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斌 劉卉芳 許茵
摘 要:檔案史料是進行檔案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具有真實性、原始性等特征。我國檔案館館藏的近代檔案記述了近代史發(fā)展的脈絡(luò),也反映了近代檔案工作和檔案自身的發(fā)展變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是對我國檔案史進行研究的寶貴材料。文章從中國檔案館館藏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出發(fā),對我國檔案館館藏的檔案史檔案史料進行了探析,指出我國檔案館館藏的檔案史檔案史料反映的內(nèi)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晚清時期檔案種類、載體以及檔案機構(gòu)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民國時期的公文改革、行政效率運動以及近代檔案事業(yè)、檔案教育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文章對相關(guān)檔案史料的編研出版情況進行了介紹。
關(guān)鍵詞:檔案史;檔案史料;檔案館藏
分類號:G271
Study on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a’s Modern Archives History
Ding Haibin1, Liu Huifang1, Xu Yin2
(1.School of Management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2.The Second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Nanjing, Jiangsu210016)
Abstract:Archiv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archival history,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henticity and originality. The modern archives in China’s archives not only describe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story, but als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modern archives work and archives themselves. They have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and they are valuable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archival history. Starting from the modern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by Chinese archiv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by Chinese archiv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ents reflected by the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by Chinese archives mainly have two aspects: one is the changes of archives types, carriers and archives institution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flect the official document reform,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m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ves and archives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ublication of relevant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Keywords:Archival History; Archive Historical Materials; Archival Collections
檔案史料是進行各方面研究的最原始的材料,相較于實錄、地方志、文集等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對檔案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主要是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形成的與文書檔案工作相關(guān)的檔案集合。它們主要集中保存在一史館、二史館以及地方各級檔案館(主要為省市級檔案館)中。目前對我國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檔案史料的發(fā)掘與發(fā)現(xiàn)、對檔案史料真實性的考證以及檔案史料對史學研究的影響等方面,針對我國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的挖掘較少。本文旨在對我國檔案館館藏的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作進一步的挖掘,以期為中國近代檔案史的研究提供寶貴的原始材料。
