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震國
這樹的顫動之葉,觸動著我的心,像一個嬰兒的手指。
——泰戈爾
一
深秋的下午,村頭的那棵老樟樹上,一片葉子從巨大的樹冠上突然飄落,然后在我的眼前緩緩地下墜,就像一只喪失了飛翔功能的金蝶。這片葉子慢慢地在我的視線里旋轉飛舞,最后輕輕地飄落在地上,留下似乎極其微弱的游絲一般的一聲嘆息,最終與那些早已飄零而下的落葉融為了一體。
生長的季節(jié)已經(jīng)一翻而過,大地進入了休養(yǎng)生息的階段。每年霜降過后,山里除了針葉林外,絕大多數(shù)的樹木都感覺到了肅殺之氣。勞累了一年的樹木,此時顯然已經(jīng)無法抵御即將到來的嚴寒,也無法承受那么多葉片的附著和吮吸。再趕上秋風到了,于是落葉就成了大自然一種自然而然的現(xiàn)象,就成了人們眼里一種司空見慣的景觀。
北方的落葉呈現(xiàn)出來的往往是一種“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悲壯,金黃色的落葉鋪展在山野大地上,光禿禿的樹干與枝葉直刺高遠的藍天,就像生鐵鑄造出來的一樣。南方的落葉顯然要悠緩得多,也溫和得多。它們并不是在同一個時段里大面積下落,而是一片、兩片、三片……不間斷地零散地飄落,而且葉片與葉片之間飄落的時間也不相同,不疾不徐,慢慢悠悠,帶著優(yōu)美的弧線,踩著悠閑的步點,好像大地原本就是自己的歸宿。與北方金黃或枯黃的落葉不同,南方很多樹種落葉的顏色仍舊是濃重的蒼青色,而且依然帶著飽滿的汁液。
當然,南方的落葉并非沒有那種轟轟烈烈的場景。那天在郊外的仙人谷,我就目睹到一次壯觀的落葉場景。那天我正在欣賞飛流直下的瀑布時,忽然一陣寒風吹來,滿山的樹木都大幅度地搖擺起來。樹木一搖晃,仿佛帶動了整片群山。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大群蝴蝶從遠方飛來,在瀑布的上空翩翩起舞,姿勢優(yōu)雅至極。我正在疑惑,深秋時節(jié)哪里來的這么多蝴蝶?還是身邊的朋友告訴我,那不是蝴蝶,而是飄然而下的落葉。我這才知道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昏花的老眼讓我誤把飄飛的落葉看成了蝴蝶。然而令人感到奇特的是,這些落葉并不像普通的落葉那樣飄落,而是長久地在空中輕舞飛揚,如同蝴蝶振翅起舞一般,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美麗。展示完后,它們才緩緩地落在地上,把整座山谷裝飾得異常美麗。
二
一片樹葉的飄落,顯然不僅僅是一棵樹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僅僅是一座山林的事情,而是關系到我們整個星球。因為一片樹葉會從樹枝上飄落而下,與時間、季節(jié)、風向、溫度,甚至是人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萬事萬物之間都有關系。這不僅僅存在于人與人之間,存在于人與物之間,也存在于物與物之間。人們感受自然的過程,其實也往往是接受暗示的過程。這樣的一種接受,常常源于大自然的隱秘提醒。例如人們最熟悉的那句俗語“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片落葉居然擔負起了昭告天下的重任。新芽萌發(fā),嫩葉發(fā)綠,老葉飄零,枯葉腐爛——我們身邊的樹木,每年都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演繹著四季枯榮的場景。這樣的場景,免不了會對人們的日常心境產生直接的影響。
戰(zhàn)國時代的宋玉在《九辯》一文中,曾發(fā)出這樣的哀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是一幅凜冽的悲秋圖,看后讓人心寒。古人悲秋的詩句數(shù)不勝數(shù):“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笨吹娇萑~飄墜于地,便會由此想起蕭條的故國、零落的旅人。顯然,這樣的感懷與心境都是人類賦予一片落葉的隱喻和象征。落葉本無言,只是人們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它的身上而已。物質的衰微,生死的更迭,季節(jié)的變換,命運的叵測,時間的無情……可以說,人類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借助一片落葉而得到抒發(fā),都可以寄托于一片落葉而得到撫慰。
落葉無疑是大自然與人類溝通的信使,落葉也是季節(jié)對大地母親的問候。在這“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的季節(jié),誰能真正體味到“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中所蘊含的深意,誰就是當之無愧的詩人。
