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曉璐
拉莉薩在中國扎根10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俄羅斯優(yōu)秀的藝術教育移植到中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圖/徐金利Staying in China for ten years, Larisa’s biggest wish is to transplant Russia's excellent art education to the fertile land of China.
拉莉薩今年65歲,自兒時起,鋼琴就一直伴隨著她?!盎仡^看看過去的歲月,不管是學生時代的學習,還是長大之后的工作生活,一輩子就圍繞鋼琴,干了這一件事情,想想也是很好的?!崩蛩_頗有感觸地說。
拉莉薩出生于俄羅斯莫斯科州東部的一個小城市——埃列克特羅斯塔利。這座城市以兩個巨大的工廠而聞名,因此城市也是以這兩個工廠命名,意為“電鋼城”。拉莉薩的父親是一名化學家,但對音樂的熱愛絲毫不亞于化學科學研究。因此在拉莉薩的音樂啟智方面,父親付出了極大的熱情?!拔矣浀酶赣H當年花了很大一筆錢為我買了第一架鋼琴,那是我們家的第一筆大額支出?!崩蛩_回憶道。
拉莉薩從小就在音樂上展現(xiàn)出獨特的天賦,5歲在當?shù)氐奈幕瘜m里開始了第一節(jié)鋼琴課,8歲考上兒童音樂學校,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鋼琴。音樂學院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拉莉薩對音樂的求知欲望,甚至令她感到厭倦。直到考入音樂學院前,她遇到了瓦蓮季娜老師,并跟她上了一年的課程?!巴呱徏灸壤蠋熥屛抑懒巳绾闻囵B(yǎng)有天賦的孩子,針對他們的能力施教,這使我終身受益?!?/p>
拉莉薩雖然在俄羅斯出生和長大,但她的祖輩都是亞洲人。因為戰(zhàn)爭的原因,他們來到俄羅斯生活。拉莉薩從小就喜歡哲學,喜歡儒家文化,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拔乙恢睂χ袊浅8信d趣,來中國工作之前,我就曾經(jīng)去過北京和上海。這是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北京好像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傳統(tǒng)包容,而上海就像莫斯科,更加現(xiàn)代和開放?!崩蛩_說道,“我還拜訪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山東曲阜,那里古老的宮殿,參天的松柏,還有帶著崇敬的心情參觀的人群,都讓我非常感動?!?/p>
2011年,經(jīng)朋友介紹,拉莉薩來到山東濟南,擔任小白樺藝術培訓學校教學校長、鋼琴教師。來中國之前,拉莉薩在俄羅斯莫斯科斯維里多夫音樂學校擔任校長,事業(yè)成功,家庭和睦,即將可以享受悠閑的退休生活。但她卻義無反顧來到陌生的國度,重新開啟自己的一份事業(yè)?!拔冶旧韺χ袊芨信d趣,但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想深入了解一個國家,就要真正體驗當?shù)氐纳?,所以我就來了。我也想給中國的鋼琴教學帶來一些新的東西,結合中國孩子的特點,結合我在俄羅斯30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找到一種適合中國孩子的教學方式?!崩蛩_說道。
10年過去了,拉莉薩先后教過467名中國學生,其中很多學生是遠道慕名而來。她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興趣的提高,為喜愛鋼琴的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藝術道路的大門。至今,已有14名經(jīng)她指導的中國學生,先后考入了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及其所屬的音樂中學,或者在美國、澳大利亞等世界頂級的音樂學府深造。如今,拉莉薩的女兒也來到濟南,在小白樺藝術培訓學校擔任小提琴教師。
音樂是開啟人類智慧的一把重要的鑰匙。在俄羅斯,孩子們從小走進專業(yè)的音樂學校,系統(tǒng)地學習音樂。而過去在中國,對于音樂或者樂器的學習,還停留在家庭培養(yǎng)階段,并沒有完全普及。談到過去對中國孩子學習鋼琴的印象,拉莉薩說道:“很多中國孩子學習鋼琴很小就達到了10級水平,在俄羅斯,一般到中學才會慢慢接觸類似的曲目。通過一些國際比賽,能感覺到中國孩子練琴是非常刻苦的,這可以從他們的技巧性演奏中看出來,手指跑動非常靈活,但是缺乏音樂性的表達?!?/p>
拉莉薩對音樂的熱愛之情常常感染著小白樺藝術培訓學校的工作人員。圖/徐金利Larisa’s passion for music often influences the staff of Xiaobaihua (Little White Birch) Art Training School.
