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梅
如何讓習作評改綻放異彩,熠熠生輝呢?我想作文評改是一個既要注重“評”,也要注重“改”的循環(huán)過程?!肮苍u共改、自評自改、互評互改”的放手修改模式正是當今語文教師的明智選擇,也達到《新課標》里提出的要求:“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水平”,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作文教學理念。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視學生評改習作,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習作的習慣和能力,順利地把習作批改工作移交給學生?,F(xiàn)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評改的要求及習作評改教學實際就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養(yǎng)成自主評改的習慣
在實踐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從“樹立榜樣”“講故事明道理”和“實踐對比激發(fā)興趣”這三方面做起,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意義。如在五年級的第一節(jié)習作課上,我把《新課標》里的這一要求“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背鍪窘o學生朗讀,然后引導學生理解這一要求的含義,再播放優(yōu)秀習作評講課例中學生修改習作的片段。觀看后引導學生談?wù)務(wù)n例中的孩子有哪些地方得自己學習。當學生說到批改作文的重要性的時候,我給學生講述魯迅、葉圣陶等名人修改作文的故事和“推敲”的典故,使學生感悟到批改作文的重要性。同時,結(jié)合語文課堂上的教學內(nèi)容適時的進行小練筆,寫完后,我要求一半同學寫完了馬上交上來,另一半同學先自己修改,再請別的同學幫助修改,修改好后再交上來。教師把兩部分學生的課堂小練筆批改好,并作了對比,后者的成績明顯要高于前者。這一結(jié)果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修改習作的重要性,在學生心中植下“我要修改我的習作”的根。最后通過示范,要求學生每次習作得養(yǎng)成如下三個習慣:1.習作時用黑筆,自評自改時用藍筆,互評互改時用紅筆。2.在每次習作題目上用黑筆標上兩行五顆空心的星星,并寫上評改員:(用于自評自改、互評互改)。
二、培養(yǎng)自改習作的能力
在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興趣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確評改的要求與步驟。并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主評改習作的方法。這樣做,正如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lǐng),才能文章寫好。”
(一)遵循身心規(guī)律,循序漸進培養(yǎng)
小學生受年齡和認知的制約,很多方面達不到一定的高度,由此,我培養(yǎng)學生評改習作也是按“先扶后放”的規(guī)律。通過師生共同評改同一段話,讓孩子們掌握以下的策略和能力,明白什么是改,怎樣改,以及這樣改的理由。
1.統(tǒng)一評改符號,直觀明了
2.明確評改要求,指導修改步驟
3.評改要求逐步提高,提升評改習作
三、提倡評改形式的多元化
對照《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評改的要求,我們對學生的習作評改應該一改過去單評改方式,而要根據(jù)因年級而不同,因?qū)W生不同而不同地采用老師評改、學生自改互改、面批困難生,放手優(yōu)生批中上生等多元化的評改形式。
(一)共評共改,講究實效
葉圣陶說過:“給學生改作文,最有效的方法是面批”。我雖認為指導學生批改作文的具體操作可靈活多樣,但教師示范是首要一環(huán)。它能給予學生評改習作的方法,讓學生評改起來有規(guī)可循。開始接手一班學生時,我尤其重視“全”的這種師生共評共改形式。我將優(yōu)秀習作和典型“病例”復?。ú伙@示出學生的姓名)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與同桌一起賞析、評議、修改。在評改時,我會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看法,認真討論,達成共識。這樣做,學生學習到優(yōu)秀作文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又從典型“病例”存在的毛病來對照自己的習作,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除了“一對全”的當面評改外,“一對一”當面評改適合于缺乏自信的學生、接受能力較低的一部分學生。時間可在課堂、課余讓學生再鞏固修改方法。如此關(guān)注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效果將是事半功倍,大大地提高后進生批改習作的興趣和能力。
(二)自評自改,突現(xiàn)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習作批改中,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必須得到彰顯。為了讓學生把文章中的語句、段落、情節(jié)改好、改美。老師就要指導學生自改的方法。
(三)互評互改,共同進步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币虼?,在學生自評自改的基礎(chǔ)上,教師還要指導學生互評互改。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修改習作也一樣,學生對自己的毛病往往自己看不出來。如果要求學生互批互改,并且在題目上評星級、簽名。老師再一次把修改權(quán)還給了學生,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頗感新鮮和自豪。他們懷著好奇心握起紅筆,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當“小老師”對照出示的評價要求,運用修改符號與評價符號進行批注,評其亮點、精彩的詞句、段落,找出不足之處作出修改。同時,我還要求評改者簽名,作者拿到習作后,如果認為有批改不當?shù)牡胤剑梢匀ァ罢摾怼薄疤接憽?。所以,互改時大家都格外認真、投入,讀呀、改呀、想呀,時而翻翻作文選、時而與旁邊共同討論。此時老師可以解答一些學生有質(zhì)疑的地方或指導一些批改有困難的學生。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學生既欣賞到他人的妙語佳句、新穎的寫作方法,為以后寫此類或修改自己的作文時取長補短,起到共同進步的作用,促進寫作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同時點燃下次習作的熱情與興趣。學生評改后,我會當堂評選出最佳“修改員”和展示最優(yōu)秀的習作,讓他們體驗榜上有名的喜悅。在此基礎(chǔ)上,將每次的優(yōu)秀習作或練筆復印下來,裝訂成紙質(zhì)的《班級作文選》供學生欣賞學習,讓學生留下成長的足跡。
這種互評互改的形式隨著學生的評改方法熟練,互評互改的時間、形式我也有所變換:(1)同桌互改、(2)小組交換改、(3)作為一項家庭作業(yè)借助家長的力量與智慧評改、(4)結(jié)對子(好對差)、(5)面批困難生,放手優(yōu)生批中上生。
經(jīng)過這樣的習作評改訓練,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習作的興趣漸漸深厚,練筆的機會增多,寫作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提高。這樣的評改方式,即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還給了學生,又輕松的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了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