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飛
摘要:生活化問題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立足于生活探索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教師使用生活化問題教學方法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加化學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生活化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313
引言
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可以融入生活化問題,這樣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更有效率,使得學生的化學思維更加科學,與此同時也促使學生能夠將化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充分彰顯化學與生活的關聯(lián)?;瘜W知識需要學生潛心鉆研,才能了解其真正的價值,也能避免學生將學習化學視為學習任務,而用應付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所以教師應善于將化學知識滲透進生活里,既可以烘托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能力,讓他們透過化學現(xiàn)象窺見化學價值與本質。
一、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重視生活化問題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可以將生活問題帶進教學中,使得學生將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化學知識建立聯(lián)系。例如,在九年級“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常見的鹽有哪些,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常見的鹽除食鹽外,還有硝酸鉀、硫酸銅等。教師還可以列舉生活中誤將工業(yè)用鹽當作食鹽而引起的中毒案例,讓學生討論其中的原因,引導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探究生活中常見的鹽的種類以及特征,構建新的知識框架。生活化問題教學能夠提高化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主動學習化學,有效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二、通過生活化的場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是一門探究性很強的學科,在教育中,教師應該積極設立主題,開展探究性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的化學水平能夠得到提高,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筆者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會開展相關的化學生活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時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育中提高實踐能力,同時拓展學生的基礎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實現(xiàn)在化學教育中讓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得的教育效果。同時教育還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在實踐教育中,融入相關化學知識點,或添加一些不同的操作,讓學生能夠從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實踐教育更加開放,更加具有生活化。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制取氧氣”的時候,筆者就是通過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并在空曠的地方對學生進行教育,要求學生進行相關實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并提高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三、增強生活化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化學實驗是構成初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知識中,有許多理論知識都需要實驗的支撐和輔助,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例如,在指導學生觀察溶液溶解現(xiàn)象時,教師可讓學生將家中的食鹽、白糖等常見調料帶到實驗室來用作實驗材料,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實驗小組,分別的將食鹽、蔗糖、面粉等實驗材料導入水溶液中,并觀察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在學生結束實驗后,向學生提問,“在生活中,我們常喝飲料,但為什么有的飲料比較甜,有的飲料比較淡呢?”學生通過實驗便能夠輕松回答出“因為每種飲料中所包含的蔗糖濃度不同,溶液含量也不同,導致蔗糖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存在差異,所以每份飲料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边@樣,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取代原有較為專業(yè)性的實驗材料和實驗器具,既能夠保證學生的安全性,又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強的視覺沖擊,學生對實驗內容和實驗原理的印象也會隨之加深。
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化學教學不僅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學問題,還必須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思維方式去分析與解決,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化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到化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比如教師講解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化學與生活”時,通過學習,學生會對食品添加劑有所了解,比如其種類和作用等等,建立認知體系后,使得學生對食品安全引起重視,讓他們樹立綠色食品意識,此外學生要自主聯(lián)想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蘊含很多添加劑,讓學生成為生活的小主人,能夠對自己健康負責,能夠自覺規(guī)避一些對身體無益的食品,在挑選食品時能夠辨別食品標簽。再比如教師在講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水的凈化”內容時,在上課之初,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有關水資源的問題,讓學生對水污染引起重視,能夠從自身做起珍惜水資源。而在維護水資源的過程中,涉及到二次利用水資源,這就涉及到化學知識,比如蒸餾能夠將被污染的水資源進行凈化,當學生對這一凈化方法有所了解后,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活動,使得學生自主操作水的凈化實驗,通過實際操作,學生會意識到通過何種方法能夠凈化水源,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接班人,如果自身具備豐富的知識底蘊,便可以更好的改造生活,所以從學生時代培養(yǎng)他們凈化水源的能力,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費水資源的現(xiàn)象產生。
結束語
綜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生活化問題教學策略,發(fā)現(xiàn)生活中所蘊含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促使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并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逐漸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薛玉華.基于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活化問題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20(08):31-32.
[2]高強賢.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活化問題教學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19(A2):143-144.
[3]劉文憑.基于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生活化問題教學的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