1 中國檔案館館藏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
檔案史料作為檔案史史料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作為一種檔案類型的檔案史料,其自身可以反映當時的檔案內(nèi)容與形制等,它們都是檔案史史料;第二,直接記載當時檔案和檔案工作的檔案史料,其更為珍貴,也是本文介紹的重點。中國檔案館館藏的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包括了晚清和近代政府、社會組織或個人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文字記錄、圖片、聲像以及實物等資料。這些檔案種類豐富、卷帙浩繁,按照時間可以將其劃分為晚清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以及民國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
1.1 晚清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
晚清時期的檔案史檔案史料大部分集中藏于一史館,其余的分散于全國各級檔案館中,一史館所藏的主要為晚清中央國家機關(guān)的檔案,而地方各級檔案館所藏的主要為晚清地方衙門和民間的檔案。
一史館館藏的晚清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始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止于宣統(tǒng)三年(1911年)。鴉片戰(zhàn)爭后,清代社會發(fā)生巨變,西方先進的思想與技術(shù)開始傳入中國,這也推動了文書與檔案工作的發(fā)展。這一時期文書、檔案工作發(fā)展最大的特征就是“新”,反映在一史館的館藏中就是新的檔案種類、新的檔案載體和新的檔案機構(gòu)。
(1)新的檔案種類
相較于清前期,晚清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檔案種類,主要包括外交檔案、財務(wù)檔案、統(tǒng)計檔案三類。
第一,外交檔案。晚清時期封建文書制度遭到了破壞,出現(xiàn)了種類繁多的外交文書,其中使用較多的文種有照會、咨文、國書、條約等。這些文書集中收藏于軍機處、軍部—陸軍部、外交部等全宗中。比如在一史館軍機處全宗中光緒三十四年的《為大清國派使臣前往美利堅合眾國事國書》[1]、咸豐八年的《為恭賀俄中簽訂邊界條約及轉(zhuǎn)遞致駐京達喇嘛公文事咨文》[2]等,都反映了晚清時期的外交活動以及晚清時期文書檔案種類的變化。
第二,財務(wù)檔案。光緒年間出現(xiàn)了近代意義上的財務(wù)文書,如定期編造的各季報告冊、出入款項詳細報告冊等。一史館宗人府全宗中度支部《為妥酌清理財政章程折奉旨事致宗人府》[3]就反映了這一時期編造、呈報財務(wù)報告冊的制度。
第三,統(tǒng)計檔案。宣統(tǒng)年間,清政府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瀕臨崩潰,為了維護自身的封建統(tǒng)治,照搬了西方的統(tǒng)計制度,因此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統(tǒng)計檔案,尤其是統(tǒng)計表。一史館館藏的統(tǒng)計表檔案大致可分為財務(wù)、教育、交通、司法等7種,具體如表1所示。
(2)新的檔案載體
晚清時期,電報、照相等技術(shù)傳入中國,電報檔案、照片檔案也隨之產(chǎn)生。
第一,電報檔案。在光緒年間出現(xiàn)了全新的檔案文種:電旨、電奏和電信。軍機處全宗中就有每兩月向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呈報的電旨、電奏的清單,如光緒十二年四月十六日的《奏為循例將光緒十二年正二兩月電旨電奏匯繕清單呈總理衙門》[5]、光緒十二年八月十七日的《奏為循例將光緒十二年六七兩月電旨電奏繕具清單呈總理街門》[6]等。一史館的電報檔案主要集中于軍機處、宮中這兩個全宗中,在刑部—法部和民政部全宗中也有所涉及,但數(shù)量較少。這些電報檔案反映了當時內(nèi)政、外交以及專題事件電報的形制,對于研究近代電報檔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照片檔案。光緒年間出現(xiàn)了照片檔案,當時的許多企業(yè)都拍有照片,比如江南制造總局的設(shè)備、產(chǎn)品照片,金陵機器局的廠房、設(shè)備照片等,[7]還出現(xiàn)了貼有使用者照片的門照和腰牌。一史館館藏的照片檔案主要集中于民政部和京師高等審判廳—檢查廳這兩個全宗,且主要為人物的照片,比如《湖北留學日本高等警察??飘厴I(yè)生陳靖華照片》[8]《直隸望都縣直隸法政學堂畢業(yè)生李文祥胡家桂照片》[9]等。
(3)新的文書檔案機構(gòu)
晚清時期清政府政權(quán)機關(guān)內(nèi)的檔案機構(gòu)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比如清末法部都事司中負責管理一般檔案的漢文科;神機營中負責保管檔案的稿案處。在一史館中藏有這兩個部門充補和更換書手的檔案,比如《為知照內(nèi)務(wù)府正黃旗幼丁良熙充補神機營稿案處書手致內(nèi)務(wù)府》[10]《為報明都事司漢文科書手李文橘病故現(xiàn)派李文華充補并將年貌籍貫一并開送事致收發(fā)所》。[11]
(4)其他檔案史檔案史料
