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人崇尚飲食,喜好筵宴,自古就已聞名。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中指出,巴蜀之人的食俗是「尚滋味」、「好辛香」;《隋書·地理志》在比較各地飲食習俗時說,漢中之人,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肉。
巴蜀人崇尚飲食,喜好筵宴,自古就已聞名。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中指出,巴蜀之人的食俗是“尚滋味”“好辛香”;《隋書·地理志》在比較各地飲食習俗時說,漢中之人“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肉?!恐廖逶率迦?,必以酒食相饋,賓旅聚會,有甚于三元”,而巴蜀之人“其風俗大抵與漢中不別?!涮幖沂?,則女勤作業(yè),而士多自閑,聚會宴飲,尤足意錢之戲”。正是由于這樣的風俗,巴蜀人才在烹飪史上留下了名目繁多的各種宴會,本文將分類加以略述,以饗讀者。
宮廷筵宴
宮廷筵宴是指宮廷發(fā)起舉辦的各種筵宴。在巴蜀地區(qū)的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幾次封建割據(jù)的局面,其中著名的是三國鼎立時的蜀漢和五代時的前蜀、后蜀。三國時的蜀中朝廷將精力集中在北伐曹魏、統(tǒng)一中國之上,連年征戰(zhàn),經(jīng)濟不發(fā)達,宮廷中雖有一些宴會,但命名的并不多。五代時的前、后蜀經(jīng)過唐代經(jīng)濟的空前發(fā)展,加上地處西南,四面環(huán)山,得以憑險自固,偏安一隅,過著瀟灑自如的生活,而各種筵宴自然是這種享樂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據(jù)文獻記載,前、后蜀宮廷因事而舉行的宴會有賞花宴,因地而舉行的宴會有龍池宴,因時而舉行的宴會有秋宵宴、長夜宴等等。
1.賞花宴
賞花宴是在觀賞鮮花時舉辦的筵宴。巴蜀地區(qū)盛產(chǎn)海棠,據(jù)《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載,“岷山其木多海棠?!鄙蛄⒃凇逗L挠洝返男蛑幸舱f:“蜀花稱美者,有海棠焉?!焙笫裰髅详凭驮诤L幕ㄩ_時設宴賞花?;ㄈ锓蛉恕秾m詞》百首中其十九言:“梨園子弟簇池頭,小樂攜來候宴游。旋炙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其八十六言:“海棠花發(fā)盛春天,游賞無時引御筵。繞岸結成紅錦帳,暖枝猶拂畫樓船?!?/p>
人們在觀花飲宴時,還賞樂賞舞,非常愜意。除海棠花開時設宴觀賞外,紅桅開花時也設宴賞花。據(jù)《蜀梼杌》載,后蜀廣政年間,孟昶“召見眾官宴芳林園,賞紅桅花。此花系城山中三粒子,種之而成,其花六出面紅,清得如梅,當時最重之?!?/p>
2.龍池宴
龍池宴是后蜀宮中在龍池舉辦的筵宴?;ㄈ锓蛉恕秾m詞》其四十八言:“春日龍池小宴開,岸邊亭子號流杯。沉檀刻作神仙女,對捧金杯水上來?!逼浒耸嘌裕骸拔髑驁隼锎蚯蚧兀缦扔谠穬?nèi)開。宣索教坊諸伎樂,傍池催喚入船來?!庇纱丝梢姡敃r的龍池是游樂和宴飲的好地方,或船中,或岸邊,隨處都可設宴。
3.秋宵宴
秋宵宴是中秋夜舉辦的筵宴。花蕊夫人《宮詞》其六十二言:“苑中排比宴秋宵,弦管掙摐各自調(diào)。日晚閣門傳圣旨,明朝盡放紫宸朝?!敝星锸俏覈囊淮髠鹘y(tǒng)節(jié)日,宮廷亦重此節(jié)。中秋之夜,皓月當空,夜宴熱鬧非凡,于歌舞聲中頻頻舉杯,以至取消第二天的早朝。
4.長夜宴
