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中國的地方出版:以廣東為中心的研究(1950—1978)

    2021-12-10 11:43:12金炳亮
    華中學術(shù)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華南人民出版社廣東

    金炳亮

    (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廣州,510275)

    地方出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地方出版布局的形成反映了新中國人民出版事業(yè)的創(chuàng)建歷程。以“三化”(即“地方化、通俗化、群眾化”)為指導方針的地方出版,雖然存在種種局限,但在鞏固社會主義新政權(quán)、繁榮地方文教事業(yè)、服務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為改革開放后出版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積聚了勢能。作為特定條件下的一種出版形態(tài),“地方出版”已成為歷史名詞;但是,建立在教材及中央文件租型出版模式基礎上的地方出版產(chǎn)業(yè)鏈,則被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出版集團、發(fā)行集團所繼承,“地方出版”的余脈綿延至今。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學界對新中國出版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決策層面及個別中央級出版社,在新中國出版歷史的主流敘事中,地方出版基本缺失。本文試以廣東為個案,梳理新中國地方出版的創(chuàng)建、形成,總結(jié)其得失,并嘗試解釋地方出版綿延至今的生態(tài)邏輯。

    一、地方出版布局的形成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掀開了出版事業(yè)嶄新的一頁。新中國的一切事業(yè)都體現(xiàn)為人民性,出版事業(yè)也不例外。1949年9月29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lǐng)》是新中國的建國大綱,其第49條規(guī)定:“發(fā)展人民出版事業(yè),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書報?!盵1]1950年9月,第一屆全國出版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后出版總署發(fā)布《關(guān)于發(fā)展人民出版事業(yè)的基本方針》等五項決議,確定:“為人民大眾的利益服務是人民出版事業(yè)的基本方針。”[2]在這一基本方針指導下,中央很快成立了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等“人民”字號的出版社。毛澤東主席專門為人民出版社題寫了社名,“人民社”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版事業(yè)的金字招牌。

    新中國出版事業(yè)的另一個特色是嚴格的計劃性,體現(xiàn)為集中統(tǒng)一、統(tǒng)籌兼顧和分工合作,以達到“消滅無計劃無組織的狀況,實現(xiàn)專業(yè)化與計劃化”[3]的目的。1950年10月,出版總署發(fā)出《關(guān)于國營書刊出版印刷發(fā)行企業(yè)分工專業(yè)化與調(diào)整公私關(guān)系的決定》,規(guī)定:“各大行政區(qū)經(jīng)出版總署批準,各省市經(jīng)各大行政區(qū)出版行政機關(guān)批準,得設地方人民出版社,其名稱一律冠以大行政區(qū)或省市地名,以別于中央的人民出版社。地方人民出版社的專業(yè)方向、組織、任務大體上與中央的人民出版社相同,但應以出版地方性的讀物或當?shù)刈骷业淖髌窞橹?。人民出版社未設有辦事處自行造貨的地區(qū),得委托地方人民出版社擔任分區(qū)造貨任務。”[4]

    到1955年5月,全國已有27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立地方人民出版社。這樣,全國就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兩級“人民社”系統(tǒng),中央級出版社(包括后來陸續(xù)成立的科技類出版社)為專業(yè)性出版社,地方出版社為綜合性出版社;前者服務于全國,后者主要服務于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爸醒肱c地方出版任務之劃分”在上述文件發(fā)出之前,也就是出版業(yè)務還集中統(tǒng)一于全國新華書店時就已明確,其中屬于地方出版的有:(1)通俗讀物、文藝作品、地方性的書刊;(2)本地區(qū)的典型經(jīng)驗及材料;(3)活頁文件與地區(qū)性的各種補充教材;(4)經(jīng)核準可以分區(qū)編印的小學教科書及其他出版物[5]。

    與全國情形一樣,新華書店成為新中國華南地區(qū)最早成立的出版機構(gòu)。1949年11月7日,廣州解放才半個多月,廣州新華書店開業(yè),吳仲任經(jīng)理。1950年7月,在廣州新華書店基礎上,組建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負責廣東、廣西兩處分店,港澳地區(qū)及東南亞的圖書發(fā)行工作。初期新華書店實際上是包括編輯、出版和印刷、發(fā)行在內(nèi)的綜合機構(gòu),定性為“國營之出版企業(yè)”,“擔任國家的出版任務,發(fā)展人民的出版事業(yè)”[6]。因此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設有編審出版部,負責書刊出版任務,同時兼管廣東人民印刷廠。

    地方人民出版社系統(tǒng),首先成立的是六個大區(qū)的人民出版社,即華北人民出版社(設于北京)、東北人民出版社(設于沈陽)、華東人民出版社(設于上海)、中南人民出版社(設于武漢)、西南人民出版社(設于重慶)、西北人民出版社(設于西安)及另外六個省市人民出版社,華南人民出版社即為其中之一。廣東、廣西隸屬中南大區(qū),在成立中南人民出版社的同時,又成立華南人民出版社,大約與兩廣處于國防邊陲的重要性有關(guān)。之后隨著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成立人民出版社,大區(qū)人民出版社改為所在省市的人民出版社。這一過程大體持續(xù)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據(jù)統(tǒng)計,至1955年底,全國共有出版社98家(其中國營62家,公私合營17家,私營19家),其中中央一級出版社50家(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48家(包括副牌社8家)[7],華南地區(qū)3家,分別是國營的華南人民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和公私合營的南方通俗讀物聯(lián)合出版社(以下簡稱“南方通俗社”)。1956年,隨著南方通俗社并入,及華南人民出版社改為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全省由一家人民社統(tǒng)籌出版事業(yè)。除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港澳臺之外,全國大多數(shù)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與此類似。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社為主體構(gòu)成的地方出版格局,由此基本成形。

    中央人民社(俗稱“大人民社”)與地方人民社是一個系統(tǒng)。胡愈之在人民出版社成立大會講話中指出:人民出版社“應當負起領(lǐng)導各地方人民出版社的責任”[8]。怎么領(lǐng)導?從組織關(guān)系(人、財、物)來說,中央人民社當然歸中央直管,而地方人民社則由地方黨委政府管理。從業(yè)務關(guān)系來說,則是統(tǒng)籌兼顧(中央人民社)與分工合作(地方人民社)的關(guān)系:出書方面,中央人民社主要服務于中央,出版全國發(fā)行的時事政治讀物;地方人民社則“以出版地方性的讀物或當?shù)刈骷业淖髌窞橹鳌?。印刷方面,總體由中央人民社統(tǒng)籌,但“人民出版社未設有辦事處自行造貨的地區(qū),得委托地方人民出版社擔任分區(qū)造貨任務”[9]。中央人民社與地方人民社在業(yè)務上的領(lǐng)導關(guān)系和租型造貨出版體制由此形成,延續(xù)至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后,租型造貨出版體制擴大到全國統(tǒng)編教材。租型造貨充分體現(xiàn)了中央制訂計劃、地方安排生產(chǎn)的計劃經(jīng)濟模式和新中國人民出版事業(yè)中央統(tǒng)籌兼顧、地方分工合作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央地的區(qū)分不在地域,而在性質(zhì)(承擔統(tǒng)籌任務的即為中央級出版社,承擔分工任務的則為地方出版社)和是否由中央直接管理。因此北京市管理的出版社仍是地方出版社。比較特殊的是上海。上海各社按理應歸入地方出版社,但由于近代以來上海是全國唯一的出版中心,集中了全國絕大部分出版力量和占有全國絕大部分圖書市場份額;新中國成立后,雖然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遷到北京,但仍有大量私營、公私合營機構(gòu)存在,出版力量仍然很強,與其他地方一般只有一二家出版社不同,到1955年底,上海仍有14家出版機構(gòu),其中國有4家(2家為副牌社),公私合營10家(5家為副牌社);再加上上海作為國家經(jīng)濟中心和高校云集的地位,使得上海出版機構(gòu)除了承擔一般地方出版社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之外,在出書范圍和發(fā)行對象上與中央級出版社產(chǎn)生諸多矛盾。

