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龍,李翔,董宇,楊斌號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庫爾勒分公司,新疆庫爾勒841000)
大北1401井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拜城縣境內(nèi),是克拉蘇構造帶克深斷裂帶大北14號構造西翼的一口評價井,原設計為直井,鉆進至井深6720m完鉆(鉆穿巴西改組進入舒善河組17m),目的層無良好油氣顯示。庫車山前首次目的層回填側(cè)鉆。側(cè)鉆期間面臨地層研磨性強,地層高抗壓實,小井眼(168.3mm)定向困難,機速低。井眼規(guī)則擴大率小、套管間隙小、相容性低、套管順利下入難度大等難題,目前尚無該類型井施工先例可參考。開展致密砂巖目的層定向鉆完井技術研究,有效解決該井面臨的技術難題,從6305m開始定向增斜,增至6507m,井斜達到87°,后水平鉆進至井深6608m完鉆,水平段長101m,后下入4-1/2″+5-1/2″復合尾管成功完井,首創(chuàng)塔里木盆地庫車山前鹽下水平井,填補了該項技術空白,完井使用8mm油嘴求產(chǎn),日產(chǎn)原油38.8m3,天然氣121284m3,為區(qū)塊產(chǎn)量最高井。通過該井的鉆井完井作業(yè),初步形成了庫車山前鹽下水平井鉆完井技術,為塔里木油田該類型井的施工提供技術支撐,有一定的借鑒意義[2]。
大北1401井是位于庫車坳陷克拉蘇構造帶大北14號構造高點西翼上的一口評價井,目的層為白堊系巴西改組,原設計井深6590m,設計采用五開井身結(jié)構。目的層巴什基奇克組,埋深6377~6540m,鉆厚163m。該井原設計五開井身結(jié)構(見圖1):一開,采用?660.4mm鉆頭鉆至井深202m,?508mm表層套管下至井深202m,封固地表疏松層;二開,采用?444.5mm鉆頭鉆至井深2100m,?365.13mm套管下至井深2100m,封固易漏礫石層準成巖段;三開采用?333.4mm鉆頭鉆至膏鹽段頂部中完,下入?273.05mm+?293.45mm套管封固鹽上低壓層;四開采用?241.3mm鉆頭鉆至下泥巖段頂,下入?196.85mm+?206.38mm套管封固全部含鹽地層;五開采用?168.3mm鉆頭鉆至鉆揭巴西改組30m或見明顯水層完鉆,下入?145.6mm尾管封固目的層,裸眼完井,?196.85mm套管回接至井口。2個主要必封點分別是鹽頂和鹽底。后原井眼無油氣顯示,調(diào)整靶點,同時為鉆揭更多有效儲層段,將本井原井眼向南東向側(cè)鉆,側(cè)鉆點6305m,側(cè)鉆方位189.83°,完鉆斜深6608m/垂深6440m。井身結(jié)構變更為水平井,為庫車山前首次嘗試白堊系致密砂巖目的層造斜側(cè)鉆。
圖1 大北1401井設計井身結(jié)構
大北14區(qū)塊白堊系巴什基奇克組地層壓力系數(shù)為1.58,屬于高壓系統(tǒng),但低于上覆鹽層高壓—超高壓系統(tǒng),易發(fā)生井漏、溢流及卡鉆等風險。油基鉆井液固井交界面脆弱,水泥膠結(jié)軟,硬度低,側(cè)鉆成功率難以保障,側(cè)鉆點離套管近有磁干擾易造成工具面不穩(wěn),造斜段(6305~6507m)/水平段(6507~6608m)。定向鉆進難度大,井眼軌跡控制困難,高溫高壓,對工具及MWD儀器影響較大,難以掌握地層造斜規(guī)律,為造斜工具優(yōu)選帶來很大困難,從而影響井眼軌跡的控制,巖性致密,井壁擴大率小,狗腿度大,尾管環(huán)空間隙小,下尾管難度大,塔里木油田在該地層定向及水平段施工尚屬首次[3],沒有相關施工經(jīng)驗可借鑒。
針對其定向段鉆完井難點,開展了針對性技術攻關,確保了大北1401井順利完鉆。
168.3 mm鉆頭開窗側(cè)鉆,所用鉆具均為小尺寸鉆具,受井眼和環(huán)空間隙較小的影響,施工中循環(huán)壓耗大,泵壓較高。因此,以降低循環(huán)壓耗和提高井口鉆具抗拉余量為原則,應用復合鉆具結(jié)構。鉆具為5″LDC+變扣接頭+4″WDP+4″DP+變扣接頭+5-7/8″DP組合。泵壓24MPa時,排量可達到18L/s,優(yōu)化5-7/8″DP長度,井口鉆桿抗拉余量達到117t,大大提高了鉆具安全。完全能夠滿足小井眼側(cè)鉆安全施工的要求。
定向井采用抗高溫高壓抗油螺桿和APS-MWD抗高溫儀器施工,達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井段較長,托壓嚴重,定向困難,施工過程中要時刻控制鉆井參數(shù)控制井斜方位。同時由于地層易漏,在特殊地層必須采用常規(guī)鉆具鉆進。
大北1401井設計6-5/8″井眼從井深6305m開始造斜,設計完鉆井深6608m,造斜點定在6305m處,造斜至6510m井斜增至87°,進入水平段鉆進,最大狗腿度(造斜率)達到14.45°/30m,屬短半徑水平井,剖面成增—穩(wěn)—增—穩(wěn)。
