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安領 楊春芳 劉紅凡 王曉暉 冀含樂
(1.洛陽市國花園管理處 河南 洛陽 471000;2.洛陽市從政坊游園管理中心 河南 洛陽 471000;3.洛陽農林科學院 河南 洛陽 471000)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屬于芍藥科(Paeoniaceae)芍藥屬(PaeoniaL.)牡丹組(Sect.MoutanDC.),是原產中國的花卉種質資源[1],其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且品種繁多,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2]。牡丹在我國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具有很好的觀賞、藥用、油用等價值,在我國多地作為支柱產業(yè)進行大面積集中栽植和推廣發(fā)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安徽銅陵、甘肅臨洮和四川彭州等牡丹傳統(tǒng)適栽區(qū)域都相繼建立牡丹產業(yè)集聚區(qū),并以此輻射全國各地。近年來,隨著牡丹種苗商品化流通加速,全國各地牡丹園迅速發(fā)展,但出現了種苗成活率低、病蟲害多發(fā)、植株退化快甚至大量死苗等問題,特別是江南地區(qū)發(fā)生尤為嚴重。為此,亟需探索有效解決江南地區(qū)牡丹園種苗退化問題的技術措施。
選擇江南地區(qū)適生品種首先要考慮牡丹品種的耐濕熱性。另外,低緯度低海拔地區(qū)要選擇花芽越冬分化需冷量較低的牡丹品種[3]。普遍選擇生長勢強、成花率高、抗逆性強的品種。常見的牡丹品種有7個。
江南牡丹(P.suffruticosaJiangnan Group)又稱江南牡丹品種群,主要指江南傳統(tǒng)品種,廣義分類也包括近年來自育品種[3]。如‘鳳丹’系列、‘徽紫’系列、‘玉樓’(近似于‘鳳尾’)、 ‘玉樓春’(與‘西施’‘西施浣紗’較為接近)、 ‘寶慶紅’(又稱‘香丹’‘洪丹’)、‘雀好’‘云芳’‘黑樓紫’‘紫繡球’‘鹽城粉’和‘鹽城紅’等。
西南牡丹(P.suffruticosaXinan Group)[3]又稱西南牡丹品種群,以彭州牡丹為代表,如‘彭州紫’‘胭脂樓’‘金腰樓’‘紅腰樓’‘丹景玉樓’‘血絲紅’‘墊江紅’‘太平紅’‘麗江粉’和‘麗江紫’等。
中原牡丹(P.suffruticosa)[3]又稱中原牡丹品種群,以洛陽和菏澤為主要栽培地區(qū)。一些抗?jié)駸?、生長勢強以及新培育的雜交品種已經適宜在江南地區(qū)生長,如‘洛陽紅’‘首案紅’‘烏金耀輝’‘烏龍捧盛’‘珊瑚臺’‘魯菏紅’‘朱砂壘’‘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百花叢笑’‘貴妃插翠’和‘景玉’等。
西北牡丹(P.rockiiXibei Group)[3]又稱西北牡丹品種群、甘肅牡丹品種群、紫斑牡丹品種群,產于甘肅中部地區(qū),與紫斑牡丹關系密切,該品種群花瓣基部有明顯色斑,區(qū)別于其他品種群。西北牡丹常栽品種有‘華夏金龍’‘黑海風云’‘紫蝶迎風’和‘書生捧墨’等。
日 本 牡 丹(P.suffruticosaJapan Group)[3]又稱日本牡丹品種群,原引自中國[1]。近年來,僅洛陽就引進150多個日本品種,如‘黃冠’‘昭和の夢’‘初烏’‘黑光司’‘麟鳳’‘皇嘉門’‘春興殿’‘紫光錦’‘八云’‘大正の夸’‘新國色’‘島大臣’‘花大臣’‘昭和の夸’‘昭陽殿’‘芳紅’‘芳紀’‘花王’‘日向’‘紫紅殿’‘今猩猩’‘新日月錦’‘楊貴妃’‘新七福神’‘帝冠’‘花游’‘新桃園’‘初日の出’‘島根圣代’‘八千代椿’‘吉野川’‘明 石 瀉’‘島 の 藤’‘白 妙’‘天 衣’‘春 の曙’‘島根連鶴’‘白王獅子’‘島根玉簾’和‘玉簾’等。
