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亮,姜 威,劉則學
(武漢中糧肉食品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00)
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對動物蛋白的需求,目前我國畜牧業(yè)產(chǎn)能不斷擴大,因此造成飼料原料緊缺的狀況越加突出。在生豬生產(chǎn)中,肥育飼養(yǎng)階段所消耗的飼料占比大約70% 左右,針對肥育豬飼養(yǎng)階段開展降本增效的研究,對于緩解飼料原料緊缺的狀態(tài)有一定的幫助。郭亮等[1]認為利用豬的補償生長效應,在肥育期對豬的營養(yǎng)進行適當?shù)南揎?,可以提高豬肥育期的料重比,并降低飼糧成本。同時,由于豬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從業(yè)者在評估不同因素對生長性能的影響時,也需要把整個生長周期考慮進去。本試驗通過降低肥育期不同階段的飼糧能量濃度,來研究能量限飼對生長性能和飼養(yǎng)成本的影響。
試驗動物為某集團公司下屬養(yǎng)殖場提供,試驗飼糧為某集團公司下屬飼料廠生產(chǎn)。記錄體重和采食量的設備為奧飼本公司生產(chǎn)的測定系統(tǒng)。
試驗于2021年3—6月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進行。試驗選取平均體重為37 kg左右、健康、同批次的85日齡長大二元豬360頭,閹公豬和母豬分別為180頭。試驗共分為3個階段,在第1階段,按體重無顯著差異原則隨機選擇240頭為對照組,120頭為試驗組1,公母豬分別飼養(yǎng)在相鄰的兩間豬舍,每個測定欄位15頭豬,對照組共16個測定欄位,試驗組共8個測定欄位,對照組飼喂正常能量濃度的飼糧,試驗組1飼喂能量濃度為對照組80% 的飼糧,試驗期30 d;在第2階段,選擇對照組中的8個測定欄位作為試驗組2,并確保處理組間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對照組和試驗組1飼喂正常的第2階段飼糧,試驗組2飼喂能量濃度為試驗組1和對照組85% 的飼糧,試驗期30 d;在第3階段,對照組和試驗組1、試驗組2都飼喂相同的第3階段飼糧,試驗期15 d。正式開始試驗前,為了豬適應測定系統(tǒng)的采食習慣,進行了為期7 d的預試驗,預試期內(nèi)所有豬采食相同的飼糧。試驗期各組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期各組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試驗期間記錄體重和采食量,以及豬只發(fā)病死淘情況。試驗結(jié)束后,計算各組豬不同階段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以及經(jīng)濟效益。
閹公豬和母豬分別由專人飼養(yǎng)在相鄰的兩間豬舍,試驗期間豬只保持自由采食和飲水的狀態(tài),日常的管理和豬群保健免疫與豬場保持一致。試驗過程中觀察豬只狀態(tài),對于發(fā)病嚴重或者消瘦異常的豬剔除出試驗組。
閹公豬和母豬的試驗數(shù)據(jù)分別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ANOVA)分析,生長性能指標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在第1階段試驗期間,對照組和試驗組1分別淘汰3頭(母豬2頭,閹公豬1頭)和5頭豬(母豬3頭,閹公豬2頭)。由表2可知,不管是母豬還是閹公豬,試驗組1相比對照組日增重均顯著降低(P<0.05),試驗組1相比對照組日采食量降低,試驗組1相比對照組料重比升高,但是都沒有顯著性差異;對于母豬來說,試驗組1在第1階段的末重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第1階段生長性能數(shù)據(jù)
在第2階段試驗期間,對照組、試驗組1和試驗組2分別淘汰2頭(母豬1頭,閹公豬1頭)、2頭(閹公豬2頭)和0頭。由表3可知,對于母豬來說,試驗組1和試驗組2的末重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1的日采食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1和試驗組2的日增重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1和試驗組2的料重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于閹公豬來說,試驗組2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各組之間的料重比都不顯著。
表3 第2階段生長性能數(shù)據(jù)
在第3階段試驗期間,對照組、試驗組1和試驗組2分別淘汰5頭(母豬3頭,閹公豬2頭)、5頭(母豬1頭,閹公豬4頭)和0頭。由表4可知,對于母豬來說,試驗組1的末重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2的末重和日增重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對照組的料重比顯著高于試驗組1和試驗組2(P<0.05)。對于閹公豬來說,各組之間的末重、日采食量以及日增重都沒有顯著差異,試驗組1的料重比顯著低于試驗組2(P<0.05),對照組料重比與兩個試驗組都沒有顯著差異。
表4 第3階段生長性能數(shù)據(jù)
由表5可知,在整個試驗階段,相比對照組,飼糧能量降低20% 組可以降低飼糧的造肉成本,母豬和閹公豬頭均分別降低28.04元和26.16元;飼糧能量降低15% 組可以降低飼糧的造肉成本,母豬和閹公豬頭均分別降低22.10元和11.70元。
表5 試驗期各階段造肉成本及變化情況
在本次試驗的第2階段豬群暴發(fā)了傳染性胸膜肺炎,對豬群第2階段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有較大的影響。同時,為了控制疫情,豬只的個體治療強度加大,豬群存在一定的應激反應。
本試驗發(fā)現(xiàn),在85~114日齡降低飼糧能量濃度20%,日增重會顯著降低,料重比雖升高,但沒有顯著性變化。崔原年[2]研究發(fā)現(xiàn)降低85~120日齡肥育豬飼糧能量濃度20% 會顯著降低日增重,升高料重比,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本試驗還發(fā)現(xiàn)在115~144日齡期間降低飼糧濃度15%,對閹公豬的料重比沒有顯著影響,但會顯著升高母豬的料重比。閹公豬和母豬的采食量和日增重也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總的來說,在此期間降低飼糧能量15% 幾乎對閹公豬沒有影響,但會降低母豬日增重,提高母豬料重比。閹公豬和母豬在此期間表現(xiàn)出的這種差異可能與它們本身生長發(fā)育的差異有關,也可能表明閹公豬和母豬對能量的敏感度不同,后續(xù)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85~114日齡對飼糧能量限飼20% 后,會顯著降低母豬在159日齡的體重,但對閹公豬末重沒有顯著性影響。與本試驗結(jié)果不同的是,崔原年[2]研究發(fā)現(xiàn),85日齡豬能量限飼20% 飼養(yǎng)35 d后,在后續(xù)的45 d補償生長期可達到完全補償性生長。這種差異可能與本試驗第2階段豬群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有關,因為有研究表明疾病會影響豬的生長潛力,降低豬的補償生長能力[3],145~159日齡的生長性能數(shù)據(jù)也表明在消除疾病的影響后,前期營養(yǎng)受到限制的豬,會在后期加速恢復。在115~144日齡降低飼糧能量15%,沒有影響豬在159日齡時的體重,同時會顯著降低母豬145~159日齡期間的料重比,表現(xiàn)出補償生長能力。
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限制肥育期飼糧的能量濃度可以降低造肉成本。
本次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肥育閹公豬飼養(yǎng)階段對飼糧能量進行適當?shù)南拗?,并沒有顯著影響豬的生長,還有利于降低造肉成本,具有一定推廣應用價值。有關母豬在能量限飼后生長性能的差異,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