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直機關(guān)第一幼兒園 孫晶晶
當(dāng)我還是一個小娃娃的時候,經(jīng)常聽爺爺講起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爺爺說:“孩子,咱們的新中國來之不易呀!那是多少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呀!”到了上學(xué)的年齡,老師說:“要做一個像雷鋒、焦裕祿那樣忠于信仰、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人。”直到成為一名幼兒教師后,我才深深懂得了: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英雄,是每個孩子心中的偶像。每當(dāng)講起英雄的故事,孩子們就會滔滔不絕,不是飛檐走壁的蜘蛛俠,就是百戰(zhàn)百勝的奧特曼。而我心目中的那些為國為民赴湯蹈火、鞠躬盡瘁的大英雄,孩子們卻一個都說不上來。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怎樣引導(dǎo)孩子們學(xué)英雄、做英雄?怎樣才能將紅色基因植入孩子們的精神血脈呢?我想,給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從學(xué)英雄入手,將紅色文化作為鮮活的教材,植入孩子們的心田。經(jīng)過老師們的熱烈討論,一份“重走長征路”的遠足活動方案應(yīng)運而生。重走長征路,不僅能親身感受紅軍將士的艱辛,還能磨煉孩子們的意志,培育他們團結(jié)互助的優(yōu)良品質(zhì)。這項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熱烈響應(yīng)和積極配合。通過實地勘察,我們選擇了一條既安全又有挑戰(zhàn)性的遠足路線,全程4.8千米。
那天早上,陽光明媚,風(fēng)和日麗。孩子們背起背包,高唱紅歌,邁著堅定的步伐,沿著長征路牌,踏上了野外徒步的征程。
“不怕苦,不怕累,咬緊牙關(guān)不掉隊!”孩子們喊著口號,你追我趕,歡快地行進著。有的孩子摔倒了,連忙爬起來跟上隊伍;有的孩子手拿坐墊,也不愿求助家長;有的孩子已經(jīng)氣喘吁吁,腳步卻沒有慢下來。
在隊伍里,有一個走路一瘸一拐的孩子特別引人注目。他叫陽陽,出生時因患病留下了后遺癥?;顒忧?,陽陽的爸爸擔(dān)心他身體吃不消,不愿讓他參加活動,可是倔犟的陽陽執(zhí)意要參加??涌油萃莸穆访妫瑹o情地阻擋著他蹣跚的腳步。陽陽咬牙堅持著,每翻過一個土坡,每走過一個水洼,都要付出超出常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突然,陽陽被一塊兒石頭絆倒了,手掌被劃出一道血印,但是他一聲兒不吭,拒絕了爸爸的攙扶,自己用力爬起來,繼續(xù)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看著陽陽堅強的身影,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長征路上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一位只有13歲的小戰(zhàn)士,僅憑一小根辣椒就翻越了冰冷的雪山;一名戰(zhàn)士把自己的干糧袋送給了饑餓的百姓,自己卻吃野菜、啃樹皮,最終倒在了長征路上……英勇的紅軍將士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向前,向前,向前!陽陽堅強的表現(xiàn),不正是長征精神的延續(xù)和傳承嗎?
這時,圓圓的家長打來電話,他們因道路不熟沒有趕上開幕式。我趕忙跑回起點,對圓圓說:“孩子,快走吧,咱們的大部隊就在前面。”圓圓拉住我說:“老師,我不走,我還沒宣誓呢?!笨粗⒆訄远ǖ难凵瘢腋袆拥卣f:“好孩子,老師為你主持宣誓儀式!”
在燦爛的陽光下,圓圓舉起小拳頭,莊嚴宣誓:“我是光榮的小紅軍。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熱愛運動,感恩知禮,做一個堅強的小英雄,照亮自己,照亮世界!”
一路上,我給孩子們講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講飛奪瀘定橋的22位勇士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講“九個炊事員和一口大鍋”的紅色故事……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腳下的步伐更加堅定。就在快要接近終點時,宣傳隊的老師們打起快板,一陣陣清脆悅耳的快板聲響了起來:“小紅軍,不怕難,勝利曙光在眼前,勇敢堅定不放松,克服困難向前沖!”孩子們興奮地喊著、叫著,向終點沖去……
“風(fēng)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遍L征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更需要偉大的長征精神的支撐和激勵。
長征精神是文化的豐碑,是民族的魂魄,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學(xué)做小紅軍,重走長征路,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紅色的種子,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讓孩子們懂得了什么才是偉大,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蔽覉孕?,當(dāng)孩子們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時,一定會蔭庇更多的紅色后代,賡續(xù)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堅信,這顆紅色的種子,一定會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上生根、發(fā)芽、結(jié)果,生生不息,長征精神一定會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