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幅很有趣的漫畫:街頭,一個捂得很嚴(yán)實的人,扭頭看著一個穿得很單薄的人,說,你不冷嗎?他得到的回答是,你不熱嗎?
擔(dān)心對方穿得少、所以冷的人,往往是因為自己感覺冷;而覺得對方穿得多、所以熱的人,多半也是因為自己感覺熱。
其實,冷暖自知。但就是有人會覺得,你呀,不知冷暖!所以,才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媽媽覺得你冷,就會讓你多穿衣服;媽媽覺得你餓,就會讓你吃這個喝那個;媽媽覺得你還小,不該談戀愛,你就不能和異性交往;媽媽覺得你都老大不小了,該成家了,怎么一點也不著急?情急之下,就會四處代你去相親,就會天天逼婚。
媽媽是過來人,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她的感覺,都是人生智慧,怎么會不對?因為媽媽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你好,都是因為愛你。媽媽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是你的感覺,你的需求。
這樣的“媽媽”很多。在單位,總有人覺得你不夠聰明,不夠虛心,不夠努力;在社會,總有人覺得你不合群,不入流,不合時宜;你有什么計劃和想法,總有人覺得你不切實際,好高騖遠(yuǎn);你有自己的愛好追求,總有人覺得你不務(wù)正業(yè)……他們都是你的“媽媽”,他們都由衷地覺得你冷,忍不住要你“好心好意”地指手畫腳。
你覺得我冷的時候,我未必冷;你覺得我誤入歧途,那也許正是我的人生方向;你覺得我窮途末路的時候,殊不知我的希望和信心仍在。我尊重你的感覺,你亦應(yīng)該尊重我的感覺,而尤其重要的是,你不能以你的感覺凌駕于我的,更不能扭曲甚而試圖改變我的感覺。你可以堅持你的感覺,我也可以堅持我的感覺。無關(guān)冷暖,無論是非。這才是平等的,公平的,進(jìn)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