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和
(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甘肅臨夏 731402)
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培養(yǎng)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能夠初步與他人用英語進行交流,促進思維的發(fā)展。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曾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能表達的東西很少,沒有詞匯,人們則什么都表達不了。”對于英語聽、說、讀、寫里的任何一項技能都離不開英語詞匯的考察,而如何準確快速地記憶單詞是學生的難題。而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在詞匯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掌握大量詞匯是學好英語提高聽、說、寫、讀技能的關鍵。若只是靠老師在課堂上的不斷重復,那么學生基本無法掌握詞匯,也無法對詞匯進行變通運用。因此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景語境,讓呆板的詞匯變得富有活力,教師通過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所需掌握的詞匯,學生們就可以滿懷激情地學習英語。
其一: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6的教學目標為復習數詞1~9,能聽、說、認讀新單詞。首先,假裝一名同學過生日,在屏幕上出示蛋糕與蠟燭的圖片,唱Ten Little Candles Dance,讓同學們用英文數一數蛋糕模型上的蠟燭數目,之后為這位同學贈送禮物,借此掌握單詞balloon“氣球”、doll“洋娃娃”、car“小汽車”,再通過貼卡片的形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這些新單詞。再比如,當教授有關職業(yè)的詞匯時,教師可以出示一些醫(yī)生、護士、教師、農民、工人等圖片,在圖片下方附有相應的英語單詞,出示一張照片,教一個單詞,并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當教師把圖片舉高時,學生要大聲讀這個單詞,若教師把圖片放低,學生則要小聲讀這個單詞,回答錯誤的學生接受一定的小小懲罰。用這樣的方式更好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更直觀的實物進行詞匯教學。老師可以將一些水果帶進課堂,例如:蘋果、香蕉、梨等,將這些水果放在講臺上,比起單調的詞匯,直觀的實物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可以在一一進行單詞講解后,創(chuàng)設一個交流對話的場景:向學生們提出問題:“Do you like fruit?”學生們此時興致高漲,都會回答:“Yes!”接下來老師便可以引導著學生用英語說出他們最喜歡的水果是什么,有的學生還會積極詢問老師除講臺上以外的水果的英文,學生們在這樣的交流對話中很快吸收了這一英語知識,并且可以進行初步運用。還有在利用實物教授球類一課時,教師可以一手拿一個乒乓球,一手示意手中的球一邊教學生說“ping-pong ball”。跟讀幾遍后,教師將手中的球扔給一名學生,接到球的學生要說“ping-pong ball”,再由他傳遞給另一個同學,每一個接到球的人都要說“ping-pong ball”,這樣邊傳球邊練習這個單詞,學生可以在活躍的課堂上掌握詞匯,而不至于面對枯燥的單詞不知所措。
通過媒體設備與詞匯進行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實物教學靈活多變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將語言表達的機會留給學生,更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能力,將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灌輸式學習變成了豐富有趣的自主學習。但實物教學的方法也要循序漸進,要在確保對已有知識掌握的情況下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否則無法使實物教學發(fā)揮出最好的效果,還會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中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與想象力活躍的時期,他們對于有趣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把所需要掌握的詞匯串聯(lián)成一個小故事,學生可以根據故事發(fā)生的情景,掌握涉及的詞匯。
例如,在動詞過去式:was,went,had,got,saw,did,came,watched的教學中,可以講述這樣一個故事:Yesterday was Sunday,Peter got up at 6:00.He had breakfast quickly.Then he went to the zoo with his classmates.They went there by bus.In the zoo,he saw many animals,such as monkeys,pandas.He gave the monkeys some bananas,and the monkeys liked them very much.In the afternoon,they came back.He watched TV and did his homework.He was a little tired,but he had a happy Sunday. 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課件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詞匯,并在故事講述的語氣上重點強調這些動詞的過去式,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也會重點注意這些詞匯,從而達到掌握這些詞匯的效果。
