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樓夢》忠順親王爵號、敘事功能及其“隱喻”指向

    2021-12-31 23:11:27
    關(guān)鍵詞:孝經(jīng)親王賈府

    朱 仰 東

    (伊犁師范大學(xué) 中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 新疆 伊寧 835000)

    一、“忠順”親王爵位名號的淵源

    《紅樓夢》人物命名藝術(shù),學(xué)界早有注意,清人周春指出:“蓋此書每于姓氏上著意,作者又長于隱語廋詞,各處變換,極其巧妙,不可不知?!盵1]這在與曹雪芹關(guān)系密切的脂硯齋批語中便已有揭示,如第一回出場人物甄士隱,甲戌本脂批:“托言將真事隱去也?!逼渑⑸?,甲戌本脂批:“設(shè)云應(yīng)憐也?!闭缂腋舯诩木痈F儒賈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甲戌本脂批言其“假話”“實非”,意即“村言俗語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話也”等等。

    《紅樓夢》人物名號多經(jīng)作者精心斟酌,反復(fù)推敲。其作用或關(guān)涉敘述結(jié)構(gòu),或推動情節(jié)進(jìn)展,多非隨意點染的輕閑綴筆,這正如民初學(xué)者洪秋蕃所說,是書“一姓一名,皆具精意”(《紅樓夢抉隱》)。乃至?xí)心承┩鹾罹粑灰餐瑯觿e具匠心,富有深意,比如與榮寧二府關(guān)系密切,并為學(xué)界注意的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等所謂“四大郡王”。據(jù)學(xué)者所論,“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冠之以前,頗有借此“猶言天下”的意味,“若去掉前面四個表示方位的詞,則是‘平安寧靜’。”“也可稱作‘安平寧靜’,若合起來看,即作者祈盼天下沒有戰(zhàn)爭的太平日子”[2]。

    相對來說,忠順親王則因于小說近乎只鱗片羽,難得一見,故也較少為學(xué)界關(guān)注。然王侯爵位與朝廷政局休戚相關(guān),且作者一再聲言,“此書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3],故忠順親王爵號也當(dāng)經(jīng)過精心斟酌,淵源有自,富有“精意”。

    考“忠順”一詞,較早見于《孝經(jīng)》“士章第五”所云:

    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4]

    意即士人在家能孝,為國則忠;在家能悌,在位則順。忠孝不失,才能保其祿位,守住宗廟祭祀。中國古代是以家國同構(gòu)為主體的宗法社會,梁啟超《新大陸游記》云:“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家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家齊而后國治是也?!闭氰b于這一特殊的家國關(guān)系,《孝經(jīng)》在此后第十四章“廣揚名”中認(rèn)為,“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君”,從而為后世文人特別是政治觀的形成與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及至宋時,呂南公專作《以孝事君則忠論》一文特別闡揚。文中,呂氏著眼于“著愛親之心”,也即“親親”之孝,稱云:“推吾致愛以自盡其力,則得名于孝固裕然矣。是之謂不汩。義無施而不宜,則行無而不出。移吾致養(yǎng)之勤,以效于職業(yè)之官,則得名于忠,其必然矣。是之謂由序。經(jīng)曰‘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豈非謂其不汩而由序者歟!”(全宋文》卷二三七一)[5]在這樣一種思想、心態(tài)作用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門”[6]遂為封建社會各階層文人之共識。

    曹雪芹家學(xué)淵源深厚,“無論他是想反封建還是批禮教,也不管他是尊道家還是崇墨家,儒家文化都如同一把刻刀,不經(jīng)意間將一個個‘基因元素’繞開曹雪芹的主觀意識,雕刻在了《紅樓夢》的文字背后”[7]。其以“忠順”作為親王爵號當(dāng)不無受《孝經(jīng)》啟發(fā)。理由不僅在于《孝經(jīng)》作為儒家經(jīng)典人盡皆知,還在于書中寫孝,不僅用很大篇幅描繪榮寧二府既仁且孝,更在于書中不止一處寫當(dāng)今朝廷以孝治國,并推己及人寫“今上”率先垂范,由“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并及“宮里嬪妃才人”等天下萬姓。如第十六回元春省親的消息傳到府中,賈璉道:

