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外國語學校 黃志良
新高考要求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勇于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實踐,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物理學科在高中階段屬于難度較大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突出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枯燥復雜的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然而,現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學任務繁重,同時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都是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效率低下,難以滿足新高考視域下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需要。因此,在新高考視域下創(chuàng)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以及良好學習習慣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目前,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理念過于傳統,過分重視學生的高考成績,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缺乏物理實踐教學,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理解物理概念,進而造成高中物理教學效率低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高中階段教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重點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凸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然而,高中物理教師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缺乏對于新課程標準的正確理解與認識,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新高考對于人才選拔的基礎要求,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習的順利發(fā)展。此外,新高考對于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在教學之余通過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蘊,這導致教師缺乏足夠的精力優(yōu)化教學內容,造成物理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甚至有些教師省略教材教學案例的分析講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高考真題練習時間,導致高中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為了學而學,無法正確掌握與理解所學的物理學科知識。
高中物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是以理解為主的基礎性學科。然而,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多以教師“填鴨式”灌輸的教學方式教授學生基礎的物理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物理概念,無法有效理解物理概念所表達的實際含義,導致在應對考試的時候生搬硬套,缺乏對于復雜物理實際問題的解決思維。在實際教學中,物理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將自身整理好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被動接受,長此以往導致學生思維固化,缺乏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對物理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同時在新高考視域下,“3+3”模式使許多高校的招生政策發(fā)生變化,僅僅只重視學生語文、數學與外語三門主要基礎學科的成績,弱化了物理學科在高考成績中的比重,導致許多學生由于缺乏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以及物理學習難度大等喪失了學習物理的動力,進而放棄了在課外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與鞏固。
良好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在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任務的加重、教學難度的加大以及教學時間的緊迫,教師難以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良好的物理知識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學過于重視對學生物理理論知識的教授,缺乏實踐應用,導致整體物理課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缺乏熱情并且容易產生抵觸心理,造成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接受能力低下。同時,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導致課堂教學氛圍壓抑,學生的學習思維單一,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影響了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此外,師生之間缺乏了解,由于不同學生物理基礎存在著差異,教師的教學方式難以適用于全部學生,不利于物理課堂知識的整體提升。
新高考視域下,高中階段物理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掌握物理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應對新高考的實際需求。因此,物理教學需要優(yōu)化傳統教學理念,摒棄“生本學習”思想,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加深對于新課程標準的認識,以新高考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對于物理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與學生充分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鼓勵學生構建貼合自身的物理知識體系,全面提升學習物理的能力。此外,在基礎物理知識的教授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深化對于物理思維的理解,幫助學生有效地自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問題,并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或者解決物理矛盾,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新高考視域下,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需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教學模式,通過實驗或者辯論的形式鼓勵學生自主探討物理理論知識,然后由教師對物理現象或者結論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與掌握。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較于初中物理知識而言,高中物理相對枯燥且復雜,因此教師可以有效結合初中物理知識進行拓展,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的差異,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此外,教師需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加深師生之間的溝通了解,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幫助不同基礎的學生感受物理知識的魅力,促進不同學生的差異化發(fā)展,推動物理教學的整體提升。
新高考視域下,高中階段的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學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物理理論以及實踐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實現新課程改革下新高考的基礎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借助視頻或者圖文的形式幫助高中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將復雜的理論知識具象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教師需要提升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物理實驗能夠促進學生將物理理論知識充分結合實踐,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使學生能夠在應對新高考時進行有效的舉一反三,將物理概念應用到不同的物理題目解決中。此外,物理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鼓勵學生內部進行良性競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好勝心理,進而達到提升物理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體而言,新高考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高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基礎需求。然而現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傳統,對于新高考缺乏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知識,對于物理知識缺乏良好的學習興趣,再加上教學形式單一,導致物理教學效率低下,難以達到新高考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要求。因此新高考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需要優(yōu)化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物理知識的教學效率,以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