長夜宴是前蜀宮中舉行的長夜宴會。據(jù)《舊加五代史·五衍傳》載,前蜀主王衍“構怡神亭,以佞臣韓昭等為狎客,雜以婦人,以恣荒宴?;蜃缘┲聊?,繼之以燭?!庇謸?jù)《蜀梼杌》載:“宣華苑成,延袤十里,……衍數(shù)于其中為長夜之飲?!边@樣奢侈、荒淫無度的長夜宴是不可取的,在當時就受到有識之士的批評。據(jù)《蜀梼杌》卷上載:“嘗召嘉王宗壽赴宴,宗壽因持杯諫衍,……衍有愧色?!钡谪嫉幕ㄑ郧烧Z中,王衍仍繼續(xù)長夜之宴,荒廢朝政,最終導致前蜀滅亡。
官府筵宴
官府筵宴是封建社會地方官府或官宦之家舉辦的宴會,其中著名的有因事而名的賞月宴、賞花宴、酬賓宴、避暑宴和遨頭宴,有因地而名的錦江宴、萬歲池宴、釣魚山宴等。
1.賞月宴
賞月宴即八月十五為賞月而置辦的宴會。在宋代,成都的西樓是官吏賞月宴飲的集中地。西樓是當時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司西園中的樓閣,建筑壯麗,周圍的園林花木清幽繁麗,倍受當時官吏和士大夫的喜愛。
據(jù)《歲華紀麗譜》載:“八月十五日,中秋玩月。舊宴于西樓,望月于錦亭,今宴于大慈寺。”《蜀中名勝記》卷四引吳中復《西園十詠詩》序言:“成都西園,樓榭亭池庵洞,最勝者凡十所。其間勝絕者,西樓賞皓月,眺岷山?!惫倮粼谖鳂窃O宴賞月,從中得到無窮樂趣。《西樓》詩言:“信美他鄉(xiāng)地,登臨有故樓。清風破大暑,明月轉(zhuǎn)高秋。朝暮岷山秀,東西錦水流,賓朋逢好景,把酒為遲留?!?/p>
2.賞花宴
封建官僚和士大夫為顯示風雅,常在花開時節(jié)大排筵宴,或賞梅花,或賞海棠,或賞牡丹。據(jù)《蜀中方物記》“梅”條載,宋代馮時行曾作梅林分韻詩,其序言:“紹興庚辰十二月既望,縉云馮時行從諸朋舊,凡十有五人,攜酒具出西梅林,……酒行以‘舊時愛酒陶彭澤,今作梅花樹下僧為韻,分題賦詩。”
在梅花樹下賞梅飲宴,感嘆賦詩,這是一種賞花宴。而飲宴中賞海棠花,則又是一種賞花宴。宋代的成都,月夜燃燭觀海棠,縱情豪飲,是達官貴人喜愛的事。陸游《海棠》詩言:“尚想錦官城,花時樂事稠。金鞭過南市,紅燭宴西樓。千林夸盛麗,一枝賞纖柔。狂吟恨未工,爛醉死即休?!标懹坞x開四川后,仍然懷念在成都為官時登西樓飲宴賞海棠的美好時光。范成大《錦亭燃燭觀海棠》詩亦言:“銀燭光中萬綺霞,醉紅堆上缺蟾斜。從今勝絕西園夜,壓盡錦官城里花?!?/p>
另外,還有賞牡丹花宴。《蜀中方物記》“牡丹”條載:“天彭號小西京,以其俗好花,……花時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處,張飲簾幕,車馬歌吹相屬,最盛于清明、寒食時?!蹦档に匾杂喝萑A貴著稱,官府在牡丹花盛開時設宴暢飲,使得人間的富貴與花的華貴相互襯托媲美。
除上述較多的賞花宴外,官府還有一種歷史悠久的荔枝宴,其觀賞性與實用性密切結合?!度A陽國志·巴志》“江州縣”載:“有荔枝園,至熟,二千石常設廚膳,命士大夫共會樹下食之?!苯菘h轄今重慶市、巴縣、江津、永川等地。又《蜀中名勝記》“江津縣”載,宋知縣事冉林震碑云:“廳事后,有合抱荔技,唐人所種。每熟時,令肅士大夫會食樹下,素有漢之遺風?!贝|部分地區(qū)歷來出產(chǎn)荔枝,熟時舉行的嘗新宴會自漢至宋一直盛行不衰,其原因在于荔枝掛滿枝頭,既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又可即時摘下品嘗,有實用價值。《蜀中方物記》“荔枝”條引《荔枝樓對酒》詩言:“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欲摘一枝傾一盞,西樓無客共誰嘗。”
3.酬賓宴
酬賓宴是官府為酬謝賓客而舉辦的宴會,如燈夕宴都監(jiān)、監(jiān)司,藥市宴監(jiān)司、道人等。宋代成都上元節(jié)燈會盛況空前,游人如云。京鏜《絳都春·元宵》詞說:“升平似舊。正錦里元夕,輕寒時候。十里輪蹄,萬戶簾帷香風透?;鸪菬羰袪庉x照,誰撒下,滿空星斗。玉簫聲里,金蓮影下,月明如晝?!?/p>