    如今當(dāng)今貼體萬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來父母兒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貴賤上分別的。當(dāng)今自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盡孝意,因見宮里嬪妃才人等皆是入宮多年,拋離父母音容,豈有不思想之理?在兒女思想父母,是分所應(yīng)當(dāng)。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兒女,竟不能見,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錮,不能使其遂天倫之愿,亦大傷天和之事。[8]

    聯(lián)系《孝經(jīng)》“天子章第二”: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如將后者與前引賈璉所云稍加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小說寫“今上”之孝與《孝經(jīng)》論“天子之孝”如出一轍,只不過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如進(jìn)一步與前者所論“士之孝”結(jié)合起來,則可見小說將榮寧二府與“今上”相提并論,顯然暗合了《孝經(jīng)》所論“士之孝”與“天子之孝”,后者承續(xù)前者,據(jù)以演繹的痕跡還是比較清晰的。清人張新之《太平閑人〈石頭記〉讀法》:

    《紅樓夢》乃演性理之書,祖《大學(xué)》而宗《中庸》,故借寶玉說:“明明德外無書”。又曰:“不過《大學(xué)》《中庸》。”[9]

    張氏所論或有可商榷處,但作為同被列為儒家文化經(jīng)典的《孝經(jīng)》,《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接受完全是有可能的。而這經(jīng)由學(xué)者考辨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印證,如童正倫先生認(rèn)為:“本書首句‘此書開卷第一回也’則是《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的仿寫,點出本書主旨在‘宗明義’?!盵10]相較形式層面的“仿寫”,思想層面的啟迪,對于同樣展示孝親思想的“大書”顯然更為重要,“忠順”親王王位爵號的命名取意于《孝經(jīng)》或受其影響當(dāng)非毫無根據(jù)的臆測。

    二、忠順親王關(guān)乎賈府事敗被抄的命運

    由人物出場次數(shù)及其頻率看,忠順親王與其他四王相比,實算不上特別重要,在煌煌數(shù)十萬字的篇幅中,這位既“忠”且“順”的王爺諱莫如深、神秘莫測,令人難見其尊榮。以小說人物塑造成功與否的標(biāo)準(zhǔn)言之,這位王爺某種程度上形同“符號”,也算不上十分成功。

    但正如“忠順”本于《孝經(jīng)》關(guān)聯(lián)家國、忠孝,小說在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等“四大郡王”之外平添這樣一位郡王,在以賈、王、史、薛盤根錯節(jié)、榮辱與共的四大家族為線索,并以榮寧二府為主體的敘事結(jié)構(gòu)中,忠順親王同樣與賈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換句話說,忠順親王也是為寫賈府而特別塑造的一個人物,寫此意在寫彼,具有關(guān)乎賈府命運、推動小說情節(jié)進(jìn)展的重要敘事功能。不然,則有違曹雪芹塑造人物特別注重人物名號以及命名的用意。

