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長大橋梁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世界上已建成的跨度排名前10 的懸索橋中有5 座在中國,跨度排名前10 的斜拉橋中有6 座在中國.21 世紀的世界橋梁工程步入了建設跨海連島工程的新時期,國內外一批跨越海峽的超大跨度橋梁方案被提上日程,如中國瓊州海峽和臺灣海峽、意大利墨西拿海峽、印度尼西亞巽達海峽、日本津輕海峽等.索結構具有高強度、高穩(wěn)定性等特點,在橋梁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斜拉橋中的斜拉索、懸索橋中的吊桿和主纜、拱橋中的吊桿.由于橋梁索結構的長細比大、阻尼小、頻率低,極易在風荷載作用下發(fā)生大幅振動,如風雨激振、渦激共振、弛振、尾流致振等,嚴重影響橋梁索結構甚至整橋的安全性.隨著懸索橋和斜拉橋跨徑分別進入2 000 m 和1 000 m 量級,橋梁索結構的風致振動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已逐漸成為橋梁設計中必須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之一.
為及時總結橋梁索結構風致振動及控制措施研究的最新成果,引領國內外橋梁索結構抗風研究,推動我國橋梁抗風理論創(chuàng)新,《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經研究決定,擬組織出版“橋梁索結構風致振動及控制措施研究”專欄.
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主題:
1)橋梁索結構氣動力特性;2)斜拉索風雨激振;3)橋梁索結構高階渦激共振;4)懸索橋吊索尾流致振;5)橋梁索結構弛振;6)橋梁索結構風致振動控制理論與技術;7)CFD 數(shù)值模擬技術在橋梁索結構風致振動研究中的應用.
論文形式 研究論文和綜述論文
專欄顧問 陳政清院士
專欄策劃人 湖南大學 李壽英教授 西南交通大學 李永樂教授
石家莊鐵道大學 劉慶寬教授 上海大學 杜曉慶教授
同濟大學 陳林教授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陳文禮教授
深圳大學 周海俊教授 浙江大學 段元峰教授
進 度 安 排 自本啟事發(fā)布之日起接受投稿,2021 年12 月31 日截止;預計2022 年5 月(2022 年第5期)出版.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系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類核心期刊,入選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湖南省培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工程重點期刊、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教育部“精品期刊”等,并被EI Compendex、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SCD)等國內外多家著名數(shù)據(jù)庫收錄.
稿件需通過《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投稿系統(tǒng)(http://hdxbzkb.cnjournals.net)提交,并在投稿步驟“給編輯部留言”時,注明“橋梁索結構風致振動及控制措施研究進展專欄應征論文”.同時將稿件及備注內容發(fā)至本專欄組稿負責人湖南大學李壽英教授郵箱:shyli@hnu.edu.cn,并負責稿件的匯總整理.稿件由來自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中南大學、深圳大學、上海大學和石家莊鐵道大學等高校的同行專家進行遴選.論文格式參考《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投稿模板.
組稿負責人:李壽英教授 電話:13975197401 郵箱:shyli@hnu.edu.cn
編輯負責人:俞 濤編審 電話:13786155369 郵箱:hdxueb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