除了新的檔案種類、載體與文書檔案機構(gòu)之外,一史館還藏有許多直接記載當時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史料,具體見表2。
除上表所列出的近代檔案工作史料之外,仍有許多直接反映文書檔案工作的檔案史料,其主要集中在一史館尚未公開題錄的全宗中,相關(guān)內(nèi)容見表3。
1.2 民國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
對于民國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而言,中央政府及其直屬機構(gòu)的檔案集中藏于二史館,其余的大多藏于省級綜合檔案館中,也有部分保存在高校檔案館、企業(yè)檔案館中。二史館所藏的民國時期檔案史檔案史料主要反映了民國時期中央政府的文書和檔案工作,而地方各級檔案館館藏的檔案史檔案史料則主要為民國時期各省政府秘書處、黨部等機構(gòu)文書和檔案工作相關(guān)的文件以及企業(yè)、銀行內(nèi)部的文書檔案慣例辦法和辦事細則。除此之外,在二史館、湖北省檔案館以及武漢大學檔案館中均藏有反映我國近代檔案教育的檔案。我國檔案館館藏的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按照內(nèi)容可以劃分如下:
(1)我國檔案館館藏民國時期公文改革相關(guān)檔案史料
我國檔案館館藏的相關(guān)檔案史料的涉及時間主要涵蓋了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這些檔案史料主要集中于二史館,也有部分藏于全國地方各級檔案館中,主要的內(nèi)容包括不同時期的《公文程式》《公文格式》《公文改良辦法》等。
我國檔案館館藏的南京臨時政府時期檔案數(shù)量較少,且集中于二史館,但從二史館為數(shù)不多的館藏中我們依舊可以看到整個南京臨時政府時期文書制度的發(fā)展趨勢。1912年1月26日頒發(fā)的《公文程式》對行用公文進行了劃分,[18]之后頒發(fā)的《公文折套式樣》又對各類文種的公文格式和公文封套式樣進行了規(guī)定,[19]財政部頒發(fā)的《辦事通則》則對公文處理的順序進行了規(guī)定。[20]這一系列的規(guī)定逐步完善了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文書制度,為整個民國時期的文書制度奠定了基礎(chǔ)。
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雖然政權(quán)更迭,但北洋政府對于文書工作十分重視,并頒布了大量與公文(文書檔案)相關(guān)的條例和規(guī)則。二史館藏有北洋政府時期頒布的四次公文程式令的檔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部在1913年8月2日頒發(fā)的《外交部文件保存規(guī)則》,是民國時期較為完整且極富價值的工作條例。涉及了文件的保存、利用、立卷等多個重要環(huán)節(jié),[21]雖然并不完備,但在當時能有這樣的思想已是難能可貴。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各地采用的公文程式非?;靵y,影響了行政效率。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8月頒布了《公文程式條例》[22],之后,國民政府對公文程式進行了頻繁的修正。也正是如此,各地方政府對于公文程式的不理解、公文程式的混亂局面并未完全得到改善。
1933年,國民政府開展了行政效率運動。1933年8月26日,行政院令發(fā)《各部會審查處理公文改良辦法》[23],涵蓋了公文處理的方方面面。在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實踐與理論研究之后,1937年7月16日,行政院行政效率促進會又擬定了《改進各機關(guān)文書處理辦法》。[24]抗戰(zhàn)時期為了適應(yīng)戰(zhàn)時公文處理的需求,國民政府于1938年又頒發(fā)了《公文改良辦法》[25]的訓令,規(guī)定了戰(zhàn)時公文改良的具體方法。1945年國民政府發(fā)布了《中央黨政軍提高行政效能總檢討會議關(guān)于文書簡化辦法議決案》[26],自此簡化成為了公文改革的主流。除此之外,國民政府還舉辦文書工作競賽,以提高公文處理的效率,這在二史館和四川省檔案館的館藏中都有所體現(xiàn)。[27]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臺灣地區(qū)的“國史館”中,也藏有反映民國時期中央公文改革的檔案史料,比如行政院檔案中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公文程式》;司法行政部檔案中有關(guān)公文程式和格式的內(nèi)容等。
除了中央發(fā)布的一系列訓令、辦法,地方政府也有相應(yīng)的舉措。在四川省檔案館的四川省政府秘書處全宗中就藏有一系列合署辦公制度下有關(guān)文書處理和行政效率的檔案。這些檔案反映了民國時期地方與中央所頒布的訓令、辦法之間的差異,地方的規(guī)定要比中央的更為詳細,比如在《四川省政府合署辦公施行細則》中對一些特殊情況下文電的處理都有規(guī)定,其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本府總收發(fā)室收到文電如系緊急或機密者,應(yīng)先譯送主席閱后始得分送主管廳、處核辦” [28];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各廳、處所辦文件,如關(guān)聯(lián)兩廳、處以上者,應(yīng)會通副署”。[29]
(2)我國檔案館館藏近代檔案事業(yè)發(fā)展相關(guān)史料
