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燕
(武宣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武宣,545900)
隨著當前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漸提升與社會環(huán)境的綜合性影響下,高齡、糖尿病及肥胖等諸多高危因素在孕產婦中較為多見,而剖宮產是高危妊娠孕產婦常采用的一種重要手術方式,其具有風險小、手術時間短及保障母嬰安全等優(yōu)勢,但術后易出現諸多并發(fā)癥,而腹部脂肪液化是剖宮產術后普遍發(fā)生的一種并發(fā)癥,其有較高發(fā)病率[1-2]。切口脂肪液化指的是腹部切口會滲出黃色液體,患者體溫在正常范圍,傷口未見壓痛與紅腫,在拆線過程中傷口會自然裂開,仔細查看滲液中能看見漂浮的脂肪滴,但未見血液與膿液[3]。切口脂肪液化會導致切口長期無法愈合,繼而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無疑增加患者經濟壓力,以往臨床多通過外科換藥輔以局部或全身抗生素治療,但治療周期較長,部分患者甚至需二次縫合甚至清創(chuàng)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會引發(fā)醫(yī)患糾紛,為此剖宮產術后切口脂肪液化應引起臨床婦產科醫(yī)生措施,盡早對其進行預防并作出相應治療措施[4-5]。為此本文針對剖宮產術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預防與治療進展展開分析,主要綜述內容如下。
剖宮產術后產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包含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種:1.內部原因:有學者表示[6],病態(tài)肥胖的孕產婦其剖宮產率遠高于正常孕產婦,伴有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其術后切口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風險相比正常孕產婦明顯較高,此外術前發(fā)熱、水腫、咳嗽、術后腹脹及妊娠期貧血等均會加大切口脂肪液化發(fā)生風險。2.外部原因:手術對脂肪細胞血運產生破壞、切口暴露時間較長及擠壓等機械性操作均易出現氧化分解反應,繼而誘發(fā)無菌性炎癥,此外,手術操作者縫合技術欠佳、切口過度牽拉、縫線結扎較緊、皮下存在殘腔及打結線切割過多脂肪組織均會誘發(fā)切口脂肪液化[7-8]。
針對合并癥應積極采取相應治療措施:1.手術前應嚴格控制血壓與血氧水平,加強營養(yǎng)的攝入量,對低蛋白血癥與貧血應積極糾正,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孕產婦,術后應給予止咳化痰類藥物進行治療,并應用腹帶對切口展開保護。2.術中對切口做好保護工作,手術操作醫(yī)生需提高手術操作能力,熟練掌握操作技巧,及時做好止血措施;謹慎應用電刀,若患者過于肥胖需應用電刀時,需合理調節(jié)電刀應用強度,減少電刀接觸脂肪組織時間,避免破壞大量脂肪組織,術中采用大量鹽水沖洗切口,將已壞死的脂肪組織清除。同時防止胎糞、胎脂等污染切口,劉智慧等研究表示[9],針對羊水污染者,可采取0.5%甲硝唑(規(guī)格:10ml:50mg;生產廠家:酒泉大得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2020168)對切口與宮腔實施沖洗,在縫合腹直肌前鞘后在應用0.9氯化鈉溶液(規(guī)格:500ml:4.5g;生產廠家:青州堯王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635)實施沖洗,隨后采用紗布對其仔細進行擦拭,盡量清除黏附物與壞死組織,同時做好止血措施,避免皮下出現出血;縫合應控制間隔時間,在打結時應保持輕柔動作,打結的松緊應以切口對攏為其標準[10]。3.剖宮產手術完成并對腹直肌前鞘進行縫合后,應采取0.5%聚維酮碘液(規(guī)格:500ml;生產廠家: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3924)再次擦拭脂肪層與皮膚表面。