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鳳 賈文昌(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zhèn)綜合服務中心農業(yè)服務科 吉林 長春 130400)
自2008年以來,吉林省榆樹地區(qū)就開始推進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為進一步抓好科技增糧、全力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當地爭取到全省農機化推廣補助專項資金保護性耕作技術項目示范縣、國家玉米保護性耕作工程示范縣,發(fā)掘項目示范帶動作用,促使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面積持續(xù)擴大,免耕播種設備保有量持續(xù)增加,技術實施模式進一步規(guī)范?;诖?,探討以吉林榆樹地區(qū)為代表的東北黑土區(qū)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免除起壟操作,可以于整地前拆除整地機械上的起壟裝置,僅憑借配套使用的大中型拖拉機開展旋耕平地、滅茬操作,如1GNM-260雙軸滅茬旋耕起壟機等[1]。在操作中,為了達到松土作業(yè)效果,操作者應以土壤水分含量14%~15%為標準,進行合理操作。同時,利用聯合整地機起壟壟距調節(jié)功能,將地塊壟長控制在45 m以上,坡度控制在7°以內,便于獲得結構合理、吸熱升溫適宜、水氣熱協(xié)調的土層。
根據吉林榆樹地區(qū)春季雨水稀少且墑情較差的特征,在保護性播種時,可以選擇以大中型拖拉機為牽引的免耕精量施肥播種機播種模式,便于在春季不動土的情況下直接開展免耕播種,保證省時省工、保墑保苗[2]。常用的保護性免耕播種模式為“8020”保護性耕作模式、寬窄行留高茬交替耕作模式。前者為新型均勻平作免耕播種模式,需要將行距控制在80 cm左右,株距20 cm;后者需要在秋季翻地作業(yè)時將傳統(tǒng)65 cm均勻壟更改為寬行行距80~90 cm +窄行行距40 cm的基礎上,利用雙行精播種機,在寬行帶進行窄距離精密點播(行距40 cm)。
播種時間應選擇土壤耕層10 cm處溫度穩(wěn)定通過10 ℃時,控制播種深度在3~5 cm,嚴密、均勻覆土,播種密度為55 000~62 000株/hm2。
為保護墑情,在東北黑土區(qū)玉米播種時、播種后均需進行機械鎮(zhèn)壓。即在整地后,以中型輪式拖拉機為牽引,配備“V”型鎮(zhèn)壓器進行全面鎮(zhèn)壓;在玉米種子播種后,采用苗帶鎮(zhèn)壓器再次對表層土壤進行鎮(zhèn)壓。若春季土壤含水量低于14%,則需要適當增加壓強[3]。
在兩側鎮(zhèn)壓的同時需要進行側深施肥。側深施肥在玉米開花前期(6月15日前后)進行,施于種子側5~8 cm,追肥深度16~20 cm,每公頃施肥量22.5 kg左右,一般需施加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也可以在玉米全生命周期每公頃施加純氮肥240 kg+純磷肥120 kg(苗期全部追施磷肥,氮肥分別在苗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總量的1/3),滿足玉米苗期土壤蓄水保墑要求,緩解玉米秋季灌漿供應與需求矛盾。為避免土壤表面過于干燥致播種側深施肥堵塞播種機,除了選擇康達1SZL-240偏柱式深松整地機配套50馬力以上拖拉機懸掛作業(yè)外,還可以進行深層破犁底層開溝(40~45 cm)、淺層覆土,保障種子均勻下落到濕潤土壤層上方。同時對于多年土壤未深松翻動致土壤嚴重板結的情況,為避免深松追肥時起大土塊對植株根系造成傷害,可以根據玉米苗期根系發(fā)育情況,貫徹淺送深施肥的原則,控制淺層松動土壤深度在20~25 cm,而肥料施加深度在15~20 cm,達到增強土壤透氣效果、蓄水保墑能力以及培肥能力。
傳統(tǒng)東北黑土區(qū)玉米藥劑滅草具有作業(yè)環(huán)境差、作業(yè)強度大、效果不理想的問題,省略“三產三耥”環(huán)節(jié)的機械化藥劑滅草技術可以彌補上述問題。在機械化藥劑除草技術應用過程中,選擇藥劑量噴灑均勻充沛的大型自走式噴藥機,配備多孔防滴噴頭(噴頭覆蓋面重復角6°~9°),比如現代農裝3WX-1000噴桿式噴霧機等。在陰天全天或者下雨前溫度超過10 ℃、無風條件下,調整噴灑風速在3~6 m/s。并以噴頭、地面距離(35±5)cm為標準,根據行走方向、風向進行噴灑角度調整。一般玉米機械化藥劑滅草可以在玉米播種前7~10 d,進行阿膠除草劑或乙草胺除草劑的均勻噴灑。
在播種前,應針對本地每年玉米苗枯病、黑穗病、螟蟲、蚜蟲、黏蟲等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將種子進行包衣處理。即將包衣劑、玉米種子同時放入塑料袋內扎緊袋口,快速揉搓至包衣劑均勻附著在玉米種子上,實現玉米種子與對應防治藥劑均勻混合??蛇x擇的玉米種子包衣劑主要有含黏結劑的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如用種子重量0.3%~0.4%的7.5%克·戊唑懸浮種衣劑先噴清水濕潤種子,后與藥粉拌勻后晾干,或10%烯唑醇乳油20 g濕拌玉米種100 kg,堆悶24 h等。
綜上所述,保護性耕作技術以傳統(tǒng)東北黑土區(qū)玉米壟作農藝為基礎,以地表全覆蓋、少耕甚至免耕為核心,以機械化耕作為主要方法,將降低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增強天然土壤肥力原則貫徹到玉米耕作的整個環(huán)節(jié),為當地建設國家玉米保護性耕作工程示范縣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