2019年,拉莉薩帶著學生到俄羅斯參加鋼琴比賽,并與當?shù)匾魳穼W校的學生進行交流。In 2019, Larisa took her students to enter a piano competition in Russia, and to have exchanges with the students of local music schools.
拉莉薩注重引導培養(yǎng)孩子音樂情感的表達。圖/徐金利Larisa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children’s expression of musical emotions.
正因如此,拉莉薩希望將更多俄羅斯音樂教育的理念帶到中國。她說:“音樂是為表達情感服務的,而對情感最有力度的表達方式是曲子連奏、歌唱性的表達,彈好歌唱性部分,掌握好歌唱性觸鍵方法,彈出聲音集中、連貫美妙的音色是學生普遍面臨的難題,以前中國學生的演奏常常忽略這一部分?!?/p>
在平日的教學中,拉莉薩常常給孩子們講很多音樂大師在作曲時遇到的事情,讓孩子們感受音樂與心靈的碰撞?!拔夷苊黠@感覺到,現(xiàn)在中國的鋼琴教育也在不斷變化。近幾年通過中國孩子在國際國內(nèi)比賽中的演奏,可以看出中國的鋼琴教育也開始重視音樂性的表達。同時,現(xiàn)在中國的家長讓孩子學習鋼琴,也不單單是為了考級,而是更注重引導孩子感受音樂。”拉莉薩說道。
2013年,為響應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在拉莉薩的提議下,濟南市小白樺藝術培訓學校發(fā)起和成立了“一帶一路”中俄藝術學校聯(lián)誼會,將俄羅斯最新的教學成果引進濟南,將中國的音樂藝術介紹出去。
隨后幾年,拉莉薩帶領中國的孩子們到俄羅斯的音樂學校進行音樂聯(lián)誼活動,兩個國家的孩子們雖然說著不同的語言,卻能共同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和美好。聯(lián)誼活動在俄羅斯莫斯科、巴拉希、彼得羅沃斯克、坦波夫等城市產(chǎn)生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莫斯科國家電視臺、地方電視臺和報業(yè)媒體都進行了報道。正如前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所說:“未來,人文交流合作要更多面向廣大民眾,著力擴大受眾面,不斷增進合作的熱度和力度,筑牢人文交流的根基?!崩蛩_正是向著這個方向努力,為中俄文化交流做著自己的一份貢獻。2019年,拉莉薩榮獲濟南市“泉城友誼獎”。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拉莉薩依然堅持留在中國。她開展線上公益講座和公益視頻課,舉辦線上音樂會和線上小樂團,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拉莉薩一起工作的同事們談起她對孩子們的感情時說道,“拉莉薩老師過去每次回俄羅斯,肯定不會超過兩個禮拜,就因為想中國的孩子們而趕回來。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她的丈夫也勸她回到俄羅斯,但是拉莉薩老師總會說,這里有我的事業(yè)、我的孩子們,我要對他們負責?!?/p>
在山東的教學經(jīng)歷,讓拉莉薩感受到這里的孩子天生音準就比歐洲的孩子要好。自有天賦,注重音樂感,再加上刻苦的學習精神,最終都取得了好的效果?!拔业淖非缶褪前讯砹_斯優(yōu)秀的藝術教育理念移植到中國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成長起來,去世界各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是我最大的欣慰。”拉莉薩說。
對于濟南這座城市,拉莉薩有著很深的感情?!皾嫌泻⒂腥?、有山,有眾多的公園,還有古老的建筑。這里淳樸、善良的人民幾千年以來時刻保護、愛護著這座城市。盡管中國城市發(fā)展很快,但這里古老和現(xiàn)代相存并立,相映生輝。我最喜歡到濟南的泉水公園看清澈的泉水中紅色魚兒自由地游來游去,這讓我產(chǎn)生很多音樂的遐想?!?/p>
對山東人的評價,拉莉薩更是愿意用最好的語言去形容,“他們善良,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對待我像自己的親人。我們常常交流中國和俄羅斯不同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差異。通過這樣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離?!?/p>
拉莉薩非常喜歡喝茶。“記得小時候,我住在烏茲別克斯坦,那里非常炎熱。有一天,媽媽叫我一起喝茶,我很納悶為什么天氣熱還要喝熱茶?但喝了之后,竟然感覺涼快了很多,媽媽告訴我那是中國的綠茶?!边@使拉莉薩對茶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來到中國之后,她決定學習神農(nóng)嘗百草的精神,探索中國的茶文化。可真正實施這個想法時,她才發(fā)現(xiàn)中國茶文化的博大。中國茶不可勝數(shù),南方北方,紅綠白黑,老茶新茶,生茶熟茶,讓她感覺自己接觸的不過才九牛一毛。如今,拉莉薩練就了一身“硬功夫”,通過觀其形、聞其味、嘗其香,便可分辨出茶的種類和產(chǎn)地。
在濟南,拉莉薩喜歡逛市場,淘既便宜又適合自己的物品,樂此不疲。她的同事們也經(jīng)常帶她去品嘗當?shù)氐母鞣N美食。相對俄羅斯飲食的單調(diào),中國美食不可勝數(shù),并且還在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品,這讓拉莉薩感到既新奇又驚喜。有一次朋友帶拉莉薩去濟南南部山區(qū)游玩,中午吃飯的時候,餐桌上的幾盤昆蟲,讓她大驚失色。借助翻譯詞典,拉莉薩知道這些是蝗蟲、蟬,還有蠶蛹。朋友們說這是很有營養(yǎng)的美味,但她卻始終沒敢下筷,最終讓廚師幫忙包起幾個,準備帶回俄羅斯讓朋友們見識一下?!拔易钕矚g吃面,國外的意大利面條基本是炒的做法,不像中國的面條有許多的配料,還有各種湯料,非常好吃?!崩蛩_說。
