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斌,劉升明,秦緒霞,徐立軍
(1.撫松縣林業(yè)局紅松母樹林林場,吉林撫松 134500;2.撫松縣林業(yè)局興隆林場,吉林撫松 134500;3.撫松縣國有林總場,吉林撫松 134500;4.撫松縣林業(yè)局,吉林撫松 134500)
細辛又細參,因根細、味辛,而得名。細辛藥用價值高,具祛風散濕,溫肺化痰,行水止痛,鎮(zhèn)靜開竅之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鼻塞頭痛,肺寒咳喘,風濕性關節(jié)痛、牙痛等癥。此外,還具有驅(qū)蟲作用。
理想栽種地,宜選肥沃、疏松、含有機質(zhì)、排灌方便的沙壤地或黑土地。其中,林下地、老參地、農(nóng)田地,都為不錯的選栽良田。但是,板結(jié)、低洼、潮濕、過酸、堿性的農(nóng)田不適栽。條件允許的,建議用稀疏的半人工栽培林地。林地數(shù)種,以樺樹、柞樹、椴樹等闊葉林為首選,次之用針闊葉林。選栽坡度東坡、北坡首選,最好不用南坡。坡度10°~15°之間,坡度大易造成水土流失,不便于造林地管理[1]。
選在林地種植,為確保林間透光度,前期建議及時疏過密樹枝。清理林下灌木、雜草,搞好林地衛(wèi)生,控制林間透光度在50%~60%之間。而后,深翻深耕,耕翻20~30 cm,清理土中雜草根,優(yōu)化土壤環(huán)境。之后,耙細,作畦。依林間墑情,或作平畦或作高畦。長度視地形而定,一般10~20 m最佳,寬度1~1.2 m之間。中間預留50 cm的作業(yè)道。早期耕翻,視情況可淺耕。但是耙地必須細致。
選在農(nóng)田種植,整地同時施入基肥。為滿足出苗需肥要求,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用1 000 kg/667m2最佳?;蛘咦髌柰瑫r施入。一般用過磷酸鈣或豬圈糞,用量1 kg/667m2,豬圈糞100 kg/667m2[2]。
進6月中下旬,采集成熟的種子,將其果肉搓去即可播種?;蛘哂蒙巢氐姆N子,播種宜選7月末~8月初,最晚不能超過8月上旬。否則,低溫會影響胚根,導致次年出苗不齊。播種方式的選擇上,可用:
1)穴播。作畦,畦面按行間距10 cm,株間距5~10 cm的規(guī)格開穴。一般情況下,每穴需播種5~6粒,之后覆土。用種量控制,用在4 kg/667m2左右為適宜。
2)條播。農(nóng)田地塊多用此法。作畦,畦面按行距10 cm寬,開溝溝深3 cm,溝寬4 cm。撒播,每行用140粒的量添加,之后覆土厚2 cm,撒種應均勻。一般情況,此法用種量控在5 kg/667m2左右最佳。
3)撒播。林下栽種宜用此法。林下土質(zhì)疏松,土壤肥沃,撒播成活率要高些。作畦,畦中央向兩側(cè)摟土,會形成深約3 cm的畦槽。選好種子,于7倍左右的比例混拌細沙,分2~3次均勻播撒畦面,之后覆土地1~2 cm。用種量,用6~7 kg/667m2為適宜[3]。
營養(yǎng)繁殖的方法,有分株、分根之分。分株繁殖,適用于生長旺季,尤其枝葉茂盛、墩大的細辛,較適用于分株繁殖。進入6月下旬,細辛果實成熟,將根系挖出按根莖分開。根莖預留3~4 cm長,每株保留2~3片葉。根系過密的,適當疏一下。根系過長的,適當剪短,預留6~10 cm。之后,按20~30 cm的規(guī)格栽植,一般每行控在8~10株,覆5 cm細土。該繁殖方法,要確保:隨起隨分、隨分隨栽。移栽后,及時澆水。此外,剪下來的根系,可作為入藥成分。
分根繁殖,用于休眠期移栽。早春或晚秋季節(jié),挖出處于休眠期的根系,將其按每3 cm的規(guī)格截段,保證每截段都有3~4個更新芽。截段后,按15 cm×15 cm的株行距,移栽。為確保成活率,每穴放2段,覆土5 cm。移栽時,芽苗向上。栽后,澆水,保證土地濕潤。
上述為多用繁殖方法,根據(jù)往年經(jīng)驗,其成活率高度與根莖分段長短、預留芽苗大小、栽培時機選擇等等有關。一般情況下,選用根莖上端、芽胞較大、根莖段長的,移栽后成活率要高。
育苗移栽,適用2—3年生幼苗。此期,幼苗小、根系小、適栽性強,栽后成活率高。苗齡再大些,將直接影響成活率。移栽季節(jié)性要求不高,刨除寒冬酷暑都可進行。春季移栽,宜選在4月中上旬,此期土壤解凍,芽胞尚未萌動,適栽后成活率高。秋季移栽,宜選在9月下旬,此時正值休眠期,此期移栽,成活率高,而且省時省力。春秋移栽比較,普遍選在秋季移栽,效果更好些。
移栽流程:先疏剪枝苗,剪除多余根系,預留6~10 cm即可。之后用10%多菌靈,每次500 g;50%代森銨,每次125 g,混水,每次100 kg,攪拌均勻后,浸苗2~4 h,用于消毒殺菌、促生長??尚性曰蜓ㄔ?。