    據(jù)小說,忠順親王首次被提及,便事關(guān)寶玉挨打。導(dǎo)致寶玉挨打的誘因不止一面,比如金釧之死,賈環(huán)誣告,但忠順王府派長史索要小旦“琪官”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jù)小說第三十三回,賈政聽聞忠順王府長史要見自己,心下先是疑惑:“素日并不和忠順府來往,為什么今日打發(fā)人來?”此雖系賈政心中所想,但從敘事視角或讀者角度言之,賈府與朝中其他王侯多有往來,而與忠順親王卻形同陌路,如非“琪官”與寶玉“有染”,忠順親王與賈府也似無交集。忠順親王既然與賈府因“琪官”一事“有隙”,從小說敘事角度看,忠順親王的增入絕不止于索要“琪官”一事。也即是說,作者寫忠順親王意在映襯賈府,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伏筆。忠順親王與賈府不相往來,某種程度上也就具有了意在言外的“余音”,或者說,忠順親王與賈府關(guān)系越緊張,其“潛臺詞”也就越發(fā)富有意味。征之于小說,賈政對這位王府長史,處處賠著小心,“一面令‘快請’”,一面“忙接進(jìn)廳上坐了獻(xiàn)茶”。而忠順王府長史官態(tài)度傲慢,與賈政見面,“未及敘談”,便咄咄逼人,道是“皆因奉王命而來,有一件事相求”,毫不顧忌賈政臉面。而更富意味的是,這位忠順王府長史官與賈政賠笑相迎不同,臉上總是一幅冷笑。這一熱一冷,雖直接表明忠順王府長史官傲慢無禮,但背后卻反映了忠順親王對賈府的態(tài)度。如果忠順王府與賈府關(guān)系如同北靜郡王那么親密,作為長史官也不會頤指氣使,凌駕于賈政之上。正是因為忠順王府與賈府關(guān)系不睦,所以賈政才會有所忌憚,才會在得知寶玉與琪官“有染”后而大為生氣。小說寫“賈政此時氣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長史官,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來有話問你!’一直送那官員去了”。才會在賈環(huán)誣告寶玉強奸金釧兒不遂,致使其賭氣跳井后,不辨是非,將寶玉笞撻一頓。

    依據(jù)作者敘事邏輯,賈府日后獲罪被抄,或也與忠順親王有關(guān)。賈府獲罪抄家一節(jié),蓋因原作散佚,難知其詳?,F(xiàn)存所謂“完璧”雖有被抄情節(jié),但實為此后佚名所續(xù)。而據(jù)續(xù)書描寫,參與抄家者為西平郡王、錦衣府堂官趙全,罪名是,“賈赦交通外官,依恃凌弱,辜負(fù)朕恩,有忝祖德”(第一百〇五回)。然因后四十回已非小說原貌,是否與曹氏本意契合,學(xué)界頗有爭議。不過,考現(xiàn)存曹氏原作前八十回,忠順親王地位遠(yuǎn)高于與賈府關(guān)系密切的其他四位郡王,與朝廷關(guān)系也最為直接,作者于“寶玉挨打”一節(jié)平添這樣一位親王,恐怕絕非毫無因由。賈政對王府長史畢恭畢敬,以致惶恐不安,絕不是因其地位之高、并無往來所致,特別是賈政所言“禍及于我”便很耐人尋味。學(xué)者指出,“這‘禍及于我’一句,乃是一大伏筆!它的真正下文,恐怕要到后半部佚稿方見分曉,維時,無論寶玉拘留‘獄神廟’,還是賈府抄沒事敗,其上層發(fā)難者,恐怕正是這位忠順親王”[11]。也即是說,賈府“抄沒事敗”很有可能與忠順親王有關(guān)。唯如此,這位令賈政誠惶誠恐的忠順親王才不至?xí)一ㄒ滑F(xiàn)。這誠如脂硯齋批語所謂,曹氏巧于設(shè)伏,善于通過種種細(xì)節(jié)“注彼而寫此,目送而手揮”(戚蓼生《石頭記序》),往往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戚序本第三十一回回末脂批)。小說寫忠順親王與賈府素?zé)o往來,并暗示兩家素不相睦等種種可能,目的乃在于借此暗伏忠順親王與賈府命運恩怨交錯、枝蔓相連,并隨事態(tài)發(fā)展,于關(guān)鍵時刻致命一擊,讓這一赫赫百年望族分崩離析,最終落了一個事敗被抄的悲慘結(jié)局。如此方符合曹氏“找前伏后”(第二回甲戌脂硯齋側(cè)批)、綿密入微的敘事邏輯,結(jié)構(gòu)上呈現(xiàn)出前勾后連、渾然圓融的審美氣象。

    三、注此寫彼,暗寓褒貶:忠順親王為針砭賈府的“隱喻”符號

    《紅樓夢》多用曲筆,甚得“春秋筆法”妙用?!爸翼槨庇H王的爵號雖本于《孝經(jīng)》,但結(jié)合寶玉挨打以及忠順親王與賈府隱秘而復(fù)雜的關(guān)系,作者將忠順親王置于賈府反面,同樣具有借“春秋筆法”暗喻褒貶的意圖?;蛘哒f,作者塑造忠順親王這一頗近“符號”化的人物,意在“注此寫彼”,借以針砭賈府子弟、隱喻賈府命運的走向。王伯沆批校本認(rèn)為忠順親王派長史索要“琪官”,其“人格去北靜王遠(yuǎn)甚”(第三十三回夾批)[12],顯然沒有注意到作者塑造這一人物的真正用意。

