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艷
【摘要】自然體驗課程作為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獲得對自然真實體驗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幼兒的發(fā)展和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體驗課程主要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設置相應的體驗內容,讓幼兒在真實的活動場景中感知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幼兒在體驗活動中能釋放天性,激發(fā)探究自然的興趣,從小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從幼兒園中班開展自然體驗課程的價值、需破解的難題和策略等方面展開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自然體驗課程;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11—0131—02
自然體驗課程作為一門幼兒活動課程,在引導幼兒與自然親近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幼兒通過觸摸、傾聽、觀察,能獲得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中班幼兒在養(yǎng)成教育方面、自我管理方面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意識,因此,自然體驗課程可以以中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為依據(jù)開展。下面筆者談談具體的看法。
一、自然體驗課程的價值
自然體驗課程,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在大自然中觀察、體驗、探究,獲得簡單、真實的情感體驗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以同伴互助、團隊協(xié)作等方式,通過眼睛的觀察、小手的觸摸、耳朵的傾聽、語言的交流、主動的探究等獲得對自然真實的感知和體驗,是在教師指導下的有目的地親近自然、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有自身真實的情感體驗,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心智能得到啟迪、情感能得以升華、團隊精神能得以增強。
1.感知自然。自然體驗課程是在教師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及活動場景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幼兒在大自然中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活動場景獲得真實的體驗。鳥語花香、流水潺潺、微風細細,這種美好的環(huán)境有利于幼兒放松心情,并能激發(fā)幼兒對周邊環(huán)境和身邊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2.強身健體。在體驗自然的過程中,通過循序漸進的系列活動可以有效地訓練幼兒聽說、觀察、動手、協(xié)作的綜合能力。對中班的幼兒可以適度地組織一些探究活動,比如對生命之源——水的探究,幼兒可以用小手感知它的質感,可以親自體驗小溪流的流動,也可以感知沙子的流體特性。在活動中無形地提高了幼兒動手的能力,提高了雙手、雙腳的協(xié)調能力;或者通過適度的攀爬、跨越、跳躍等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平衡能力,達到了增強體質的目的。
3.培養(yǎng)能力。在幼兒體驗自然的課程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發(fā)揮團隊的作用,要教會幼兒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思考,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這種同伴互助式的探究學習,幼兒變得樂觀了、靈動了。通過活動課,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學會和小伙伴打交道的能力。同時,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活動可以將愛的種子不經(jīng)意地植入幼兒的心田,讓幼兒通過活動學會熱愛自然、敬畏生命,感知自然的美好與偉大。
二、幼兒園中班自然體驗課程需要破解的難題
1.安全問題。自然體驗課程多在戶外進行。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大,對幼兒可能產(chǎn)生的安全威脅也就會增多。首先,復雜的交通狀況,是對幼兒安全最大的威脅;其次,外界復雜的環(huán)境也容易讓幼兒受到傷害,尤其是活動區(qū)域內的部分動植物可能會產(chǎn)生意外的傷害;加上幼兒的年齡、心智都不夠成熟,自我保護的意識也不夠強,幼兒不能對危險因素進行區(qū)分和應對,導致幼兒面臨的危險可能性會更高。
2.教師問題。在自然體驗課程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具備完善的知識儲備和對幼兒認知能力的全面分析研判的能力。教師要提前進行深度的“備課”,才能解答幼兒隨機提出的問題。其次,教師的綜合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因為在自然體驗課程中,幼兒活動的范圍更大,教師需要關注的地方也會更多,這就需要教師更好地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和節(jié)奏有精準的掌控,這樣才能將體驗課上到“點子上”,才能提升體驗課的效率,否則,就成了“一鍋粥”。最后,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關注幼兒的興趣,嘗試讓幼兒在自己能力許可的范圍內進行學習和探究。因而,體驗課對教師無論是從精力還是到體力,從組織教學到教學內容的精準實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組織協(xié)調問題。常規(guī)教學活動僅限于室內、園內,但自然體驗課程需要到廣闊的大自然去實施,組織活動的難度加大。有些活動還需要幼兒園、家長、教師共同協(xié)調才能完成,例如,需要精心挑選活動的場地、準備必要的器械、帶好必要的生活用品等。因此,活動體驗課的時間不能太長,路途不能太遠,人數(shù)不能太多。需要多方聯(lián)動,搞好組織協(xié)調才能實施。
三、幼兒園中班自然體驗課程的實施策略
1.轉變觀念。在自然體驗課程中,幼兒容易被自然環(huán)境中新奇的事物吸引,這是幼兒的本性。教師應釋放幼兒的天性,充分開發(fā)中班幼兒可能的“興奮點”,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地方和元素,提高中班幼兒對事物的感知能力。還要提前深度備課,對中班幼兒可能提出的千奇百怪的問題提前準備,這樣在活動中才能夠用中班幼兒能聽懂的語言解釋其原理。
2.激發(fā)興趣。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書。自然體驗課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的好奇心,能夠激發(fā)幼兒探究自然奧秘的樂趣。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園周邊的自然資源,循序漸進,不斷增加幼兒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有些幼兒園位于社區(qū)內,就可以充分利用社區(qū)的自然資源;而位于農(nóng)村的幼兒園,可以開展富有農(nóng)村特色的自然體驗課程。目標不要過大,內容不要過雜,要量力而行。
3.培養(yǎng)情感。在自然體驗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注意幼兒的情緒變化;要在注重培養(yǎng)幼兒探索自然奧秘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時,在探究活動中,還要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與環(huán)保意識,即要引導幼兒愛花、愛草,愛身邊的每一個美好的事物,從小培養(yǎng)幼兒愛護環(huán)境、敬畏自然的意識。
4.總結經(jīng)驗。在自然體驗課程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幼兒經(jīng)驗的積累,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審美判斷能力,還要適度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能力。體驗課要注重循序漸進,活動開展要有梯度,要從簡單到復雜,邊實踐邊改進,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升活動課的質量。
5.自我防護。在進行自然體驗課程的時候,教師都需要進行嚴格的安全排查,給幼兒提供一個安全的體驗環(huán)境。活動的設計一定要符合中班幼兒的身心發(fā)育和認知特點。在進行體驗活動前,要明確告知幼兒活動范圍,確保每個幼兒的活動都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還要細心排查活動環(huán)境中的危險因素,確?;顒拥陌踩S變河龅綄櫸锕废矚g伸手去摸,諸如此類問題教師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嚴禁寵物沖進幼兒活動區(qū)域,做好隨時處置意外的準備,同時也要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要不斷提升幼兒分辨危險的能力,不斷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大自然是幼兒開始走向世界、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在中班幼兒的成長階段中,以知識的儲備量來判斷幼兒的成長是一種片面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幼兒感受自然、感受世界,以生活教育作為主要的教育方式。同時,融入大自然,幼兒也才能更好地成長,認識生命的獨特。因此,在中班幼兒教育中,要大力開展自然體驗課程,讓幼兒的心理和生理均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金水文,余美芳.擁抱自然,體驗生命——整合幼兒園戶外環(huán)境資源開展幼兒生命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4):73-74.
[2]胡志紅.兒童認知自然系列課程:美麗的樹葉——幼兒園大中班教學活動課程案例探討[J].時代教育,2017(10):230-231.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自然體驗課程在幼兒園中班教育中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683)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