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桂林
(新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老年癡呆(AD)屬于中樞神經退行性病變,當前尚未明確具體致病原因,多認為是遺傳、環(huán)境、基因等共同作用的結果,該病早期以記憶力減退為臨床表現,若未及時得到治療會損傷腦神經細胞,造成失語、視空間能力損害、行為改變等,增加致殘率、致死率。AD具有發(fā)病率高、起病隱匿、病程長等特點,受人口老年化影響,我國AD發(fā)生率逐漸增加,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治療,降低社會及家庭壓力為臨床亟待解決問題。學者曾凡亮[1]研究認為AD發(fā)病后平均生存期在6年左右,鹽酸多奈哌齊作為膽堿酯酶(AChe)抑制劑,通過抑制AChe活性,減慢突觸間隙ACh分解速度,在改善AD認知功能、精神癥狀中作用明顯,本文選擇30例2019年1月-2020年2月區(qū)間收治老年癡呆患者研究,對比不同治療方案價值。
納入研究30例老年癡呆患者均選自2019年1月-2020年2月區(qū)間,依據隨機信封法分為2組。觀察組中男9例,女6例,年齡均值(74.81±3.42)歲;病程均值(5.14±1.32)年;體質量指數均值(24.21±3.31)kg/m2。對照組中男8例,女7例,年齡均值(74.35±3.22)歲;病程均值(5.14±1.14)年;體質量指數均值(24.24±3.24)kg/m2,數據統計P>0.05。本研究已上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
【納排標準】
(1)納入①參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癡呆與認知障礙》標準確診者;②年齡>65歲者;③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④無用藥禁忌癥者;⑤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⑥溝通、表達能力正常者;⑦有陪護人員者。
(2)排除①混合性癡呆者;②嚴重臟器組織損傷者;③藥物過敏者;④無法遵醫(yī)囑完成診療計劃者;⑤惡性腫瘤者;⑥合并其他認知功能障礙者。
1.2.1對照組選用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H20100040的奧拉西坦治療,將4g奧拉西坦與250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天,2周后選擇口服治療,800mg/次,3次/天,持續(xù)治療3月。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選用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H20070181的鹽酸多奈哌齊治療,睡前口服5mg/次,1次/天,持續(xù)治療3月。
①根據MMSE量表評價臨床療效,將MMSE評分提高>5分判定為顯效;將MMSE評分提高2~4分判定為有效;將MMSE評分提<2分判定為無效[2]。
②治療中惡心嘔吐、皮膚瘙癢、乏力、失眠等不良反應。
③臨床指標:氧化應激指標(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mL,血清分離后檢測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精神狀態(tài)(參考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參考ADL量表評價)、癡呆情況(參考CDR量表)、認知能力(參考ADAD-Cog量表)[3]。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60.00%(P<0.05)。
表1 臨床總有效率 [n(%)]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33%)與對照組(26.67%)無差異(P>0.05)。
表2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n(%)]
治療前6項指標對比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MDA、癡呆情況、認知能力低于對照組,SOD、精神狀態(tài)、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臨床指標
老年癡呆起病相對緩慢,患者及其家屬常說不清患者何時發(fā)病,據統計老年癡呆多見于70歲以上老年人群,多數患者在軀體疾病、骨折、精神刺激后癥狀迅速明朗,表現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及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臨床依據患者認知功能惡化程度將老年癡呆分為3個階段,一般認為第一階段為1~3年,屬于輕度癡呆期,以記憶力減退、判斷能力下降等為臨床表現,且無法對事件進行正確的分析、思考、判斷;第二階段為2~10年,屬于中度癡呆期,以記憶力嚴重受損、視空間能力下降等為臨床表現;第三階段為8~12年,屬于重度癡呆期,此時患者經保存片段記憶,生活需完全依賴家屬照護者,為此需及早采取科學手段診斷、治療,延緩患者病情進展。
