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軒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碧K軾在這句話中借蜉蝣抒發(fā)自己對生命虛無、人生苦短的無限感慨??梢姡蒡鏊坪跻殉蔀椤俺核馈钡南笳?。
池邊的小葦稈上,我找到一只正在歇息的小蜉蝣,兩個指甲蓋那么大,身體呈淡淡的白色。仔細一看,它身材嬌小,卻十分精致。它的身形細長柔軟,雙翅向后伸展,腹部長長的,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讓人聯(lián)想到它飄舞的姿態(tài)何等纖巧動人。它大大的復(fù)眼上方還有一對短短的觸角。
可這個嬌小生命將很快消逝,如曇花一現(xiàn)。它給世間留下了什么呢?
你可曾在日落時分于一座寂靜的石橋下巧遇那好似雪花紛飛的蜉蝣“婚飛”?只見數(shù)千只蜉蝣,在橋下的河面上盡情綻放著生命的光彩。遠遠望去,如鏡的水面上仿佛飄起鵝毛大雪。見此情景,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是它們生前最后一次展翅飛翔。在這場令人眼花繚亂的盛會中,蜉蝣們與各自的舞伴燃盡最后一點生命之火,完成了一曲偉大的生命之歌———繁衍,然后悄然墜落,在水面只泛起一層微小的漣漪。墜落的蜉蝣越來越多,在水面上積起厚厚的一層,靜靜地等待流水將它們送往遙遠的世界。
那生命之歌孕育的稚蟲,在水下靜靜生活一年之久,經(jīng)歷二十多次蛻變。在未來的某一刻,它們將和曾經(jīng)的父母一樣浮出水面,伸展初雪般潔白柔嫩的雙翅,在屬于自己的盛會中盡情飛舞,繼續(xù)舞動一曲屬于它們自己的生命之歌……
相比這些小小的生命,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停留的時間是不是更長一些呢?我們是不是應(yīng)更加珍惜時間去實現(xiàn)自我價值呢?像它們一樣活出燦爛的一生呢?
我們擁有無數(shù)個“今天”,并期待下一個美好的“明天”,對于已逝去的“昨天”,每一天都是一個精彩的音符,我們應(yīng)為此慶幸。其實,在浩瀚的宇宙和時間長河中,1年、1天、1小時又有多大區(qū)別呢?在歷史長河里,我們也好比蜉蝣般朝生暮死。但,那又如何?我們依然能在人生旅途中一步步實現(xiàn)自我價值。因為,每種生命都有迸發(fā)燦爛光彩的時候。
“它的恩賜只有一天,悲傷的一天,喜悅的一天。啊,讓它生,讓它舞,直到敲響暮鼓。一天的光陰,那是它的宿命,黃昏的飛翔,才是它的天堂?!边@是電影《愛在櫻花盛開時》里的女主角經(jīng)常讀的一首詩。有些凄涼,卻又很美,正如我們悄然而逝又精彩紛呈的人生。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以蜉蝣為線索的“雜感”。小作者的思緒隨著朝生暮死的蜉蝣而涌動:以蜉蝣為參照,人的生命是漫長的;以宇宙為參照,人的生命又像蜉蝣一樣轉(zhuǎn)瞬即逝。小作者在瞬間與永恒中悟出了生命的價值。
(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