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達
蒸汽壓力不大于0.7MPa,熱水溫度不超過130℃的室內采暖系統(tǒng)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焊接鋼管的連接,管徑小于或等于32mm,應采用螺紋連接;管徑大于32mm,采用焊接。管道及配件安裝主控項目:管道安裝坡度,當設計未注明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氣、水同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動的蒸汽管道及凝結水管道,坡度應為3‰,不得小于2‰;
2、氣、水逆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動的蒸汽管道,坡度不應小于5‰;
3、散熱器支管的坡度應為1%,坡向應利于排氣和泄水。檢驗方法:觀察,水平尺、拉線、尺量檢查。
補償器的型號、安裝位置及預拉伸和固定支架的構造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現(xiàn)場觀察,并查驗預拉伸記錄。
平衡閥及調節(jié)閥型號、規(guī)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完后應根據(jù)系統(tǒng)平衡要求進行調試并作出標志。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查驗產品合格證,并現(xiàn)場查看。
蒸汽減壓閥和管道及設備上安全閥的型號、規(guī)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完畢后應根據(jù)系統(tǒng)工作壓力進行調試,并做出標志。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查驗產品合格證及調試結果證明書。
方形補償器制作時,應用整根無縫鋼管煨制,如需要接口,其接口應設在垂直臂的中間位置,且接口必須焊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方形補償器應水平安裝,并與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長方向垂直安裝必須設排氣及泄水裝置。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一般項目
熱量表、疏水器、除污器、過濾器及閥門的型號、規(guī)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查驗產品合格證。
鋼管管道焊口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5.3.8的規(guī)定。
采暖系統(tǒng)入口裝置及分戶熱計量系統(tǒng)入戶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位置應便于檢修、維護和觀察。
檢驗方法:現(xiàn)場觀察。
散熱器支管長度超過1.5m時,應在支管上安裝管卡。
檢驗方法:尺量和觀察檢查。
上供下回式系統(tǒng)的熱水干管變徑應頂平偏心連接,蒸汽干管變徑應底平偏心連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在管道干管上焊接垂直或水平分支管道時,干管開孔所產生的鋼渣及管壁等廢棄物不得殘留管內。且分支管道在焊接時不得插入干管內。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膨脹水箱的膨脹管及循環(huán)管上不得安裝閥門。
檢驗方法:觀察檢査。
當釆曖熱媒為110?130℃的髙溫水時,管道可拆卸件 應使用法蘭,不得使用長絲和活接頭。法蘭墊料應使用耐熱橡膠板。
檢驗方法:觀察和查驗進料單。
焊接鋼管管徑大于32mm的管道轉彎,在作為自然補償時應使用煨彎。塑料管及復合管除必須使用直角彎頭的場合外 應使用管道直接彎曲轉彎。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管道、金屬支架和設備的防腐和涂漆應附著良好,無 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
檢驗方法:現(xiàn)場觀察檢查。
管道和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應符規(guī)范的規(guī)定
采暖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guī)定。
輔助設備及散熱器安裝:散熱器組對后,以及整組出廠的散熱器在安裝之前應試驗。試驗壓力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檢驗方法:試驗時間為2~3min,壓力不降且不滲不漏。
水泵、水箱、熱交換器等輔助設備安裝的質量檢驗與驗收應按本規(guī)范第4.4節(jié)和第13.6節(jié)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散熱器組對應平直緊密,組對后的平直度應符合規(guī)定。
檢驗方法:拉線和尺量
組對散熱器的墊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組對散熱器墊片應使用成品,組對后墊片外露不應大于1mm。
2 散熱器墊片材質當設計無要求時,應采用耐熱橡膠。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散熱器支架、托架安裝,位置應準確,埋設牢固。散熱器支架、托架數(shù)量,應符合設計或產品說明書要求。如設計未注時,則應符合表8.3.5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