    1955年,新華書店總店在出版物發(fā)行范圍上首先開了口子,同意“上海各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一般均可在全國范圍內(nèi)發(fā)行”[10]。1959年,鑒于“上海的著譯力量和出版的物質(zhì)基礎很大,出版任務很多是同中央的出版社相同的”,中央宣傳部開始將上海與各省市自治區(qū)出版社區(qū)分[11]。一度考慮將上海各出版社改為中央級專業(yè)出版社在上海的分社,如上海人民出版社改為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上海文藝出版社改為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社,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改為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上海社等[12]。從1960年開始,上海各出版社有了“全國性出版社”這樣一個既區(qū)別于中央級出版社,又不同于地方出版社的特定稱謂[13],在實際的工作和統(tǒng)計歸類上,則基本等同于中央級出版社。

    二、從華南人民出版社到廣東人民出版社

    新中國成立初期,大部分私營出版機構(gòu)或被新政權(quán)接收,或停業(yè)歇業(yè)。1950年上半年,據(jù)出版總署統(tǒng)計,仍在營業(yè)的廣州私營出版發(fā)行機構(gòu)有南方書店、前進書店、正大書局、人間書屋、華美圖書公司和中華樂學社6家[14]。

    6家里面,較有規(guī)模的是從香港遷到廣州的人間書屋。人間書屋由進步作家黃新波、陳實發(fā)起,1947年在香港成立。中共南方文委給予大力支持。先后出版《人間文叢》《人間譯叢》和《人間詩叢》,作者有夏衍、黃秋耘、黃藥眠、聶紺弩、杜埃、華嘉、林默涵、黃寧嬰、樓棲、林林等,在香港及東南亞有較大影響。1949年10月遷到廣州(漢民北路249號),并在接收國民黨正中書局基礎上重新開業(yè)。設有門市部。主要出版華南文聯(lián)編寫的圖書,也承印部分中小學教材。

    1950年7月,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編審出版部成立,是廣東省首個國營圖書出版機構(gòu)。編審出版部的人員主要來自兩支隊伍:一是籌建廣州新華書店的香港新民主出版社業(yè)務骨干,由經(jīng)理吳仲帶領(lǐng)北上進入東江解放區(qū)集訓,可稱為北上隊伍。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成立后,一部分人做發(fā)行業(yè)務(吳仲為首任經(jīng)理),一部分人進入編審出版部。二是由華中新華書店總店派出的南下隊伍。杜埃(1914—1993)任編審出版部主任。杜埃長期在粵港及東南亞從事進步文化活動,具有豐富的新聞出版工作經(jīng)驗,曾任中共黨刊《群眾》周刊總編輯,負責人間書屋圖書編輯。編審出版部出版的圖書,以“華南大眾小叢書”最多,多為宣傳形勢、政策及文藝方面的通俗小冊子,如《翻身姻緣》《勞動興家》《泥足陷朝鮮》等。“華南大眾讀物”系列也出版較多,如《廣東的解放》《新戰(zhàn)士·新英雄》《誰養(yǎng)活誰》等。圖書封面印有“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出版”字樣。封底版權(quán)頁有書名、著者、出版者、發(fā)行者、印刷者、初版時間、首印數(shù)量、基本定價等信息。封底印有“華南出版編號:(南)####”字樣,應是當時圖書出版編號(書號)。目前所見最早的書是“華南出版編號:(南)0013”《獻給人民團體》(華南大眾讀物之一),作者署名“星星”,為方方(時任中共華南分局第三書記)筆名,初版時間為1950年8月。根據(jù)編號順序和華南總分店成立于1950年7月推測,此前的七八月間還出版了12本書,但筆者尚未發(fā)現(xiàn)“華南出版編號:(南)0001”,即編審出版部編輯出版的第一本書。目前所見最后一本書是《漫畫集(第二集)》,初版時間為1951年2月。據(jù)此推測,在編審出版部存在的半年多時間,出版的圖書在100種左右。

    同期華南團工委以“華南青年出版社”名義出版書刊,但并無實際機構(gòu)成立,因此,中南區(qū)出版局并未將其統(tǒng)計在公營出版機構(gòu)之列[15]。

    1951年3月,廣州40多家私營書店聯(lián)合成立私營的南方通俗讀物聯(lián)合出版社。中南大區(qū)同期成立的,還有武漢通俗出版社和湖南通俗讀物出版社[16]。可見這是中南區(qū)出版局的一個統(tǒng)一部署。廣東省新聞出版處副處長羅戈東兼任南方通俗的社長,楊鐵如為副社長。

    這就是華南人民出版社成立之前廣東省人民出版事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情形。

    1951年4月1日,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批準成立華南人民出版社。社址設在廣州市大南路43號。華南人民出版社是在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編審出版部基礎上組建的。如前所述,編審出版部在干部配備和圖書出版經(jīng)驗上已有充分儲備,實際上已是一家初具規(guī)模的國有出版機構(gòu),因此成立華南人民出版社,并無任何實際困難。事實上,從現(xiàn)有資料看,在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正式批準同意成立前,以“華南人民出版社”名義出版的圖書就已面世了。

    華南人民出版社的首任社長為曾彥修(1919—2015),杜埃、倪康華為副社長。曾彥修是1938年入黨的老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副部長、《南方日報》社社長。1951年4月兼任華南人民出版社社長(至1953年不再兼任)。緊隨其后的第二任社長(1953—1955)陳越平、第三任社長(1955—1957)羅戈東也都是以上級領(lǐng)導的身份兼任。陳越平兼任社長時是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副部長,羅戈東兼任社長時是廣東省文化局新聞出版處處長。杜埃亦同時兼任《南方日報》副總編輯。如此多的兼任,一來說明上級對出版社工作重視,二來也是因為當時懂出版的領(lǐng)導干部緊缺。

    值得一提的是倪康華。目前可以查到的倪康華資料極少。他是一位老印刷、老報人??箲?zhàn)時期參加革命,在山東臨沂創(chuàng)建中共領(lǐng)導的秘密書刊印刷廠,并任廠長。后轉(zhuǎn)入八路軍一一五師《戰(zhàn)士報》印刷廠、《大眾日報》印刷二廠工作。1946年參與創(chuàng)建中共山東濱海區(qū)黨委機關(guān)報《濱海農(nóng)村》報,任報社秘書長。1948年6月任中原支隊四中隊(抽調(diào)新華書店、印刷廠干部組成)指導員,赴河南鄭州參與籌建《中原日報》。1949年5月南下武漢負責接管國民黨出版機構(gòu)。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在華中新華書店總店工作,不久再次帶隊南下進入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工作。

    華南人民出版社創(chuàng)建之時,已有相當不錯的陣容。杜埃分管編輯業(yè)務,兼任編輯部主任;倪康華分管印刷業(yè)務。內(nèi)設社長辦、編輯部和經(jīng)理部三個部門:社長辦主任為林卓華,秘書老莊(均來自香港新民主出版社),下設人事組、總務組和文書組;編輯部下設編輯組(組長李士非、副組長劉焜煬,均來自華中新華書店總店)、美術(shù)組(組長黎湛,來自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和資料組;經(jīng)理部下設財務組、材料組(組長謝理淵,來自香港新民主出版社)、校對組和出版組(組長任志偉,來自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副組長胡基德,來自華中新華書店總店)。建社三個月后,楊重華(1919—2002)調(diào)入華南人民出版社。他是1938年入黨的老革命,曾任中共連縣、連山、陽江縣委宣傳部部長、粵桂湘邊縱隊連江支隊政治部宣傳科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北江公學教育長、《北江日報》總編輯、中共北江地委宣傳部教育科長、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干部教育科副科長等職務。當時他因歷史問題受審查,因此主動要求到華南人民出版社工作,是建社初期僅有的4名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元老之一。

