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濤
(重慶市黔江區(qū)馮家初級中學 重慶黔江 409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斷地發(fā)生改變,人們已經(jīng)將目光從自己的小圈子投向了當前的生活大背景、投向了未來的社會大環(huán)境。人們希望在安全、健康、綠色的生存空間中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中,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成為了社會熱點之一。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發(fā)展的巔峰時期,他們既會關注外界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會不斷地完善自我。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活動時,我們不妨讓學生將這些社會熱點轉(zhuǎn)變?yōu)檎n堂教學的主題,進而讓學生生成社會責任感,能夠在一次次的學以致用的活動中,生成行動能力。如在思考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時,學生會迅速聯(lián)想到化學知識,而此時學生也會陷入一種矛盾,如何在有益和有害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進而在最小的傷害下獲得最大的收益呢?作為初中化學教育者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積極地貫徹“綠色化學”理念,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以“真科學”的視角來審視這些問題,并且擁有環(huán)保意識與觀念[1]。
對于當前的生活成員而言,“綠色”一詞并不陌生,初中學生作為生活成員之一,他們同樣對于“綠色”一詞有很深的感悟。但是,這種理解往往是“懵懵懂懂”的,對其定位的也是來源于“真科學”與“偽科學”兩種渠道。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時,我們可以從“真?zhèn)巍钡慕嵌葋韼椭鷮W生生成“綠色化學”認知,進而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進行自我規(guī)范。如我們要讓學生明了綠色化學的定位是“無害”、“清潔”,不斷地減少對于環(huán)境的損害。在開展化學研究的過程中,在應用化學進行各種設計時,減少或消除對于環(huán)境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在經(jīng)濟和技術方面都可以切實操作的化學過程。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在理解、踐行“綠色化學”活動時,同時能夠增強人與自然、社會之間需要和諧相處的意識、環(huán)保意識。這一點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極為重要[2]。
在教學實踐中,課本不僅僅是傳播知識的載體,也是我們影響學生思想發(fā)展,引領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載體。在落實綠色化學知識教學目標時,我們的立足點也應該是課本。如在學習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了解各種化學物質(zhì)的應用方法與應用價值時生成“保護”認知。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解讀空氣中的氧氣時,讓學生了解空氣污染問題,引領學生探究相關的課題,讓學生制作手抄報,完成科普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了解到生活中一些化石材料:煤、石油等等在燃燒時就會造成空氣污染。在有了這一基礎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diào)查活動,促使初中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學習活動中來,調(diào)查自己居住地及周邊環(huán)境是否受到了污染?污染的情況是否已經(jīng)很嚴重?造成污染的主因是什么?是否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僅僅完成了學習任務,他們同時擁有了學習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主體價值[3]。為了提升學習成果的教育價值,我們還可以引領學生生成作品,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制作有關空氣污染、水源污染等等的短片,讓學生將教材資源與他們的個性化認知進行整合,學生的作品可以在學習群中分享,也可以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當然還可以借助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等平臺進行分享。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為了提升其中的科學性,學生必然會進行深入探究,和教師、同學積極地互動,精心打造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此時他們可以生成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學習的成功感。
相比其他的學習方式,實驗教學是最具科學性的活動,在落實化學實驗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經(jīng)歷、驗證、見識化學知識的內(nèi)涵,我們還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應用習慣。如在實驗教學時,我們可以整合信息技術將實體實驗與虛擬實驗進行對比,進而讓學生明了在不影響實驗原理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有多種方式驗證實驗結(jié)果,而其中的差異性就在于“是否綠色”。在測試金屬活動性的實驗中,借助如何處理、應用廢棄物就可以給學生好好地上一堂“綠色課”。讓學生明了廢棄的鐵絲鋁片等等都可以再利用,進而最大化的應用資源。教師要將自己當做學生的榜樣,在實驗教學中表現(xiàn)出“嚴謹”的一面,注意實驗過程中對于實驗器材、試劑的回收應用。讓學生親眼看到我們會將剩余的試劑放回指定的容器,實驗生成的試劑也進行妥善的處理。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中不能出現(xiàn)“隨意”一詞,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資源應用的最大效能,同時避免造成各種污染。此時學生必然可以生成綠色化學認知和意識。此外在學生完成實驗活動時,我們還可以抓住適宜的點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讓學生了解到生活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需要化學知識的支持,但是,如果應用不當就會產(chǎn)生各種危害。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生成代入感,進而將自己定位成未來的科學家,改變他們的主觀意識。在“知行合一”的教學氛圍中,生成綠色化學理念。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對于他們造成影響,改變他們的認知,必然可以直接或間接作用于生活大環(huán)境的發(fā)展。作為化學領域的教育者,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還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帶給生活的正面與負面影響,借助綠色化學理念的生成,讓初中學生成為可以實現(xiàn)綠色應用化學知識的新型人才。在這樣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培養(yǎng)出解決當下問題、避免出現(xiàn)未來問題的專業(y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