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佩娟
(廣州市綠化公司,廣東 廣州 510630)
流花湖公園位于流花路,1958 年所建。公園占地54.43hm2,其中水面60%,有3 大湖4 小湖,有一座面積3000 多平方米的鳥島,島上聚集著上萬只鷺鳥。除具蓄水防洪功能外,是集游覽、娛樂、休憩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以棕櫚植物、榕屬植物、花灌木、草坪、湖面與輕巧通透的嶺南建(構)筑物相互配合,形成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自然風光,因湖東北有南漢古跡流花橋而得名。
公園劃分為四個區(qū):北區(qū)狹長草地向兩側延伸,有榕樹兒童游樂場、寶象樂園,有健身器材場地和羽毛球、乒乓球場區(qū);東區(qū)有西雙版納反映傣族風情的勐苑,有表現嶺南鄉(xiāng)村風韻的浮丘、秀麗的芙蓉洲,有大片依湖而建的白宮般富有民族特色的西班牙式建筑群唐苑酒家,有反映南方熱帶風光的葵堤;南區(qū)毗鄰廣州少年宮,這里有大面積落羽松林,以及蒲林茶座、桃源飯店、蔭生植物棚等設施,有景色清幽的榕島;公園西端為農趣園、盆景園和著名的流花鳥苑;公園水域廣植荷蓮,碧波芙蓉蔚為壯觀;去年流花湖公園著手打造荷香小趣、紫薇園、芙蓉洲和法蘭克福花園四大花景項目。
該項目主要對南門入口建筑及榕島進行修繕和重建;重點對農趣園、西苑進行升級改造,改建原公廁、觀魚廊,增加紅磚長廊和東瀛廊,增加臨水棧道和親水平臺,新,對三處展廳和原有亭子進行修繕;東區(qū)新增了碧波廊,修繕了煙雨亭,擴建沮閑居親水平臺,整修葵堤道路及東入口廣場并安裝路燈和射燈,對釣魚島廣場重新鋪設并增建一座小巧別致的小拱橋;更新淘汰不適宜的植物,加種大量的木芙蓉,鋪設大面積的草坪,增加花語、詩詞等宣傳牌。
干掛石材施工技術的特色就是固定技術的不同,連接件為耐腐蝕的柔性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可活動件,將石材板固定在龍骨上,石材飾面接縫采用密封硅膠嵌縫防水處理,從而緩沖石材受到的自然沖擊。該工藝操作更簡便,外觀質量更有保證;與濕作業(yè)工藝比較,免除了灌漿工序,可縮短施工周期,減輕建筑物自重,提高抗震性能,可有效預防飾用的板材空鼓、開裂、脫落等現象,而且干掛石材施工技術還能有效防止?jié)褡鳂I(yè)中水泥漿對石材的污染,從而大大提高裝飾的美觀性。
永久性預制鋼模板可作為澆注混凝土的模板及施工平臺,節(jié)省了模板,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可減少混凝土用量及生產磚瓦石灰沙等建材對環(huán)境的破壞與影響,結構整體性好,抗震性能高,被認為是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建筑”,鋼結構或鋼-混凝土組合樓板建筑在中國近來發(fā)展飛速,本項目所述的組合樓板由“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樓板”是在壓成各種斷面形式的凹凸肋與各種形式槽紋的薄鋼板上澆注混凝土而制成的組合板,依靠凹凸肋及不同的槽紋使鋼板與混凝土的咬合而組合在一起,焊接材料應得穿透壓型鋼板并與鋼梁材料有良好的熔接,根據壓型鋼承板/混凝土組合板的不同截面形狀,可以減少樓板混凝土用鋼量。減少的樓板自重又可以相應的減少梁、柱和基礎的尺寸,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能并降低了工程造價。
內裝修使用新型的輕鋼龍骨吊頂技術,空間變化靈活,整體空間感強烈,解決吊頂開裂的問題,在溫度和濕度變化時不容易產生變形、防火性能強,而且新型的吊頂技術可以將燈具進行內置,柔光燈帶與射燈會使房間光線更加豐富,美觀度大方。
外屋頂采用先進的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技術,自粘式防水卷材是一種可在常溫下進行施工的新型防水材料,這一特性大大減輕了防水施工的勞動量。并且,該材料粘接強度較高,其特殊的橡膠自粘層可確保材料與其他部件緊密貼合,保證防水效果。同時,該自粘式防水卷材的整體強度也較高,能夠抵御地基開裂或其他破壞力對防水系統(tǒng)的威脅。
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一大特點就是高速化,而園林綠化也要適應這一特點,植物的種植將不拘泥于季節(jié),反季節(jié)施工成為園林綠化的常態(tài)。為此我們需要克服諸多不利條件提高移植成活率,令綠化植株茁長。移植成活的主要條件是樹種內部環(huán)境的平衡,這一平衡要求包括:植物吸收水的速率和蒸騰作用蒸發(fā)水的速率要平衡;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速率要平衡。在夏、冬季節(jié),極端的溫度條件導致植物移植難度較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采用大苗移植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防腐促根技術、淺栽高培技術、透水管滲灌透氣技術、營養(yǎng)液吊袋技術、根系蘸漿等系列技術,使綠化種植盡善盡美。