    1953年,華南人民出版社進行機構(gòu)調(diào)整,經(jīng)理部并入社長辦。這樣就變成兩個部門。一為社長辦,內(nèi)設7個組,即:出版組(組長為任志偉)、財務組(組長為老莊)、人事組(組長為林彬)、計劃組(組長由倪康華兼)、文書組、總務組和材料組。二為編輯部,內(nèi)設7個組,即第一至三編輯組、美術(shù)設計組、通聯(lián)組、資料組和校對組。據(jù)當年5月統(tǒng)計,全社72人,其中編輯部29人。全社員工中,中共黨員9人;文化程度大學僅4人,高中17人,甚至還有一些是文盲。最顯著的特征是年輕。所有員工都在45歲以下,約六成為26~45歲,四成為15~25歲。領(lǐng)導班子中,曾彥修33歲,杜埃40歲,倪康華39歲。中層干部大多為30歲上下的年輕人。

    綜上可知,初創(chuàng)時期華南人民出版社的員工隊伍,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年輕而富有朝氣,其中業(yè)務骨干大多具有相當豐富的新聞出版工作經(jīng)驗。根據(jù)文化部1956年統(tǒng)計:全國28個地方出版社,“編輯一共只有348人,能獨立處理稿件的編輯,平均每個出版社只有10人左右,很多編輯干部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水平,……有些出版社只有幾個編輯干部”[17],華南人民出版社在地方出版社中,應該算是比較好的。

    1956年春,由于中共華南分局撤銷,華南人民出版社改名為廣東人民出版社。在成立后的16年(1951—1966)間,華南(廣東)人民出版社有過四次擴充。

    (一)1953年人間書屋并入華南人民出版社

    新中國的文學體制下,人間書屋實際上成為華南文聯(lián)的一個出版機構(gòu),主要出版華南文聯(lián)編寫的圖書,如《廣州文藝叢書》(主要是新編粵劇)、《青年學習叢書》等。負責編輯工作的有杜埃、華嘉、黃寧嬰等人,均為兼職。因杜埃在華南人民出版社創(chuàng)社的時候就擔任了分管編輯工作的副社長,缺乏經(jīng)費來源且屬于私人經(jīng)營的人間書屋并入華南人民出版社是順理成章的事。人間書屋之并入,雖然并沒有在編輯力量上加強華南人民出版社,但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出版社與粵港澳三地作家的聯(lián)系,升級強化了出版社的文藝基因。

    (二)1956年南方通俗讀物聯(lián)合出版社并入廣東人民出版社

    南方通俗讀物聯(lián)合出版社的成立略早于華南人民出版社。社址設在廣州市永漢北路(今北京路)263號,與170號的新華書店華南總分店隔街相望。雖然是私人聯(lián)營,但中共華南分局黨委極為重視,新聞出版處(當時省市合署)副處長羅戈東兼任該社社長。1954年9月,羅戈東又兼任了華南人民出版社的社長。因此,實際上社內(nèi)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副社長楊鐵如。楊鐵如(1908—1983),廣東海豐人,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追隨彭湃開展農(nóng)民運動。1935年,在香港九龍彌敦道創(chuàng)辦半島書店,從事革命書刊發(fā)行工作,以開辦書店掩護中共地下黨組織及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初,在廣西梧州創(chuàng)辦蒼梧書店(抗戰(zhàn)勝利后遷往南寧,改為春秋書店)。1940年,在桂林創(chuàng)辦白虹書店。抗戰(zhàn)勝利后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1950年9月,作為廣東三名代表之一,出席第一屆全國出版會議。

    在華南分局的強力領(lǐng)導下,南方通俗讀物聯(lián)合出版社與華南人民出版社在出版方針和讀者對象上并無多大區(qū)別。出版圖書中,通俗文藝作品最多,其中又以演唱材料比例最高。大部分為配合政策和時事宣傳的讀物。如配合婚姻法實施,就組織編寫出版了《自由婚姻》《幸福新婚姻》《童養(yǎng)媳翻身》等;配合互助合作,出版了《家家參加互助組》《互助組長李桂英》《互助慶豐收》等。因此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公私合營,并入廣東人民出版社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南方通俗讀物聯(lián)合出版社的并入,極大加強了廣東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力量。全社員工增加至97人,其中編輯部44人。編輯部內(nèi)設有第一(農(nóng)業(yè))編輯室、第二(理論)編輯室、第三(文藝)編輯室和第四(文教)編輯室,及美術(shù)組、通聯(lián)組和資料組。楊鐵如轉(zhuǎn)任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社長。

    (三)1957年汕頭《工農(nóng)兵》月刊并入廣東人民出版社

    《工農(nóng)兵》月刊原為汕頭地委宣傳部辦的雜志,并入后成為廣東人民出版社第五編輯室,13個編輯一起歸入人民社編制,仍在汕頭辦公。編刊之外,主要出版潮州歌冊。1958年,第五編輯室撤銷,雜志仍歸汕頭地委。

    (四)1959年廣州文化出版社并入廣東人民出版社

    廣州文化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7月,楊鐵如任社長。社址為廣州永漢北路230號。該社成立于“大躍進”高潮之際(當時甚至一些行署和縣都成立了出版社),與多數(shù)“大干快上”背景下成立的出版社基本沒出過什么像樣的書有所不同,該社由于歸屬廣州市文化局,因此配備了一些編輯力量,也出版過一些書刊。1959年10月,廣州文化出版社并入廣東人民出版社,辦公用房及19名職工一同轉(zhuǎn)入。楊鐵如仍任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社長。

    三、“三化”方針指導下的編輯出版

    新中國出版事業(yè)區(qū)別于舊中國出版業(yè),最根本的是其人民性。正如胡愈之所言:“書籍不再是少數(shù)有閑階級的專有品,而是廣大的勞動人民和革命干部所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糧了?!盵18]

    新中國地方出版展開布局不久,1952年7月召開第二屆全國教科書出版會議,會上確定了“中央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的分工”:一般圖書方面,地方出版社“出版地方性的通俗讀物、政策法令和傳布地方工作經(jīng)驗的書籍”;教科書方面,“根據(jù)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的造貨和負責范圍如期完成任務”[19]。三個月后召開的第二屆全國出版行政會議,再次做了強調(diào):“通行全國的一般圖書,由中央一級的國營專業(yè)出版社出版。地方國營出版社的任務為:按照當?shù)厝嗣裆顮顩r和每一時期的中心任務,出版當?shù)厮枰?,解決群眾思想問題的,傳播先進經(jīng)驗、介紹先進人物的,指導工農(nóng)群眾的生產(chǎn)、學習的通俗讀物?!盵20]對地方出版社分工和職責的表述,后來被概括為“地方化、通俗化、群眾化”,成為指導地方出版的“三化”方針。

    在中央級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的體制下,中央級出版社為中央服務,統(tǒng)籌“通行全國的一般圖書”[21],重點是中小學教材、中央文獻和宣傳國家政策的讀物;地方出版社則是為地方黨委、政府服務,“以出版地方性的讀物或當?shù)刈骷业淖髌窞橹鳌盵22],主要面向基層,特別是農(nóng)村。地方出版社的人、財、物歸屬地方黨委政府領(lǐng)導,而出版方針政策、書刊用紙供應則由中央統(tǒng)籌。