整個無宵節(jié)燈火輝映,人山人海,需要良好的秩序才行,而都監(jiān)就執(zhí)行著維持秩序、保證安全的任務。都監(jiān)是宋代兵馬都監(jiān)的簡稱,掌管軍隊的屯戎、差使等事,燈會的保安任務自然在其職責范圍內(nèi)。燈會結束后,太守會專門設宴酬謝都監(jiān)?!稓q華紀麗譜》載:“蓋燈夕,二都監(jiān)戎服分巡,以察奸盜。既罷,故作宴以勞焉?!背缯埗急O(jiān)外,還要宴請監(jiān)司。監(jiān)司是監(jiān)察州縣的地方長官的簡稱,宋代轉(zhuǎn)運使和提督刑獄有監(jiān)察一路官吏的責任,故稱監(jiān)司?!稓q華紀麗譜》載:“舊以十七日,今無定日,仍就府治,專以宴監(jiān)司也?!?/p>
另外,重陽節(jié)藥市是成都春秋兩季藥市中規(guī)模最大的,此時全川的珍奇藥物盡聚其門,修道之人也匯集于此,官吏和平民大多前來觀賞、游樂。太守不僅借此機會宴請監(jiān)司賓僚,也設宴款待道人?!稓q時廣記》卷三引《四川記》言:“成都九月九日為藥市。詰旦,盡一川所出藥草異物與道人畢集,帥守置酒行市以樂之,別設酒以犒道人?!睙魰退幨袑Ξ敃r成都的娛樂生活和經(jīng)濟發(fā)展均有積極的作用,設宴酬謝其中的有功之人也是理所當然的。
4.遨頭宴
遨頭宴是宋代成都太守主持舉辦的宴會。對此,蘇軾和陸游均有記述,但記載得最詳細的是《歲華紀麗譜》。文中說:“凡太守歲時宴集,騎從雜沓,車服鮮華,倡優(yōu)鼓吹,出入擁導,四方奇技,幻怪百變,序進于前,以從民樂,歲率有期,謂之故事?!蛞宰吡杏趶V庭,以待觀者,謂之遨床,而謂太守為遨頭。”
遨頭宴規(guī)模寵大、內(nèi)容豐富,參加的人也特別多,上至太守群官、下至百姓,幾乎全部參加,以至于為了城中的安全和秩序,官吏不得不請朝廷下令派人專門留守城中?!端螘嫺濉ば谭ā份d:“臣僚上言,益州每年舊例,知州以下五次出游,并山寺排當,從民邀樂,去城稍遙?!蛳卤局?,今后遇此筵,設更牙、常輪通判職官各一員在州照管,及提舉監(jiān)官專防守倉庫。”遨頭宴在宋代還成為成都官員和每年的舊例,并為此制定一些管理措施,可見此宴在當時人們生活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5.避暑宴
避暑宴是官吏在夏季為避暑納涼而舉辦的宴會,一般是在成都的江瀆廟舉行。江瀆廟是祭祀江神的祠廟,廟南有江瀆池,此池在唐宋時就已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地。
據(jù)《太平廣記》載,前蜀時,江瀆池中有二島,四岸皆垂楊,池中有蓮藕,“每至秋夏,花開魚躍。柳蔭之下,有士子執(zhí)卷者,垂綸者,執(zhí)如意者,……士女拖香肆艷,看者甚眾。”到宋代文彥博出任益州時,開始在江瀆廟舉辦避暑宴?!稓q華紀麗譜》言:“六月初伏日,會監(jiān)司。中伏日,會職官以上。末伏日,會府縣官。皆就江瀆廟設廳?!苑諡闀苁?,自是以為常?!边@種避暑宴開始時是在初伏、中伏、末伏日各舉辦一次,到宋代趙忭任益州后,改為只在初伏日舉辦,并且一直延續(xù)到元代。
總之,官府筵宴除以上宴會外,還有因地因時而名的各種宴會,在此便不再一一贅述了。
作者簡介:
歐陽軍,生于1963年,四川渠縣人,九十年代畢業(yè)于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現(xiàn)為副主任中藥師、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秦巴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理事,致力于中醫(yī)藥理論及藥膳食療研究,倡導回歸自然療法。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30余年,至今已在國內(nèi)外120余家報刊發(fā)表科普文章3萬余篇,出版科普著作5部。曾獲廣東省科普創(chuàng)作一等獎、四川省科普創(chuàng)作杰出貢獻獎、四川省優(yōu)秀科普圖書獎等多個獎項,被《問健康畫報》《新醫(yī)藥周刊》《博愛》《開卷有益》《中國食品》等報刊、雜志聘為簽約? ?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