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偉,呂慎寶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山東 臨沂 276300)
山東沂南位于魯中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溫度在1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00 mm 左右,土壤以棕壤為主,生產(chǎn)的黃瓜具有色亮、口感甜脆以及富含微量元素等明顯優(yōu)勢。結合山東沂南的環(huán)境,研究優(yōu)質黃瓜豐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分析,對有效提高山東沂南黃瓜的栽培水平有現(xiàn)實意義[1]。
沂南冬春季溫室大棚類型較多,考慮到黃瓜的市場價格以及種植效益,一般應用厚土墻型溫室大棚。其造價成本較低,保溫效果明顯。大棚骨架以全鋼架結構為主,具有不易坍塌、耐雪壓等優(yōu)點。大棚薄膜一般選用聚氯乙烯無滴防老化膜,同時利用防雨型保溫被,基本可滿足黃瓜種植需求。大棚安裝卷簾機,揭1次棚大約耗時20 min,省時省力[2]。
在選擇黃瓜品種時,需綜合考慮土壤肥力、年平均度、光照時間、設施以及病蟲害等因素對黃瓜生長的影響。盡量選擇抗性較強的高產(chǎn)黃瓜品種,如德瑞特7 號、德瑞特368 等。
沂南黃瓜栽培中以嫁接苗為主,種植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可有效降低靶斑病、炭疽病以及霜霉病等病害的發(fā)病率。將種子放在55℃熱水中不斷攪拌,下降到35℃后保持4 h,然后放入50%多菌靈500 倍液中浸泡0.5 h,清水沖洗晾干后催芽。催芽時需在溫室大棚中設置小拱棚,進行基質育苗。育苗階段,白天溫度需保持在30℃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9℃左右。
黃瓜苗長至12 cm、2 片子葉展平時進行嫁接。在嫁接中一般使用靠接法,砧木為南瓜苗。嫁接時在南瓜子葉以下2 cm 位置,斜向下30°切1 cm,在黃瓜子葉下1 cm 位置斜向上30°切1 cm,將黃瓜與南瓜切口靠在一起,并用夾子固定,保持兩者根部保持在同一水平。嫁接后則保溫、保濕,促進嫁接部位愈合生長[3]。嫁接7 天后,黃瓜根在距離地面1~2 cm 處割斷,殘株及時清理,避免病蟲害發(fā)生。
7~9 月進行土壤深翻,通過悶棚或者煙熏進行殺蟲處理。事先將雞糞、豬糞等農(nóng)家有機肥發(fā)酵殺菌腐熟。定植前15 天施入基肥,每畝需施用有機肥8000 kg,配施適量化肥。旋耕后做畦,畦的寬度為60 cm,并調整滴灌位置,鋪設黑色地膜。每畦種植2 行,株距控制在25 cm 左右,定植數(shù)量為4000 株/畝。
定植后需在晴天澆足定植水,并根據(jù)土壤含水率澆灌適量緩苗水,確保表層土不會泛白。在澆緩苗水的基礎上,追施生根液體肥,促進黃瓜根系發(fā)育。黃瓜長至10 cm 后澆大水,隨水沖施平衡性水溶肥5 kg/畝,促進植株生長。盛瓜期結合瓜秧生長狀況澆水,一般7~10 天澆水1 次,結完1 茬瓜后,隨水沖施高鉀水溶肥10 kg/畝。
黃瓜生育期白天溫度控制在30℃,濕度在60%;夜間溫度控制在15℃,濕度在90%。緩苗期與結瓜期之間,白天需注意通風,降低棚內濕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8℃,夜間溫度控制在15℃,促進黃瓜幼苗根系生長。結瓜盛期,需在早晨敞篷通風,排出棚內濕氣,溫度超過30℃需加大通風,保證內部溫度在35℃以下。棚內最低氣溫達到15℃時可以不蓋棚,夜間階段風口留20 cm左右,達到晝夜通風的目的。
黃瓜主要病害為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小黃點、蔓枯病以及根腐病等。防治時可使用75%百菌清溶液進行預防處理,每隔7 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3 次。霜霉病、灰霉病等可使用75%百菌清進行防治;炭疽病可以使用70%代森錳鋅溶液進行防治;靶斑病可使用25%嘧菌酯懸浮液進行防治;根腐病使用50%甲基硫菌靈溶液防治;蔓枯病使用30%甲霜惡霉靈溶液等同類型噴霧進行防治處理。
黃瓜主要蟲害有根結線蟲、白粉虱、瓜蚜等。在施用底肥時添加1%阿維菌素顆?;蛘呤┤?.5%噻唑膦2 kg 進行線蟲防治。物理防治方法以使用黃藍粘蟲板為主,每畝需20 塊,對控制害蟲傳播有積極作用。達到防治標準后,可使用20%吡蟲啉乳油1500 倍液、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溶劑、2.5%溴氰菊酯乳油溶液進行防治與處理,每隔7 天噴施1 次,持續(xù)噴施3 次。
(1)結果管理
一般采取卷須摘除、授粉、瓜秧落蔓等措施。瓜秧達到2.0 m時落蔓,落蔓達到1.5 m高度最佳。及時打掉卷須,促進黃瓜生長?;ㄆ诶?.1%氯吡苯脲100 倍液,在1~2 s 內進行授粉處理。
(2)黃瓜采收
黃瓜結瓜階段需及時去除卷須、多余雄花,避免浪費營養(yǎng),達到改善黃瓜品質、增加黃瓜產(chǎn)量的目的。黃瓜長至35~40 cm時采收,摘瓜時一般在上午10 時左右,避免影響瓜蔓長勢。
山東沂南黃瓜栽培中,需從配套設施、土壤整理、品種選擇、溫濕度調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角度進行優(yōu)化,對提升黃瓜栽培水平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