    “三化”之中,“地方化”是前提,它規(guī)定了地方出版社編輯出版書刊要與“地方”有關(guān)。從作者來說,應該是當?shù)刈髡撸霭嫔纭耙话銘诒臼》秶鷥?nèi)組稿”[23];從題材來說,要反映地方特點;從表現(xiàn)形式來說,要為當?shù)厝罕娝猜剺芬姡白执?、有畫、易唱、易讀、聽得懂”[24]。從讀者對象來說,主要面向基層群眾,原則上不跨省發(fā)行。由于“地方人民出版社、地方書刊印刷廠直屬于各地方出版行政機關(guān),但同時分別受中央人民出版社與新華印刷廠總管理處的領(lǐng)導或指導”[25],因此地方黨委政府與地方出版社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出版社的方針政策、選題計劃、組織人事都由地方黨委政府直接管理?!暗胤交币馕吨胤匠霭嫔缡紫确沼诘胤近h委政府,服從于地方的中心工作,地方出版社首先是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的宣傳工具(陣地)而存在的。

    “通俗化、群眾化”是對所有出版社甚至是整個宣傳文化系統(tǒng)而言,并非專門針對地方出版社。第一屆全國出版會議發(fā)布的《關(guān)于改進和發(fā)展出版工作的決議》第六項有這樣的表述:“為配合工農(nóng)兵的識字教育與文化政治教育,應大量出版各種通俗書刊,包括業(yè)余課本、政治常識、生產(chǎn)知識、科學知識、生活常識、文藝作品等?!醒爰暗胤饺嗣癯霭嫔绺鼞龊藐P(guān)于政府政策法令的通俗宣傳解釋。”[26]中宣部在1951年4月專門召開通俗報刊圖書出版會議,陸定一部長明確要求“喚起大家,眼睛要向下看”[27]。

    由于地方出版社主要面向農(nóng)村和基層,“通俗化、群眾化”的要求顯然更高,“一般省的地方出版社,應該面向農(nóng)村,面向工廠,特別是面向農(nóng)村,以出版供應本省的工農(nóng)群眾和基層干部閱讀的通俗讀物,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28],“以教育農(nóng)民為首要任務”[29],“地方的出版工作應特別照顧到農(nóng)民、工人、縣以下的工作干部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需要”[30]。華南(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通俗讀物中,以面向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讀物為最大宗(農(nóng)業(yè)編輯室是第一編輯室),且多為本薄價廉的小冊子,如1958年出版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叢書》(21種)、《農(nóng)業(yè)社經(jīng)營管理叢書》(9種)、《農(nóng)具改革叢書》(16種)。文藝類通俗讀物中,則以演唱文學作品、歌謠歌冊、門畫春聯(lián)為最大宗。

    中共華南分局明確規(guī)定華南人民出版社的工作方針是“根據(jù)黨在華南地區(qū)的工作要求,圍繞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當前的政治宣傳任務,出版指導實際工作和教育干部群眾的初級政治讀物,適當?shù)刈⒁鉃榱藵M足群眾生產(chǎn)和文化需要,出版一些有助于推進人民文化生活的文藝、文化教育、科學技術(shù)、衛(wèi)生常識等通俗讀物”[31]。

    出版社在具體的編輯工作中強調(diào):“在各類讀物中,面向農(nóng)村的讀物第一;在對讀物質(zhì)量的各項要求中,政治質(zhì)量第一;在保證讀物質(zhì)量的各項措施中,調(diào)查研究第一?!盵32]

    出版社的圖書類別主要有:“a.講解馬列主義原理、宣傳毛澤東思想和當前各項政策的通俗讀物;b.傳播科技知識和比較成熟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c.供當?shù)貙W校和教育用的各種課本教材;d.當?shù)刈骷液凸まr(nóng)業(yè)業(yè)余作家的文藝創(chuàng)作;e.演唱材料、連環(huán)畫、年畫和掛圖等。”[33]由此看來,“三化”方針貫徹于地方出版工作的所有各個環(huán)節(jié)。

    據(jù)統(tǒng)計,1951年—1962年(含華南人民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共出版新書(不包括重版、租型、活頁文選、雜志)2674種,總用紙量為1438000千印張。平均每年出版新書約222種,用紙量119833千印張?!按筌S進”高潮中,1958年出版新書最多,達546種;用紙量1959年最多,達230528千印張;新書種數(shù)及用紙量均超過年均數(shù)一倍以上。最大宗的出版物是“宣傳黨的各項政策、配合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運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和歌頌新人新事”的各類通俗讀物,占比達90%以上[34]。

    上述統(tǒng)計未計入租型產(chǎn)品和雜志印刷。這是最能體現(xiàn)中央“統(tǒng)籌”、地方“分工”出版特色的兩類產(chǎn)品。租型產(chǎn)品主要是課本和《毛澤東選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緊缺,書刊用紙必須首先保證租型產(chǎn)品供應,本版書有時不得不讓位于租型產(chǎn)品,時停時緩在所難免。

    華南人民出版社成立之時,全國教科書出版會議剛剛結(jié)束,出版社的首要任務就是當年秋季的教科書供應。為此,立即成立了秋季教科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人力配備、紙張供應、資金與貸款、印刷與裝訂等事宜。當年出版秋季教科書36種,印造6565000冊,用紙10234令。由于書刊印刷力量薄弱,初期中學、師范課本及教學參考書等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代印,交廣東省新華書店發(fā)行。1959年起,改由湖南、廣東、廣西三省協(xié)作印造。隨著書刊印刷力量不斷加強,1960年起,除個別品種由湖南代造外,課本基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自行印造。到1964年,廣東已成為文化部確定的全國七個地區(qū)圖書租型印造點之一,每年承擔中央版圖書印造任務5萬~7萬令。

    租型印造《毛澤東選集》是出版界的大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1951年出版發(fā)行,第二、三卷1952年出版發(fā)行,第四卷1961年出版發(fā)行。1961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印造毛選第四卷及11種單篇本合計990萬冊,用紙6580令。用紙量已超新中國成立初期全省秋季中小學課本的六成。第四卷出版前后適逢“三年經(jīng)濟困難時期”(1959—1962),課本與毛著印造成為出版工作的優(yōu)先事項。廣東人民出版社將1962年的主要任務確定為:“整頓內(nèi)部,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毛主席著作和學校教科書的出版工作。至于一般書籍,只出版一些確有需要而質(zhì)量又較高的著作?!盵35]

    一般的書刊出版方面,主要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宣傳地方黨委政府方針政策的通俗讀物。

    這是地方出版社的重要任務。雖然由于運動頻繁,為了趕出版,經(jīng)?!凹舻都訚{糊”從報紙或文件上選編;又由于政策常變,造成極大浪費,但也出版了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通俗讀物,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圖解》《華南通書》《為什么要把糧食賣給國家》等。

    第二,廣東作家原創(chuàng)的文藝作品。

    先后出版反映廣東土改的長篇小說陳殘云著《喜訊》和華嘉著《冬去春來》,歐陽山著《前途似錦》和一代風流三部曲中的《三家巷》《苦斗》,韓北屏著《高山大峒》,秦牧著《黃金海岸》,陳殘云著《羊城暗哨》《香飄四季》,杜埃著《鄉(xiāng)情曲》,吳有恒著《山鄉(xiāng)風云錄》等長篇小說,基本反映了新中國前十七年廣東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面貌。

    另外,陶鑄主政廣東時,廣東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他的散文集《理想·情操·精神生活》(1961年)、《思想·感情·文采》(1962年),還有他主編的《廣東民歌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主政官員對文藝界的重視和出版社在地方文化建設方面的重要地位。

    第三,各種演唱文學、歌冊、連環(huán)畫、年畫(門畫)、春聯(lián)等。

    這是完全面向農(nóng)村的讀物,品種多,印量大,主要由文藝編輯室和美術(shù)編輯室承擔。以演唱文學為例,1956年文藝編輯室發(fā)稿147種,其中88種是演唱文學(包括粵劇、粵曲、山歌、山歌劇、瓊劇、雷劇、話劇以及音樂舞蹈等),占比在六成以上。1959年出版的《廣東民歌選》叢刊(1-6)是省委書記陶鑄主編的,同時還出版了《廣東民歌》第一集、《廣東民間歌曲》。至于門畫、年畫、春聯(lián)等,每年年底大量印行,出版統(tǒng)計報表單獨分類。以出版用紙極為緊張的1961年為例,共出版門畫、年畫23種,2384200冊,用紙量1585令;當年全部用紙量為118820令,絕大部分為必須確保的課本及租型文件、書刊,其中本版書刊用紙2584令,而門畫、年畫用紙就超過六成,說明這一類讀物在當時也是一定程度上需要優(yōu)先保證的。