除了以上由教師編寫故事的教學方式,也可以采用讓學生自己進行故事編撰的方式,老師可以布置課下作業(yè),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這節(jié)課所涉及的詞匯內容組織故事,并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體態(tài)語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用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非語言形式。體態(tài)語具有輔助表達情感的特定功能,在英語主題情景教學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heavy,carry,high,reach,too...to...等形容詞教學時,教師可以用雙手用力搬講桌,露出很費力的表情并對學生們說:“Oh,the desk is too heavy to move.”或者,事先放一把尺子放在黑板上面,老師伸長手臂,踮起腳去拿尺子,但仍然摸不到,這時便對學生們說:“The ruler is too high to reach.”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們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和表情便可以輕松理解單詞的意思,并能夠順利進行靈活運用。
體態(tài)語的運用可以有效幫助主題情景的開展,加上神情和動作的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教學內容也變得易懂易學,學生們的情緒進入振奮的狀態(tài),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掌握正確的單詞記憶方法也是開展主題情景教學的重要一步,否則一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連老師在說些什么都不知道,這樣的課堂效率當然不會理想。許多同學認為記單詞難,大部分是因為沒有用正確的記憶方法,由于課程緊張,教師在上課時基本不會教授學生詞匯的記憶方法,只是安排學生回家完成背誦,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聽寫檢查。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記住單詞后也不能進行靈活運用,在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說什么也成了常事。因此教師可以教給學生用詞根+聯(lián)想記憶法,幫助學生正確牢固的記憶單詞。
首先是詞根記憶法。英語單詞一般由前綴、詞根、后綴三者組合而成,前綴和后綴可以沒有,但詞根一定存在。詞根就是被大量使用的詞,例如:“人”“好人”“壞人”三個詞中,“人”就是詞根。單詞的靈魂就是詞根,學好英語首先要掌握詞根。例如:單詞“flexible易彎曲的”將它拆分成flex(彎曲)+ible(易……的)可以輕松得出漢語意思“易彎曲的”。再比如記住了詞根“vis看”,就能明白“visible”是vis(看)+ible(能夠),表示“看得見”的意思,同時還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單詞:in+vis+ible→invisible表示“看不見的”、vis+it→visit表示“參觀”、vis+age→visage表示“外觀”等。教師建立一個主題情景,在同學們掌握了詞根后,把加上前綴和后綴的單詞用PPT的方式給同學們展示出來,學生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到這個單詞的組成,從而更高效率地記住單詞。
其次是聯(lián)想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單詞通過另一個單詞或者句子表達出來,這樣的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這樣的方法可以防止學生的思維局限在一個詞匯的拼寫上,而不能進行靈活運用。例如:老師在教“mood心情”這個單詞時,就可以使用聯(lián)想記憶法,通過一個句子“心情(mood)不好也不能暴飲暴食(food)”一下掌握了兩個長相類似的單詞?;蛘咿D化為另一個單詞的方法,把單詞“fasten扎牢,扣牢”轉化為fast(牢固的)+en(使)→扎牢,這樣便可以通過一個單詞記憶多個單詞,還不會出現記不牢的現象。
記憶單詞講究方法,老師教給學生正確的單詞記憶方法,學生才能更快速地記憶單詞,并且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減少因聽不懂、看不懂而導致英語學習效果不明顯的現象。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是英語入門的基礎,而詞匯的掌握又是學好英語的重中之重。詞匯教學的每一步都很重要。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倘若學生對英語單詞還有恐懼心理,那肯定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因此,需要老師精心設置能夠抓住學生情緒的主題情境,在情境中導入教學;其次,通過主題情境教學的方法將課程進行下去也是關鍵的一步,教師需要在這一時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習的內容化繁為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關于詞匯的掌握重點是掌握記憶詞匯的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在學習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初中英語教師構建“主題情景”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的詞匯學習,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