三
我曾經(jīng)讀過這樣一則禪宗故事。秋風蕭瑟時節(jié),隨行的弟子問趙州禪師:槿花帶露,桐葉舞秋,如何從這些衰敗景象中去了悟人生的真實呢?禪師答道: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趙州禪師告訴我們,花落并不是由于雨的緣故,絮飛也并不是由于風的原因。這一句著名的禪語,無疑為我們洞穿了生生滅滅的自然法則。
望著一地的落葉,我發(fā)現(xiàn)地上不僅僅有剛剛脫離枝頭的新葉,還有一層又一層厚薄不一的枯葉。這些落葉,有今年落的,也有去年落的,更多的是多年前落的。隨著落葉一片一片飄落,越來越多的落葉簇擁在了一起。落葉重疊著落葉,安詳慰藉著安詳。這么多的落葉除了在飄落的瞬間有著一絲絲的遲疑外,人們根本無法從中看出它們在這個過程中有著多余的憂傷。是的,該來的就來了,該走的就走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靜,平靜到你不知該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
這些落葉一層一層堆疊在一起,任由日曬雨淋,然后在悠長的歲月里慢慢地腐化,最終成為一棵棵大樹與眾多野草豐富的養(yǎng)料。這些養(yǎng)料,日積月累,一直在滋養(yǎng)著這片曾經(jīng)滋養(yǎng)過它們的大地。就像《伊利亞特》中的武士西泊洛可斯說過的那句話:風將樹葉吹落到地上,但春天一來,活著的枝干又發(fā)芽吐葉。
這就是生命的延續(xù),這就是命運的輪回。我想,綠意盎然的樹葉固然意味著生命和生機,然而飄零的枯葉也并不預示著衰竭與死亡。人們常說生命是一個輪回,一棵大樹盡管落盡了綠葉,然而來年又會長出新的葉子。那么新長出的葉子難道不會是去年飄落的那片枯葉嗎?顯然,落葉并不是生命的枯萎,而是生命的另一種更燦爛的形態(tài)。落葉無疑是一片樹葉的自然死亡,但并不是樹木生命的自然終結,而是讓樹木在季節(jié)的輪回里復制或者復原了一個更好的自己。有了這樣的生命視角,面對落葉我們就完全沒有必要那樣悲涼和傷感了。從生命的意義上來說,落葉并不是我們常見的生離死別,而只是生命形式的一種轉換,甚或只是生命節(jié)奏、生命策略的一種改變。
四
一片樹葉從空中緩緩落下,它飄蕩著,旋轉著,有的落在樹的根部,有的落在樹的遠處。每片樹葉最終會落在什么地方,顯然是它無法預知和設定的。
在南方的山林里,無數(shù)的樹葉生長在或粗或細、或高或矮的樹上,樹種不同,方位各異,有的在向陽的南坡,有的在背陰的北坡,互相之間毫無糾葛,似乎有生之年也不會發(fā)生任何關系。但是一陣秋風起,原本在南坡的樹葉緩緩地落在了北坡,而北坡的落葉則借著風力飄落到了南坡。隨著風力在山坡上不停地旋動,這些落葉最終會慢慢地分散到山間的各個角落。這就使得原本來自南坡和北坡的兩片落葉,很有緣分地堆積疊加在山坳或溝渠邊,顯得異常親密與友好。兩片原本素不搭界的落葉尚且如此,世界上許多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所以能相識、相知乃至相愛,其中的緣由也不例外。
少年時期,我很喜歡在山林間撿拾各種各樣的落葉。當然,我所撿拾的落葉,除了色彩艷麗外,葉脈還顯得異常清晰明麗。撿拾來的落葉,我常常會拿來做書簽,有些也會送給喜歡的女同學。成年之后,偶爾看到夾在書籍里的落葉,我就往往浮想聯(lián)翩,不知當年送給女同學的那幾片落葉,如今究竟身處何方?我想,那些落葉如果有幸被一個漂亮的女同學夾進一本從不示人的日記本里,無疑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當然,我也知道那樣的機會肯定是少之又少的。除非那片落葉既美麗,又與這個同學有著非同尋常的緣分。
一片落葉是翩飛到北坡,還是墜落在南坡;是混跡于泥土,還是漂在河面;是被美麗的少女夾進一本日記,還是被環(huán)衛(wèi)工人掃進垃圾桶……不同的境遇會讓一片普通的落葉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端_迦格言》有言:“一棵樹上的葉子,被風吹往四方,一起出生的人們,被命運拋往各處?!庇浀脙Π财皆鴮戇^這樣幾句詩:“說我和她沒關系,原不過像兩片落葉,今天偶爾吹在一起,誰保得明朝不要分離?”當年儲安平如果不是偶爾認識了章伯鈞,兩個人就像被風吹落在不同山野中的兩片落葉,他們之間會發(fā)生那么多令人唏噓的故事嗎?但是命運弄人,不知來自何方的風把他們這兩片落葉吹到了一起,這就決定了后面必然要發(fā)生許許多多的故事。
五