我國檔案館館藏的反映近代檔案事業(yè)發(fā)展的檔案史檔案史料主要反映了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分別為:民國時期公文、文書處理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民國時期檔案管理的有關(guān)規(guī)定;民國時期全國性檔案事業(yè)的籌備;民國時期檔案損毀情況的記錄;民國時期的檔案教育。
①民國時期公文、文書處理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國各省市級(包括臺灣地區(qū))的檔案館中所藏的檔案史檔案史料除了各省秘書處的檔案,還包含企業(yè)、銀行中有關(guān)文書、檔案管理辦法的檔案。具體見表4。
②民國時期檔案管理的有關(guān)規(guī)定
對檔案管理的有關(guān)規(guī)定有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是對檔案保管年限的劃定;另一方面是對檔案整理、管理的原則和規(guī)則的制定。
第一,對檔案保管年限的劃定。在二史館的館藏中, 1929年12月4日國民政府發(fā)布的《國民政府關(guān)于會計文件保管期限的訓令》將會計檔案保存的年限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永久保存者,國庫金出納計算書表……;第二類,保存二十年者……;第三類,保存十年者……”[35]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件有關(guān)檔案保管年限的訓令。1933年1月10日,軍政部頒發(fā)了本機關(guān)檔案保存年限的訓令,在之后的許多檔案學理論著作與培訓中,都引用了這項訓令,這項訓令將檔案的保存年限劃分為四類:一年保存卷、三年保存卷、十年保存卷和永久保存卷。這些法令的制定本是為了控制檔案的數(shù)量,保存價值更高的檔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疏于監(jiān)督,許多檔案的保存和銷毀并未嚴格按照法令執(zhí)行。
第二,對檔案整理、管理原則和規(guī)則的制定。在二史館內(nèi)政部的檔案中有1964年4月3日修正的《福建省政府檔案管理規(guī)則》[36],在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檔案中還有《陜西省政府秘書處管理檔案辦法》[37]。在地方檔案館中也有檔案管理的有關(guān)規(guī)定。比如,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政府秘書處檔案全宗(全宗號:614)中藏有河北省政府秘書處的檔案管理辦法;[38]青海省檔案館國民黨青海省黨部全宗(全宗號:012)中藏有秘書工作和檔案管理的文件;[39]廣州市檔案館廣州市立銀行全宗(全宗號:歷字81)中藏有廣州市立銀行文書、檔案管理的文件。[40]
③民國時期檔案保存機構(gòu)
在北平檔案保管處成立之前,行政院的八個部均設(shè)立了北平檔案保管處。這些機構(gòu)的存在時間雖然較短,但是仍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在二史館的檔案中有《內(nèi)政部北平檔案保管處章程》[41]以及《農(nóng)礦部北平檔案保管處組織規(guī)則》[42]。1934年5月29日,行政院致函中央研究院申請組織國立檔案庫籌備處,另附了《國立檔案庫籌備處組織章程的草案》[43],同時擬定了檔案整理處的組織原則。1935年行政院準予設(shè)立北平檔案保管處。[44]
④民國時期檔案損毀情況的記錄
南京國民政府后期,由于連年戰(zhàn)亂、政局動蕩,檔案丟失損毀的情況非常嚴重。二史館的館藏中就記錄了1936-1937年財政部北平檔案保管處盜賣檔案的情況,還有安徽、河北、山東等省政府檔案因戰(zhàn)爭焚毀的情況。[45]
⑤民國時期的檔案教育
民國時期是近代檔案教育的開端,我國檔案館館藏的與檔案教育相關(guān)的檔案主要為武昌文華圖書??茖W校(下文簡稱“文華圖?!保?、私立崇實檔案函授學校的檔案以及開設(shè)檔案培訓班等檔案教育活動的檔案。中國近代檔案教育發(fā)端于文華圖專,其檔案在二史館、湖北省檔案館和武漢大學檔案館都有收藏,詳見表5。
除了文華圖專以外,1946年殷鐘麒等人在重慶創(chuàng)辦了私立崇實檔案函授學校。韓森在《舊中國的檔案教育》一文中提到崇實檔案學校與文華圖專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受圖書館學的影響,不用圖書館分類和編目的方法教授學生,而是總結(jié)文書檔案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教授學生?!盵61]二史館所藏的該校檔案包括招生簡章緣起、專業(yè)教師一覽、私立崇實檔案函授學校校董會名單、私立崇實檔案函授學校檔案科高級班講義。
2 中國檔案館館藏近代檔案史檔案史料編研出版
對檔案史料的編研出版,是對檔案史料整理公布的一個重要形式,同時也是利用檔案史料的重要方式。這些檔案史料的編研成果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則是文書檔案類的編研出版,它們直接反映了我國近代檔案工作的內(nèi)容;另一類則是綜合類的編研出版,這一類檔案史料的編研出版涵蓋的內(nèi)容豐富,包含部分反映我國近代檔案史的內(nèi)容。檔案史料編研出版的主體主要是一史館、二史館以及省市級綜合類檔案館。
2.1 重點專題性檔案史檔案史料編研出版
(1)《清代文書檔案圖鑒》
該書共分為八章,且分為正文和圖鑒兩個部分,正文部分主要介紹了清代的文書種類、制度以及檔案的典藏、利用和編研等情況。圖鑒部分收錄了各種文書檔案真跡圖片,并加以詳盡的說明。該書不僅是研究清代文書檔案的基本工具書,也是解讀清代封建國家統(tǒng)治機器運作方式、了解清代歷史和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資料。