    正如學(xué)者所謂:“中國封建宗法倫理將‘孝’與‘忠’合為一體,要求臣民對君盡忠,對父行孝,對兄順悌,對友以信?!盵13]作為“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且因元春入宮而膺為皇親國戚的賈府,理應(yīng)率先垂范,成為中國宗法倫理社會的典范。比如元妃省親,賈府上下包括賈母在內(nèi)恪守君臣之道而不越雷池一步。而家庭內(nèi)部,比如賈政為討賈母歡心,笨拙地當(dāng)眾講笑話;鳳姐在賈母面前千方百計彩衣娛親等等,“都體現(xiàn)出了小輩對長輩由衷的尊敬、關(guān)懷與體貼,體現(xiàn)了長幼關(guān)系中溫暖美好的一面”[14]。

    然而,作為意在展現(xiàn)封建家族衰落命運的長篇巨著,作者顯然意不在此,所謂“忠君”“孝親”只是其表。而其里則揭示了這一現(xiàn)象的反面,用賈府“屈原”焦大的話說:“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那里承望到如今剩下這些畜生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yǎng)小叔子的養(yǎng)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第七回)“秦可卿淫喪天香樓”蓋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后事二件”(靖藏本地十三回脂批),“不忍下筆”(甲戌本同回脂批),姑且不論。而賈敬之死則可謂賈府子弟忠孝與否的一次集中展現(xiàn)。據(jù)小說,賈敬為賈珍之父,賈蓉之祖。熱喪在身,賈珍毫無憂戚之容。雖然小說寫“賈珍下了馬,和賈蓉放聲大哭,從大門外便跪爬進(jìn)來,至棺前稽顙泣血,直哭到天亮喉嚨都啞了方住”,但由賈蓉拜見外祖母與兩位姨娘,“且嘻嘻的望他二姨娘笑說:‘二姨娘,你又來了,我們父親正想你呢?!笨梢娰Z珍父子下馬大哭云云,皆為裝模作樣,當(dāng)眾表演以示外人。此無他,蓋因此前天子額外開恩,“追賜五品之職”,“令其子孫扶柩由北下之門進(jìn)都,入彼私第殯殮。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回籍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不如此,則難免辜負(fù)朝廷苦心。

    而廉恥喪盡、為人不恥的是,尤氏姐妹與賈珍之妻尤氏同父異母,與賈珍、賈璉同輩。賈珍父子及賈璉于賈敬喪期,竟與尤氏姐妹廝混亂倫。第六十四回寫賈璉與尤氏姐妹“相認(rèn)已熟”,不禁動了垂涎之意,“況知與賈珍賈蓉等素有聚麀之誚,因而乘機百般撩撥,眉目傳情”。第六十九回寫尤三姐死后托夢尤二姐云:

    姐姐,你終是個癡人。自古“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還。你雖悔過自新,然已將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亂,天怎容你安生。

    前者借賈璉寫賈珍父子,后者借三姐托夢寫賈璉。兩處皆將彼此廝混定性為“聚麀”或“麀聚”之亂??肌熬埯~”一詞,始見《禮記》“曲禮上”:“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在作者看來,賈珍父子及賈璉行為與不知禮儀的禽獸并無二致。

    古代重孝,并重喪儀,即如作者生活的乾隆二年(1737)規(guī)定:

    二十七月之內(nèi),朝會、祭祀免其行走。又百日后外用督、撫等官者,稱署某處某官,二十七月后始實授。(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卷三)[15]