法國牡丹(P.×lemoineiFrance Group)[3]又稱法國牡丹品種群,主栽品種有‘金閣’‘金至’‘金陽’‘金晃’和‘金帝’等。
美國牡丹(P.×lemoineiAmerican Group)[3]又稱美國牡丹品種群,主栽品種有‘海黃’‘金島’‘公主’‘黃金時代’‘名望’‘奇跡’‘盛宴’‘中國龍’‘黑道格拉斯’‘黑海盜’‘黑豹’‘符山石’和‘羅馬金’等。
牡丹種植地塊要求地勢高,且具有一定角度的緩坡,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4]。
大面積成片種植牡丹多采用高壟種植方式,壟畦高于地面30 cm以上,高壟上寬50 cm、下寬70 cm,壟溝上寬50 cm、下寬30 cm,將牡丹種植在高壟上,壟溝和牡丹園水系密切貫通,方便排灌。
牡丹生長較慢,因新植牡丹植株較矮小,為了景觀效果和排水方便,可以筑40~60 cm高臺,將牡丹種植在高臺,種植池使用透水材料筑建或在壁底留排水孔。
結合高壟、筑臺種植以及游園道路,做成板溝,上面鋪設水泥板(寬、長為40 cm×60 cm),下部形成內空腔,形成排水管網系統(tǒng)。建設時綜合考慮低壓電纜、網絡通信、LED照明、監(jiān)控廣播等線路和灌溉給水、排水和滲水等設施情況。
建設筑臺和排水板溝時,不能全部用水泥等建筑材料抹平,必須留有一定縫隙,以方便種植地塊滲水。
牡丹喜燥,惡濕,宜冷,畏熱[5],喜光,耐半陰,耐寒,耐干旱,耐弱堿,怕烈日直射。適宜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砂壤土中生長。而江南地區(qū)土壤多為酸性,且通透性差、易積水、排水不暢,或為黏重土壤,不利于牡丹生長,易造成牡丹根系腐爛。改良土壤可尋找砂壤土,以長江細沙最佳,如無條件的可將種植土摻拌黃沙、腐熟發(fā)酵鋸末(或稻糠)、酒糟、腐葉土或發(fā)酵餅肥等對土壤進行改良,將改良土壤碾成細碎顆粒,均勻攪拌并調節(jié)土壤pH至中性。
12月初,提前對種植地塊深翻(40 cm以上)不耙,任其冬季自然風化;翌年2月初,地塊表層覆蓋河沙,平均厚度35 cm;3~7月,種植綠肥;8~9月,將綠肥深翻滅茬還田,深翻前每667 m2施入46%尿素15 kg、有機菌肥(牡丹專用肥)200 kg,同時每667 m2撒施5%辛硫磷緩釋劑5 kg,精耕細作,平整待用。
牡丹雖喜光,但不宜強光直射,葉片易受灼傷、花芽分化受阻,因此夏季忌暴曬。
江南牡丹在種植點側方最好有高大喬木遮陰,且通風良好,夏天光照不要超過5 h,以免灼傷新枝嫩葉;樹種選擇以冬天落葉的鄉(xiāng)土樹種,如玉蘭樹、榆樹等,樹木規(guī)格以胸徑10 cm、分支點高3.5~4 m為佳,種植株行距控制在6~8 m,這樣可保證牡丹冬季采光不受影響,利于根系生長及營養(yǎng)吸收。也可選擇鄂西紅豆樹、黃檀樹,這些樹種在江南地區(qū)基本是4月下旬、5月中旬開始生長發(fā)芽,且病蟲害少,在牡丹花季不遮光,利于賞花、拍攝。常熟市江南紅豆園于2017年和2018年分三批從甘肅臨洮引種‘粉千’‘宇紅’‘洮河翠玉’‘粉繡球’‘冰罩紅’‘瑪瑙盤’‘紅繡球’‘雪青千層’‘紫龍袍’等四十多個紫班牡丹品種。目前,生長發(fā)育良好,正常開花結實,生長勢基本穩(wěn)定。通過側方遮光,讓新引進的西北牡丹品種適應江南氣候,效果較好。
10~11月,牡丹落葉后是江南地區(qū)牡丹栽植的最佳時期。
牡丹栽植前需晾根,放到無陽光直射的室內或避風處陰干1~2 d,待根系微軟再行栽植。栽植前應適當修剪根系,剪掉老根、病根、傷根,用硫黃粉涂抹或1%硫酸銅液洗根消毒,以防爛根。