4.術后應通過掌心壓迫切口周圍5min,避免皮下出血滲血;若皮下脂肪層較厚,則表示可能會出現切口脂肪液化,則在皮下放置橡皮條,展開24~48h的壞死物與積液引流后將其拔除。5.剖宮產術后應實施微波理療治療,利于促進切口局部皮膚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利于吸收滲出物與消退水腫;同時對滯產者應及時鑒別并作出相應處理,針對陰道分娩較為困難者應實施剖宮產以及時結束其產程,盲目觀察只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術難度[11-12]。
3.1 常規(guī)治療措施 若滲液量過多,切口難以愈合,切口脂肪液化的范圍廣且深,且通過擠壓將滲液排除與2~3d的切口換藥治療未見任何好轉時,應及時拆除部分縫線,并置入碘伏紗條以做好充分的引流;針對部分切口應等待其長出新鮮肉芽組織后及時展開二期縫合,以促進切口快速愈合;若滲漏量較少,切口脂肪液化的范圍小且淺,則對切口展開充分擠壓后對滲液進行排除,通過紅外射線對切口展開照射,利于切口盡早恢復愈合。紅外線與微波照射具有加速組織愈合與抗感染等效果,在對切口脂肪液化進行治療時可聯合采用紅外線與微波照射,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13-14]。
3.2 抽吸與引流治療措施 準備一次性輸液管,將其針頭部位剪去,隨后連接5ml無菌注射液對滲液展開抽吸,重復數次抽吸后直到抽出滲液中無淡黃色液體,隨后采用注射器抽出適量滅滴靈溶液(規(guī)格: 0.5*10°;生產廠家:馬應龍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0376)對滲液腔進行反復沖洗直至回抽液體顏色轉變?yōu)榍辶辽?,此種方式能徹底清除引流切口的失活組織與滲液,使肉芽組織快速生長,縮短切口愈合時間與降低二期縫合的概率。據有關報道顯示[15],抽吸引流方式需嚴格按照無菌原則執(zhí)行操作,若未嚴格依照無菌原則進行操作,抽吸引流措施不夠充分,會增加切口感染風險。
3.3 電磁波治療儀與中藥配合治療措施 最大程度擠出滲液,采用特定電磁波譜對腹部切口展開照射,囑患者通過雙手對切口雙側按摩20min左右,隨后采用紅花30g、秦艽30g、熟地g、蒲公英g、沒藥g制成中藥煎熬取液,將紗布浸泡在煎熬的中藥液體中,取出后置入切口雙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位上,連接電磁波治療儀,選取16號治療程序,選擇通電時間在20min左右,電流強度以患者自感舒適為宜,隨后采用0.5%聚維酮溶液(規(guī)格:100ml;生產廠家:江西銀濤藥業(yè)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6020664)對切口附近皮膚實施消毒,并及時更換敷料,每日更換1次,直至切口滲液全部消除,切口完全愈合[16]。
3.4 胰島素聯合大黃、芒硝治療措施 采用稀碘伏嚴格消毒切口,隨后將切口滲液盡量擠壓干凈,在1ml葡萄糖溶液(50%)中加入1U胰島素后對脂肪液化表面進行均勻的沖洗,徹底沖洗干凈后,在兩層無菌紗布上均勻放置脫水芒硝120g與大黃30g,隨后將紗布包裹成長方形式樣,并將其置于裸露的切口上,采用腹帶加壓包扎方式將敷料壓緊,每間隔2g換一次藥,直至切口無硬結與滲出。采用大黃與芒硝局部外敷切口處,不會影響母乳,但為保證安全性,治療期間應囑患者停止母乳喂養(yǎng)。需注意的是,胰島素會誘發(fā)低血糖,針對合并胰腺炎、妊娠期糖尿病、腎炎、肝硬化、溶血性黃疸及急性肝硬化患者需謹慎。
針對切口脂肪液化的預防及治療對患者及臨床醫(yī)師而言均有極大意義,如何進一步做好切口脂肪液化的預防與治療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及家屬的身心負擔與經濟壓力,是臨床持續(xù)關注的重點話題。隨著人們以預防為主的醫(yī)學觀念持續(xù)加強,在后續(xù)的臨床婦產科工作中,應強化對切口脂肪液化高危因素的孕產婦健康宣傳,并對臨床醫(yī)師展開規(guī)范性培訓工作,嚴格做好術前與術中的預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發(fā)生風險,促使患者剖宮產術后其切口能盡早愈合。