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晗
跳躍、旋轉、托舉……伴隨著或輕快動感或深沉低緩的音樂旋律做出高難度動作,花樣滑冰這項運動將音樂、舞蹈、運動競技和舞臺表演藝術完美融合,對身體細微控制和爆發(fā)力,甚至心理素質都有著極高要求,運動員變換步伐的自由滑翔,空中華麗轉體以及富于張力的演技都堪稱精彩絕倫。在2018 年平昌冬奧會上,羽生結弦伴隨著歌曲《晴明》挑戰(zhàn)人體極限空中轉體“四周跳”驚艷全場,媒體點評他的表演“容顏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位長著漫畫臉的男孩一亮相便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在新一年度“日本民眾喜歡的運動員”調查中,羽生結弦繼2018 年后再次蟬聯(lián)此殊榮。他的粉絲遍布世界各地,見證了他10 歲出道、從初級選手一步步成為優(yōu)質偶像、邁向花滑巨星的點滴。羽生“寵粉”可謂親力親為,給他們回信、寄簽名照,也正是他的真誠熱情和逐漸攀升的成績促成了一眾佑護的擁躉,他在故鄉(xiāng)仙臺舉行的冠軍巡游吸引了幾十萬粉絲到現(xiàn)場慶祝。粉絲得知他喜歡“小熊維尼”,每次他參加國際賽事,都會出現(xiàn)“維尼雨”的奇觀,冰場內堆滿觀眾投來的小熊玩偶。
身為運動員,無比驕傲的時刻莫過于成為冠軍。想要贏的念頭成為時刻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羽生也不例外,“做不到的話,就做到能做到為止;做到后,就繼續(xù)做到完美為止;做到完美之后,就繼續(xù)做到無論做幾次都能完美為止。”從少年時期踏入花滑界,他就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有著明確目標,“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惫谲姷膶κ植皇莿e人,正是自己。尤其是運動競技如此更新?lián)Q代頻繁,面對層出不窮的后起之秀,叱咤冰場近20 載,羽生不改王者風范。
他在冰場上張弛有度的身姿,正契合了父親為他起的名字,“結弦”既是他所在射手星座,也是家人對他的期待。人生猶如拉滿了弦的箭,離弦后只能勇往直前。時間不會為任何人的遲疑預留,對于運動員更是要加倍爭分奪秒,錯失一場比賽就可能斷送整個職業(yè)生涯。
4 歲起便和姐姐一同學習滑冰,入門時他像大多數(shù)小孩一樣僅是3 分鐘熱度,但看到同伴的進步,他也開始漸入佳境,還將俄羅斯冰王子普魯申科當成自己的偶像。2004 年,不到10 歲的羽生首次參加全國性比賽,便一舉奪得日本初級花滑錦標賽青少年組金牌,從此開啟了他的比賽人生。多次奪冠令他積累了比賽經(jīng)驗,在2010 年的青少年花滑世錦賽上,羽生憑借自由滑實現(xiàn)逆轉,成為日本第4 位世青賽冠軍。
那一年也是羽生從青少年組升級到成年組的轉折。雖首戰(zhàn)告捷,但接二連三的“滑鐵盧”令他痛失冠軍,有時前三甲也難以保住。冰場上一切皆有可能,心態(tài)超好的羽生在“翻車”現(xiàn)場也不忘記耍帥,因此在他那里,失誤的只是規(guī)定動作,他自由隨意的發(fā)揮更有看頭。