    第四,雜志、叢刊的編輯出版。

    中央的雜志在廣東省發(fā)行,華南(廣東)人民出版社負責印造,類似租型。省內(nèi)雜志則由出版社負責編輯出版和印刷,但由雜志主辦單位負責組稿。省內(nèi)辦的有些是叢刊,甚至內(nèi)部刊物。前者有《紅旗》(中共中央機關(guān)刊物)、《時事手冊》《政治學習》(均為人民出版社主辦的雜志)。后者有《上游》(中共廣東省委機關(guān)刊物)、《共產(chǎn)黨員》(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工交戰(zhàn)線》(中共廣東省委經(jīng)濟領(lǐng)導小組主辦)、《學習通訊》(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主辦)、《廣東畫報》(廣東省美術(shù)創(chuàng)作室編輯,后轉(zhuǎn)為南方日報主辦)、《象棋》月刊(廣東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辦)、《學術(shù)研究》(廣東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主辦)、《作品》(中國作家協(xié)會廣東分會主辦)、《華南農(nóng)業(yè)科學》季刊。1958年前后最多達到12種。

    “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毛主席著作印造、出版和發(fā)行成為出版界壓倒性的政治任務。其間,廣東人民出版社幾經(jīng)變動,一度改稱“毛主席著作出版辦公室”;1968年廣東省新華書店并入后,稱為“廣東省毛主席著作出版發(fā)行站”。各省市自治區(qū)出版機構(gòu)變動大體如是。

    由于負責印造、出版和發(fā)行毛主席著作有著極為嚴格的質(zhì)量、時間要求,并需要全面統(tǒng)籌紙張、油墨、書刊印刷、儲運、配送等物資供應,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條件下,為全力以赴確保毛主席著作出版發(fā)行,本版圖書編輯出版被迫停止。因此,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省新華書店成建制地改為“廣東省毛主席著作出版發(fā)行站”,可以說是形勢發(fā)展的必然。

    由于全力保證毛著和課本出版發(fā)行,本版書出版幾乎停止。1966年—1970年圖書出版情況見下表。

    1966年—1970年廣東省圖書出版統(tǒng)計表[36]

    1969年10月,廣東省毛主席著作出版發(fā)行站撤銷,廣東人民出版社恢復建制和編輯出版本版圖書。然而不久,編輯人員又大多下放到英德黃陂“五七”干校勞動改造。1971年3月,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兩次接見會議領(lǐng)導小組成員。盡管這次會議受到極左勢力的干擾——張春橋、姚文元將“兩個估計”(即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界是反革命黑線專政、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占統(tǒng)治地位)寫入文件,由中央轉(zhuǎn)發(fā)全國貫徹執(zhí)行,但還是對“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出版界的亂象起到了一定的撥亂反正作用。在此背景之下,廣東人民出版社下放黃陂“五七”干校的領(lǐng)導和編輯人員陸續(xù)調(diào)回。

    1971年9月,為學習貫徹國務院《關(guān)于出版工作座談會的報告》,廣東省召開全省出版發(fā)行工作會議。會后,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廣東人民出版社由省委政工組宣傳辦領(lǐng)導,改為由省委政工組直接領(lǐng)導。接著,省委任命黃文俞為人民社革命委員會主任。黃文俞(1917—1996)是新聞戰(zhàn)線的老兵,早年曾任香港《大公報》助理編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機關(guān)報《前進報》編輯,香港《正報》社社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新華通訊社華南總分社副社長,新華通訊社廣東分社社長,《南方日報》社社長、總編輯,《羊城晚報》總編輯等職。在黃文俞領(lǐng)導下,廣東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出版工作得到恢復和發(fā)展。1972年,全年出版書畫279種,印行6137萬冊,比前幾年均有大幅增長。短篇小說集《禾苗正綠》,報告文學集《踏遍青山》,兒童文學《海花》等發(fā)行全國,有的印數(shù)超過100萬冊。還出版了連環(huán)畫《半夜雞叫》及科技圖書《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等。

    1973年6月,廣東省科技局經(jīng)由省科教辦向省委呈送《關(guān)于將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圖片社改為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的請示報告》,省委批復同意。這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地方科技出版社(中央級出版社和上??萍汲霭嫔绯?。由于我國出版體制采取中央和地方分工協(xié)作,而地方出版社普遍又是綜合性的人民出版社一家,廣東人民出版社與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在科技圖書出版領(lǐng)域產(chǎn)生矛盾。1975年10月,根據(jù)省委批復,兩社分工為: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負責出版普及的和專門性的科技書刊,廣東人民出版社負責出版大學和中小學的科技教科書。

    1974年10月,楊奇接替黃文俞任廣東人民出版社革委會主任。楊奇(1922— )也是新聞戰(zhàn)線老兵,曾任東江革命根據(jù)地《東江民報》主編、《前進報》社社長、香港《華商報》代總編輯,新中國成立后任《南方日報》社社長、總編輯,《羊城晚報》總編輯。黃文俞和楊奇兩位老新聞人接連掌舵廣東人民出版社(1971—1978),使全省出版事業(yè)較快得到恢復,并為改革開放以后的迅猛發(fā)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至1977年,全省出版書畫293種,用紙13430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隨著廣東新華印刷廠(由廣州市輕工業(yè)局領(lǐng)導)、廣東省印刷器材公司(1970年成立,由廣東省工業(yè)戰(zhàn)線領(lǐng)導小組領(lǐng)導)劃轉(zhuǎn)到廣東人民出版社,該社成為一個集編(輯)、印(刷)、發(fā)(行)、供(印刷物資供應)為一體,兼具編輯出版業(yè)務和出版行政管理職能的綜合性機構(gòu)。到1977年底,廣東人民出版社下屬單位包括:廣東省新華書店、廣東新華印刷廠、廣東省印刷器材公司、廣東美術(shù)印刷廠,企業(yè)編制人員增至345人。在此基礎上,1978年3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成立廣東省出版事業(yè)管理局(簡稱“省出版局”)。廣東人民出版社改為處級單位,由省出版局領(lǐng)導。原下屬單位成為省出版局獨立核算的直屬單位(與廣東人民出版社平行)。1978年5月,省委同意將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從省科技局劃轉(zhuǎn)給新成立的廣東省出版局。經(jīng)省科技局和省出版局協(xié)商,在廣東人民出版社科技編輯室(編制5人)和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編制10人)基礎上重新組建廣東科技出版社。

    四、“三化”方針與地方出版的歷史評價

    雖然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對“地方化、通俗化、群眾化”方針進行了反復強調(diào)和解釋,但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地方出版社往往仍有“偏差”。

    1956年4月9日—17日,文化部黨組召開地方出版社工作座談會。根據(jù)會上反映,地方出版社對于“地方化”的困惑,主要是地方黨委政府要求配合宣傳的時政讀物、群眾需要的科普實用讀物都沒有地方特點。華南人民出版社自我批評“機械地理解地方化及中央與地方分工的方針,認為如果不是講廣東地方事情的,不是大量引用地方事例的稿子,都不算地方化”[37]。對“通俗化”的困惑,主要是除了本地作家創(chuàng)作的文藝作品,很少有符合要求的通俗讀物作者,雖然花了很多氣力去培養(yǎng)工農(nóng)兵作者,但達到要求的不多,造成書籍質(zhì)量低下,很多時候只好編輯親自上陣。對“群眾化”的困惑主要是書籍印行量太大,造成積壓浪費。

