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康泰,岳銀鵬,尹躍峰,龐培彥,陳昆鵬,楊 霖
(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6)
城市地鐵隧道盾構法施工是一種安全、高效、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隧道施工方法,越來越成為城市地鐵施工的主流工法。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盾構的過站需求,目前常用的過站方法通常有3 種形式:一是車站主體已完成的情況下,且車站內(nèi)部凈空滿足盾構過站要求,盾構可以直接過站并繼續(xù)掘進;二是車站主體結構未完成的情況下,需要將盾構從車站井內(nèi)吊出,進行再下井、再組裝、再掘進;三是“先隧后站”法,即先掘通隧道,后建設車站。其中第一種形式是經(jīng)濟性最高的,所以應用最為普遍,針對這種形式,目前的過站方法主要有:托架帶輪行走過站法、卷揚機牽引過站法、千斤頂頂推過站法、站內(nèi)分體過站法、托架下墊滾桿過站法和滾輪滾道整體過站法[2-6]。本文針對第一種施工工法,在分析上述過站方法的基礎上,基于開羅地鐵項目,提出一種新的盾構連續(xù)過站工法——假管片輔助連續(xù)過站法,借助預制假管片實現(xiàn)盾構連續(xù)過站。
假管片過站施工技術適用于在車站內(nèi)部凈空滿足盾構通過且車站主體已完成的情況下,并且過站導臺為弧形導臺。該工法需要使用預制的假管片,假管片內(nèi)徑與隧道管片內(nèi)徑一致,以滿足后配套拖車沿隧道管片和假管片通過的一致性,保證TBM 后配套的順利通過,且不需要對后配套進行任何的適應性調整;由該假管片在脫出尾盾后的位置拼裝,而非在尾盾內(nèi)拼裝,所管片外徑與盾體直徑一致,以防止隧道管片和假管片錯臺;且由于假管片內(nèi)、外徑分別與隧道管片內(nèi)徑和盾體外徑一致,所以在假管片鋪設過程中不需要管片墊高處理,不需要額外的托架、滾輪、滾桿等設備,極大簡化了施工流程,提高過站效率。
假管片的運輸借助現(xiàn)有運輸隧道管片的設備:洞口龍門吊、洞口輔助吊機、洞內(nèi)管片運輸車等;由于假管片的厚度大于隧道管片,所以根據(jù)已有盾構及其配套設備的能力,假管片的寬度需要設計的比隧道管片稍窄。而在過站過程中,盾構的主機和后配套整機一次過站,TBM 上的各種管線,如液壓、流體、電氣等管線都不需要斷開。盾構完成過站后,假管片可以從該過站后的區(qū)域運出重復利用,滿足頻繁過站的需求。
工作過程包括:將假管片從地面上的假管片存儲區(qū)域轉運至遂洞內(nèi),通過管片車運輸?shù)蕉軜媰?nèi)部,以及隨后在盾構內(nèi)通過管片吊機、管片小車等的轉運流程。
2.1.1 假管片起吊裝置安裝
在假管片側部,預留假管片吊裝吊耳,利用地面上管片轉運吊機,將平放的假管片吊起,放置在預設定的位置(圖1)。保持吊機受力,在假管片的預制孔處安裝起吊裝置,然后借助吊機使假管片緩慢翻轉90°(圖2);確認管片起吊裝置安裝正確,然后在起吊裝置的內(nèi)側吊耳上焊接金屬條,以防止起吊裝置掉落。
圖1 假管片的放置
圖2 假管片吊耳的組裝焊接
2.1.2 假管片的堆放
首先根據(jù)單塊假管片的長度預放置好承重水泥塊和枕木,由于假管片的環(huán)寬比隧道管片窄,實際上是不大于管片寬度的1/2,因此其與盾構上的管片快卸裝置不匹配,所以預制與隧道管片環(huán)寬一致的鋼板托,鋼板托放到枕木上,如圖3所示;然后假管片放在鋼板托上,采用與堆放隧道管片一樣的方式堆放假管片,如圖4 所示。
圖3 鋼板托
圖4 假管片堆放
假管片的環(huán)寬設計為隧道管片的1/2,以便更好地與項目的管片運輸車、盾構的快卸裝置相匹配,也同時與盾構的推進系統(tǒng)更好的銜接。
