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英(浙江)
去河姆渡——
樹上的月亮慢慢走下來。
祖先在篝火里取出溫暖,來安慰后世的靈魂。
考古發(fā)掘,多維度創(chuàng)建干欄式建筑。是啊,祖先在七千年前就學習斫木蓋房。田里的鳥和水中的魚,自由歡快,夾雜著野趣。
捕獵的消息源自遺址,用篝火釀了一夜酒。我不是一個善飲者,陪著滿天的星星說話。
月亮就在我身邊,渡口的流水在我身邊,“雙鳥朝陽”。河姆渡記載著人類的起源與發(fā)展。
河姆渡啊,我漫步水邊,風吹荷香,或者種一些蔬菜瓜果,就此生成煙火。不僅僅是草木進化,時間的寬度和河水的深度,搭建起我內(nèi)心的未來。沉淀,創(chuàng)造,再生。
更有井頭山與河姆渡毗鄰,燈籠高懸,一道歷史的拱門,聽從內(nèi)心召喚。
草木和江水不斷繁衍。
因弄多而得名。
蛙聲,跳躍著紅肚兜,和黑色的小辮。每一條弄都進入到我的血脈。
路過教堂,蹲在小河邊洗滌晨光。每一寸都有我的笑聲。五彩的夜晚與梁弄大糕,沿著古老泛起新意。純手工的溫度,與糯米的柔和,在胃里儲藏了懷想。
不僅僅食物,還有光合作用下的流水和土壤。
陽臺上的植物和花朵陪著我練字,中年的筆鋒,潑灑墨跡。我一筆一畫寫下故鄉(xiāng)。或許我并不應(yīng)該稱之為故鄉(xiāng),因為我就沒離開過梁弄。
從小鎮(zhèn)到小城,也不過一腳油的距離。但我用足了青春的驕傲。在余姚的內(nèi)涵和外延之間,引經(jīng)據(jù)典,便是梁弄之弄。不管是哪一條弄,我都能辨析出它的前世今生。
巷弄婉轉(zhuǎn),鑲嵌在時間里。我轉(zhuǎn)悠了一年又一年,也不愿走出流水的指引。
在生命里安營扎寨。
姚江抱緊每一個晨夕,絕不退縮。
江有江的氣質(zhì),姚江非蘭江。質(zhì)感的描述大同小異。
在余姚,以敘事的姿態(tài),從遠古奔涌而來。
鹽質(zhì)的江水,在身體里奔涌,有堅固的岸。岸上的親人,生活富足。我時常從舜江樓上凝望,江水所秉持的學識有絕對優(yōu)良的品質(zhì)。
姚江,養(yǎng)育我的身體和意志。漫步江邊,聽江水,那些柔軟似乎變得堅固,浸染著我的靈魂。
一滴滴江水描繪澎湃,更是不知疲憊地一直向前。很多時候,我都不能和江水相提并論。思想里的怯弱,也許更像小溪。
渡口羅列,從姚江里提水,澆灌植株。月季,杜鵑和桂花,接受文化遺風的浸潤。之后,吐出芬芳。
從芬芳里提取到清澈。我的生活,日復(fù)一日。
我一次次向姚江,表達感恩。
經(jīng)卷和古意,都裹在江水里。
余姚只許取一朵祥云,便可指點我生活的迷津。
博古喻今,一樹梅花,也非一樹梅花。
含苞欲綻,便是江南十里煙波。博爾赫斯的雨啊,下著,沿石階而上,有女子翩然如詩。十五岙外是梅花,十五岙內(nèi)是梅花。
一枚畫外音雕刻江水,用高速的奔跑來換取時光。倒影里,翻轉(zhuǎn)的漢字臨摹晨光暮鼓。尋路而來,龍虎草堂奧義無窮,一群白鷺沿山飛。
繁華和富庶是山里的兩朵期望。一脈細水長流,一脈靜水深流。風吹過梅林的歡叫,是一曲幽涼。黃梨洲先生的墳冢如同另一座殿堂,孤獨和悲傷松開時間的齒輪。
只見一朵朵梅花吐出芬芳。那便是余姚一處閑怡。
是長虹臨空,跨越現(xiàn)實。一座橋就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我在橋上,或者橋下,都是我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
古老的石拱橋,不是石頭的古老,不是江水的古老,更不是人的古老。而是這種連接兩岸的思維和想法,在表達古老:“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p>
是信念的古老。
兩岸的燈火,在絲質(zhì)的氛圍中,質(zhì)感古老。
倒映在江水里,發(fā)芽的消息泛起漣漪。
我期待,從橋上走來的人,就是我的先生,有十足的書卷氣。并不著長衫,也不持紙扇。我輕喚著他的小名。
橋,就是一把精神的尺。讓我在古典的絕句里想起卵石的沉穩(wěn)與堅定。
在過去與現(xiàn)在,一粒粒漢字筑就的橋啊,形成了余姚的自然景觀。
在遠與近之間度量一生。
從藏書中走來的人,與我只隔一條街。
紙宣上的五桂樓,穿一滴水墨,胸藏明月。兩百多年后依然挺立。
古籍秘冊,向歷史深處探尋草木春秋。
飛檐上掛著五子登科。筆跡遒勁,交織回聲。時間的冊頁里,挑燈耕耘。立柱滿腹才氣。斜靠一杯花雕,娓娓道來。
“仙藉桂枝香”,藏書之富甲越中。
我一次次登臨,探訪綠蔭婆娑。沐墨香,浸古賢。由此,一座樓飽滿,畜養(yǎng)精神,也深厚了余姚的文化底蘊。
藏書樓留給后人的不僅是書籍,是光芒。
更是余姚的底氣。
“此心光明”,一縷風從陽明學識里走來。
五百多年的時光穿在身上,但絕不模仿別的地方。沿江而建,古鎮(zhèn)的走向,在余姚燈火里放置兩杯茶。墻上光的眷顧,就是王陽明的注解。
江水涌來的潮汐,相對而坐。品“致良知”。
江邊的故居、紀念館、書院和茶樓,亮出鮮明的態(tài)度。每一盞紅燈籠都是表達。門楣和翹檐在模仿古人的描述,余姚“知行合一”的文韻,韻律里就是一種生活。
用筆墨描畫出的余姚,壁紙上的飛鳥,或魚,都有故事的章節(jié)來迎接生活的起承轉(zhuǎn)合。
彼此靠近,心與心融合,事上磨,就是陽明古鎮(zhèn)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