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豐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孝友中學 江蘇蘇州 215500)
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實行分層教學,可以讓能力更強的學生更進一步,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穩(wěn)步提升,從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運動技巧,提高身體素質。分層教學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也要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進行分層,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成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承上啟下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各方面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分層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差異性,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初中學生面臨著升學壓力,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都有嚴重的影響,如果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就能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十分有幫助。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首先要認識到課堂的學習主體是學生。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分層。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結合教學內(nèi)容、學生特點設計教學過程[1]。只有對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給出指導意見,選擇適合學生的運動項目,因此,了解學生是初中體育課堂實現(xiàn)分層教學的基礎。在了解學生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說明,也可以由教師進行測試。例如,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體育愛好進行調查,內(nèi)容不僅包括學生的特長,還要說明自己的運動水平,通過這樣的調查教師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師根據(jù)調查表格對學生進行技能測試,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和擅長的體育項目,然后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調整,正確認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另外,教師對分層教學還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分層是為了更好地教學,而不是對某些學生的特殊照顧,是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分層,也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也有所差異,要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同一個教學目標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2]。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的過程中,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技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要能夠熟練地掌握相關技巧并進行練習,達到及格標準即可;對于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技巧,還要跳得更高更遠,挑戰(zhàn)自我。教學目標的分層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從而使學生通過努力都能達成目標,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以及采取的措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蹲踞式起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有關的動作要領,并進行動作示范,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運動水平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提醒學生注意事項,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提出問題,教師要予以耐心解答,對不同小組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對技術水平較低的小組,教師要適當降低學習難度,而對于運動水平較高的小組,要適當提升評價標準。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實行分層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