    在這種“偏差”“困惑”之下,出版社的編輯在組稿上束手束腳,“廣東提出有三怕:怕組來稿件不符合方針任務;怕組多了處理不了,得罪作者;怕高級知識分子書稿組來不用,有傷情面”[38]。

    由于只能出版地方題材的圖書,但又規(guī)定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加上選題計劃、組織關(guān)系都由地方黨委政府直接領(lǐng)導,地方出版社實際上成為地方黨委政府宣講政策、配合工作的輿論工具,與黨報功能類似。實際工作中,“剪刀加漿糊”式的出書情況相當普遍?!鞍褕D書與報刊等同起來,把為政治服務和為中心服務等同起來,不適當?shù)貜娬{(diào)以辦報的精神來辦出版社。好像無論什么中心工作和較大的事件都要出書”?!叭铡?即“為無產(chǎn)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nóng)兵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變成了“三脫離”(即脫離政治、脫離實際、脫離群眾)[39]。“出得早不保險,遲了又變成‘馬后炮’,這樣的書壽命不長,運動過后很少有再版價值?!盵40]

    在這種情況下,管理部門在強調(diào)地方出版社要繼續(xù)貫徹“三化”方針的同時,也適當?shù)胤艑捔艘恍┫拗疲笆〉某霭嫔缫话銘诒臼》秶鷥?nèi)組稿……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到外地組稿”[41],“除通俗讀物外,因地制宜地出版一些中級讀物也是地方出版社的重要工作”,“地方出版社可以并且應該出版當?shù)刈骷业膶W術(shù)著作”[42]。

    改革開放以后,地方出版沖破“三化”的限制,開啟了一輪“去地方化”的改革(本人另有論文討論這個問題)。以1979年12月在長沙召開的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史稱“長沙會議”)為起點,地方出版不再受“三化”限制;至1984年6月在哈爾濱召開以“地方出版”為主題的最后一次全國地方出版工作會議(史稱“哈爾濱會議”),地方出版匯入全國出版的洪流,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出版形態(tài),“地方出版”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那么,如何評價“三化”方針和地方出版?

    “長沙會議”后,地方出版社基本否定了“三化”,當時為了尋求改革突破,還將其作為“左”的思想進行了揭批。廣東省出版事業(yè)管理局在一份揭批材料上就說:“(過去)對古的、洋的限制極嚴,只準中央一級和上海出版單位出版,其他地方出版社不能出版,在體制上,中央與地方出版社分工太死。地方出版社‘畫地為牢’,形成了一個‘地方化、通俗化、群眾化’的‘三化’方針,組稿、發(fā)行都不能跨省,結(jié)果出書品種越搞越窄,數(shù)量越搞越少?!盵43]在這個否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立足廣東,面向全國,兼顧海外”的新的出版方針。

    站在新中國出版事業(yè)發(fā)展七十多年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段歷史進行新的總結(jié),作出新的評價。

    (一)地方出版是世界出版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

    古今中外出版史表明,一個國家在某一個歷史時期的出版中心大都集中于一兩個地方,要么是政治中心,要么是經(jīng)濟中心,要么是因為交通、技術(shù)等原因自然形成的集鎮(zhèn),如明代福建的建陽、清代廣東順德的馬岡等。新中國的地方出版,將民國時期單一出版中心上海擴大到以北京、上海為主要中心,以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為次中心的多點網(wǎng)狀布局。新中國初期,這是中央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一部分;改革開放后,中國在各方面都發(fā)生了歷史巨變,但地方出版的格局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由于新中國初期大多數(shù)地方一窮二白的狀況,地方出版在相當程度上發(fā)揮了地方政策宣教和文化普及中心的重要作用,大量發(fā)行的通俗書刊在掃除文盲、普及教育、鞏固新政權(quán)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早在地方出版布局基本完成的1955年,中央對地方出版就有這樣的評價:“地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在歷次社會民主改革運動及整個經(jīng)濟文化建設的事業(yè)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地方人民出版社已逐漸成為地方黨委教育人民和指導工作的有力助手?!盵44]

    比較中央級出版社(北京)和全國性出版社(上海),地方出版發(fā)展速度驚人。1957年文化部在關(guān)于地方出版社工作問題的意見中指出:“地方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在全國出版的書籍中占很大比重,質(zhì)量也在逐步提高?!盵45]1958年(有“大躍進”的特殊因素),中央級出版社出書品種比上年增長29%、印數(shù)增長56%,地方出版社分別增長105%和99%[46]。筆者將不同歷史時期零散資料加以綜合之后發(fā)現(xiàn),除期刊品種偏少、編輯人員明顯偏弱之外,在出版社數(shù)量、出書品種等方面,地方出版社并不亞于中央級(全國性)出版社,詳見下表。

    “文革”前后中央級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廣東省出版社相關(guān)情況比較表[47]

    可以說,地方出版完全改變了中國出版業(yè)僅集中于個別區(qū)域,書刊閱讀面向少數(shù)精英的局面。新中國人民出版事業(yè)在短短二十多年間取得這樣的成就,地方出版居功至偉。

    (二)地方出版為改革開放后中國出版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積聚了勢能

    廣東、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出版業(yè)先于中央級出版社和上海的出版業(yè)而相繼崛起,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出版業(yè)迅猛發(fā)展的一大特征。根據(jù)1984年5月全國地方出版社工作會議材料,1983年全國地方出版社(不含上海)出版圖書17500種,印數(shù)44億冊,分別比1978年增長110%和48.7%,高于同期全國圖書出版情況,占全國出版比重分別為49%和76%。

    這樣的發(fā)展速度,既有改革開放出版生產(chǎn)力得到全面解放這個“引力”的帶動作用,也與新中國地方出版積聚的勢能產(chǎn)生的巨大“推動”作用密不可分。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新中國地方出版創(chuàng)建發(fā)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后各省市自治區(qū)出版事業(yè)如何發(fā)展!

    事實上,地方出版突破“三化”限制,在1971年出版事業(yè)從“動亂”中開始慢慢恢復后就已露端倪。廣東人民出版社就連續(xù)參與了多項全國性的大型出版合作項目:

    一是外國史翻譯出版項目。

    1971年9月8日,中央批轉(zhuǎn)國務院出版口領(lǐng)導小組《關(guān)于收集、翻譯、出版世界各國歷史書籍的情況》的報告,建議外交部、中聯(lián)部及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四川等12個省市組織翻譯、出版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國別史,中央各單位翻譯的交商務印書館出版,12省市翻譯的,交地方人民出版社出版。文件中專門提到,“北京、上海、廣東、吉林、江蘇等地翻譯力量較強”[48],這應該是廣東被選中的主要原因。

    中共廣東省委政工組立即召開翻譯出版外國史工作會議,指定廣東人民出版社負責聯(lián)系和出版亞太地區(qū)國別史的工作。具體由吳紫函負責。據(jù)吳紫函回憶:“我通過廣州地區(qū)高等院校的教育革命組,拿著尚方寶劍,得到高等院校專家學者的支持,在編輯同仁的幫助下,凡我駐外使館能引進的新版本,基本上按時翻譯出版?!盵49]陸續(xù)出版的著作有:唐陶華、朱杰勤翻譯的《關(guān)島全史》(上、中、下3卷),何肇發(fā)、金應熙翻譯的《澳大利亞簡史》,馬采翻譯的《薩摩亞史》,陳一百、吳江霖翻譯的《新幾內(nèi)亞簡史,張華能等翻譯的《新西蘭簡史》和《1900年后的西南太平洋》。列入計劃但未完成的則有《斐濟史》《玻利尼西亞文化史》《菲律賓革命史》《澳新地區(qū)和太平洋群島現(xiàn)狀》等。在組稿編輯過程中,吳紫函還約請中山大學歷史系撰寫出版了《世界簡史》一書,成為當時讀者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