“孔子有一句格言我非常喜歡,叫作‘欲速則不達’。重要的不是你達成目標的速度有多快,而是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崩蛩_說,“我沒有什么雄心大志,一輩子都在做教師。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愿意在中國,在濟南,用這十幾年融合的中俄音樂教育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國際音樂人才?!?/p>
Sino-Russian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a long history. For many years, the cultural ambassador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enhance Sino-Russian friendship. Now in Jinan, Shandong, there is a “Cultural Ambassador”—Lyan Larisa who comes from Russia and has stayed in China for ten years. As a senior piano teacher in Russia, Larisa’s biggest wish is to introduce Russia’s latest teaching results to China, and introduce China’s musical art abroad.
Larisa has shown a talent for music since her childhood. She started her first piano lesson at a cultural palace in Russia at the age of five, and was admitted to Children’s Music School at the age of eight, beginning to systematically learn the piano. In 2011, introduced by a friend, Larisa came to Jinan, Shandong, serving as teaching principal and piano teacher of Xiaobaihua (Little White Birch) Art Training School. Before coming to China, Larisa worked as president of Sviridov Music School, Moscow. With a successful career and a harmonious family, she was about to enjoy a leisurely retirement. However, she came to an unfamiliar country without hesitation, starting a new career.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Larisa has taught 467 students, most of whom came from afar, attracted by her fame. In teaching, she focused on develop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nd interest in music, and opened a door to world art for those children who love piano. In 2013, following Larisa’s proposal, the “Belt and Road” China-Russia Art School Association, initiated and organized by Xiaobaihua (Little White Birch) Art Training School, was founded to introduce Russia’s latest teaching results to China, and introduce China’s musical art abroad.
拉莉薩十分熱愛中國文化,尤其對茶文化頗有研究。圖/徐金利Larisa loves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the tea culture.
Larisa loves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the tea culture, and is greatly fond of Chinese food. In the future, she hopes to use h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hinese and Russian music education to cultivate more excellent international musical tal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