(2)《民國時期文書工作和檔案工作資料選編》
該書選收了1912-1949年民國的機關(guān)文書處理和檔案管理的各項制度和辦法241件。其中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時期的內(nèi)容較少,國民黨政府時期的內(nèi)容較多,涉及文書和檔案工作的法令、制度,檔案保管機構(gòu),檔案損毀情況、檔案教育等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對如今的文書處理和檔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3)《民國時期北京文書檔案工作史料選編》
該書收錄了檔案館館藏有關(guān)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的文書檔案工作的規(guī)章制度和當時檔案工作情況等檔案及資料近400件,反映了民國時期文書檔案工作的特點及其發(fā)展變革情況,對于我國文書學和檔案學的研究及教學具有較好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4)《中共文書檔案工作文件選編》(1923-1949)
全書分正文和附錄兩部分,正文匯總了111份檔案文獻,附錄部分收集了31分有關(guān)文書處理和檔案工作的文獻。陸寶根曾說:“這本書反映了我黨早期、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貫重視建立檔案工作制度,在極其困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管理和維護檔案安全的史實?!?[62]該書是對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文書檔案工作進行研究的重要資料。
2.2 部分綜合性檔案史料編研出版簡介
《清代檔案史料叢編》是一部大型的綜合性檔案史料叢編,其中的檔案史料的時間跨度大,內(nèi)容涵蓋廣,包含道光二十年至宣統(tǒng)年間內(nèi)務(wù)府、軍機處等全宗的檔案,對晚清時期檔案史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肚宕姍C處電報檔案匯編》精選了一史館所藏的晚清時期的電報檔案,也是研究晚清檔案史的重要檔案史料匯編。
二史館針對民國時期的綜合性檔案史料編研出版成果十分豐富,其中有三部是檔案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分別為《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中華民國史專題檔案資料叢刊》以及《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書》。這三部編研出版的側(cè)重點各有不同,《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是一套綜合性資料匯編,匯集了民國各個時期的重要檔案;《中華民國史專題檔案資料叢刊》則是按照歷史事件、問題等分專題編輯成的專題檔案史料;而《中華民國檔案資料叢書》則是對日記、史稿等檔案資料的編研成果,比如《馮玉祥日記》《吳佩孚檔案資料選編》等,它們雖然體例不同,但內(nèi)容互補,是研究民國檔案史的第一手資料。
*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檔案史史料學”(項目編號:19BTQ095)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與參考文獻
[1]為大清國派使臣前往美利堅合眾國事國書:光緒三十四年[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軍機處全宗,檔號:03-0207-4427-051).
[2]為恭賀俄中簽訂邊界條約及轉(zhuǎn)遞致駐京達喇嘛公文事咨文:咸豐八年[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軍機處全宗,檔號:03-0207-4433-044).
[3]為妥酌清理財政章程折奉旨事致宗人府:光緒三十四年[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宗人府全宗,檔號:06-01-000711-0161).
[4]由于篇幅有限,筆者僅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檔案列表說明。
[5]奏為循例將光緒十二年正二兩月電旨電奏匯繕清單呈總理衙門查核事:光緒十二年四月十六日[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軍機處全宗,檔號:03-5688-016).
[6]奏為循例將光緒十二年六七兩月電旨電奏匯繕清單呈總理衙門查核事[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軍機處全宗,檔號:03-5690-010).
[7]《中國近代兵器工業(yè)檔案史料》編委會.中國近代兵器工業(yè)檔案史料第1卷[M].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1993:3-16.
[8]湖北留學日本高等警察??飘厴I(yè)生陳靖華照片:光緒三十三年九月[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民政部全宗,檔號:21-1042-0024).
[9]直隸望都縣直隸法政學堂畢業(yè)生李文祥胡家桂照片:宣統(tǒng)三年五月[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京師高等審判廳-檢查廳全宗,檔號:41-0024-0032).
