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在我姐弟年幼時,父親在一所離家十幾千米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任初三英語“把關(guān)”教師,那年頭還沒有雙休日,父親難得回家一趟。爺爺奶奶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母親獨自在家照顧公婆和我們姐弟三個,同時耕種著三畝多菜地、四畝水稻田。
后來,我們慢慢長大,老家到縣城也通了班車。姐姐在市內(nèi)一所高中上學,我和哥哥在縣城同一所學校讀初中。那時寄宿的學生,每個月要交30斤米、30塊錢。每月學校統(tǒng)一收米時,為了省下車費,母親還是堅持走路去縣城。
一大早,她會炒上一鍋好菜,待爺爺奶奶吃好后,她會把鍋里的菜再分成三份,裝在三個大大的罐頭瓶里,再挑著上百斤大米往城里趕。在學校食堂交米時,食堂師傅每次都稱贊母親交的米品質(zhì)最好最干凈,這時,母親總會靦腆地笑答道:“每個家長都應(yīng)該這樣!只有這樣,所有的米摻在一起后孩子們才能吃上好的米飯?!苯磺宕竺缀筒隋X后,母親會等到下課間隙分別給哥哥和我各送上一瓶“罐頭菜”,并給我們兩個每人塞5塊錢,叮囑著“菜和同學們分著吃,錢是用來買學習用品的,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鄙险n鈴響起,母親一邊催著我們進教室,一邊匆匆趕去搭乘每天只往返一趟的縣城去往市城的班車??吹侥赣H瞬間走遠的身影,我總不禁會簌簌地流下眼淚。
兒時的我一直認為母親雖然瘦小,卻有著無比強大的力量,再重的擔子她也能挑起來,再大的疼痛她也能忍受。有次她去城里給我們姐弟送米的途中,因雨后路滑扭傷了腳踝,但她忍著痛、挑著近百斤的擔子仍堅持走了三千米多路程把米送到了學校。一直到半個月后父親從學?;貋頃r,看到母親右腳腳踝處鴨蛋大的淤腫,生拉硬拽下才把她帶到了診所診治。
今年五一假期,我陪母親到省城檢查身體。因為檢查結(jié)果要第二天才能拿到,我決定帶從未到過省城的母親去植物園看看。那天在植物園里游玩的人特別多,每輛電瓶車里的人都塞得滿滿的,母親說邊走邊看吧,正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許是走久了的緣故,她一瘸一拐的越發(fā)明顯,臉頰上還掛滿了細細的汗珠。
遽然,一段兒時的記憶映入了我的腦海:夜幕籠罩下,母親一手握著電筒,一手緊緊扣住背上正發(fā)著高燒的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田埂道上。萬籟俱寂中,母親的喘氣聲顯得急促而紊亂……
看到那步履蹣跚中分外顯眼的滿頭銀發(fā),我不由分說地背起了母親。須臾間,一陣心酸涌上心頭:母親的身體那么輕,蜷在我背上,竟像個孩子一般!走了大約兩百米,一輛電瓶車在我跟前停了下來,一個背著旅行包的年輕小伙很快下了車,伸手一把攙扶著母親坐上了他的位置。緊接著,和小伙隨行的女孩也下了車,把位置讓給了我。
“孝行天下,愛滿人間?!蹦赣H一輩子都在無怨無悔地付出,因給予她一次小小的回報,我便受到了禮遇和尊重,霎時,我再也沒能抑制住奪眶而出的淚水。百感交集中,既有對好心人善舉的感動,更有對回報父母太少的愧疚!
(據(jù)《經(jīng)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