對于很多選手,賽場上失手意味著全盤皆輸,但對于羽生來說,不影響大局的些許落差無法撼動最終結果?!拔医?jīng)歷的痛苦可能是其他選手的幾十倍,但是我收獲的快樂也是幾十倍的。”他克服了哮喘和傷病復發(fā),跨過了一道道自己設置的壁壘。他始終對自己提出嚴苛要求,可以為花滑押上今生的一切,甚至性命,每一次比賽的心路歷程都是虔誠的朝拜以及對過往的反思。在花滑大獎賽俄羅斯站,雖然短節(jié)目和自由滑中均出現(xiàn)失誤,但他仍然刷新了個人最高紀錄,奪得首個成年組冠軍。2012 年,他在國際賽場嶄露頭角,首次參加世錦賽,在右腳踝受傷的情況下依然拿到全場最高技術分,獲得銅牌。在隔年的比賽上,他在動作上出現(xiàn)明顯的嚴重失誤,但憑借四級步法獲得高分,刷新個人歷史最好成績的同時也奪得了銀牌。
2011 年3 月,日本9 級大地震引發(fā)了海嘯。當時羽生正在距離震中不遠處的訓練基地,他穿著冰鞋沖到空地上,滿目瘡痍的殘破景象曾令他陷入迷茫,想要放棄自己的運動生涯?!暗卣鸬囊曈X沖擊太強,加上一直有做意象訓練的習慣,大概產(chǎn)生了協(xié)同效應吧。那樣的記憶實在讓人痛苦,以至于我不敢閉眼。在避難所的時候也只是一直看著天花板。睡著了又會在夢里夢到,最開始的3 天幾乎成了我的夢魘?!比欢D念想到生命如此之脆弱,也許只有倍加努力才能帶來動力,心中便又燃起了希望之火。熱心公益的他捐款百萬日元,也將多地舉辦的“羽生結弦展”所得收入捐獻給了受災地區(qū)。在大地震8周年當天,羽生還將跟隨自己多年的戰(zhàn)靴捐出來公開拍賣,助力城市重建。有逆境,就有對抗挑戰(zhàn)的信心。當他想到如果有人因為他的付出人生有了轉機,那么這份付出就是值得的。
翻看羽生爆滿的日程,就會不由得感嘆,這位看上去呆萌的元氣少年原來是拼命三郎。除了一日三餐、晚睡晚起的作息以及通勤時間,每天雷打不動至少4 小時的冰上訓練,若效果不理想還要加班到凌晨才收工。不僅如此,他在早稻田大學學習人體工程學課程,為滑冰事業(yè)積累了不少理論知識。那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跳躍,事實上經(jīng)過了反復試錯,他在筆記本上畫出了拋物線以及曲線圖形并做出標注,也是畫出了自己的奮斗軌跡。為了保持動作穩(wěn)定,羽生還平衡了身體條件和體力消耗程度,通過公式計算出自己能力可控范圍之內的跳躍高度和遠度,再經(jīng)由數(shù)以百次的訓練鞏固動作軌跡,以達到穩(wěn)健嫻熟,萬無一失。
比賽型選手的日常就是“不是在比賽,就是在準備比賽的路上”。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羽生結弦都親力親為,連編曲也操刀上陣,這在運動員里是少有的。《陰陽師》就是其中一首,他用心感悟陰陽師的哲學理念“統(tǒng)領天地人進向正道”,還專程向電影主角野村萬齋取經(jīng),才剪輯出契合電影意境和自己步伐的旋律。這場被譽為破次元的演出,有諸多神來之筆,在音樂開篇收錄了羽生自己的呼吸聲,平定了自己比賽時緊張的神經(jīng),也讓現(xiàn)場的觀眾進入他營造的神秘氛圍。結束時,他的收勢儼然一副陰陽師召喚神回來的姿態(tài),給人一呼百應的感覺,滿場的掌聲喝彩就是證明。
羽生結弦并非生長于體育世家,憑著教練的點撥和與生俱來的天賦在冰場上行云流水,自成一派。他的斗志被不斷刷新的世界紀錄激發(fā)出來,為自己設定高難度的目標,爭取壓倒性的優(yōu)勢,以所向披靡的姿態(tài)尋求突破,就像他永無言敗的宣言:“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敗了才說可惜,那不是很無聊嗎?那就應該是沒有用盡全力去做。不管怎樣的情況都全力以赴,這就是作為花滑選手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