[10]為知照內(nèi)務(wù)府正黃旗幼丁良熙充補神機營稿案處書手致內(nèi)務(wù)府:光緒三年二月初一日[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nèi)務(wù)府全宗,檔號:05-13-002-000842-0045).
[11]為報明都事司漢文科書手李文橘病故現(xiàn)派李文華充補并將年貌籍貫一并開送事致收發(fā)所:宣統(tǒng)元年[B].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刑部-法部全宗,檔號:16-02-012-000003-0048).
[12] 自光緒三十三年四月至宣統(tǒng)朝,在一史館可公開檢索的題錄中,有收發(fā)所第一號至第七號的收發(fā)文件號簿,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僅選取了收發(fā)所第一號收發(fā)文件號簿。
[13-17]《明清檔案通覽》編委會.明清檔案通覽[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0:652,76,83,89,104.
[18-26][35-37][41-4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民國時期文書工作和檔案工作資料選編[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2,4,7-8,129-133,262,283,303,308,369,458,583-587,587-590,591-592,590-591,593,597,644-654.
[27]分別為:工作競賽推行委員會頒發(fā)的《檔案管理工作競賽實施辦法綱要》(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財政部檔案。另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民國時期文書工作和檔案工作資料選編[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473-475.)以及四川省政府文書處理競賽實施辦法[B].四川省檔案館(全宗號:民41,案卷號7399).四川省政府合署辦公施行細則(1935年3月四川省政府)[B].四川省檔案館(全宗號:民41,案卷號6808).轉(zhuǎn)引自:文建輝.四川省政府的合署辦公制度研究(1935-1949)[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06:71.
[28][29]四川省政府合署辦公施行細則(1935年3月四川省政府)[B].四川省檔案館(檔案全宗號:民41,案卷號6808).
[30][31][38]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檔案館指南[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8:27,41,27.
[32]陸大鉞.重慶市檔案館簡明指南[M].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89:91.
[33][34][39]《全國民國檔案通覽》編委會.全國民國檔案通覽 10[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451,463,405-406.
[40]廣州市檔案館.廣州市檔案館指南[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7:53.
[46]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茖W校開辦檔案教育:1940年[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6039).
[47]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茖W校1941年度校務(wù)行政計劃與工作進度:1941年[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5615).
[48]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1942年春季招生簡章:1942年[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6039).
[49]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圖書館學科、檔案行政科必修及選修科目表(三十二年度):1943年[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5753).
[50]教育部指辦檔案管理短期職業(yè)訓練班第八期招生簡章(三十四年秋季):1945年[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6039).
[51]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茖W校為招收檔案管處??萍皺n案短期訓練班給各機關(guān)函:1943年7月[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10310).
[52]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研究生班招生簡章(三十四年秋季):1945年[B].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教育部全宗,檔號:五/6039).
[53-56]王郭舜.湖北省檔案館館藏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史料選輯[J].檔案記憶,2020(1):24-37.
[57]檔一級學生畢業(yè)及成績[B].武漢大學檔案館(檔號:1942-2).轉(zhuǎn)引自:肖秋會,李珍.1934—1953年文華圖專檔案課程的設(shè)置、發(fā)展及演變[J].圖書情報知識,2019(6):19-26.
[58]本校增設(shè)檔案管理科[B].武漢大學檔案館(檔號:1940-2).轉(zhuǎn)引自:肖秋會,李珍.1934—1953年文華圖專檔案課程的設(shè)置、發(fā)展及演變[J].圖書情報知識,2019(6):19-26.
[59]檔二級學生畢業(yè)及成績[B].武漢大學檔案館(檔號:1942-4).轉(zhuǎn)引自:肖秋會,李珍.1934—1953年文華圖專檔案課程的設(shè)置、發(fā)展及演變[J].圖書情報知識,2019(6):19-26.
[60]本校歷年招生(二六——三七)[B].武漢大學檔案館檔號:1937-2(12).轉(zhuǎn)引自:肖秋會,李珍.1934—1953年文華圖專檔案課程的設(shè)置、發(fā)展及演變[J].圖書情報知識,2019(06):19-26.
[61]韓森.舊中國的檔案教育[J].中國檔案,1986(5):42.
[62]陸保根.《中共文書檔案工作文件選編》(1923-1949)出版[J].檔案學研究,199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