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欣
(四川省綿陽實驗高級中學 四川綿陽 621000)
高中數學課堂由教與學構成,問題是教與學的紐帶,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yǎng),能夠對傳統(tǒng)進行方式進行轉變,也就是由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其中,老師通過合理的設問,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和引導,強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效果,并更好保障數學教與學的效果[1]。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過去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存在重教輕學的問題,使學生無法在學習中收獲快樂,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比較缺乏。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老師的教學理念會得到轉變,會在教學中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利用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這樣就順利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會幫助學生更全面了解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思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也是當下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會更加全身心進入課堂學習中,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多角度思考,可以實現對學生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簡單和高質。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和靈活應用,是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而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習慣了死記硬背知識與套用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比較淺顯,在遇到稍微復雜一些生活問題時,學生學習知識的作用都難以發(fā)揮。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則不同,學生會養(yǎng)成深層次學習的習慣,可以實現學生的深層次學習,并促使學生應用能力的持續(xù)提高,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奠基。
在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老師目標性設問十分重要。因為學生只有在有目標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會更好感受問題對自己學習的價值,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夠得到逐步提高。但就目標的數學課堂提問來看,部分老師仍存在缺乏目標和隨意提問的現象,既無法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又難以對學生問題意識的發(fā)展提供支持。
部分數學老師在對課堂問題設計時,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會提出一些與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不符合的題目,使學生難以對問題進行思考與回答,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而且無法達成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目標。
老師在向學生設問的過程中,問題的思考比問題的本身更加重要。但實際上,部分老師在設問后缺乏預留充分思考時間的問題,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課堂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還會影響學生問題意識的發(fā)展。
課堂提問要在一定目標下進行,如果僅是為了達到提問的教學要求而去提問,或者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而提問,就只能夠進行表層化的教學,無法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會影響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發(fā)展。因此,在后續(xù)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在設問時,必須要遵循目的性和針對性原則[2]。
比如在教學“等比數列的性質”內容時,老師在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進行綜合考慮之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之間可以采用類比的辦法來思考等比數列的性質嗎?”學生在對這一問題思考的過程中,可以明確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向,快速將學生帶入到了針對性的學習中。通過長期在課堂中提出與教學目標一致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提問的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具有從教學目標出發(fā)設問的意識和能力。
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中設置問題時,如果設置過于簡單的問題,會讓學生感覺沒有挑戰(zhàn)性,其參與思考的積極性不高;如果設置過于復雜的問題,會讓學生陷于難以解決問題的困境中,打擊其學習自信。因此,老師要根據高中生的思維特點設置問題。
比如在教學“正余弦函數圖像的特點”內容時,老師利用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即正余弦函數圖像有共同特征嗎?具體是什么?共同特征與正余弦函數性質有怎樣的關系?在學生解決問題中獲得知識與發(fā)展學生問題意識。
老師在數學提問后為學生預留合理的思考時間,學生的思考可以采取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兩種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另外,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對學生情緒、思路變化等的關注和引導,以更好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問題意識。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意義重大,老師需要以提問為手段,通過圍繞目標設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問以及預留充分思考時間入手,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學生提問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