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朱秀蘭
作文時,我們常常把人物寫得很完美,但真的有沒有缺點的人嗎?顯然不是!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還原一個真實的“他”呢?今天,就讓我們“反彈琵琶”,學(xué)習(xí)“欲揚先抑”的寫人絕招吧。
寫作前,可以先在草紙上列舉一下人物的缺點。以寫爸爸為例,可以在腦海中收集爸爸的缺點,比如抽煙、吃零食、睡覺打呼嚕、說話嗓門大等。是不是要把這些缺點都寫進作文中呢?那樣豈不成了一篇批判爸爸的作文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不是多個缺點“齊上陣”,而是選取一兩個印象深刻的“展示”出來。
一般來說,缺點的“展示”應(yīng)出現(xiàn)在作文的前半部分,讓讀者先對人物產(chǎn)生“不良”印象。先看一篇寫老師的文章開頭:
他姓趙,個子很矮,估計比拿破侖還矮幾厘米。滿臉的“青春美麗”痘,小小的眼睛上戴著近視鏡,厚厚的嘴唇上蓄著兩撇小胡子。第一堂語文課,他做自我介紹:“我嘛,就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是吧?”一堂課的時間,據(jù)某同學(xué)的不完全記錄,他總共說了180個“是吧”,平均每分鐘4個。于是,大家暗地里叫他“是吧”老師。
——《“是吧”老師》
這段文字介紹的是老師的肖像以及外號的來歷,給人留下“長得丑”“口頭語多”的印象。這就是“欲揚先抑”中的“抑”。只有出色的“抑”,才能在開頭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后文的“揚”做鋪墊。
前面已經(jīng)“集中火力”“曝光”了人物的缺點,讀者對人物的印象比較“差”,這時就可以寫自己對人物思想感情變化的過程了。比如,爸爸經(jīng)常吸煙,讓“我”反感,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爸爸竟然為了家人的健康戒煙了,此時我的情感變成了感動。看,我們的感受先是反感,然后是感動,爸爸的高大形象就展示出來了。這實際上是由“抑”到“揚”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由“抑”到“揚”不能生硬地轉(zhuǎn)變,最好選取一件或幾件事,讓人物逐步從“差”(缺點展示)向“好”(優(yōu)點展示)轉(zhuǎn)化,過渡自然,情節(jié)合理。比如:
那天,我和伙伴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澳鸽u”跑得太快,在最后面的我一下子被甩了出去,結(jié)結(jié)實實摔了個大腚墩,疼得我哇哇大哭。見我哭成這樣,小伙伴一時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竟沒有一個人上前安慰我。這時,姐姐走了過來,問我怎么了,為什么哭。有人說,他跑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我聽到姐姐的聲音,哭得更大聲了,她只會欺負我、看我的笑話,沒準回家后會繪聲繪色地一遍一遍地描述我的慘狀,再捧腹大笑,我這臉可丟大了!我越想越絕望,真恨不得讓她趕快走開??墒牵憬銣厝岬乩鹆宋?,幫我擦去淚水,半扶半抱地把我領(lǐng)回家,又是哄又是逗,還把我垂涎已久的巧克力拿了出來。這誘惑誰能抵擋,我趕緊破涕為笑,見好就收,大口吃了起來。我還有些不放心,擔心后面有陷阱,今天的風向好像不對??!見我警惕性這么高,姐姐大笑,拍了拍我的頭,說:“你是我弟弟,只有我能欺負你,要是在外面受欺負了,不要怕,姐姐替你出頭!”幸福來得太突然了,有個野蠻姐姐也不錯!
——《我的野蠻姐姐》
下面,就按照上面的步驟試著寫一寫身邊的人吧,“反彈琵琶”式演奏同樣優(yōu)美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