在林間小路上緩慢地行走,在路旁一棵我叫不出名字的樹上,只見剩下的唯一一片樹葉正在寒風中不住地顫抖。它似乎用盡了最后的力量,極力想抓住干枯遒勁的枝丫,抓住生命的最后一線希望。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揚起頭來緊張地望著那棵大樹,擔憂著樹上那片仍然在寒風中瑟瑟抖動的樹葉??上н@片樹葉還是沒能堅持到最后,一陣大風吹來,它在空中飄了好一會兒,才無可奈何地墜落到我的腳邊。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蔽覐澭鼡炱疬@片落葉,發(fā)現(xiàn)葉片的色彩雖然有些泛黃,但葉脈卻仍然非常清晰,而且汁液也非常飽滿,沒有一點生命羸弱的跡象。一聲沉重的嘆息突然在我耳邊響起,多少綠葉死于壯年。這些年來,在我生活工作的這座山城中,不要說比我年齡更大的,就是比我年紀小上十幾二十幾歲的一些同學或同事,也由于種種的原因而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對于這種極為殘忍的現(xiàn)實,我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除了懷念,還是懷念。
凜冽的寒風中,我充滿敬意地仔細端詳著手中那片落葉。我知道它已進入純粹的孤獨之美,我也知道這是生命經(jīng)過喧嘩之后必然的結局。我想,假如自己就是這片落葉,我恐怕也只能聽任命運的擺布了。所謂“扼住命運的咽喉”,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在大自然嚴酷的法則面前,也只能是說說而已,要真正做到是根本不可能的。盡管現(xiàn)實如此無情,然而這片堅持到最后的落葉,這片最終飄落而下的落葉,還是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某種堅守與抗爭,讓我感悟到了一種絕不放棄的勇氣和力量。
六
每當看到落葉一片一片地飄零下墜,我的內心總會生出無限的感慨。至于這些感慨究竟意味著什么,說實話我自己一時也很難說得清楚。但是我卻清楚地知道,這些感慨絕對不是悲傷,也絕對不是絕望。經(jīng)歷了歲月淬煉,看過了人生百態(tài),我現(xiàn)在對待任何事情與事物,都會抱以淡然。
辛波斯卡曾經(jīng)寫道:“我知道葉片、花瓣、穗子、球果、莖稈為何物,四月和十二月將對你們做些什么?!笔堑模锾旒热坏搅?,那么接踵而至的必然是更為肅殺的冬季。為了應對冬季,幾乎所有的樹木都會自動減緩或停止生長。這些樹木顯然都非常清楚,秋天無疑是收斂自己的時候。尤其是一些闊葉的樹木,它們往往會讓枯老的樹葉主動脫離枝丫,從而以最好的心態(tài)與體格從容應對即將到來的嚴寒。
自然界的許多動物也具備這樣一種預知的能力。例如年邁的大象,當它知道自己的寒冬即將到來,就會默默地離開象群,走到一處隱秘的去處,靜靜地等待那終將來臨的一刻。天底下的萬事萬物,其實大多數(shù)能默默地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并靜靜地等待著秋風過后逐漸飄零的這一天。只有人,人非草木,人一直自詡是有著思維和辨析能力的高級動物,可是人在幾百萬年的進化與演變當中,卻不僅不知道自己的寒冬之日究竟是什么時候,而且一直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獲得永生。所以許多人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往往沒有在心理上做好應有的準備,等真的快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常常顯得驚慌失措。從這一點上來說,人真的比不上某些動物,更不如一些草木,人在這個問題上活得茫然而又盲目。
暮色越來越濃,天空中仍有不少的落葉在飄然下墜。這些來自生命深處的精靈,在回歸大地之前,是那樣從容,那樣淡定。它們顯然在以最后代言人的身份,用舒緩的姿勢把死亡的意象表達得如此透徹而簡潔。我想起了不知究竟是誰說過的話:金黃的落葉堆滿心間,你已不再是陽光少年。大雁南飛,故人離別,草木枯黃,落葉飄零,絕大多數(shù)的生命選擇在秋天的深處慢慢凋零。是的,在我們所生存的這顆孤獨的星球上,一切該來的即使你不請它,它也自然會來;一切該留下的你就是再三敦促,它也不會輕易就走;一切該離去的縱然你百般挽留,它也總歸將要離去。這就是鐵定的自然規(guī)律,這就是不二的生命法則。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敝辉缸约赫娴淖叩搅巳松M頭的那一刻,我也能像那一枚恬然飄零的落葉,在寒風中靜靜地從樹上飄然而下,最終回歸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寫到此處,我的眼前頓時鋪展開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秋日》中的那幾行著名的詩句: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就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葉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