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文菁
“五自”教學實踐是旨在構建“自選資源、自學教材、自主合作、自我展示、自主評價”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前預習、自選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教學、拓展延伸、自評他評的流程實施教學。“五自”教學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給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帶來積極影響,如拓展學生認知邊界,學習生活化,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是一種可持續(xù)探索的教學模式。
高效、持續(xù)的教學可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其發(fā)展成為一個全面的人。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結合課堂操作流程、課堂工具的整體應用開展“五自”教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我以“五自”教學實踐在小學階段的實施為依托,闡釋“五自”教學實踐的模式、操作流程及實施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綜合素質提升所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
“五自”教學模式基于跨學科融合教學實踐研究,旨在構建“自選資源、自學教材、自主合作、自我展示、自主評價”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對應學習過程中的五個階段:(1)課前調查;(2)課前預習,自學階段;(3)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為主的課堂討論及交流階段;(4)包含自評與他評的評價階段;(5)課后延伸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多學科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構建能夠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跨學科融合的“五自”教學模式,總結教學方法與教學經(jīng)驗,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單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學科融合教學的有效途徑。
教師通過問卷法、觀察法做好課前調查,從學情出發(f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選擇教學內容。如,一年級上冊《比尾巴》一文,以對話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該課的教學需要學生將生活中的經(jīng)驗與新知識相結合,因此課前教師可通過分發(fā)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對動物尾巴的認知,以便更準確地把握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調研后的教學設計有利于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課前,教師布置學生自學教材,認真預習。在完成初步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選資源。學生通過借助網(wǎng)絡、閱讀課外書、上網(wǎng)查找資料、向師長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資料,把資料帶到課堂與同伴交流。此舉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并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使他們提前知道哪里有疑問,從而在課堂上有話可說,重點傾聽,答疑解惑,學有所得。如,四年級下冊《文言文二則》之《囊螢夜讀》中主人公車胤捕捉螢火蟲,用以照明,這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而言,螢火蟲并非常見的生物,甚至是冷僻生物。因此,從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課前預習時通過各種方法、途徑了解螢火蟲這種生物的特點,為課堂教學做鋪墊。又如《比尾巴》一課,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對動物尾巴的認識不足。在此基礎上,教師有意引導學生自選資源,讓學生通過讀課外書、上網(wǎng)查找資料等多種途徑去了解動物尾巴或其他部位(嘴巴、耳朵等)的特點,并把它們畫下來帶到課堂進行展示。
根據(jù)教材內容組合教學內容、順序,設計每個教學章節(jié)的切入點,整合相關圖片、視頻、文字資料,按照課堂模式特點設計教學,做好備課工作?!拔遄浴苯虒W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前設計時要做到研內容、研目標、研策略。如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將“比尾巴”大賽設定為教學的切入點,創(chuàng)設情境,在課堂實施的設計上讓學生通過趣味讀文的不同形式來自主合作學習。又如《囊螢夜讀》,教師在對該課教材分析后,要找到囊螢夜讀與功成名就兩者關系的知識線、思維線、情感線,以讓學生進行自學。
通過問題教學,教師應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整合各種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和自我展示,適時地拋出問題能讓學生積極思考。因此,教師敏銳的思維力和觀察力是牽引學生探究的關鍵所在?!赌椅炓棺x》一文在讓學生體會車胤勤奮好學的同時,教師通過拋出“車胤是如何為了能讀書,克服沒有燈光的難題”“想到囊螢的方法后,他又是怎樣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捕捉螢火蟲的”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課文進行補白,想象續(xù)寫:在那炎炎夏夜,蟬鳴蛙噪,車胤在院子里發(fā)現(xiàn)有幾只螢火蟲,他……以問題的形式激發(fā)學生思考,形成濃厚的討論氛圍,小組交流后,推薦代表發(fā)言,進行自我展示。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表達、交流、互助等能力。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結合師生對讀、采訪讀、看視頻跟讀、表演讀等趣味讀文,讓學生在趣中學,在學中悟,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根據(jù)教學模式設計科學的評價量表,設計自評指標與他評指標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貫串課堂、課后等教學階段。對于像《比尾巴》這樣的低年級識字課而言,在指導寫字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自主展示作品,再進行自我評價,最后讓其他學生來補充評價,這樣有利于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評價的能力。而在《囊螢夜讀》中,組織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后進行自評、他評、師評,學生的表現(xiàn)也能及時得到反饋。評價方式到位,學習活動就能一一落地,這將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實施、調控和把握,使教學更有效。
在教學中,教師還注重學習內容的拓展延伸。《比尾巴》是一首極富童真童趣的兒歌,采用三問三答的結構,抓住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以“比”為主線,以對話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在課堂上,通過課件與學生自主搜集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拓展訓練,說一說、寫一寫(仿寫)動物的特點,讓學生積累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寫出的一首首小詩雖稍顯稚嫩,但卻猶如一朵朵綻放的知識小花,令人驚喜與贊嘆。又如《囊螢夜讀》課后,讓學生找一找、讀一讀其他古人或名人刻苦求學的故事,拓展課外閱讀。
上述環(huán)節(jié)具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每個課堂環(huán)節(jié)的相關性和有效性,以三年級上冊《海濱小城》的教學為例。
《海濱小城》一文的第4~6 自然段有著非常鮮明的寫作特色,即每段話開頭第一句都是每一自然段的關鍵句。教師在教學策略上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自選資源:(1)搜集資料,了解海濱城市的特點;(2)搜集相關圖片,了解海濱小城庭院、街道、公園的特點;(3)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判斷海濱小城是哪一座城市。課堂上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合作和自主評價,落實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逐步感受海濱小城的魅力:(1)放手讓學生自學第4~6 自然段,尋找關鍵語句,從中發(fā)現(xiàn)關鍵語句的妙用,進一步體會這三個段落是如何圍繞關鍵語句來寫的。(2)自學教材的其他段落,感受海濱小城的美麗與整潔。(3)借助學生自主合作、自我展示、自主評價的機會,引導學生誦讀、感悟海濱小城的美麗。(4)充分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示學習成果。(5)推薦學生課后閱讀《我的家在中國·山河之旅》,既可以整本書閱讀,也可自選喜歡的章節(jié)閱讀,引導學生更深地走進中國名川大山和風土人情,拓展知識面。這樣,無論是課前、課堂、課后,整個教學過程都圍繞“自選資源、自學教材、自主合作、自我展示、自主評價”的“五自”教學模式進行。學生在掌握學習主動權的基礎上,對關鍵語句的含義、作用都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使單元語文要素得以落實,為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夯實基礎。
“五自”教學模式是從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學習需求出發(fā),積極探索關于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等方面都收到了大量正面的反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掌握了自我學習、小組合作、同伴互助、自主探究的方法與技巧,大大提升了學習效能與自信心,對于其生活和學習的影響是正面而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