    官員隱匿親喪,被視為“大不孝”,要受到嚴(yán)厲懲罰[16]。守制期間,禁止婚娶,不宴筵,不科舉。賈珍父子與尤氏姐妹廝混,乃至助賈璉與尤二姐“婚內(nèi)通奸”,皆為禮法所不容。更不用說,其行為擾亂了傳統(tǒng)家庭秩序、正常的人倫關(guān)系,是對歷代統(tǒng)治者竭力維護(hù)的綱常名教的公然挑戰(zhàn)。故謂賈敬之死以及守孝期間賈珍諸人的種種亂倫行為,相對賈府子弟日常生活中“溫暖美好”的孝行,無論就禮教規(guī)范,還是朝廷所頒布的相關(guān)典章制度等,都是難以寬恕的。

    更為嚴(yán)重,且巧合的是,賈敬死于太妃之薨的國喪期間,賈珍諸人在承受家孝的同時,還要承受著太妃之死所帶來的國孝。國孝關(guān)乎國體,深受歷代統(tǒng)治者重視,即如曹雪芹生活的乾隆年間便發(fā)生過因國喪失禮慘遭懲處的案例。如天臺野叟《大清見聞錄》“國喪剃發(fā)案”載,乾隆十三年孝賢純皇后大喪,錦州知府金文淳于百日內(nèi)剃發(fā)險被斬決[17]。而此前如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崩,洪昇邀請在京好友搬演觀賞所作《長生殿》,結(jié)果以“國恤張樂大不敬”論處,“凡士大夫除名者,幾五十余人”(《眉廬叢話》一七九“洪昇等被劾案”)[18]。書中反復(fù)強調(diào)“今上”以孝治國,并如前引第十六回賈璉稱云“當(dāng)今自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盡孝意,因見宮里嬪妃才人等皆是入宮多年,拋離父母音容,豈有不思想之理”,并推己及人,“大開方便之恩,特降諭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guān)防之處,不妨啟請內(nèi)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略盡骨肉私情、天倫中之至性”等,不僅暗合《孝經(jīng)》所謂“天子之孝”,亦且為賈珍諸人亂倫行為設(shè)定了一個難以赦恕的政治語境。如第五十八回太妃薨后,“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并頒布詔書,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nèi)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薄百Z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后方回”。這不僅意在強調(diào)國孝重要,亦且說明賈珍諸人的行為不僅于家庭內(nèi)部為不孝,亦且因觸犯“國體儀制”,而于國家層面為不忠。這也正是王熙鳳陷害尤二姐、整治賈璉最為有力的“把柄”。第六十八回王熙鳳通過勾結(jié)官府,逼迫尤二姐原配張華告發(fā)賈璉,罪名便是“國孝家孝之中,背旨瞞親,仗財依勢,強逼退親,停妻再娶”。張華雖是渾人,“也深知利害,先不敢造次”。其威脅尤氏與賈蓉,道是“國孝一層罪,家孝一層罪,背著父母私娶一層罪,停妻再娶一層罪”。賈珍父子及賈璉平時如何囂張,至此也無可奈何,任憑鳳姐擺布。小說后四十回寫賈府被抄,雖則罪名是,“交通外官,依恃凌弱,辜負(fù)朕恩,有忝祖德”等,但禍敗相繼,就賈府所犯種種罪名而言,諸如包攬詞訟、傷天害命等,皆于朝廷無關(guān)大礙,對于這樣赫赫百年的望族,尚不至于問罪抄家,一敗涂地。相比之下,違禁越禮、有犯國體的“不忠”之舉,于朝廷而言,則要嚴(yán)重得多。

    《孝經(jīng)》首章“開宗明義”云:“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辈⒁对娊?jīng)·大雅·文王》詩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唐人吳兢《上貞觀政要表》認(rèn)為,“此誠欽奉祖先之義也”[19],可見孝為立身、立業(yè)之本,所謂“事親”不僅尊奉父母,還包括歷代先祖。而前引《孝經(jīng)》“士章”第五“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等語之前,尚有“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且后者為前者之因,說明愛敬、忠孝皆源于“事父”。由此不僅足見賈珍諸人于“事父”層面其罪之大,而忠君層面罪不可恕;亦且反過來與《孝經(jīng)》首章形成互文,說明唯有謹(jǐn)遵先祖功業(yè)美德,方能克紹箕裘,福澤綿延。而賈府與之背道而馳,顯然成為了忠孝傳家的反面。有正本第四回脂批直言:

    此等人家,豈必方始成名耶?總因子弟不肖,招接匪人,一朝生事則百計求,父為子隱、群小迎合,雖暫時不罹禍網(wǎng),而從此放膽,必破家滅族不已,哀哉!