遺傳、獨居、文化水平、激素水平等為誘發(fā)AD主要因素,既往統計發(fā)現女性AD發(fā)生率高于男性,發(fā)病后存活期在6~10年之間,部分患者存活期可達10年以上,但隨著病情加重其生活質量不斷下降,增加家庭負擔及社會壓力[4]。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AD具有發(fā)病隱匿、病程長等特點,目前醫(yī)療水平尚無治愈該病可能,僅僅通過藥物、物理治療等相關手段進行控制,延緩其病情進展。
AD以認知、日常生活障礙等為臨床表現,以腦部萎縮,基底節(jié)變形,神經元減少為病理表現,治療AD主要策略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多通過藥物強化神經遞質的合成,促進大腦代謝功能恢復,以維持正常的信息傳遞,與此同時使用藥物改善腦組織局部血供,提高腦細胞對氧、葡萄糖等物質的利用程度,進而促進腦組織功能恢復。還有研究認為中樞神經系統中乙酰膽堿濃度降低是誘發(fā)改變主要原因,但目前醫(yī)療手段主要通過控制乙酰膽堿活性,達到抑制病情的目的[5]。
本研究中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60.0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33%與對照組26.67%比無差異,該結果與孔銀燕[6]等研究中93.62%臨床療效接近,證實鹽酸多奈哌齊在控制老年癡呆病情,改善其精神狀態(tài)中更具有優(yōu)勢,且經對比發(fā)現鹽酸多奈哌齊與奧拉西坦聯合治療安全性與奧拉西坦單一治療接近,表明鹽酸多奈哌齊、奧拉西坦聯合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較單一治療理想,分析:(1)奧拉西坦是臨床常見促認知類藥物,作為γ-氨基丁酸環(huán)形衍生物奧拉西坦使用后,可透過血腦屏障,增加磷酰膽堿、磷酰乙醇胺合成速度,進而改善腦皮質、海馬體對乙酰膽堿的轉運速率,促進腦組織代謝,提高記憶和認知功能。(2)鹽酸多奈哌齊屬于第二代膽堿酯酶抑制劑,口服后可抑制乙酰膽堿水解,提高腦組織內乙酰膽堿濃度,改善腦組織內膽堿系統、認知功能,提高記憶力,由此推測隨著AD病情進展,腦組織內功能完整的膽堿能神經元細胞逐漸減少,極易影響鹽酸多奈哌齊作用,因此筆者建議病情控制后可選擇其他長效類藥物治療[7]。(3)鹽酸多奈哌齊口服進入體內后3~4h便可達到血漿濃度峰值,該藥物半衰期為70h,因此每日單次給藥可維持藥效,自用藥開始后3周內藥效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其次鹽酸多奈哌齊使用后95%與人體內血漿蛋白結合,剩余5%經以原型由尿排泄至體外,因此治療安全性較高[8]。(4)將鹽酸多奈哌齊與奧拉西坦聯合使用,可達到穩(wěn)定神經細胞結構,增加大腦合成蛋白質速度,同時延長膽堿酯酶在中樞神經系統中作用時間,促進認知功能恢復,且兩種藥物使用后均無明顯不良反應,出現乏力、失眠等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癡呆情況(1.51±0.22)分、認知能力(20.41±1.82)分低于對照組,精神狀態(tài)(22.98±2.11)分、日常生活能力(62.66±6.41)分高于對照組,該結果證實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價值。(5)研究中觀察組MDA(6.11±1.02)μmol/L低于對照組(7.25±1.21)μmol/L,SOD(101.28±9.11)μU/L高于對照組(93.02±7.85)μU/L,證實奧拉西坦可抑制脂質過氧化物損傷,降低神經元因氧自由基過量出現的損傷,考慮是因為奧拉西坦為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可作為腦代謝劑使用,在老年癡呆治療中需謹慎用藥,合理控制藥物劑量,避免劑量過大增加用藥不良反應,再者若治療中出現神經過度興奮、睡眠紊亂等情況,需暫停用藥。筆者認為本研究選取樣本數量僅30例,無法準確分析鹽酸多奈哌齊治療價值,為此建議后期增加樣本數量采集,通過大范圍、大批量研究,為臨床治療老年癡呆提供更高質量參考,亦可與家屬溝通,指導其通過日常行為引導患者回憶以往生活、經歷,延緩病情進展。
綜上,將鹽酸多奈哌齊應用在老年癡呆治療中效果顯著,既可達到提高精神狀態(tài)、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亦可改善癡呆情況、認知能力,確保治療有效性、安全性,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