2.1.3 假管片下井
利用始發(fā)井上的龍門吊吊機,配合與鋼板托相適應的專用夾具,將鋼板托一摞假管片整體吊裝,一次下井,吊裝至車站井口下方已經(jīng)??康轿坏墓芷\輸車上,運輸車將假管片轉運至盾構拖車上的快卸系統(tǒng)位置。
2.2.1 假管片的拼裝
如圖5、圖6 所示,利用快卸裝置將一摞假管片托起至管片快卸油缸行程的最高點,管片運輸車后退,退出至管片快卸后方區(qū)域,然后管片快卸油缸降至行程最低點,為物料吊機的到來留出空間。物料吊機開到快卸位置,物料吊機下掛專用設計的扁擔梁,通過卸扣連接假管片吊耳和扁擔梁下方的吊耳,吊起假管片,運輸?shù)焦芷≤嚭蠓轿恢?,然后將假管片旋轉90°,放至管片小車上;通過管片小車自身的倒運功能,將假管片倒運至管片小車倒運行程的最前端。
圖5 快卸假管片
圖6 物料吊機吊運假管片
2.2.2 鋼板托的循環(huán)利用
當一摞假管片從鋼板托上全部轉運到管片小車上后,利用管片吊機的物料吊機配合吊帶、吊環(huán),將鋼板托從管片快卸上吊起,向盾構掘進方向轉運,轉運到管片小車的后方的一號拖車平臺上,為管片快卸裝置卸載下一摞管片做準備,同時為管片運輸車的下一次到來留出位置(圖7、圖8)。
圖7 鋼板托的轉移
圖8 鋼板托的放置
當管片運輸車運輸假管片再次到快卸裝置位置,快卸裝置卸載本摞假管片的同時,將上次運輸管片使用的鋼板托用吊帶掛在運輸車上,在快卸完成本次假管片卸載,運輸車退回時,上一環(huán)假管片的鋼板托隨運輸車被拉出(圖9)。鋼板托隨管片運輸車滑行至后配套拖車尾部換管裝置位置時,運輸車停止,從運輸車上摘下鋼托板吊帶掛鉤;用后配套換管吊機將鋼板托吊起;移動運輸車至換管吊機正下方,將鋼板托放在運輸車上,鋼板托隨車運至下井口,由門吊吊出洞口,在地面進行下一次運假管片的循環(huán)。
圖9 運輸車拉出鋼板托
由于假管片的拼裝是在主機后方,即尾盾后方,而不是像隧道管片一樣在盾尾內(nèi)部,拼裝機無法到達該區(qū)域,所以需要在拼裝機主梁和設備橋(或1 號拖車)之間設計轉運吊機,通過該轉運吊機將管片小車的假管片吊起,運送到拼裝位置,完成假管片的拼裝。
同樣由于假管片的拼裝是在主機后方,推進油缸亦無法延伸至此,所以在底部設計推進油缸延伸桿,通過延伸桿將推進油缸的作用力傳遞假管片上;通過反作用力推動整機前進;采用該方式,盾構的整機推進與假管片拼裝交替進行,可以高效完成盾構整機的過站。
按照以上方式,重復假管片轉運到拼裝的步驟,直至假管片的拼裝數(shù)量滿足過站需求,保證盾構能夠整體一次性通過車站。
針對盾構法施工的地鐵隧道中所面臨的盾構頻繁、快速過站的需求,提出假管片過站技術,為盾構頻繁過站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借鑒。該過站方法有以下優(yōu)點。
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項目的現(xiàn)有設備,包括下井口龍門吊、管片運輸車、管片快卸、管片吊機等。
2)可以實現(xiàn)整機一次過站,不需要斷開整機上的任何管線,不會造成污染,也不用再進行始發(fā)調試,大大提升過站效率。
3)假管片外徑與盾體直徑一致,不需要調整刀盤和盾體;內(nèi)徑與隧道管片一致,過站時不需要調節(jié)拖車輪對,避免采用常規(guī)管片鋪設的麻煩,且滿足后續(xù)管片運輸車的通過。
4)過站效率高,且可以通過調節(jié)空推過站底部推進油缸的伸縮行程微調掘進方向,使盾構前進方向可控,可實現(xiàn)曲線過站。
5)成本較低,與其它過站法相比,過站所需的人力、材料、額外的輔助設備與工具都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