    二是“農(nóng)村版圖書”項目。

    1973年9月,國務院出版口發(fā)出《關(guān)于選編出版“農(nóng)村版圖書”的通知》,由各地出版社推薦,人民出版社供型,全國租型造貨,“不發(fā)城市,專發(fā)農(nóng)村,優(yōu)先照顧偏遠地區(qū)”[50]。人民出版社從全國各出版社選送圖書中選出35種“農(nóng)村版圖書”,廣東人民出版社入選3種:《破除封建迷信》《南海民兵(民兵斗爭故事)》《縣委書記》。

    三是外國地理書翻譯出版項目。

    1973年9月,國務院批轉(zhuǎn)出版口《關(guān)于翻譯出版外國地理書的請示報告》。北京、上海、天津、江蘇、福建、廣東、湖北、河南、四川、陜西、甘肅、河北、遼寧、吉林等14省市,因“都有地理研究機構(gòu),或在大專院校設有地理系,并有一定翻譯力量”[51],承擔外國地理書翻譯出版任務。同年12月,翻譯出版外國地理書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廣東人民出版社負責的選題有:《西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美拉尼西亞地理概述》《法屬太平洋群島》等。

    四是法家著作注釋出版項目。

    1974年7月5日至8月8日,法家著作注釋出版規(guī)劃座談會在北京召開,12省市52人參會。會議討論通過《法家著作注釋出版規(guī)劃(草案)》,列入48種著作(包括選注、新注和校點等)。廣東人民出版社承擔《〈論衡〉新注》《王安石詩文選注》《龔自珍詩文選注》《魏源詩文選注》《法家經(jīng)濟思想史資料匯編》共5種。

    五是中外語文詞典編撰出版項目。

    1975年5月23日至6月17日,國家出版局和教育部聯(lián)合在廣州東方賓館召開中外語文詞典編寫出版規(guī)劃座談會。8月,國務院批轉(zhuǎn)國家出版局《關(guān)于中外語文詞典編寫出版規(guī)劃座談會的報告》。160種中外語文詞典列入編寫出版規(guī)劃,由全國17個省市承擔。其中上海14部,北京10部。大部分省市1~2部。廣東9部,分別是:《漢語諺語詞典》《漢語虛字用法字典》《簡明現(xiàn)代美國俚語詞典》《英語基本詞用法詞典》《英漢圖解詞典》《泰漢詞典》《簡明英漢詞典》《簡明法漢詞典》《簡明德漢詞典》。

    這一宏大計劃當中,修訂《辭?!贰掇o源》和新編《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是重中之重。其中,《辭?!沸抻営缮虾H嗣癯霭嫔缲撠煟弧掇o源》修訂由廣東省牽頭,廣西、河南、湖南等省(區(qū))協(xié)作,商務印書館出版;新編《漢語大字典》由湖北、四川負責,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編《漢語大詞典》由上海市牽頭,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協(xié)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實施過程中,上海、四川、湖北均成立了專業(yè)的辭書出版社,廣東則未能如愿(申報未批),這是后話。

    《辭源》由商務印書館在1915年出版正編,1931年出版續(xù)編。其后又出版過合訂本和改編本,是閱讀、研究古籍的工具書。由于內(nèi)容權(quán)威,不斷重印,成為商務印書館的鎮(zhèn)館之寶。新中國成立后,商務印書館即著手修訂,1964年出版了修訂版第一分冊。

    為什么這樣一部篇幅龐大、專業(yè)艱深的商務版重頭書會由廣東省牽頭修訂?當時擔任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的陳原是廣東新會人,在語言學方面頗有造詣。中外語文詞典編寫出版規(guī)劃座談會代表115人,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qū),原定在北京召開,后來才改到廣州。會議召開之前,確定由廣東、廣西、湖南、河南四省區(qū)與商務印書館共同完成《辭源》修訂任務。多方合作的情況下,“誰來掛帥?這個問題不好解決。此時楊奇(當時主持廣東的出版工作)挺身而出,他來‘牽頭’。……他不僅‘牽頭’,而且‘牽’出了一頭羊,那就是黃秋耘”[52]。有趣的是,陳原、楊奇、黃秋耘,還有當時參與主事的許力以(時任國家出版局出版部主任)均是說粵語的廣東人?;蛟S正是這些偶然的因素,促成國家出版局將修訂《辭源》重任落實給廣東省。

    廣東省委對此極為重視。1976年1月,成立廣東省中外語文詞典工作領(lǐng)導小組,且立即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修訂《辭源》四省協(xié)作會議。國家出版局副局長陳翰伯、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陳原到會講話。廣東人民出版社專設廣東省修訂《辭源》編輯室,負責此項工作。4月,國家出版局批準成立修訂《辭源》編審小組,組長黃秋耘(時任廣東人民出版社革委會副主任、廣東省中外語文詞典領(lǐng)導小組成員)。此項工作遂由黃秋耘負責統(tǒng)籌,后期黃秋耘在北京統(tǒng)稿審訂,改由吳康(時任廣東科技出版社副社長,此前一年廣東省出版事業(yè)管理局成立后,《辭源》修訂工作改為由省出版局統(tǒng)籌)負責此項工作。1976年5月、12月,1977年6月又分別在鄭州、桂林、長沙召開協(xié)作會議。四省區(qū)修訂完成初稿后,商務印書館集中審稿,1979年四卷修訂全部出齊,其后陸續(xù)出版,至1983年全部出齊。修訂本《辭源》由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作家葉圣陶題寫書名。學術(shù)界和辭書界一般將修訂本稱為是新《辭源》,而將1915年出版的《辭源》稱為舊《辭源》?!靶隆掇o源》以收古舊詞語為主,舊《辭源》努力收集和擴充的卻是新詞新語。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由普通百科性辭典變成了普通古漢語詞典。”[53]徹底改變了過去有人嘲弄“《辭源》無源”的狀況。

    地方出版社參與全國性出版項目,一方面是全國出版“統(tǒng)籌兼顧,分工合作”的題中應有之義,另一方面也有地方出版長期受限于“三化”而尋求突破的動因。這也成為1979年“長沙會議”沖破“三化”限制,地方出版轉(zhuǎn)向“立足本省,面向全國”的先聲。

    隨著地方出版布局的形成和發(fā)展,書刊印刷也由弱轉(zhuǎn)強。新中國成立之初,廣東連課本印刷都要借助省外力量。此后,在國家計劃推動和書刊出版的帶動下,尤其是大規(guī)模租型印造毛主席著作,廣東省的書刊印刷力量快速增長,除廣東新華印刷廠產(chǎn)能急劇提升,韶關(guān)、汕頭、肇慶、梅縣、湛江等地先后創(chuàng)建新華印刷廠,以適應不斷增長的毛著印刷需求。到1970年代初,廣東已成為全國六大印刷基地之一。為改革開放后廣東成為全國印刷大省強省,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地方出版”雖已成為歷史名詞,地方出版的核心資源和主要經(jīng)營模式則傳承延續(xù)至今

    地方出版的核心資源,包括出版社,省、地(市)、縣三級新華書店,書刊印刷廠,書刊用紙及印刷物資供應這樣一條出版產(chǎn)業(yè)鏈(編、印、發(fā)、供),主要是圍繞著中央租型文獻和教科書印制發(fā)行而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區(qū)已完成這條產(chǎn)業(yè)鏈建設,并在其基礎上組建省市自治區(qū)出版局;改革開放后實行政企分開,出版局只負責出版行業(yè)的行政管理,而出版產(chǎn)業(yè)鏈(出版業(yè)務資產(chǎn))則被出版集團(個別地方新華書店系統(tǒng)另外組建獨立于省出版集團之外的發(fā)行集團)所繼承。及至目前,雖然歷經(jīng)多次體制機制改革,出版集團的核心資產(chǎn)和核心競爭力仍是這條出版產(chǎn)業(yè)鏈。