江南牡丹栽植株行距為70 cm×100 cm,具體根據植株大小而定,以三年內植株間葉片不挨著為宜。江南栽植牡丹坑穴要寬一些,但不要挖得過深(不超40 cm),栽植深度應使根頸與土面平齊或稍低為宜,便于牡丹根系向四周舒展,有利根系呼吸,否則容易造成爛根。栽后用細碎土填實根系間隙至根頸部,扶正后無需踩實表層,然后澆灌定根水。
新購西北牡丹和中原牡丹的種苗受苗圃原產地降水少的影響,根系多向下舒展,地面枝條與地下根系底部距離較遠。栽種時需將根系和枝條適當短截,或采用半平根法栽種。
江南移植牡丹不建議帶土移栽,因為夏季連續(xù)降雨量或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透氣性降低,當含水率過高,超過根系耐受程度,牡丹根系活力逐漸減弱,缺氧時間過長會造成黑根爛根,甚至導致部分牡丹全株死亡。
牡丹種植后短截部分枝條,翌年減少花芽開花量;大型牡丹種植需要疏枝,根系損傷嚴重的種苗,不但要疏枝,還要短截預留下的枝條;根系損傷特別嚴重的,甚至需要平茬枝條。
江南地區(qū)牡丹的整形修剪一般每年進行3次,第1次修剪宜在3月上旬進行,主要是定干、抹芽和疏蕾,方法是選留生長健壯、空間布局合理的枝條為主干,抹除多余的萌蘗芽,每個枝條選留1~2個外側花芽,其余側芽全部抹除;3月中下旬疏除過多的花蕾,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主蕾開花,確?;ù笊G,并保持優(yōu)雅的花姿花態(tài)。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當牡丹花朵凋萎、失去觀賞價值后進行第2次修剪,殘花連同花梗一同剪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同時剪除觀賞中折斷落下的枯枝、枯葉,保持植株的整潔美觀,通風透光。10~11月,牡丹落葉后進行第3次修剪(同一地塊里落葉早的牡丹品種植株可提前修剪),剪除枯枝、枯葉,同時修剪弱枝、病枝和殘枝,統(tǒng)一清理,集中銷毀。
根據雨季土壤墑情適當澆水及排水,避免爛根。
牡丹生長季節(jié),要抓住半濕半干好墑情及時中耕除草,以確保園內通風透氣,防止病蟲害發(fā)生。
堅持牡丹秋冬“三清一肥一翻一水”的清園原則。
6.4.1 “三清”清理雜草;結合修剪清理枯枝落葉,冬季剪除弱枝、病枝和殘枝;清理病蟲害,結合石硫合劑的應用,落葉后和發(fā)芽前對整個牡丹地塊包括牡丹植株、設施和土壤各噴施1次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6.4.2 “一肥”冬施有機菌肥(牡丹專用肥)200 kg,或11月中下旬施基肥,施足基肥,以增強苗木素質,保證其安全越冬,提高翌年植株的生長勢。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宜,如禽畜糞便、餅肥等,但必須充分腐熟。魚內臟通過發(fā)酵腐熟后轉化成有機肥和生物酶,加4倍清水稀釋,澆灌距根系30 cm的外圍。
6.4.3 “一翻”冬季要對寬行間土地進行深翻晾曬,注意只深翻,不亮根,土塊不打碎,冬季任由雨雪風化。
6.4.4 “一水”北方冬灌防凍水,南方牡丹園視降雨和土壤墑情酌情澆水。
花后除定期中耕除草外,每7 d噴施1次葉面保護劑,即6~7月,每15 d噴多菌靈或者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次(不同殺菌劑交替使用),間隔7 d再噴施0.2%磷酸二氫鉀葉面肥,葉面肥和殺菌劑兩者也是交替使用;9~10月,結合中耕除草,每667 m2撒施5%辛硫磷緩釋劑5 kg,防治地下害蟲。
建設牡丹觀賞園需要一個過程,要緊扣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還要有政策支持,同時掌握核心技術,逐步形成產業(yè)鏈,才能達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