親水平臺和親水棧道上部結構采用先進的永久性輕型鋼模板新技術,使用永久性預制鋼模板,鋼模安裝在鋼架上,更進一步增強了鋼結構的穩(wěn)定性,無須拆模,省去模板和模板支撐,可大幅縮短工期、降低成本。
噴灌技術作為一種較為成熟的節(jié)水灌溉技術,已被廣泛運用于世界各地的農業(yè)灌溉當中,并在農業(yè)生產中得到推廣和普及,現在園林綠化供水中也得到普遍應用并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專項程控噴灌技術,它具有較多的優(yōu)越性能,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勞力、能保持水土等優(yōu)點。程控噴灌系統(tǒng)的下屬系統(tǒng)包括供水系統(tǒng)、管道系統(tǒng)、自控系統(tǒng)等,供水系統(tǒng)要能夠提供足夠的水流量和水壓,管道系統(tǒng)要能夠承受水錘效應和較高的水壓。由于噴灌能夠以較小的水流量對植物進行灌溉,對土壤團粒結構的保護效果較好,這能夠促進淺層土壤中植物根系的發(fā)育。
在土球挖好后,樹苗包裝之前或之后,對截斷的根系創(chuàng)傷施用滅菌防腐藥劑和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進不定根的萌發(fā),趕快使根系康復正常的生理功能。防腐藥劑能夠運用廣譜性滅菌劑,如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按正常用量兌水對土球的外側噴灑。超越2cm 直徑的根系切斷,用創(chuàng)傷涂布劑進行涂改和關閉。除了對土球進行一兩次噴灑外,還應對回填土預先滅菌消毒,定植后聯系灑水用滅菌藥劑灌根。
在作物移植過程中,適當深栽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但是作物成活后由于根系埋藏于地底深處,導致根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而植物移植時的淺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淺栽高培技術是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法,具體措施為在作物移植過程中在根系處適當高培土;當作物成活后再除去高培土。這樣一來,相當于作物在移植時深栽,在生長時淺栽。
在種植層增施草炭土、有機肥,按植物生長需要添加微量元素,加蛭石類蓄水質,用化纖傳導體作為水肥傳導質,根據不同植物的喜水性而改變種植基質與傳導質的配比,均勻混合后,種植植物,可以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種植層蓄水保墑能力,有利于植物成活,滿足正常生長條件。
親水平臺和親水棧道在修建過程中,為了避免對原有植被造成破環(huán),我們引進船式樁機,對水中鋼樁柱進行施打作業(yè);柱長平均6m,柱內加注鋼筋混凝土;柱間用方鋼框架相連,全線對接焊縫和角焊縫均為氬弧滿焊成型,避免水汽進入方鋼內部造成銹蝕,降低后續(xù)使用日常維護成本。
在板材鋪貼過程中,常會遇到收水井口、電井口、各類管道出入口,本工程用量最大的是欄桿基礎孔口的開設問題,需要在石材上開孔,為了保證切割時孔口平滑完整,我們采用反面切割技術,所需的切割過頭留在反面,不影響觀感,正面經過修整打磨,可保證邊角整齊。
新型的輕鋼龍骨吊頂工藝流程:彈標高水平線、畫龍骨分檔線、安裝吊桿、安裝邊龍骨、安裝主龍骨、頂棚內的管線及通風道安裝、定好燈位和通風口等孔位、龍骨架校正、安裝罩面板、安裝壓條線。
流花湖公園總體提升(二期)項目竣工開放后,經受了風雨洗禮,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好評,通過了省風景園林與生態(tài)景觀協會現場驗收,榮獲園林工程獎。該項目采用了干掛石材施工技術、永久性預制鋼模板技術、采用植筋技術、新型的輕鋼龍骨吊頂技術、大苗移植反季節(jié)栽培等施工技術,采用了最新的永久性輕型鋼模板新技術、引入了程控微噴技術和淺栽高培技術、透水管滲灌透氣技術、營養(yǎng)液吊袋技術等;實踐了石材鉆孔干掛新工藝、船式樁機、鋼混施工和氬弧滿焊工藝;外屋頂采用了新的防水工藝——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工藝,板材成孔采用了反面切割工藝,吊頂采用了新型的輕鋼龍骨工藝,值得其他相關項目借鑒;除此之外,該項目還采用了較多的新型材料。
翻新后的公園建筑,秉承嶺南鄉(xiāng)村文化,與周邊景觀更加協調、美觀,富有藝術性;新修的臨水棧道、親水平臺,拓寬了體驗空間;煥然一新的展區(qū)圍墻韻味獨特;流暢的園路與精工鋪裝引人入勝;整齊劃一的古樸典雅的塊石盆景支架使樹樁盆景更顯“古韻流芳”,在增加游客觀花體驗舒適度的同時,也讓游客感受到移步換景的效果。改造完成后,實現“四季有花、常年有景”的目標,景區(qū)含蓄典雅的風格,配以周邊和諧的自然景觀,猶如一顆夜明珠鑲在繁華的廣州城,讓這個城市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