    新中國成立初期,租型出版模式幫助大部分省市自治區(qū)高效率地解決了幾乎從零開始的地方出版布局,并為改革開放以后地方出版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礎。隨著改革的步步深入,出版物全國統(tǒng)一市場逐步形成,“地方化、通俗化、群眾化”的“三化”方針完全消解,以“三化”為主要特征的“地方出版”事實上已經(jīng)終結(jié);然而“租型出版模式”作為“地方出版”的歷史遺產(chǎn),被各省市自治區(qū)的出版集團、發(fā)行集團所繼承。具體而言,多數(shù)情況下,人民社繼承了中央文獻租型、出版集團繼承了中小學義務教育教材租型、發(fā)行集團(省新華書店)繼承了教材發(fā)行。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這項歷史遺產(chǎn)曾受質(zhì)疑(壟斷),也曾遭受沖擊(教材發(fā)行改革),個別地方甚至一度喪失(如福建新華書店),但在教材作為公共文化產(chǎn)品由政府統(tǒng)一采購確立之后,圍繞中央文獻及教材出版租型而建立的地方出版產(chǎn)業(yè)鏈得以完整保留,構(gòu)成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出版事業(yè)產(chǎn)業(yè)生態(tài)。

    (四)地方出版在服務地方尤其是服務農(nóng)村上有著巨大歷史貢獻,在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仍有許多做法可以借鑒學習

    新中國的地方出版主要面向農(nóng)村,主要為農(nóng)民服務,是因為人民共和國是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而建立,鞏固新政權(quán)必須緊緊依靠農(nóng)民。顯然,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地方出版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改革開放后,“三化”逐步消解;20世紀90年代中國走向市場經(jīng)濟后,出版業(yè)重新走向精英化,出版社工作重點由農(nóng)村轉(zhuǎn)入城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讀物、農(nóng)村圖書發(fā)行幾被遺忘,這一過程“逆轉(zhuǎn)”,出版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表面上看,這種逆轉(zhuǎn)似乎是必然;實質(zhì)上看,則是對“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初心的背離。

    在鄉(xiāng)村振興國家戰(zhàn)略背景下,政府在農(nóng)家書屋、文化下鄉(xiāng)等方面有一些部署,出版界圍繞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也有一定作為,但總體而言,仍顯薄弱。

    “三化”雖已消解,但出版社服務地方,服務當?shù)厝罕?,仍是古今中外出版史反復證明的出版業(yè)生存發(fā)展之道。面向農(nóng)村,出版通俗讀物,如何既做到公共文化服務不缺位,又在為農(nóng)村讀者服務中獲取市場收益,值得深入探究。這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地方出版所積累的經(jīng)驗仍有借鑒意義。

    注釋:

    [1]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第229頁。

    [2]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46頁。

    [3]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47頁。

    [4]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56頁。

    [5]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110頁。

    [6]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頁。

    [7]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7,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424頁。

    [8] 王仿子:《王仿子出版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年,第392頁。

    [9]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56頁。

    [10]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183頁。

    [11]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0,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年,第107~108頁。

    [12]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0,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年,第158頁。

    [13]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0,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年,第289頁。

    [14]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829頁。

    [15]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3,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472頁。

    [16]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3,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471頁。

    [17]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9,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第106頁。

    [18]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第229頁。

    [19]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第132~133頁。

    [20]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第319頁。

    [21]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第319頁。

    [22]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56頁。

    [23]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105頁。

    [24]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3,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136頁。

    [25]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55頁。

    [26]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48頁。

    [27]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3,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133頁。

    [28]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9,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第380頁。

    [29]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103頁。

    [30]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第643頁。

    [31] 《廣東人民出版社第一個五年計劃總結(jié)》,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20-006-022。

    [32] 《廣東人民出版社關(guān)于主攻方向的一些設想》,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0036-001。

    [33] 《對幾年來編輯工作中若干問題的體會》,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0065-012。

    [34] 《廣東人民出版社事業(yè)發(fā)展十年規(guī)劃(1963-1972)》,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20-006-022。

    [35] 《對幾年來編輯工作中若干問題的體會》,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0065-012。

    [36] 本表根據(jù)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79-A1.2-5-13綜合制成。

    [37] 《華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工作若干問題的總結(jié)報告》,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0053-039。

    [38]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60頁。

    [39] 《對幾年來編輯工作中若干問題的體會》,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0065-012。

    [40] 《廣東人民出版社工作情況介紹》,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08-1-0025-33。

    [41]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105頁。

    [42]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9,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第128頁。

    [43] 《清理“左”的思想,把出版工作搞活》,廣東省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379-A1.4-4-2。

    [44]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7,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年,第168頁。

    [45]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9,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第125頁。

    [46]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9,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年,第100~101頁。

    [47]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第8輯第195頁“全國出版社名單”、第14輯第481頁“1965、1966-1976年中央和地方出版社圖書出版統(tǒng)計”、第14輯第485頁“1965、1966-1976年全國期刊出版統(tǒng)計”綜合而成。

    [48]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第78頁。

    [49] 吳紫函:《堅守宣傳陣地四十年》,未刊稿,家屬提供。

    [50]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第163頁。

    [51]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4,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第160頁。

    [52] 陳原:《陳原出版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5年,第317頁。

    [53] 郭良夫:《〈辭源〉修訂本簡評》,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編:《中國出版年鑒(1980)》,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138頁。

    猜你喜歡
    華南人民出版社廣東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不煲“仔”的廣東煲仔飯
    金橋(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華南風采
    海峽姐妹(2019年8期)2019-09-03 01:00:46
    記華南女院前三任校長
    海峽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6
    華南掠影
    海峽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4
    蘇萌娜 初心不渝 情牽華南
    海峽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2
    廣東輿情
    大社會(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抉擇
    全國新書目(2016年3期)2016-04-20 23:38:10
    人民出版社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20:49:20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免费观看人在逋|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自拍偷在线|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老司机福利观看|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国产 一区精品|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色视频www国产|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国产av不卡久久|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精品一及|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毛片女人毛片|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久久人妻av系列|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99久国产av精品|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成年av动漫网址|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卡二|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男女| 美女大奶头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人妻系列 视频|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色综合色国产|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videos熟女内射|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www.色视频.com|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av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久久人妻av系列| 91狼人影院| 成人欧美大片|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av免费观看日本|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色综合色国产|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日日撸夜夜添| 免费大片18禁|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床上黄色一级片|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嫩草影院入口|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亚洲av一区综合|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男人舔奶头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亚洲av一区综合|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高清av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秋霞伦理黄片|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久久精品影院6|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男人舔奶头视频|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日本熟妇午夜|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av男天堂|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人妻系列 视频| 亚洲在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91sexporn|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 搞女人的毛片| 色吧在线观看|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 色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男人舔奶头视频|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天堂网av新在线|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免费av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三级国产精品片| .国产精品久久|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一本久久精品|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在线播放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一夜夜www|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成人国产麻豆网|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99久久人妻综合|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日日啪夜夜撸|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成人无遮挡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影院6|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老司机影院毛片|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色77777|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三级毛片av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亚洲av男天堂|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色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日日撸夜夜添|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亚洲av成人av|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av|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91精品国产九色|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亚洲在线观看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高清av免费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毛片女人毛片|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av在线蜜桃|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男人舔奶头视频|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赤兔流量卡办理|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毛片女人毛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老司机影院成人|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av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五十路高清|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网av新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成人欧美大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bdsm另类|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自拍偷在线|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免费观看人在逋|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国产综合懂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色视频www国产|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人妻综合|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51国产日韩欧美|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av卡一久久|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中字成人|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色婷婷99|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a级毛色黄片|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亚洲av一区综合|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韩国av在线不卡|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成人欧美大片|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www.色视频.com|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ideos熟女内射|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色哟哟·www| 大香蕉久久网|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av.在线天堂|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a级毛片|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三级国产精品片|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91狼人影院|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51国产日韩欧美|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av|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综合懂色|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天堂网av新在线|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