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在做相關實驗(圖/《北京日報》)
今年9月以來,我國南方出現(xiàn)罕見“秋老虎”,江西、廣東、湖南等地熱到打破當?shù)?月氣溫紀錄。在戶外,一些沒有空調(diào)“加持”的場景該如何降溫?一種號稱“清涼神器”的降溫噴霧最近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稱可以噴在衣服上、帽子上或者車內(nèi),安全又可靠,還能即刻清涼。這是真的嗎?
近日,一種網(wǎng)紅神器“降溫噴霧”悄然走紅。在購物平臺搜索“降溫神器”后,就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噴霧類產(chǎn)品,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不少店鋪月銷量過萬。
有媒體記者隨機在購物平臺選擇了一款罐裝降溫噴霧進行詳細了解。商家稱,產(chǎn)品用途廣泛,可用于汽車內(nèi)飾降溫,戶外高溫防暑,緩解運動損傷等,車座椅、靠背、方向盤,還有人體皮膚等需要降溫的表面都可以使用。該店銷售頁面顯示,產(chǎn)品主要成分為香精、推進劑、降溫因子,采用的是物理降溫原理,液體汽化吸熱制冷,原理為降溫因子推進劑噴射后遇熱迅速氣化,吸收物體表面熱量。
當被問到降溫因子是什么時,商家開始閃爍其詞,只表示是一種成分,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這種情況并非個案。多家店鋪的產(chǎn)品介紹中均沒有標明產(chǎn)品詳細成分,大多標注為“推進劑”“降溫因子”等。
針對降溫噴霧,北京大興區(qū)消防救援支隊舊宮特勤站的消防員做了相關實驗。消防員先后使用主打成分為四氟乙烷、LPG(液化石油氣)的兩款降溫噴霧產(chǎn)品,噴向燃燒的點火槍,結果降溫噴霧遇到明火后猛烈燃燒。接著,消防員又將主打成分為乙醇的噴霧噴到裝有豬肉的盤中,當遇到明火后,豬肉表面也迅速燃燒起來。
舊宮消防特勤站工作人員說:“這是因為網(wǎng)紅降溫噴霧成分內(nèi)含有的四氟乙烷、LPG、乙醇等為易燃物質(zhì),該類噴霧在使用時如若遇到明火,會迅速發(fā)生燃燒反應。因此,在使用這類噴霧后,千萬不要進廚房做飯、吸煙點火等,極易引發(fā)火災,安全隱患比較大?!?/p>
消防員還模擬了一個類似車廂的密閉空間,將降溫噴霧和測溫儀一同放于其中,在陽光下進行暴曬,觀察噴霧劑瓶身的變化。當實驗空間內(nèi)溫度超過58℃時,測溫儀已經(jīng)無法正常工作,而降溫噴霧的瓶身開始急劇膨脹,瓶蓋被猛地彈出,噴霧劑罐也倒了。
持續(xù)暴曬后,隨著一聲巨響,降溫噴霧罐體爆炸,底座被炸飛,嚴重變形,實驗用的密閉空間和測溫儀被炸得四分五裂。舊宮消防特勤站工作人員說:“這類網(wǎng)紅降溫噴霧一旦使用不慎,后果不堪設想,提醒廣大消費者務必謹慎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