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息勤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藝術是一種全方位發(fā)展的藝術體系,它的優(yōu)良性能可以用來泡茶使用;它的優(yōu)美造型可以供人觀賞;它的內涵底蘊具有收藏價值??偠灾?,一把優(yōu)質的紫砂壺,集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陶瓷文化的精華,展現了中國古老的民間手工藝和陶瓷工藝的博大精深?,F在宜興紫砂已經走過了六百多個年頭,并且保持著持續(xù)的、穩(wěn)定的、發(fā)展的勢頭,成為當代陶藝中的璀璨明珠。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造型也五花八門,極大地迎合了市場和人們的需求,相比那些精美而昂貴的茶具,中國人更加偏愛用特殊的紫色陶土制成的茶壺,也就是紫砂,它盛產于太湖西岸的小鎮(zhèn)宜興,來自礦脈深處,沒有任何化學添加,原汁原味,又古色古香。
當然,紫砂壺對文人的吸引力并不僅僅在于原料本身,還在于紫砂藝人們后天通過制作工藝和裝飾手法在紫砂壺上留下的創(chuàng)作。從紫砂壺誕生開始,文人階級們就熱衷于在壺體上留下詩書字畫,從而賦予了壺滿滿的靈感和文化氣息。并且這種文化氣息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相反,茶壺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這些文化標志反而歷久彌新,讓人感覺到難能可貴,倍感珍惜。
有人認為,中國第一批帶有文化氣息的紫砂器是那些有制作大師落款的陶器。正是因為詩書畫帶來的這種藝術氣息,使得紫砂壺的內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藝人們也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框架、粗糙的泥質、泡茶的作用了,而是將這份文化性傳承下去,也將這種濃縮著文化屬性的制作工藝流傳了下來,使得紫砂壺無論是在外在造型還是在內在氣韻方面,都體現了紫砂的光輝藝術特性。
紫砂作品《三足圓竹壺》在造型方面繼承了傳統(tǒng)茶壺最常用的款式——圓器,并在此基礎上融入了“竹”這一極具文化色彩的植物形態(tài),無論是從造型藝術的角度還是從主題內涵的角度上來說,作品都達到了造型與藝術結合的一個高度,其高雅的格調和優(yōu)美的意境都在壺藝中體現出來。
紫砂壺的顏色種類很多,這和泥料中的氧化物成分有關,經過高溫窯燒后可以變幻出不同的色澤。紫砂作品《三足圓竹壺》采用老青段制作而成,此泥料燒制后的色澤黃中帶青,十分漂亮。這種雅麗的色澤和紫砂壺的壺韻很好地搭配在一起,彼此都助長了縈繞在壺身中的這份文化之味。紫砂壺正是憑借著與生俱來的況味贏得了文人的青睞,并借助他們留在壺身中的杰作而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絕佳載體。
紫砂作品《三足圓竹壺》依靠陶刻和捏塑這兩種常見的裝飾技法將文化韻味凝結在整器之上。陶刻是最能體現作品文化氣息的手法,藝人以刀代筆,將詩詞書畫刻在壺表上,也將詩詞書畫帶來的文化性刻進了壺藝之中。圓融的壺身上“凝翠”二字簡潔清麗,不僅顯示了創(chuàng)作的主題,也將整件作品的精華都濃縮在了一塊?!澳洹钡淖置嬉馑际侵复渚G的顏色很重,眾所周知,竹子的顏色是碧綠青翠的,正好符合“凝翠”二字,且藝人采用的紫砂泥正好是泛青的色澤,也符合壺上刻字,因此,陶刻的蒼古大字不僅有著金石篆刻的書香味,還透著一股翠綠的清香之感,讓人讀之好感立升。此外,作品還是一件名副其實的花器作品,因此花器壺常用的捏塑技藝在壺身上出現就再正常不過了。翩躚的竹葉、隨風凌亂搖擺的竹枝、竹節(jié)清晰的枝干都成為了創(chuàng)作的元素,通過捏、塑、貼、堆、砌等手法完美地顯現在壺身上。一葉知秋,見微知著,看見壺上的竹元素,立即能刺激我們的大腦皮層,從而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頓時,一片翠綠的汪洋竹海就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一根連著一根,一片連著一片,挺拔修長的竹匯成了綠色的海洋,充斥著我們的心尖,讓人渾身舒爽愜意,仿佛被大自然擁在懷中,清風是母親那溫柔的手,竹葉聲是那低喃的細語,讓人感受到那一份久違的溫柔舒適。
作為一款實用性很強的茶壺,《三足圓竹壺》為全手工制作,造型優(yōu)雅,做工非常細致,整體搭配和諧統(tǒng)一,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把玩價值。紫砂壺采用的泥料色澤就充滿了古樸韻味,惹人喜愛。整個壺體巧妙地融入了竹元素,以大自然的形態(tài)和生機活力來激發(fā)紫砂壺的新神態(tài),喚醒其內在的精氣神。壺嘴、壺鈕、壺把均是以一小節(jié)竹節(jié)彎曲而成,壺嘴比較短小,壺把彎曲成一個飽滿的圓形,壺鈕是自然形態(tài)的拱形,壺身扁圓,線條柔和,曲面優(yōu)美,整體視覺上十分“圓”和“柔”,再加上自然元素的加入,更是顯示出了一種活潑靈動的韻味。整器在藝人精妙的布局和設計制作下,顯示出花器特有的神韻和美感。以竹為原型,以竹為壺器局部造型,整壺圓融飽滿。扁圓可愛的壺身,乳丁足設計,隨處可見的仿生設計,自然真切,顯示出了紫砂壺獨具的高雅藝術氣質。
六百多年來,無數紫砂藝人在紫砂壺的工藝和造型上孜孜不倦,求發(fā)展,求創(chuàng)新,為紫砂壺藝開創(chuàng)了一條實用性和觀賞性兼具的藝術道路。無數文人雅士也以紫砂壺為創(chuàng)作天地,將詩書畫等具有傳統(tǒng)文化意義的形式都融合進紫砂壺中,為紫砂壺的文化之路奠定了夯實的基礎?,F代紫砂,如《三足圓竹壺》這樣,造型和文化結合的作品比比皆是,它們反映了宜興紫砂這一路走來的輝煌歷程,也揭示了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未來的文化發(fā)展之路上,宜興紫砂壺將一如既往地向前發(fā)展,不斷在時代變革、文化沖擊中走出一條獨屬于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