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靖懿
蔬菜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富含大量維生素,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同時健康飲食理念的興起,人們對蔬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F(xiàn)階段,部分地區(qū)仍舊采用傳統(tǒng)蔬菜栽培方式,受自然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并且無法保障蔬菜產(chǎn)量。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以黃瓜為例對蔬菜栽培進行分析,進一步優(yōu)化蔬菜栽培流程,提高蔬菜栽培的質量與產(chǎn)量。
育苗技術是影響蔬菜種植質量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對黃瓜進行育苗時,通常會選擇在大棚中進行育苗,選擇中心位置,進行一系列育苗技術操作:育苗前,需對大棚中心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對土壤進行苗床整理,可將鋸末與土壤混合均勻,呈現(xiàn)出自然狀態(tài)后,放置電熱線,為黃瓜育苗提供充足熱量。再將營養(yǎng)缽放置于土壤上,在營養(yǎng)缽中放上一粒黃瓜種子,覆蓋一層地膜,黃瓜育苗完成。
育苗工作完成后,為保證黃瓜的發(fā)芽與生長,需要恰當控制苗圃溫度。日間溫度需保持在29℃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7℃。長出幼苗后,需揭掉地膜。當幼苗全部長出后,需要對苗圃內溫度進行調整,日間溫度需保持在24℃,夜間溫度保持在14℃。當幼苗長出葉子后,充分做好澆灌工作,保持土壤濕度要大于17%且小于44%,為黃瓜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在黃瓜幼苗定植后,加強田間管理,封鎖大棚,保證棚內溫度,提高黃瓜幼苗的成活率。日間溫度保證在28℃,夜間溫度保證在14℃。定時查看溫度,保證棚內溫度不高于30℃。幼苗成活期間,結合蔬菜幼苗的生長情況,選擇恰當整枝方法(整枝方法分單干以及雙干兩種),剔除多余枝葉,保證產(chǎn)量。其次保持田間水分充足,澆水次數(shù)根據(jù)天氣情況確定,可采用噴灌或微噴等灌溉技術,保證土壤水分均衡。最后通過搭架栽培方式,加大栽培行距,便于通風透光。
在蔬菜栽培過程中,蔬菜品種選擇是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選擇難度也相對較大。在選擇蔬菜品種時,栽培人員需要充分結合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土壤等多種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選擇最適宜的蔬菜品種。在冬春早熟蔬菜栽培中,需要選擇耐低溫以及弱光的品種,如番茄、黃瓜以及辣椒等,這部分蔬菜的定苗時間為2月上旬至3月下旬。黃瓜種植中,應當選擇具有一定早熟性,雌花數(shù)適量,單位結實率高,株型緊湊且耐弱光、低溫以及高溫的品種,如津春以及津優(yōu)系列。在種植番茄時,需要選擇抗寒性強、早熟豐產(chǎn)、植株開展度小以及抗病性強的品種。在辣椒品種選擇上,應當盡量選擇具有一定抗寒性、抗病性、不易落花落葉的品種,如早雜2號等。此外在確定蔬菜品種后,需要選擇科學種子處理方法,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栽培時間與栽培溫度也十分重要,根據(jù)不同蔬菜品種,選擇溫度與時間,提高種子存活率。
在現(xiàn)代農業(yè)蔬菜栽培過程中,通常會選擇溫室大棚栽培技術,選擇高質量的棚膜,能夠避免蔬菜被污染,同時還能夠保證蔬菜質量。所以需要選擇無毒性棚膜,同時棚膜要有良好的抗摩擦能力,降低惡劣環(huán)境對蔬菜的影響。據(jù)有關調查顯示,當前大部分蔬菜栽培區(qū)所選用質量上乘,能夠為蔬菜提供良好的溫度以及濕度,為蔬菜生長提供恰當環(huán)境的無滴防老化棚膜。例如種植西紅柿采用無滴化棚膜,能夠使棚膜下表面凝聚水形成一層薄水膜,并沿膜表面流入土壤中,保證土壤濕度,減少灌溉次數(shù),保證蔬菜栽培產(chǎn)量。
蔬菜栽培中,合理施肥,不僅能夠減少病蟲害對蔬菜的影響,同時還能夠保證蔬菜茁壯成長。首先,基肥與追肥不能長期使用同一種肥料。其次,在選用有機肥時,需要先進行腐熟處理再使用。再次,在施基肥時,需要在播種前或者在栽植前10天使用。此外需要結合蔬菜種類、熟性以及土質等多種情況,明確施肥種類以及數(shù)量。最后在施肥中,需要重視根外追肥,在施肥過程中需要做好通風。在施肥過程中,栽培人員還需要合理調節(jié)肥料中的微量元素,保證微量元素之間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還需要保證施肥量,避免肥料過多出現(xiàn)燒苗等問題。
在蔬菜栽培過程中,極易受到多種病蟲害威脅,影響蔬菜產(chǎn)量。為避免蔬菜遭受病蟲害影響,讓人們吃到安全放心的優(yōu)質蔬菜,需要采取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三大綠色防控技術。嚴禁使用甲胺磷以及甲基1605等具有高毒、高殘留的農藥。為有效治理蟲害,可選擇巴丹以及殺蟲雙等,這些殺蟲農藥隔離期分別為21天與15天,在安全隔離期后,才能夠收菜上市。
為提高蔬菜栽培質量,滿足人們對蔬菜的高需求,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蔬菜栽培理念,采用科學栽培方式,同時還可引進國外先進的栽培技術,提高蔬菜栽培質量,保證蔬菜產(chǎn)量,帶動我國農業(yè)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