    這正如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所謂:“誰知這樣鐘鳴鼎食的人家兒,如今養(yǎng)的子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而放膽作為、無所顧忌,結(jié)果則是蔑視人倫、踐踏國法,釀下種種足以治罪的劣跡。后續(xù)第一〇五回寫賈府本家相互傳言:“祖宗撂下的功業(yè),弄出事來了,不知道飛到那個頭上去呢?”作為旁觀者的賈府同族,非常清楚賈府子弟一貫行為所帶來的嚴(yán)重后果,賈府子弟“弄出事來”也只是個時間早晚、罪由誰起的問題。及至第一〇六回賈府被抄,賈珍、賈赦等人獲罪,歷經(jīng)盛衰榮枯的賈政淚滿衣襟,連連嘆氣道:

    我祖父勤勞王事,立下功勛,得了兩個世職,如今兩房犯事,都革去了。我瞧這些子侄沒一個長進(jìn)的!老天哪,老天哪!我賈家何至一敗如此!

    賈政此時雖已覺察賈府被抄、偌大家業(yè)一敗涂地,皆與賈府子弟“沒一個長進(jìn)的”休戚相關(guān),但其本人敦厚恭良、不善理家,對賈府子弟失于管教,遂致養(yǎng)癰成患,箕裘頹墮,然也徒嘆奈何,悔之晚矣。這也正應(yīng)了探春那句名言:“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第七十四回)如此看來,曹氏取意《孝經(jīng)》、并以之作為忠順親王爵號擬名的依據(jù)也就有了超越形象本身的意義。也即是說,作者將這位忠順親王并置于賈府的反面,與賈府素不相睦,互不往來,從而與賈府子弟放膽作為的種種“劣跡”構(gòu)成正反分明的強大張力。這也充分說明,忠順親王雖于小說難得一見,看似無足輕重,但卻是作為針砭賈府、微言大義而特別塑造的一個“隱喻性”人物。“注此寫彼”,暗寓褒貶,正是作者塑造“忠順親王”這一看似“符號”化人物的意義,也是其善于運用“春秋筆法”并深得其精髓的一個成功范例。

    猜你喜歡
    孝經(jīng)親王賈府
    《孝經(jīng)叢書》與《孝經(jīng)總類》異同考
    ——從明代朱鴻《孝經(jīng)》類編著來看
    《孝經(jīng)鄭注》輯本三種平議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0
    阿爾貝二世親王:摩納哥的招牌
    時代郵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0
    英菲利普親王為車禍傷人道歉
    蒙古文《孝經(jīng)》及其詞語釋義研究
    聯(lián)墨雙馨七
    對聯(lián)(2016年5期)2016-05-30 11:04:29
    以《林黛玉進(jìn)賈府》為例談小說教學(xué)方法
    從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讀《林黛玉進(jìn)賈府》
    王夫人“點頭不語”有深意——品讀《林黛玉進(jìn)賈府》中的一個細(xì)節(jié)
    語文知識(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
    《孝 經(jīng) 緯》述 論
    文教資料(2011年13期)2011-03-20 21:49:29
    贺州市| 仪征市| 高陵县| 沾化县| 乐亭县| 宁晋县| 永嘉县| 抚州市| 凭祥市| 绿春县| 中西区| 贵溪市| 鱼台县| 湖南省| 广元市| 泌阳县| 襄樊市| 随州市| 聊城市| 逊克县| 阳高县| 城市| 香格里拉县| 西畴县| 阳江市| 大余县| 张家口市| 巩留县| 华蓥市| 黄山市| 海淀区| 安龙县| 仙居县| 蒲城县| 怀化市| 阿坝| 湖南省| 威远县| 土默特右旗| 西峡县|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