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盈羽
摘? 要: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系列主題活動,進而讓德育管理更有條理性。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設置活動目標,注重系列活動的內在層次性,嘗試將校園文化建設和主題活動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好地設計系列活動,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
關鍵詞:主題活動;德育;小學班主任
德育指的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班級成員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活動,學校德育工作要注意體現(xiàn)出目的性、系統(tǒng)性和計劃性,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地展開德育工作,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主題活動常常以某個主題為線索,展開各種活動和交流,它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所以比較適合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能促使他們獲得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教師要設計系列化的德育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遵循兒童身心規(guī)律,預設目標
在設計系列主題活動的時候,教師要考慮一下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展開目標預設,這樣能更好地遵循學生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有層次、有步驟地展開育人活動。教師要避免一蹴而就的教學方式,而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道德發(fā)展需求上的差異進行設計,合理設計目標。
圍繞“遵紀守法”這個主題,由于小學生接觸到的法律內容并不多,所以如果教師直接灌輸法律知識,他們必然難以接受。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一些符合他們年齡段的活動項目。教師首先進行調查,看看學生對法律有哪些了解,在生活中接觸到哪些法律。學生在生活中對交通法規(guī)、消費者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了解比較多,同時也比較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遵紀守法”主題活動的時候,就將“了解身邊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工作目標,讓學生從身邊的現(xiàn)實事件入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違法的事情,說說要如何才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圍繞“交通、消費、未成年人保護”等主題展開系列活動后,學生對法律有了更多了解,此時教師再讓他們循序漸進,了解更多法律。
在設計活動主題的時候,教師要詳細地分析一下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看看他們有什么亟待解決的思想問題,然后還要考慮該年齡段學生對哪些主題更感興趣,然后設計相關的活動,這樣才體現(xiàn)出層級性,讓目標變得更合理。
二、講究內在邏輯層次,有序銜接
教師還要注意各種主題活動之間的內在邏輯性,嘗試有效銜接。教師可以采用輻射式的結構,先設計一個大主題,然后再結合該主題輻射出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參與。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遞進式的活動,后一個活動的主題在前一個活動的基礎上展開。這些方法都能調整活動內容,體現(xiàn)出銜接性。
圍繞“感恩”這個主題,教師層層遞進地設計了主題活動的內容,注重彼此的銜接性。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讓他們參與到“感恩家人”的活動中,這樣學生能從身邊熟悉的人開始,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愛,同時思考自己要如何回報家人,怎樣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教師引導他們參與到“感恩集體”的活動中,學生要思考自己如何能融入到班集體中,怎樣在參與學?;顒拥倪^程中維護集體的榮譽。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鼓勵大家參與到“感恩社會”的主題活動中,學生嘗試參與到各種社區(qū)活動中,思考如何關愛他人。這樣的活動都圍繞“感恩”展開,既能體現(xiàn)出系列性,又能體現(xiàn)出層層遞進的邏輯性,能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
教師要注意各種活動之間的層級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挖掘活動內容,也可以注意用一條線索串聯(lián)起若干不同的活動。只要合理設計,體現(xiàn)出邏輯性,學生的參與效果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三、融合校園文化建設,實踐落實
教師還要注意將主題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在一起,在學校開展體育、文化類活動的時候,也設計同主題的活動,這樣能將校本課程和班本課程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更高效地展開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學校組織大家參與到“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知多少”主題活動,圍繞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展開系列活動。教師在設計班級主題活動的時候,也將“繼承并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作為活動目標,引導學生參與到和節(jié)日有關的系列活動中。教師組織大家展開分組調查的實踐活動,每一組學生分別選擇一個感興趣的節(jié)日,收集相關的資料,了解該節(jié)日的由來,探索各種節(jié)日風俗,同時參與到節(jié)日主題節(jié)目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教師還挑選了優(yōu)秀的節(jié)目,作為班級代表,參與到學校的文藝匯演中。這樣班級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升,他們都希望能在學?;顒又袓渎额^角,于是便在小組討論中各盡所能,訴說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并和同伴一起思考如何讓節(jié)目體現(xiàn)出時代和傳統(tǒng)的融合。通過此活動,學生的愛國情懷更為濃厚,更加熱愛傳統(tǒng)文化。
若學生能將自己在班級主題活動中的收獲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他們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感,繼而對參與主題活動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如果教師設計的主題、目標和內容有較大的隨意性,缺乏階段性和系統(tǒng)性,那么也會影響學生的表現(xiàn)。所以教師要圍繞主題活動展開詳細計劃,找到各個主題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規(guī)范化地設計活動項目,這樣才能讓主題活動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吉海榮.低年級學生文明禮儀課程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9(02):19-21.
[2] 胡小芳.學生量化考核不可舍本逐末[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20(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