行栽,作畦。畦面按20 cm行距起溝,每溝內(nèi)移栽20~30株。穴栽,作畦,畦面按25 cm行距、15 cm株距,開穴穴深10 cm。移栽時枝苗舒張,呈扇狀開展。每穴放苗2~3株,覆土一半后,提苗再拍實,再覆土,澆水封穴。育苗移栽,用苗控在4 000株/667m2左右。移栽后,用稻草覆蓋保濕,防雨水沖刷、防土壤板結(jié)。
進入3月下旬,芽胞開始萌動。此時,應及時拆除防寒物,提高田間溫度,降低凍害影響,促進芽苗生長。
半人工栽培的細辛,一般每間隔2~3年,都要清林1次,砍去多余的枝條,確保林間透光度50%左右,以促細辛生長。
除草松土,以控草害,保住田間養(yǎng)分。通常情況下,每年需除草松土2~4次。第一次除草松土,在土壤化凍、拆除防寒物時。第二次除草松土,要在苗齊后。之后,最好每間隔3~4周,除草松土1次。除草要細,不要傷根。期間,如不為留種,建議除草時除花蕾,以減少養(yǎng)分流失。
出齊苗后,可用樹葉、秸稈等覆蓋床面。這樣做的好處是保持床面濕潤,避免旱田。同時,還能抑制雜草,控制草害,減少除草次數(shù)。還能保持水土,避免芽胞外露,減少病蟲害影響。
細辛喜肥,生長周期長。早期作畦,用足基肥時,后期應適期追肥,應促生長。追肥多用豬糞、雞糞、羊糞等,配施磷肥、鉀肥等,增肥效果突出。追肥的時機、用量,參照如下:出苗后,果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之間,用硫銨、過磷酸鈣,用5~10 kg/667m2,促種子成熟。進入7月下旬~8月上旬間,施肥同上,以促果實成熟。果實成熟后,為根系形成期。之后用肥,重在促進根系、提產(chǎn)量。生長期,可葉面噴施增肥。待葉片平展后,分別于開花期、果期,用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分別噴施1次。噴肥時,注意充分稀釋,最好能過濾后施用。此外,細辛為淺根植物,最怕干旱。由此,遇到干旱,應及時澆水。條件允許的,每次追肥后,都要澆水,以促養(yǎng)分吸收。而遇到雨季,則要做好排澇,以防田間積水。
進入6月中下旬,果實呈粉白色,手捏較軟,撥開果皮呈褐色,內(nèi)無漿液時,即可采收??紤]到果實成熟期不一,由此建議分批采摘。一般情況下,間隔1~2天,采摘1次。采摘要適時,不宜早,以免影響發(fā)芽率。不宜晚,以免受螞蟻危害。采摘后,屋內(nèi)堆放2~3天,果皮變軟搓去,用水沖洗種子撈出晾干,要趁著新鮮播種。或者,將其與5~10倍細沙混勻,于房前屋后或林下背陰處積層存放。
流行情況,致病菌為子囊菌。發(fā)病初期,植株泛黃,葉柄呈褐色。后期,逐漸萎焉,倒伏,枯死。檢查根系,內(nèi)組織腐爛,僅剩空皮,表皮有黑色菌核。此病低溫多發(fā),隨溫度升高,發(fā)病率降低,15℃以上停止發(fā)病。流行季節(jié)來看,集中在春季,6月中下旬停止。防治措施:拔除病體,遠離農(nóng)田,集中燒毀或深埋。同時,做好松土通氣工作。合理藥防,用多菌靈經(jīng)稀釋后灌根?;蛘撸么@、速克靈等等,按用藥標準稀釋,澆灌,10天用1次,持續(xù)用3~4次,防治效果顯著。
流行情況:致病菌侵入幼莖,先導致莖部黃褐色,后期暗褐色,逐漸腐爛而導致整株枯萎。防治措施,秋季深翻土,與禾本科作物,合理輪作。控制田間濕度,雨季及時排灌。加蓋遮蔭網(wǎng),防光照灼傷。合理藥防,早期移栽前,用木霉制劑,每次用1~15 g/667m2,處理土壤?;蛘哂脻舛?0%多菌靈拌種,以消毒殺菌種質(zhì)。出苗后用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交替噴施,1~2次。或者發(fā)病初期,用15%立枯靈乳劑每次1 000倍液噴施,防治效果不錯。
流行情況:為細辛專食蟲害,危害葉片、芽苞嚴重,可直接咬斷根莖,影響細辛產(chǎn)量。防治措施:及時組織藥防,晶體敵百蟲用1 000倍液,噴施毒殺效果顯著。
流行情況:危害細辛嚴重,幼蟲1~2歲齡,啃食葉肉。危害特點來看,白天潛伏,夜間危害根莖,嚴重影響作物產(chǎn)量。防治措施:增施腐熟有機肥,以增強植株抗病體質(zhì)。物理防治,以懸掛黑光燈或馬燈,誘殺成蛾控制蟲害?;瘜W防治,取豆餅,每次5 kg。炒熟后,加水,每次5 kg;加90%敵百蟲,每次0.5 kg,混制毒餌2 kg/667m2,誘殺?;蛘咻啌Q用90%敵百蟲,每次9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每次800倍液,澆灌或直接灌根,以起到控病害的目的。
野生采收期在5~6月份,處于保護野生資源考慮,建議待果實成熟后采收,當前以7~8月份最好。
采收后,抖凈泥土,置通風處陰干,全干后可入藥。采集量大的話,可于烘干室烘干,注意防潮,避免霉爛。一般情況下,采收的細辛,每4~5 kg可出干品1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