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秀霞
普羅旺斯,當我看到這個詞,腦海里就自動浮現(xiàn)出漫山遍野的紫色薰衣草花田和點綴其間的紅屋瓦農舍。普羅旺斯盛名遠播,我與許多人一樣,對那片土地充滿向往。然而對于它,除了眾人皆知的認識之外,我的大腦里似乎也再沒有更多可深挖的印象了。我讀《普羅旺斯的一年》,本意是更多地了解普羅旺斯的風土人情,為我的憧憬增添些許具象的事物,然而閱畢卻額外獲得了一些對人生的思考。
本書的作者彼得·梅爾曾是一名供職于麥迪遜大街的資深廣告人,后來與妻子定居于法國普羅旺斯,寫下了包括本書在內的一系列有關普羅旺斯的書籍。
彼得·梅爾筆下的人與物,讀來好像全都在眼前,明亮鮮活。淳樸溫和的鄰居福斯坦,狂野古怪獨居山林中的馬索,散漫隨性的水管工曼尼古希,所有人的形象描繪都十分精準細膩,把每個人獨有的特征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對草木風物的描寫,仿佛可以看到普羅旺斯的風景躍然紙上,比全息投影還要清晰立體。我認為他的文筆之所以如此行云流水令人為之觸動,不僅是因為他的老本行就與文字有關,更多是因為他對普羅旺斯那份深沉濃厚的熱愛。
彼得在繁華都市里有著體面穩(wěn)定的生活,但為了普羅旺斯,他放下了聲名厚祿,返璞歸真遠離喧囂。那是多么美好的歲月??!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淡雅寧靜,已足夠治愈一顆焦躁不安的心。我敢說無人不艷羨,但人生總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若回歸自然,就要把很多已經習慣的現(xiàn)代化便利拋下。光是他的決心,已令我敬佩。
在山居歲月中,他與鄰里農人、與餐館廚師、與各色各樣的人交朋友。他如魚得水地融入到異鄉(xiāng)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溫潤的本性。他懂得對別人的秉性作風不予置評,入鄉(xiāng)隨俗保持開闊的胸襟,只消管好自己。
與世界上許多地方提倡的時間觀念不同,在普羅旺斯,時間就是用來花的,優(yōu)哉游哉享受一頓兩個半小時的午餐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在其他地方這卻是奢望。彼得家請的工匠拖延工期,為的竟是去滑雪。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建立在享受生活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味追求銀行卡里的那一串數(shù)字快快增長。
我如饑似渴地找來他的其他著作拜讀,文風一如既往的輕松治愈中又發(fā)人深省。等我把能搜羅到的都讀完后,我開始貪婪地期盼著他趕快再寫點兒什么出來。然而有一個夜晚,我偶然在網上看到他已于2018年辭世的消息。那一瞬間,我悵然無比,好像失去了一個推心置腹的老友。世間再無出自他手的新作了,何等憾事!而后我想起他在書里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下定決心永遠不再喝一口廉價的香檳,人生苦短?!?/p>
是啊,生命的瞬息萬變無人能駕馭,把握住當下的每時每刻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諦。虛懷若谷,怡悅安然;及時行樂,不留遺憾。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