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明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湘城小學 江蘇蘇州 215100)
小學語文學習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基礎,在學習中不斷拓寬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現(xiàn)今教育中,在語文教學中有效融入信息技術,需要語文教師重點關注與考量。在信息技術的實際使用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資源,將課程進行前、中、后優(yōu)化處理,在此基礎上,完善學生對文本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不斷豐富教學形式與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微課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是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被很多教師應用到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軟件建立班級群,為更好地開展微課奠定基礎。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好微課視頻,將微課視頻推送到班級群里,學生在家也能高效學習[1]。例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錄制微課,并在微課中詳細講解小女孩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學生通過微課學習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與主旨思想,且微課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學生可隨時觀看,復習鞏固,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逐漸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信心。
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形式應運而生,將聲音、圖片或視頻有機結合在一起,能更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學生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與主旨思想。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會給學生制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能深刻理解教學內容與作者情感。例如,學習《觀潮》這篇文章時,由于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學生無法親身感受錢塘江的景色,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也無法想象錢塘江壯觀的景色。這時,教師應利用網(wǎng)絡資源搜集關于錢塘江漲潮的視頻或圖片,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充分展示出來,學生通過最直觀的感受觀察波濤洶涌的潮水,能深刻理解錢塘江這一壯觀景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在學生頭腦中構建一個完整的框架,幫助學生清晰理解其特定情境中的語句,對錢塘江漲潮前、中和后期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這樣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對于一些說明文,如《只有一個地球》,同樣適用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資源形象地將地球表面的圖像及一些自然景觀展示給學生,同時引發(fā)學生思考,此舉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2]。
小學高年級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面對一些作文題目的時候,學生的思維不是很清晰,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信息資源,幫助學生逐一理清復雜的邏輯點,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搜集大量寫作素材,經過教師的整合與篩選,通過建立班級群等共享平臺,為學生及時推送豐富的寫作素材,這也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其次,教師借助信息化進行寫作教學,使學生進行仿寫、擴寫等,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考慮問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尋找一些高質量的網(wǎng)絡文章,學生通過深刻閱讀可逐步掌握寫作技巧,將學習到的寫作技巧運用到實踐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例如,教師以“我眼中的夏天”為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時,可借助網(wǎng)絡資源搜集“彩虹”的圖片并加以合適的文字,然后將這些制作成幻燈片讓學生充分觀看,這樣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學生的寫作內容也會更充實;教師還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如:雨后,我們的校園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快要下雨的時候,有哪些景象不同于往日?通過教師設置的一些問題情境,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真切感知,也能很好地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教師借助信息化進行寫作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寫作空間,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使學生的寫作更加充實。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語文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