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浦(湖北)
奉橘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王羲之
當煙嵐散盡,草露抖落之時,斑鳩的啼聲夾雜著溪澗清冽的節(jié)奏,喚醒苔衣。那蠕動的綠色,爬進柴扉,欲上我的衣襟,提醒我仰望山頭的橘樹。
眼前的蘆荻輕輕,輕得像備忘錄里的一行文字。那么我也毫無顧忌地摘下橘燈,拿手絹擦拭殘露,奉橘三百枚。
舉手之間,可摘流云。
低頭之隙,可觀草木。
霜未降,于是我和暢地寫出未可多得四個字。顫動的心,在霜降之后,附上糖分時,我會靜候一疊你書寫的信札。
我先在門前,給你寄一箱濃重的秋意,清澈的感覺如昨日在溪畔,我特意為你掬上清涼的溪水。
苦筍帖
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懷素上。
——懷 素
起風了。
芭蕉葉,輕快地在窗前抬頭和點頭,指使燭影在紙上晃動,如一根震顫的手指,從上至下,檢點信件的內(nèi)容,屬于聚會訊息。
多么簡潔的寫信者,我們無從得知聚會時間和你心目中的好友清單。
你的言語從不鋪墊,看到行云般的墨跡和署名,默契會來敲門。
去哪?當然是芭蕉環(huán)繞,青樹披拂的綠天庵。
山風驟至,如你所愿。我們昂首,直接來了。
我想象過聚會的場景:松風陣陣,臨泉圍坐,山澗飛瀉,烹茶舞劍,濯洗苦筍。倏忽之間,有茶煙幾縷,筍香盈亭,亦有樵夫負柴在肩,討茶解渴。老嫗,老叟大驚觀望,席地而坐。
草木,蟲豸,山禽,成了觀眾??次覀儞]毫,吃茶,對弈,暢談,互歌,萬物一片圓融。懷素呀,如果你的筆冢尚有空間,給我留下一支筆的空隙,寫完詩后,置放冢中。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我們努力打量著周遭,努力舉辦一場富有古意的聚會,努力渴求著:
喝一口沒有目的的清澈茶湯。
吃一根苦中帶甜的山野竹筍。
韭花帖
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謂珍羞。
——楊凝式
萬物顫動,來源于一種外力。
譬如秋水推動舟楫,剪開水浪,涌向河畔的蒲葦叢,驚起了一灘白鳥,像飄忽不定的宣紙碎屑,墜落在河灘,發(fā)出一陣啁啾之音,促使我萌發(fā)了開窗的念頭。
目之所及之處,是一望無際的白,是溢出的慌張。
我必須下樓,穿過幽暗的巷道,直抵曠寂的水泊,又一次從黑走向白,又一次心無旁騖地出發(fā)。
直至遇見河灘邊的白鳥,撥動著雪白的花簇。
哦,原來是韭菜開花了。這動態(tài)的白,讓我心甘情愿地成為一個送韭花的人,湮沒在歷史中,可以無名,可以無利。
我把書信放在裝滿韭花的竹籃里,直奔你的住處,也無意驚擾你的睡意。想必待你蘇醒之后,你能烹飪竹籃里的情誼。后來,你把肥嫩的羊羔,佐以韭花烹飪,美味至極。
當我拆開回信時,字字氤氳著秋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