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河南 商丘 476000)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中國共產(chǎn)黨人要“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強調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痹谖鞣絿蚁砣虻睦顺敝?,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地位日益衰弱,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認清緊張局面。隨著國與國之間貿(mào)易的往來,國家之間的外交策略日益微妙,如何能夠提升中國在國際間的地位,向世界弘揚文化自信是提升軟實力的時代主題。這一強大的軟實力可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國贏得一席之地。高校教師也要與時代接軌,充分把握時代所需,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語言,將國外東西引進來的同時,也要倡導學生有能力把自己的東西輸送出去。
2007 年,我國出臺了《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教學要求》,這標志著我國現(xiàn)代化的英語教學改革正順應著時代的潮流日益發(fā)展壯大?!兑蟆分赋隽舜髮W英語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他們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增強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地能力;也要在各學科中引入思政教學,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國內外的發(fā)展需要。高校便成了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渲羧说膿u籃和基地。語言不光光是為了交流,也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學好語言的目的就是推銷中國的文化立于不敗之地。但當今的英語教學還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
在普通高校生源擴招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錄取分數(shù)明顯偏低。特別是文化課水平較差,層次不齊。英語基礎更是差到離譜。學生喪失英語學習興趣,超過一大半的學生英語高考成績只有五十多分(滿分150分),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放棄了英語這門學科,課堂教學幾乎無法進行,學生們也是為了應付考試毫無目標、漫無目標的接受教師的“滿堂灌”。
大班援課現(xiàn)象普遍,甚至幾百個人被編在一個班上課,課堂秩序、課堂紀律都難以實現(xiàn)更別提課堂效果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與學生互動、交流,課堂質量難以保證,進而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降低。大學英語課開設的時間相對短暫,有的只開設一年,最長的也就是二年。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此短暫的時間只會讓學生缺乏自律,無法規(guī)劃和管理好自主學習的時間,耽誤學業(yè)。
大學英語教學中,教材的選取沒有按照專業(yè)區(qū)別對待,甚至出現(xiàn)一個學校共用一本教材的現(xiàn)象。而且有些教材編排太過單一、內容太過簡單陳舊、紊亂無序,有些太過強調英語單詞、句型、語法和篇章,而忽視學以致用的總要求。毫無實用價值。嚴重缺乏關于文化方面的滲透和傳達,對文化方面的教學不夠重視。
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影片賞析、風俗人情和節(jié)日氣氛等方面,缺乏多樣性;市面所售的英語教材跟文化相關的也極為單一和陳舊,知識點比較乏味。有些教材過多講解西方的文化,風土人情,缺乏中英文化的對比教學。沒有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相匹配,教師無法精細備課,其教學方法也有待提高。過多強調語言知識點的學習。課堂上對于中國文化的缺失,無疑會讓學生們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文化自信”的提出給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作為文化的傳播者,我們要把英語當成一門跨文化交流的工具,把知識引進來的同時,也要把本國文化傳播出去,開展平等的跨文化交流。語言是文化的體現(xiàn),文化是語言的根基,離開了文化的滲透,語言就顯得很蒼白乏味。
飲茶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是我們偉大的人類祖先智慧的象征。在歷史的發(fā)展變遷中,茶文化又與儒、釋、佛、道四大家的經(jīng)典思想交融在一起,用其“清”“靜”“怡”“真”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古樸純真的茶文化哲學理念引導著后人邊品茶邊去思考人生、品味人生。茶文化當中的茶道、茶德流傳到海外,促進不同種族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繼而發(fā)展全人類、影響全世界文明的發(fā)展。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傳播文化的主要方式。中國的茶葉味道苦中帶甜,有著淡淡的清香,濃濃的韻味。根據(jù)這一特點,從古至今,中國很多文人墨客經(jīng)常借喻茶融入自己的情感中,用以表達他們內心的境界。中國與茶有關的文學作品、詩詞歌賦非常豐富,如:“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碧落湖中香撲面,綠茶盞內味如春”等等都贊美了茶文化的高雅、干凈和純潔。喝茶是一種意境,也是人與自然的交融,它可以使人暫忘世間的煩惱,仔細品味人世間的真善美!
悠久的歷史文化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去發(fā)揚光大,除了銷售我們還需要語言這一交流工具作為載體,向世界宣傳我們的文化和價值,吸引全球的矚目,作為國際性語言的英語無疑是最好的“藥方”。作為當代大學生,學好跨文化交流,平等對待中西文化,這才是我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
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會議中指出,文化自信能增強中國人的底氣和骨氣,踐行文化自信才能讓中國走出國門,才能為中國的經(jīng)濟、外交和領土的安全提供有效的軟實力。茶文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都發(fā)揮著其獨特的作用。所以,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應引入茶文化,既要介紹西方茶文化的習俗、發(fā)展、禮儀,更要注重介紹中國本土茶文化的歷史,要求學生多讀這方面的書籍、報紙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去輸出我們的文化,讓全世界了解中國,崇尚中國!當然,學生們也會提升文化自信。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引入茶文化之前要充分了解茶文化的歷史變遷,作為文化的傳播者更需要完善教學空間,具備多元化的備課資源。結合大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進行合理、規(guī)范化教學。教師首先要掌握:我國茶文化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神農(nóng)氏嘗百草階段,那時只做藥引子,到了周朝時,茶葉慢慢被用來飲用。戰(zhàn)國時期,只有少數(shù)人能喝得起茶,飲茶已成為一種身份的標志。到了唐宋時期,茶葉進入鼎盛時期,第一批茶葉通過“絲綢之路”運送到世界各地。唐朝“茶圣”陸羽總結了唐朝時期的茶文化,寫成了《茶經(jīng)》,標志著我國茶文化的形成,為后世研究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自此,西方人才有機會接觸到了茶文化。教師將這些文化知識傳遞給學生,可以讓學生更深一步掌握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之情。
首先,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比較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讓學生更直接地認識到兩種文化的區(qū)別,如,中國人喝茶是提神、醒目;西方人喝茶是小資、享受。中國人喜歡直接泡茶喝,和過日子一樣就喜歡那種“先苦后甜”的感覺;西方人則喜歡往茶里加上牛奶、白糖、咖啡等。
很明顯,我們的文化背景不一致。其次,教師應該根據(jù)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方法,注重豐富多樣的學習素材,結合茶文化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材,組織學生們對茶文化詩詞歌賦,文化典故等進行學習。將學科的發(fā)展方向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共同促進跨文化的交流。通過有效創(chuàng)新和完善把母語文化引入到目的語文化中。再次,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茶藝活動,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中西方茶藝,認識喝茶“六君子”各自的功能,再配上動畫演示,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活潑、生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了,自然就更加喜歡學習英語。通過茶文化活動,大學生熟悉茶,加深了茶文化,愛上中國文化,為他們扮演好文化傳播者奠定基礎,最終提高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中國的茶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淀,作為茶文化發(fā)源地的華夏兒女,我們擔負著歷史的使命運用各種方式發(fā)揚光大,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同時,也了解茶文化、茶經(jīng)、茶道、茶藝。以及蘊含在茶文化當中的生活真諦和人生哲理。高校英語教師要引領學生意識到語言的傳播功能和其魅力,英語作為國際上的通用語言,如果能將茶文化正確地植入到英語教學中,則可以很好的發(fā)揮茶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提升我國的軟實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將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相互滲透。才能堅定我們自身的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