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龍岡中學 盧 玉
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是高中語文課堂上值得推行的教學模式。在構建讀寫結合課堂時,要循序漸進地展開,采序列化的教學推進形式。教師首先要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鍛煉,讓學生有更強的文本分析能力,能夠從閱讀篇章中學到更多實用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設計各類有針對性的讀寫結合訓練,有效提升學生某方面的能力,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預設的目標。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教師首先應當在課堂上增強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在完成文本解析任務的同時,也能仔細分析文章的整體結構,學習謀篇布局的方式,感受文章語言表達的特點,進而掌握文中運用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文本分析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展開,針對不同的教學篇目,根據(jù)具體的讀寫結合訓練目標,教師可以設定有差異的閱讀方向。對于有些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瀏覽,梳理基本結構,產(chǎn)生整體感受。這樣的閱讀方法一般適用于議論文或記敘文。學生在快速瀏覽的基礎上,首先對文章有了整體認識,了解了文章表達的核心內(nèi)容。這種閱讀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和反應,能在寫作時為學生提供一些好的構思向導。
教師要明確不同類型的文本在粗讀時有不同的側重點。在粗讀記敘文時要抓住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六要素,教師可以以《鴻門宴》為范例,讓學生快速找到其中的六要素。粗讀小說時應明確人物形象,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及結局的設置,環(huán)境中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等。粗讀議論文時要迅速掌握論點、論證和論據(jù)等,可以讓學生結合《過秦論》找出這些內(nèi)容。指導學生以這種思路完成各類文本閱讀,其實是在發(fā)展學生的作文思維,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后會讓學生認識到,構思不同類型的文章要抓住不一樣的關鍵點。這對學生而言是很有價值的作文經(jīng)驗,能夠使學生更快速地完成習作,寫出更為規(guī)范的作文。
不僅可以通過快速瀏覽文章提取關鍵信息的方式訓練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在研讀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解讀文章的主題,體會文本的情感表達。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內(nèi)容過于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研讀課本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細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應用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的行文思路,并且歸納和總結這些寫作經(jīng)驗,應用到今后的作文中。閱讀和寫作訓練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并且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文章細讀強調(diào)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部語言的豐富性、復雜多義性,理解文本詞匯的深層意義,注重的是文本的語境及隱喻,需要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的多義張力,強調(diào)文本語言和文章思想的關系。教師應指導學生從文本出發(fā),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多元的語義,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語言敏銳感知力。讓學生仔細研讀《再別康橋》這首散文詩,充分體會語言文字的美感,分析作品深層次的情感表達。雖然詩歌的寫作在高考作文中不常出現(xiàn),但是讓學生研讀這類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習作更有感染力,更打動人。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閱讀訓練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教師便可以循序漸進地展開讀寫結合的訓練。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閱讀范本,制定不同的讀寫結合訓練目標,設計合適的讀寫結合教學形式。首先要讓學生從閱讀范本中吸收寫作的經(jīng)驗和技巧,并且以文章為參照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教師要讓訓練過程逐漸推進,讓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這樣讀寫結合的教學才會更順利地開展,學生也能夠在這樣的訓練中獲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作文,制定有差異的讀寫結合教學計劃。比如,在教學《故都的秋》時,可以與李白的《蜀道難》相聯(lián)結,因為借景抒情類散文在意象的選擇及意境的營造上與借景抒情類詩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二者進行比照閱讀,然后自主選擇景物完成作文,文章中要用到借景抒情的方法。又如,教學《過秦論》《六國論》《阿房宮賦》等文章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借古諷今”探尋文章相似的寫作思維,學習其表達主題的方法。隨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議論文寫作訓練,鍛煉學生在文章中表達核心論點的能力。這些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切口更小,訓練的方向更為清晰明確。這樣的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某種寫作能力,更有效地發(fā)揮讀寫結合教學的積極作用。
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當學生不斷熟悉讀寫結合這種訓練形式后,教師可以逐漸創(chuàng)設開放的學習訓練空間,讓學生有更大的寫作,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閱讀范本,設計個性化的讀寫結合任務。比如,讀完議論文或者雜文后,學生往往會被文中嚴密的邏輯和明晰的觀點感染,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的寫法,獨立完成一篇議論文。又如,讀完敘事類文本或者小說文本后,學生通常會被文中的故事及人物感染,尤其是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細節(jié)刻畫十分細膩的文章,學生讀完后往往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時,教師讓學生進行改寫、續(xù)寫或擴寫等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文形式,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這種開放的訓練方式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出更優(yōu)質的習作。
如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的結尾是:“確實,雖然我們埋葬了別里科夫,可是這種裝在套子里的人,卻還有許許多多,將來也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呢!”作者沒有直接交代結局,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空間。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通過仔細閱讀,了解別里科夫的人物特點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分析造成他這種套中人性格的社會環(huán)境,然后進行生成性寫作訓練。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故事補充完整,續(xù)寫人物之后的命運;學生也可以結合小說情節(jié),寫一寫自己讀后的感受與體會,表達自己的思考。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意義遠遠高于單純的模仿練習,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個性化表達,更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