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柘遠
多年來,國內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哈佛學生極其拼命,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常通宵啃書,而哈佛的圖書館到了凌晨四點半仍然“燈火通明,座無虛席”。這個說法是不真實的。我通過走訪哈佛數(shù)家圖書館、采訪哈佛不同院系在校生等方式,還原了真相——哈佛學生,幾乎不會為了學習而通宵“爆肝”;絕大多數(shù)哈佛圖書館,更是在午夜前就閉館歇業(yè)。
作為一個在哈佛大學生活了兩年多的學生,以下是我的“一日作息”??梢哉f,我不算“異類”,我的日程可以代表很多哈佛同學的生活節(jié)奏。
6:30am
起床:在學校時總能形成穩(wěn)定的生物鐘。即使不開鬧鈴,也能在6:30 前后醒來。
warm-up 俯臥撐:我的慣?!靶秧铩弊龇?。伸個懶腰活動一下筋骨,然后快速做30 個俯臥撐,清醒效果特別好。
當日To-do List 確認:用5 分鐘時間列好當天所有要完成的To-dos,涵蓋學習、工作、社交等不同版塊事項,在一日之始做到心中有數(shù)。
6:40am
喝一杯常溫水,簡單地洗漱,吃一點黑巧克力,然后出門去健身房。
6:45am—7:25am
到達健身房,拉伸熱身,隨即開始每天清晨30 到45 分鐘的運動,有氧無氧配合進行。清晨鍛煉的哈佛學生不少,所以健身房從早晨6 點開門后就很熱鬧。
7:30am—7:40am
運動完畢,洗澡、更衣,然后用一分鐘完成每天的“晨間激勵”——重復默念下面幾句話為自己打氣:“我會度過非常卓有成效的一天。”“我總能通過努力克服任何困難?!薄拔液芎?,一切都會很好?!比绻憬洺8械狡鸫埠笕狈恿Γ踔翛]有希望,不妨試一下“晨間激勵”。
7:45am—8:15am
到學校食堂吃早餐,一般不超過20 分鐘。
8:20am—9:00am
和學習小組的四位同學進行“課前預熱討論”。在哈佛,許多學生都會和同屆的幾位同學組成“學習小組”,定期見面,一同討論當天要學習的新課材料,幫助彼此在課前初步掃除知識疑點、盲點,從而更有準備地進入課堂。
9:10am—12:10pm
進入上午上課時間。哈佛商學院常規(guī)課一節(jié)80 分鐘不間斷,升入二年級后還有一節(jié)超過兩小時的“超級大課”。課上嚴禁包括手機在內的一切電子設備,旨在讓學生全神貫注地參與課堂。
每節(jié)課的強度都很大——想開小差?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位學生都要跟緊教授進度,隨時準備在全班同學面前做獨立發(fā)言,闡述個人觀點。想不發(fā)言?也不行。因為“課堂參與”是期末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便翹課更是“危險行為”,因為出勤率同樣是成績考評的關鍵因素。
12:15pm—12:45pm
因為哈佛的上課強度,整個上午我都處于緊繃狀態(tài)。中午下課后,我通常會徑直走到距離教學樓僅幾分鐘的食堂吃飯,這樣可以將午飯時間控制在30 分鐘內,并且還能吃得又飽又從容。
12:50pm—1:10pm
我把午飯后的20 分鐘稱作“碎片時段”,視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做不同的事。比如,1.和同學喝咖啡、社交聊天。2.快速預熱下午上課的新內容,為課堂討論做準備。3. 快速查看、回復微信等社交app 的信息,查發(fā)E-mail。4.放松:坐在商學院圖書館的軟沙發(fā)椅上瞇一小會兒;刷刷手機、看看短視頻。
1:15pm—4:00pm
下午的課程開始,仍是高度集中精力的緊張狀態(tài)。
4:00pm—4:25pm
下午下課后的這20 多分鐘,我通常會做兩件事。做得更多的是“課后整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全部知識快速地回顧一遍,確保已經掌握了重點、難點,遇到疑難問題,及時向同學或教授請教。
其二是去教授的“OfficeHour”(簡稱“OH”,辦公室開放時間)。在哈佛,每位教授都有固定的OH,學生們可以通過E-mail 預約,然后在確定好的時段到教授辦公室“做客”。我每周都會預約幾位不同教授的OH。在20 分鐘的時間里,我會和教授請教他們的學術研究,探討自己的學業(yè)甚至未來規(guī)劃,或者就國事家事天下事愉快地閑聊幾句,實在獲益匪淺。
4:30pm—6:30pm
進入當天的第一個“高強度學習& 寫作業(yè)時間”。在這兩小時里,我通常會獨自坐在圖書館的某個僻靜角落,關掉手機,戴上耳機,逼迫自己心無旁騖地專心于當天作業(yè)。
哈佛學生的閱讀任務很重,一天150 頁正反面閱讀是家常便飯;除了閱讀,當然還有書面作業(yè),如課后小論文,且難度不低、遞交時間緊迫,絕不可能蒙混過關。
另外, 每周二下午4:30—5:30 有學生社團活動要參加,時間更加捉襟見肘。
6:35pm—7:20pm
晚餐時間。我通常會和不同的同學約飯,不只是哈佛的朋友,有時也會將“晚餐社交圈”拓展到波士頓其他大學(比如麻省理工、伯克利音樂學院等)。很多忙碌的哈佛學生都將晚飯視為一個重要的社交機會。
7:25pm—7:45pm
晚餐后的這20 分鐘是一天中第二個“碎片時段”??梢愿鷩鴥瘸科鸬募胰舜螂娫?,聽著音樂瞇一會兒,也可以繼續(xù)寫作業(yè)。
7:50pm—9:50pm
進入當天第二個“高強度學習& 寫作業(yè)時間”。在哈佛圖書館學習其實不愁沒動力,因為四周的“奮斗環(huán)境”實在太給力了,沒有任何雜音,只有翻書聲、打字聲和刻苦啃書的學生。
9:50pm—10:10pm
一天的第三個“碎片時段”。從晨起到現(xiàn)在已經連軸忙了超過15 小時,我會戴上眼罩,打一個“重拾能量的小盹兒”,讓身心放松片刻。
10:15pm—11:45pm
在哈佛讀書的同時,我在國內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所以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辦公時間”遠程開會,和團隊一道推進工作。
11:50pm—12:00pm
完成對這一整天的回顧,拿出To-do List,總結當日事項的完成情況。如果順利完成了,很棒;如果未完成,馬上明確原因,并計入下一天的To-do。沒有特殊原因,絕不可輕易向自己妥協(xié)。
12:00am—0:55am
這是一天中的“徹底放松時段”。我會將學業(yè)、工作等“正經事”全部拋在一邊,只做娛樂放松的事。
1:00am
洗漱沖涼,靜思冥想片刻,然后和世界說晚安。忙完一整天后倒頭就睡的體驗,你也能夠擁有。
以上就是我的“哈佛一天”,很忙、很充實、很有收獲。哈佛是一片充滿正面競爭與能量感的校園,“忙”是99% 哈佛學生的狀態(tài)。但是,哈佛學生從不認為“刷夜最光榮”,大家追求的不是時長,而是計劃、條理與高效。
(摘自《學習高手》,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本刊有刪節(jié),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