單獨應用新制劑,試驗組采用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lián)合鋅制劑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兒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有所改善,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腹瀉患兒采用鋅制劑疊加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有效縮短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增強患兒免疫功能,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