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廣東省湛江市第九中學 廣東湛江 524031)
體育是一門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有計劃的融合德育教育內容,以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眼界,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運動技巧的同時,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形成,幫助學生逐步地形成終身體育精神,進而全面促進學生體育學科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有著非常明顯的區(qū)別,它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大多數(shù)的體育課程都需要結合實踐活動來進行,所以在初中體育與德育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結合體育課程的這一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發(fā)展需求,科學的設計體育德育活動,以豐富多樣的實踐性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逐步地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其次,體育活動還具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體育教師結合這一課程特點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內容,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和責任意識,從而促進學生人格品質的全面發(fā)展。另外,初中體育教師都是受過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學習和訓練的,他們都具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在體育課程與德育內容的融合中,體育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讓學生可以對體育課程充滿興趣,有效集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從而促進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新時期教育發(fā)展下,初中體育與德育的有效融合在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還可以為初中階段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中,教師通過挖掘課程特點,積極創(chuàng)新和豐富體育課程形式,升華體育教學價值,有針對性地融合德育教育內容,以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學生在相應的體育課程中兼?zhèn)涞轮求w美勞綜合素質,全面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學會直面困難、不驕不躁,團結協(xié)作、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其次,體育課程與德育內容的有效融合,還可以有效推進初中體育課程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體育精神的養(yǎng)成,讓學生可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發(fā)展目標,為自己以后更好的發(fā)展和進步奠定堅實基礎。另外,體育教學中融合德育教育,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道德觀念的有效途徑之一,特別是體育課程中的一些實踐性合作運動項目,可以有效加強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生間的情感共鳴,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道德意識,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1]。
初中學生身心處于快速成長和發(fā)展階段,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擁有豐富的情感、敏感叛逆的內心,這充分體現(xiàn)出他們的心智不成熟,所以這一階段的學生,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進行科學、正確的引導的。另外這一階段學生渴望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擁有控制權,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采取命令式的教學形式,會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在體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需要深入分析學生的這一性格發(fā)展特性,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做到一切以學生興趣出發(fā),選擇適合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體育項目和教學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參與熱情,最終實現(xiàn)學生積極學習態(tài)度的養(yǎng)成。以初中體育課程中的短跑接力為例,這一運動項目對于學生的體力有著較強的要求,同時要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那么在本節(jié)課程中,體育教師就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他們的課堂注意力,讓他們可以在一個充滿和諧的氛圍中逐步地形成良好的運動態(tài)度,進而全面推動體育與德育的有效融合,讓體育課程流光溢彩[2]。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前搜集一下經(jīng)典運動賽事,豐富體育課程中的德育教育。這一過程中,體育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喜好,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拓展學生運動視野,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內容,促使學生可以心中構建運動夢想,全面促進學生體育學科綜合品質、道德精神的不斷進步。以初中體育課程中的田徑類項目為例,教師在本節(jié)課程中可以運用情境式教學模式,將我國田徑運動員的事跡進行整理,利用微課教學技術為學生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些優(yōu)秀運動員背后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充分烘托體育課堂的德育氛圍,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體育精神的熏陶,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再如中長跑的訓練中,體育教師也可以借助體育運動員的訓練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性的了解其中的運動技巧,深化學生的運動精神,提升學生的德育情操。還有乒乓球課程,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張繼科的經(jīng)歷來有效營造課堂情境,比如張繼科五歲開始學習乒乓球,七歲開始堅持每天一套蛙跳、單腿跳以及跨跳等動作練習,同時堅持到海里游泳鍛煉自己的協(xié)調性,以此來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運用熱情,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德育意識,讓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3]。
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通過挖掘課程中的德育內涵,引導學生不斷地發(fā)展和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yǎng),啟迪自身的道德思想,促使學生有效磨煉意志力,養(yǎng)成一個吃苦耐勞的良好思想品質。以初中籃球課程的教學為例,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可以利用籃球運動項目的對抗性、合作性特點,組織學生開展籃球競技賽活動,讓學生在練習籃球技能的同時,還可以深化自身勇于挑戰(zhàn)、團結協(xié)作意識,讓學生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樹立良好的集體精神。再如拔河、接力跑等運動項目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團隊PK賽,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深刻地體會到集體的力量,有效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規(guī)則品質,讓學生可以受到更多的思想道德啟迪,繼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其次還有足球項目活動,同樣可以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格思想,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逐步地養(yǎng)成陽光開朗的性格。另外在長跑項目教學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將德育滲透于整個教學活動,其中包括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比如體育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對學生進行著裝要求,安排相關人員協(xié)助教師布置教學場地,嚴格考勤等等,讓學生在這一系列的參與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體育精神,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逐步地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進而全面實現(xiàn)體育與德育的有效融合。
體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體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做到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實現(xiàn)對學生行為、思想的規(guī)范作用,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有效端正學生的體育運動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體育熱情,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體育自信心,最大化的發(fā)展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比如對于班上一些身體素質較差、體育運動參與不積極的學生,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他們逐漸地在體育課程中產生了自卑心理,那么體育教師就需要主動地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有效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切實的掌握他們的真實想法和個體需求,精心地為他們設計有效的體育活動,引導他們敢于參與、敢于展示。以球類項目的教學為例,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對籃球有著非常高的熱情,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并不能很積極地融入到籃球運動中,那么體育教師就可以在具體的教學示范環(huán)節(jié),鼓勵這部分學生來到隊伍的前面,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為他們建立自我展示機會,讓他們可以融入到集體活動中,有效增強他們的體育自信心,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真誠善良的良好品質,從而有效帶動學生的德育思想,讓學生可以保持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體育學習活動,有效促進學生良好體育精神、體育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再如田徑類項目,體育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訓練,起到帶頭作用,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運動極強,凸顯體育教師的榜樣效益,讓學生跟隨教師強化自身堅強的品質,提升自己身體綜合素質。另外,在一些健美操的教學中,體育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堂實踐活動,配合美妙的音樂律動,有效活躍學生的體育思維,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從而全面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最終達到初中體育課程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目標[4]。
總而言之,體育與德育的融合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導向手段,也是素質教育開展的基本前提,它對初中階段學生的道德感建立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體育課程是一項終身性的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挖掘體育課程特點,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內容,精心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悅、和諧、平等的體育運動氛圍,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一個極具開放性、自主性、平等性的體育課堂上,不斷地啟迪自身道德思想,發(fā)展自己道德素質,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健康體育品質的建立,實現(xiàn)初中階段學生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