考慮巖性可鉆性差,側(cè)鉆困難,第一趟鉆使用牙輪鉆頭+120mm直螺桿+2.5°彎接頭組合,配合APS測斜工具,加密巖屑對比,側(cè)鉆井段:6305~6317m,進尺12m,井斜角2.29°↗5.12°,確認進入新地層后,起鉆更換彎螺桿定向鉆進。
增斜段,考慮深井小井眼,井底溫度及井底壓力大,造斜困難,狗腿度大,進口旋轉(zhuǎn)導向工具難以滿足施工需要,加上工具面難擺等問題,使用牙輪鉆頭/復合鉆頭+彎螺桿進行定向鉆進。其中第四趟鉆大狗腿段定向,狗腿度達到14.45°/30m,為了提高定向效率,并兼顧一定的機械鉆速,選用國產(chǎn)混合鉆頭進行造斜段鉆進使用國產(chǎn)復合鉆頭(型號KPM1342ART)[2,4]+2°彎螺桿7/8″DP,鉆進井段:6396~6476m,進尺80m。井斜角37.06°↗76.14°,成功鉆至靶點A。后使用牙輪鉆頭+1.5°彎螺桿順利完成定向段鉆進,全程井下安全無事故復雜。
復合鉆頭是一種結(jié)合PDC和牙輪鉆頭破巖原理的新型鉆頭。集合了PDC鉆頭剪切破巖和牙輪鉆頭沖擊破巖的技術特點,具有對地層適應性強、導向性好等優(yōu)點,適用于在軟硬交替、含礫夾層等復雜地層和定向井段中高效鉆進。鉆井時,牙輪切削齒對巖石產(chǎn)生預破碎,降低了PDC切削齒的切削載荷,PDC切削齒能對地層形成有效切削,提高了切削效率,降低了PDC切削齒的切向載荷變化幅度,減輕鉆頭產(chǎn)生的振動,PDC切削齒不易破裂。因此,在復合鉆進時,混合鉆頭機械鉆速高、進尺長。同時有效降低鉆進震動和扭矩波動,導向工具面穩(wěn)定,靶點命中率高,特別適合導向鉆進作業(yè)。
KPM1342ART型混合鉆頭主要由4個PDC刀翼和2個牙輪構成(如圖2所示),在鉆進硬地層時,牙輪齒高于PDC切削齒,會對巖石產(chǎn)生沖擊破碎,形成不連續(xù)的齒坑;而PDC切削齒則通過剪切破壞將不連續(xù)齒坑連通,從而形成完整破巖。其中,PDC刀翼為螺旋刀翼,并鑲嵌?13mm切削齒,可提高鉆頭在中硬地層的吃入能力和耐磨性;牙輪為鑲齒型,鑲嵌楔形齒,具有切削效率高和抗破碎能力強等特點,可提高鉆頭在中硬地層的機械鉆速和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
圖2 KPM1342ART復合鉆頭
為了將4-1/2″+5-1/2″有接箍復合套管順利下到位,在完鉆后,加入劃眼扶正器(見圖3)使用不同鉆具組合逐漸增加鉆柱剛性的方式進行通井,斜井段遇阻點反復定向劃眼,消除了井眼較大拐點處的臺階,提高井眼質(zhì)量,通井鉆具組合分別為:
圖3 劃眼扶正器
6-5/8″鉆頭+變扣接頭+160mm劃眼扶正器+5″LDC×3根+311×HT40母+4″WDP×15根+4″DP+HT40公×520+5-7/8″DP+旋塞+浮閥+方保+5-7/8″DP。
6-5/8″鉆頭+變扣接頭+160mm扶正器+5″LDC×2根+165mm劃眼扶正器+5″LDC×1根+311×HT40母+4″WDP×15根+4″DP+HT40公×520+5-7/8″DP+旋塞+浮閥+方保+5-7/8″DP。
6-5/8″鉆頭+變扣接頭+3-1/2″浮閥+?165mm扶正器+5″LDC×2根+?165mm劃眼扶正器+5″LDC×1根+311×HT40母+4″WDP×15根+4″DP×444根+HT40公×520+5-7/8″DP+旋塞+5-1/2″浮閥+方保+5-7/8″DP。
最終成功下入4-1/2″及5-1/2″復合尾管完井,在施工中克服諸多困難,成功完井,該井是塔里木盆地庫車山前首口鹽下水平井[5],填補了該項空白。
(1)針對大北1401井存在的鉆井技術難點,研究應用了鉆具組合優(yōu)化技術、井眼軌跡控制技術、完井優(yōu)化技術,確保了該井順利完鉆,并獲得高產(chǎn)工業(yè)油氣流,初步形成了庫車山前鹽下水平井鉆完井技術,為塔里木油田該類型井的施工提供技術支撐,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庫車山前鹽層大斜度井通井,使用劃眼齒扶正器大排量高轉(zhuǎn)速正倒劃眼,合理調(diào)整通井扶正器數(shù)量和位置,分階段增加通井組合剛性,有效解決了頻繁阻卡問題,提高井眼質(zhì)量,若純鹽段較長,蠕變速率快,則可以使用液壓擴眼器進行針對性擴眼。
(3)該井定向—水平段的順利實施為區(qū)塊增儲上產(chǎn)打開了新的思路,并提供了寶貴的施工經(jīng)驗,建議持續(xù)推行工程—地質(zhì)一體化相關研究,完善區(qū)塊定向井、大位移井的配套的工具、工藝,形成完善的庫車山前鉆井完井技術體系,實現(xiàn)塔里木油田深層油氣的高效勘探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